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醒园李调元的宿根梦

来源 :中国西部·旅游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x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告别鹡鸰寺,前往李调元晚年常去的玉京山景乐宫道观,如今的罗江博物馆时,我想起了那个预言鹡鸰寺要出翰林的疯和尚,如果冥冥之中,真有天意,那么,梳理李调元一生成就,究竟哪些事是注定要发生的?是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还是独自编撰《函海》885卷,著《童山文集》《童山诗集》40辑,及《雨村诗话》《雨村赋话》《罗江县志》等?或是始建川西第一藏书楼——万卷楼,收书十万卷,又在垂垂暮年亲历盗贼焚烧万卷楼,为万卷焚书修茔?
  “豆子山,打瓦鼓。阳平关,下白雨。白雨下,娶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在罗江,一半在玄武。”古老的民谣年复一年地唱,罗江县城外的纹水一载载地流。民谣的歌声像漂浮在纹水中的水花,忽然绽放,又不经意消逝;再度绽放,重归无痕。经流不息的岁月犹如没有绵绝的万古江河,在罗江县——一个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00年的巴蜀古城,送走开明王朝的绝世繁华,送走庞统的壮志未酬,送走川西藏书第一楼——万卷楼的巍巍书山,送走醒园里的秉烛夜书。
  太多曾经的繁容、曾经的兴盛被历史送走。明末清初时,四川地区人烟凋敝、千里破败、百业萧条、典籍难觅,极度衰败。数百年后,振兴蜀学的曙光被不尽江河的岁月迎来,彷如奔流不竭的纹水。嘉庆七年(公元1801年),归隐故乡罗江的清代全才学者李调元增刊《函海》至四十函,收书165种、885卷及《续函海》六函,收书10种、62卷的编刊;次年,他在溘然长逝的前两月完成了十卷《罗江县志》的刊印,临终遗诗:“人寿虽百年,一看一回老。草生虽一年,一看一回好。草能转春色,人不回春容。一去少不来,百病来相攻。我愿人到老,求天变做草。但留宿根在,严霜打不倒。”诗中所言的宿根就是李调元编刻的《函海》丛书,这套丛书对复兴蜀学起到了决定性的历史作用,至今仍是研究四川地区文学、历史、金石学、语言学、民俗学的必备参考书。
  2010年,诞生出旷世巨作《函海》的醒园被废弃数百年之后,一座新的醒园被立了起来。这座醒园无砖无瓦无树,却承袭延续了李调元的“重振文苑蜀学”文梦,真正实现了李调元的“但留宿根在,严霜打不倒”遗愿。笔者案头放着的六本《醒园》杂志,就像是罗江李调元研究会这些年矢志不渝弘扬蜀学走出的一个个脚印。《醒园》杂志主要靠赞助和文广局资助,以研究、传播李调元文化及罗江本土地域文化为特色。作者无稿费,编辑部的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无编审费,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写稿、组稿、编稿、审稿、校稿,六期杂志总字数突破60万字。李调元如果知道他的后世乡贤们不仅仅保护好了有形的“醒园”,更在精神上建起一座无形的“醒园”,当深感欣慰,九泉含笑吧。
  也许是老天爷也感动于罗江文化人对蜀地文化的殷殷呵护,2011年底,古蜀先人在文风鼎盛的罗江县埋下的另一枚探寻更古老的古蜀文明之根的钥匙被发现——周家坝古蜀国开明时期的大型古船棺墓葬群,后人们持着这把钥匙即可进入文化宝库,获得先人数千年前遗留的文化馈赠。李调元老先生如果在天有灵,知道故里的这个有益于大大推进蜀学研究的重大发现,也当欣喜于“宿根”当下的枝繁叶茂吧。




  长达3500年的蜀文化以密码形式被写进一个个传说,而这些传说的许多发生地正是笔者脚下这片叫做罗江的土地。
  泞水与灅水于云盖仙山处交汇成罗纹状,两水汇合后的河水被命名为纹水,人们也命名此地为罗江。公元前500年,古蜀国开明王朝在这儿修筑起金牛道,至今,这里依然保存着4公里非常完整的金牛道。提起金牛道,人们自然会联想起,“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位于此地的五丁谷蜀部落村庄呈现了古蜀国最早的外交关系史。
