理性学习融合情感体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苏教版的十二册教材中,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几篇说理性课文,《学与问》便是其中一篇。依循说理文的文体特点,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但课上完,发现“感知问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一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整节课,学生在沉静中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辨别,对说理文的语言特点及作者的选取事例的考究有了清晰的认识。然而,就是这样过于理性,过于注重表达方法的习得,才使情感体验被忽略。“感知问的重要性,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如何感知?如何养成?这不仅仅要从作者的文字中感受,更要从课堂实践中亲身体验。让学生提问,不就是一种切实的体验吗?
  【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学问吗?
  生:学问就是知识。
  师:加上“与”字,学与问,又分别指什么呢?
  生:学是学习,问就是提问,问问题。
  师:瞧,这个词真有意思,它可以表示知识,也可以指学习与提问。那么,这学习、提问和知识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反思】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从题目入手,旨在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关于学、问与知识。然而,这样的问答让我上课伊始便有了牵着学生走的感觉,学生也并非会觉得“学问”这个词“很有意思”。这时,不如直接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虽然就题质疑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没有太多新意,但在这节课使用却有着特别的意义。让学生感受提问的重要,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即从自己发问开始。就题生疑,勇于发问,意识到“我在提问”“我也会问”,这本身便是一种情感的体验。
  【片断二】
  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哥白尼的事例?
  生:为了证明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生:这个例子很有代表性,哥白尼是个名人,有说服力。
  师:是的,作者举这个事例,是为了充分证明发现问题,多提问,多请教,就能获取知识。既然哥白尼的事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观点,为什么再举沈括的事例呢?请结合事例内容具体说说。
  ……
  生:这个例子是想说,当我们请教别人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自己再观察再思考,寻找答案。
  生:一个例子不足以证明,两个例子理由充分,更加有力全面地证明了观点。
  师:对,作者正是用这第二个事例,补充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全面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反思】对于两个事例论据,我设计揣摩、讨论、交流的步骤,引导学生弄清两个事例从不同方面全面充分地证明观点。教学环节随着问答的方式展开,其间也有小组合作,同桌交流,可学生基本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的思路答题,缺乏主动思考。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开发智慧的五个教学步骤,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所谓真实的问题,是学生在研究材料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越细,说明阅读思考得越认真深入。反观如上的师生活动,学生没有“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甚至没有主动思考,因而感受问的重要性,就相当困难。其实,对于作者为什么用这两个事例,可以设计得更具开放性:“比较两个事例,你有问题想问吗?”给学生充分比较的时间,再由他们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并相互解答。老师想问的,学生应该能提到,即使没有提到,老师也可以将其补充进去。这样,在生生问与答的互动中,促进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体验“好问”,增强提问的意识,更好地体会问的重要性。
  【片断三】
  (屏幕出示:……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听了妈妈的话,沈括仍紧锁眉头,心里的疑团还是没有解开呀!沈括越发疑惑,整天想着这个问题,却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没过几天,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突然一阵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顿时恍然大悟,拍着自己的脑门大声说:“我明白了!原来……”)
  师:同学们,老师对沈括也很感兴趣,上网了解他时看到了同样的故事(如屏幕显示),它和我们课文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短文写得很具体,而课文却很简略。
  生:短文把沈括的表情、动作、话语都写出来了,而课文没有详细写这些。
  师:除了内容上的具体,语言上还有什么不同?