  草木枯荣,时光荏苒几百年,罗江再度以历史的焦点登场。三国时期,罗江境内的鹿头山白马关成为三国蜀汉政权的最后一道关隘,“凤雏”庞统在这里喋血疆场,“落凤坡”的悲壮故事,令古今人士无不唏嘘凭悼。诸葛瞻在倒湾古战场沙场点兵,战败于此,蜀汉政权的帷幕徐徐落下,最终告别历史舞台。
  正史中的罗江金戈铁马,一片征伐之声;民间故事里的罗江,温情宽厚,淳朴善良。在罗江的本地传说中,“安史之乱”时期,唐玄宗幸蜀,正史记载殒命马嵬坡的杨贵妃并没死,而是避难于此地一处叫“宝峰寺”的寺庙,后来辗转东渡日本,隔海遥望故乡。
  及至清代,“叔侄一门四进士、弟兄两院三翰林”的李化楠一家让罗江县名声大噪,罗江人欣喜若狂地将李家故里更名为文星镇,意即文曲星下凡之地,其自得、自豪之情尽在其中。 一门四进士中的佼佼者李调元更是继明朝四川状元杨慎之后的第二位百科全书式大学者,其在四川文化复兴中起到的历史作用彪炳史册,影响至今。885卷的《函海》是李调元留给父老乡亲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如他所言,起着“宣桑梓文化,人所共宝之”的作用。清代大学者袁枚赞曰:“《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写海内宗,西蜀多才君第一,鸡林(朝鲜)合有绣图供。”(《童山集》主要收录李调元本人的著述。)
  李调元在蜀文化最凋敝的时候抢救、整理、保存了文化遗产。在他过世百年之后,他本身也成为耀眼夺目的蜀文化遗产之一。
  “醒园篇什随园句”是清代袁枚题赠李调元的诗句,诗中的醒园是李调元的父亲,进士出身的李化楠建筑的私家园林。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李调元两度扩建此园。“风景擅平泉之胜,烟霞绘辋川之图。”清四川主考祝芷塘云:“凡名流入蜀必至其地,至必有诗。” 历经沧桑,李氏醒园已荡然无存。1992年,文星镇(即调元镇)在镇西灅水河畔古团堆处醒园旧址上根据史料构思,重整了醒园。

  在一个泛着冬日暖阳的淡淡金色的寻常日子,我向罗江县文物保护遗址——醒园走去。未到醒园之前,汽车行驶在田野阡陌的乡间公路上时,我在心里勾勒着醒园的江南园林秀色。曲水流觞、茂林修竹、亭台水榭、景致婉约。一篇篇黑底白字的碑刻诗文在诗书碑廊上列阵矗立,遒劲的书法吹送出猎猎古风,来访者们心旌荡漾,仿佛和一门四李的四位贤者处于同一时空,以文对话,凭诗传情。空气中,似乎还袅袅着百年前那圆润柔美、悠扬徐缓的昆曲唱腔;戏台上,李调元的“家伶”戏班起舞弄影、水袖轻甩、且舞且唱,而戏台下的李调元正颔首凝神、嘴唇翕动地沉醉其中。
  李调元醉心戏曲,他不仅是理论家,而且是昆曲的实践者和教育家,曾经重金聘请苏州教师培训,为昆腔传入四川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雨村剧话》《雨村曲话》中,他记载了珍贵的吹腔、秦腔、二簧腔、女儿腔、弋阳腔、高腔等戏曲史料,对戏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探索,被后世誉为“川剧之父”。
  我还想象,也许我能看见李调元著书立说的草堂,看见他刊刻选辑《函海》时忙碌不休的身影,“草堂泛水清,照见溪上屋;幽人正著书,灯光映修竹” 。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春,任直隶通永道员的李调元再度被奸臣小人陷害,被乾隆帝降旨发配伊犁。时任直隶总督的袁守侗大力援救,面奏乾隆,呈情力保,乾隆允以二万金免罪,并准予复官。李调元的继母吴恭人遂变卖家财缴纳赎金,方免李调元囹圄之灾。经此起落,李调元愈加厌倦官场攻讦,更兼不愿行贿和珅,成为和党,臭名万古,于是告老还乡,归隐离别十五年的故乡醒园。在醒园,李调元办戏班,课训诸弟;于南村建万卷,藏书十万册,成川西藏书第一楼,直可以与天下第一藏书楼——浙江宁波天一阁相媲美。也正是在归隐田园后的17年内,李调元倾毕生余力构筑起包括一百五十种著述在内的煌煌学术总构——《函海》。李调元一生著述惊人,除少量著作是对前人著述的的校勘、纂辑和刻印,大部分是李调元多年苦心孤诣的学术成果,包罗了历史、考古、地理、文学、语言学、音韵学、金石学、书画、农学、姓氏学、民俗学等专门领域。李调元离世二百余载,但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尤其是四川地域历史上留下的余音至今影响着我们蜀文化的方方面面,大到文化根蒂,小到百姓日常生活。比如说,我们今天可以豪不夸张地说,李调元是川菜菜系的祖师爷,因为如果没有李调元编辑、增补、整理、刊行他父亲李化楠编写的《醒园录》,那么今天也就不会有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
  正酣畅淋漓地驰骋于想象之中时,我们的车停在了实实在在的醒园面前。见到醒园的第一眼,我顿时清醒地意识到,想象虽然美妙,但想象的另一层含义却是尚未实现的现实。在我举步进入醒园,置身于几多杂树荒草,久无人迹的小径游廊时,我不能说我失望,因为,虽然我没看见想象中的那个醒园,但却看见了两百年的历史沧桑印记,看见了断壁残垣下的李家家规碑石,看见了若干字迹模糊的题字,看见了李调元曾经弄墨的洗墨池。醒园,以最接近历史真实的方式,让我看见了它的残片。它像是刚出土的古董,尚未来得及被修补如初。四川大学教授何崝在《冬日赴罗江谒李调元故居醒园二首》中写到:“醒园淑气接霜柯,一姓文星涵育多。锦绣三川得重振,斯人不负此山河。”醒园寻访,如果是怀有拜谒先贤的敬仰心态,那么是否见到雕梁画栋的楼阁,或者美景如画的园林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从精神上亲近李调元,从文化上感谢李调元,从老乡情怀上自豪于李调元。
  离开醒园后,罗江县文体局的巩老师又陪同我们前往另一更少有人烟的地方——调元镇(旧文星镇)外六里之遥的鹡鸰古寺。鹡鸰古寺建在一高高的丘顶之山。正面对着云龙山峰顶,山下一马平川,泞江水像洁白的玉带,柔柔地缠绕着山脚。四周群山环,、田野如碧玉般镶嵌在山间平地,极目远眺,三峰连绵凸起的云龙山像是一个端正放好的笔架,近处山下的水塘恰是一个大大的砚台,右前方的金顶山就像一支巨笔。这笔架、砚台、笔,也许正是天地为鹡鸰寺里那位百年前的读书人准备的,让他以如橼巨笔,书写出蜀地文化的春夏秋冬。站在寺外的读书台边,眼前是“山如奔马循环列,水似游龙扑面来”的壮阔景象,我不禁遥想起少年神童李调元当年也是在我站立的这个地方,或坐或立地眺望远山近水,意气风发地吟咏着“种菜闭门非我事,秋来折桂定相期”。
  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公元1759年),青年李调元告别鹡鸰寺外的读书台,至成都补岁考,成绩优异,一路擢拔;八月乡试时,以第五名成绩高中举人;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李调元以会试第二名,保和殿殿试第五名,入翰林为庶吉士,走上了后来坎坷曲折的仕宦生涯。


  当我告别鹡鸰寺,前往李调元晚年常去的玉京山景乐宫道观,如今的罗江县博物馆时,我想起了那个预言鹡鸰寺要出翰林的疯和尚,如果冥冥之中,真有天意,那么,梳理李调元一生成就,究竟哪些事是注定要发生的?是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还是独自编撰《函海》885卷,著《童山文集》《童山诗集》40辑,及《雨村诗话》《雨村赋话》《罗江县志》等?或是始建川西第一藏书楼——万卷楼,收书十万卷,又在垂垂暮年亲历盗贼焚烧万卷楼,为万卷焚书修茔?玉京山风光秀丽,罗江县博物馆环境幽静,古色古香,现存的三重殿堂和东西两廊,是清代乾隆年间建筑物,而且有残碑记载清乾隆年间道士谭至正、刘虚静师徒曾在此修缮景乐宫。从玉京山顶俯瞰纹江江面,但见江面广阔平缓,江波粼粼,令人心旷神怡,遐思万千,明代诗人卢雍有诗赞云:“波静罗纹细,偏宜夜月明。应是江妃织,不闻机杼声。”晚年的李调元常来此地与玉京山景乐宫道观的刘虚静道长谈诗论文,听抚琴,赏作画,多往来唱和。昔日的景乐宫变身为罗江博物馆后,分为李调元纪念馆和罗江历史馆两部分,珍藏着罗江县志、碑刻、石寿、文献等历史文物和新近发掘整理出的文史资料。