  生:很生动。
  ……
  师:课文的作者是很有能力把事例写得具体生动的,为什么却叙述得如此简洁呢?小组讨论。
  生:说清楚道理是主要的,记叙事情是次要的。
  生:事例可以证明观点就可以了,不需要写得太长,不然反而让观点不突出。
  师:说理性文章的语言内容,往往准确严密,简洁概括,证明观点即可;事例的列举是为了说理,无须像记叙文那样关注细节的描写。
  【反思】这一片断的教学,我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和讨论,学生基本能发现说理性文章语言简洁的特点。但是为何叙述简洁,恐怕有的人领悟不深。由于之前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李时珍的事例时,就曾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相关片断拿来进行比较阅读,帮助学生体会事例在记叙文和说理文中叙述的不同,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不如尝试放手,让学生分别读两段描写,再提问。学生一定会问到“两个片断有何不同?”“课文中用提供的短文行不行?”等。当学生一起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时,会特别感兴趣,讨论更投入,发言也会更热烈,而通过交流互助,学生逐一解决了困惑,又体验到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自然对提问的重要性和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有了感性而肯定的认识,教学效果也当然不言而喻了。
  综合上面三个教学片断的思考,我想,教学说理性的课文,情感体验也不能忽视。在这样一篇阐述学与问关系的课文里,为学生创设提问机会,使其逐步增强提问意识,体验提问价值,便是真的在理性学习中有机融合了情感体验了。
  【作者单位: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每辆烧油的车都会有个油箱及油箱盖,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这些并不感冒,但是,你真的对油箱十分的了解吗?为什么有的油箱盖在左,而有的在右?油箱口又是咋规定和设计的呢?
期刊
一、案例回放  今天是六年级二班的体育课,按照教学进度,应该上耐久跑。做完准备活动以后,体育老师走到学生面前深情地说:“同学们,这节体育课,我们要做一项很有趣的运动——定向运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定向运动吗?”同学们七言八语讨论起来,有的说听说过,有的说见过,也有的说做过。然后体育老师将班级同学分成四组,每一组同学发一张操场地图,每一组安排一名小队长。最后,老师同学们讲清了运动定向的规则:要求在二十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自主探究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探究学习逐渐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好途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在转变,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成长  
现代制度带给学生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多,互联网时代使得学生较之以往有了更多的认知能力,所以新教改制度下,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见识等等,更多应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自己的能力,在新时代,教育观念之中引入了问题解决的观念,本文注重探讨了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对于现代教学而言,旧有的教育模式不能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新课改时代,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在新课改要求之中,对于学生的综
幼儿“动手乐”学习活动,源于我园“十二五”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动手乐”学习活动的构建研究》,缘于对幼儿本性的关注、对园所文化特色以及对“动手乐”活动价值的思考。我们认为,喜欢动手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发展的有效途径;让孩子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孩子获得发展的前提;有效调控“动手乐”学习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保障。因此,我們从幼儿生活经验与特点、现实需要与发展出发,合理选择学习活动内容,丰富教学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吸收各方优秀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精神的成长。《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习作要“写真人,叙实事,抒真情”,然而反观学生的作文,“说谎”愈发泛滥,这警示我们要认清现象,分析原因,让作文不再说谎。  一、呈现“说谎作文”之现象  “说谎作文”往往缺少童心、童真、童趣,缺少个性、感性、灵性,呈现出一些“说谎”的共性。  1.习作内容的雷同。学生习作在内
一、创设情境,增加代入感  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情境的引入是探究性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好的情境引入,可以产生问题,形成探究的动力。相反,情境引入不合理,教学过程就会失去探究的色彩,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探究教学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纺织材料》这一课,我以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作为导入,开篇出示动画片片段,问题导入:“同学们看过动画片疯狂原始人吗?”本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备课时在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操练巩固等教学环节的同时,也必须抓好课前预习。  一、要区分明确预习中的各类差异  1.因要求而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三年级开始学习预习课文。目前,很多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把预习活动提前到二年级开始,二、三年级学生预习指导的
目的对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合并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疾病早期诊断,优化治疗方案及持续质量改进提
语文阅读的方法很多,要指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用快速阅读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一、小学语文快速阅读能力培养十分必要  案例1:这是一次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后的年级试卷分析:书写得分率99.5%、基础知识与运用得分率97.8%、阅读与理解得分率86.3%、作文得分率92.6%。纵观全年级的得分率,阅读和理解的得分率最低。全年级十个班的试卷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