  离开博物馆,即将告别李调元、告别罗江之际,我有些意犹未尽,于是叫了一辆正从身边驶过的人力车前往罗江县城里最古老的城南老街。老街始建于清代,长约两三百米,一楼一底的川西风格青瓦房蜿蜒于道路两旁。抬头仰望,梧桐如盖,随风轻舞的梧桐叶闪烁着金色的光,纷纷缓缓降落于粼粼的青瓦缝隙间,像是赴了秋叶的聚会。老街的老,也像是任何器物的老,几百年来的修修补补痕迹随处可见。建筑材料新旧兼有,既有一眼就能辨识出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镂刻门窗,也有近现代才使用着的红砖水泥;既有皱纹如刀刻,分辨不出原样色泽的十厘米宽的木头门板拼成的大门,也有扣之哐哐作响的金属卷帘门。老街的老,也是老街上的人普遍都很老,漫步半小时,我见到的几乎全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他们或在老街上的茶馆喝茶,或是随意搬把凳子放在街沿晒太阳,或是进了老街前头的川剧茶馆听川戏。老街的老,还有他的传统的老,在老街上的支巷,我发现了一个泥塑的土地神灶龛。灶龛里有许多香火贡品,显然是祭灶神的传统还在延续着。老街最让人自豪的老,应该是进入老街时矗立于街心正中的奎星阁。奎星阁是李调元父亲李化楠亲自监理修建的建筑,是罗江县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奎星阁建于清乾隆时期,通高20米,连底共5层。各层逐渐递减。从第二层起,每层正面均为牌坊式,中楹高于两侧,错落有序。中楹门是匾额,柱挂楹联。屋顶为八楞脊供,宝顶用朱砂、绿玉、景泰蓝等彩色瓷云瓷瓶叠压而成,用铁链四面牵引。脊楞用青色砖雕砌成,檐角高翘,兽头口含铜铃。全阁均为木结构,外用朱漆,画栋雕梁,十分华丽。


  站上奎星阁的最高处,整个罗江县城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青瓦房,像尚未完全退潮的历史浪头,一浪浪地铺陈在这个城市的夹缝地带;一栋栋现代特色的水泥楼房往上长着,尚未完全长成水泥森林。纹江水从容不迫地向前流着,包容着这城、这街、这楼的改变以及不变,而千古名士李调元的宿根梦正是纹江水里永不消失的浪花。
其他文献
甘肃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而张掖黑河湿地公园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城市湿地。这一片总面积达316万亩、仅市郊就达3万亩的湿地既记录了张掖辉煌的过往,也恩赐了今天张掖围水草而居的生态人文。  一赋一历史  说及张掖湿地,没有比一篇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赋来得更为准确和详细的,赋曰:  一水抱城,平添甘州灵性;两山相揖,品评张掖秀色。天赋水韵,造就塞上江南;因势利导,疏浚湿地水脉。昔日
期刊
国家旅游局公布2014年中国旅游年主题:智慧旅游  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2014年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成为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消息,2014年国内市场宣传主题和口号分别是“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美丽中国,智慧旅游”“智慧旅游,“让生活更精彩”“新科技,旅游新体验”;境外市场的宣传主题和口号分别是“Beau
期刊
山之领袖,峨眉者。  峨眉天下秀,震旦第一天。  纵观历史长河,自古以来,峨眉山的绚丽美景,便深受世人青睐,成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家名人的精神家园,他们都与峨眉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慕名前往峨眉山,登山时,情不自禁写下了《登峨眉山》一诗: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期刊
我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着喀斯特地形地貌,一般来说,喀斯特地貌地区大都是漏水、不易蓄水之地,但是在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的高原喀斯特腹地——乌蒙山脉,如今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一片盆地却违背了这种普通常识,不但能蓄水,形成湿草地、沼泽地,甚至于湖泊,而且还是乌蒙山区的“鱼米之乡”,其景色景观形同人间仙境。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容器,将湖泊、河流、沼泽、草地、水洼、农田等各式地面景观一网打尽,把
期刊
在我国历史上有三大古通道,即唐蕃古道、古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古道上有过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壮美传说。其中,唐蕃古道在西藏又被称为“迎佛路”,它起自长安(即今陕西西安),途经甘肃、青海,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至逻些(即今西藏拉萨),全长3千余公里。是唐代以来中原地区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也是这条大道。  公元七世纪初,强大的唐王朝在
期刊
奇幻多变的灯光,华丽夺目的舞美,考究精致的服装,韵味悠远的歌舞,传诵千年的动人故事,以天地为台、群山为幕、日月为光,隔着拉萨河与布达拉宫默默远眺,似一场时空的对话,续写着藏汉和美的不朽史诗——这就是《文成公主》和美大型实景剧,给我们带来巨大震撼的文化盛宴。  藏戏——藏民族传承至今仍然鲜活璀璨的宝贵文化遗产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
期刊
当罗布泊湖底最后一滴水珠被蒸发成一丝袅袅白气时,湖上空的飞鸟早已绝迹多年,死寂笼罩四野,漫漫黄沙下,不甘心的森森白骨倔强地从黄沙下探出了躯体;千年不死的胡杨林、红柳林此时也叹息着,放弃了生的挣扎,颓然成片倒下,做了母亲河的陪葬。如果这时有蚂蚁闯入这片土地,生存于这片土地,那么它将成为罗布泊的绝对王者,它将接受来自人类的膜拜和天神的赐福。可是,这莽莽荒原、滚滚黄沙的生命绝境里没有奇迹。这片曾经在远古
期刊
关键词:教育公平  异地高考  允许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是近年教育政策的重大改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建议,从2014年起,将新疆考生分为原籍考生和非原籍考生,改革中考、高考政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认为,新一轮高考政策改革为在不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新疆原籍考生就读公办高中和参加高考权益的前提下,改革新疆中考和高考政策,放宽高考条件,引导非新疆原籍学生到新疆就读高中和参加高考,进而宣传新
期刊
昨日寻路,今朝问道国画十家齐聚诗栖蓉城  《问道·水墨——当代中国画十家作品展》于2011年由20年前就读中国美院的10位同窗共同发起。时光如梭,荏苒至今,从当初的艺术青年到今天的知名画家,他们旺盛的创作生命力早已尽情绽放。2013年12月22日到12月26日,10位画家,携最杰出的作品,在成都武侯祠美术馆展出。  中国美院,由蔡元培先生所创,建院几十年,培养出二十世纪中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众多杰出
期刊
在金川太阳河谷里,一个叫撒尔脚措的美丽海子平铺于山谷。宝蓝色海面如丝绸般平滑,映衬着瓦蓝色天空澄澈晶莹,水天一色。天是升腾在半空的海,海是亲吻大地的天。撒尔脚措,高原上的睡美人,静静地睡在绿意盎然的高山草甸怀抱中。慵懒的牦牛、闲闲散步的旱獭,既是她的玩伴,又是这幅音乐诗画里跃动的全音符,舒缓、悠长。而那些点缀在茂密树林中的藏民族红色木屋,以及“钻帐篷”的走婚习俗讲述着一个个森林童话故事。200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