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re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教育就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一种培养。人文精神从广义上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品质,从宏观来讲是指在个体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微观上指的是个人的气节;狭义上指的是人文知识在一个人身上的内化,表现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内涵。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包括政治、语文、哲学等;第二是具有人文思想,包括人本思想、人的价值发现等;第三是掌握人文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第四是吸纳人文学科的基本精神,包括合作精神、以人为本、创新精神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利润作为衡量一切行业的标准,这样的社会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以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日益受到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包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经典的古代故事,这是发展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条件。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人文教育?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通过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开展人文教育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开展通过简单的理论说教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而优秀人物的榜样力量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教学实际,合理利用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例如,《宇宙的未来》的作者——霍金就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身上的坚强品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着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急于走进课文,而是引导学生走进霍金的人生,以霍金的生平来引入教学内容。霍金是一个不幸的青年,21岁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梦想的年纪,但是对于他来说确是灾难性的一年,这一年他得了一种叫作卢伽雷氏症的肌肉萎缩病,这种病使得霍金身体开始变形,最终只有三根手指能动,头只能向右倾斜,肩膀一高一低。这样一位青年几乎被判了死刑,但是霍金并没有放弃,他努力地研究着自己喜欢的领域物理学,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位青年研究出了霍金辐射、黑洞理论,探索着未知的宇宙世界,并最终成为跨时代的一名科学家。基于人物故事的真实性,霍金身上具有的一种绝地重生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道德品质。
   二、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开展人文教育
   语文文本是作者思想的一种文本表达,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弘扬。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本大都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精神通过细腻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加以表达,使得精神的表现更加的形象具体,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五人墓碑记》讲的是明朝末年的故事,当时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滥用权力,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天启六年的时候,魏忠贤的党羽到苏州进行大搜捕,抓捕周顺昌,激起了苏州市民的反抗,引发暴乱。事后,魏忠贤一党开始搜捕暴动市民,五义士即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为了保护人民群众,主动投案,被无辜杀害。崇祯帝即位后,魏忠贤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被平反。苏州百姓为了纪念这几位英雄,将他们合葬在苏州市虎丘山上,被称为“五人墓碑记”。文章细腻的语言将舍身取义的精神通过立体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通过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开展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人文精神和人文学科的基本方法,这些都只有在个体感受和个体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行为的产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感受人文精神,辩论人文知识,是促进高中生人文教育有效发展的重要条件。高中语文是具有情境性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组织话剧、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受,通过开展课堂辩论,促进学生人文知识与当代社会现象的联系;通过PPT的展示引导学生旅游古迹,借助实物促进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蜀道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PPT展示四川的地形、地理概貌以及当时四川一种独特的交通形式栈道,来体会蜀道难的情感;然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在小组间展开朗读比赛,然后再由每组推荐一名,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朗读,对大家公认的朗读高手,要具体分析这名学生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读出了怎样文章语言怎样的情感。这样的多样化形式,将语文知识赋予了语文情感,充分地揭示了语文知识中的人文素质,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代显涛,教师,现居山东平度。
其他文献
一.人本理念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本理念的基本含义  人本理念主要来源于亚伯拉罕·马斯洛(A.Maslow,1908—1970)与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等人的心理学研究。其主要的含义是指通过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以及自我实现理论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形成了比较先进的人本教育观。  (二)人本理念的教学观念  人本理念的教学观
写作能力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作文教学普遍注重知识,忽视能力。教师关注的仅仅是作文的结果,没有去推敲学生作文的过程,以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写作能力极不乐观。要改变此种“症状”,核心问题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认真贯彻课程标准。  在写作上,“新课标”明确地提出了初中阶段的作文要求:1.表达真切体验,
青春期就像一片风景绚烂却又玄机重重的沼泽地,那些流淌着饱满生命力的水生植物兀自摇曳着诱人的风姿,迎上去的人们往往只顾得上表面的美丽和热闹,却忘了脚下还有滞重静谧的泥泞。猝不及防一脚踏上了,那些一路阳关大道走来的少年们会怎样面对人生中这必经的最重要的一段呢?张惠雯的《蓝色年代》以略带忧伤、从容有致的叙述一点点为我们打开一个少年明媚而又幽暗、柔软而又刚强的心灵世界,我们跟着“他”一起忍受那些身体发育带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可见,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必须佐之以良好的教学方法。生成教学法就是在新课标“突出主体地位,发挥创新作用”理念指引下,结合我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本实际运用而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课堂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诱发动机——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合作研讨,解决疑难——反馈质疑,加
白居易的《琵琶行》作为一篇长篇叙事诗,作者与歌女可谓精神上的“知音”,落难时的“同乡”,一座精神上的桥梁连接着彼此。诗歌中的“感情线”、“生平线”、“音乐线”三线交错联系,跌宕起伏,但总体趋势相同,表达的感情最终归一——精神同乡的相互关怀与理解。  诗歌的小序中已简要概括三线:感情线——琵琶女漂沦憔悴,诗人曲罢悯然,忧郁伤感,精神上的同乡;生平线——琵琶女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转徙于江湖间;都来自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语言和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明显区别:首先是“先后之别”,即思维在先,语言在后。教师对学生训练时,要沿着“想清楚”——“说清楚”——“写清楚”这
作文本质即表达,或者“为者实际需要”,“或者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考察作文表达机制可以看出,只有思维的语言形式和承载的内容这两只轮子相互配合好,才能顺畅地表情达意。“格”的内涵丰富,我们可以理解为典范、框架、品格等,万物有格,作文亦然。综合三者可知,作文教学必须讲究“格”,循序渐进地推进
一.开源扩流,方可胸藏万汇任吞吐  高投入地进行广泛阅读的确是“开采”作文素材之“正道”,但学生往往难有充足的时间与旺盛的精力去扩宽课外阅读面,从而难免产生“管他新与旧,能用便是料”的心态,大肆使用语文教材中的素材,言必称李白、杜甫,满篇老例酸词,又未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鉴于此,教师必须有效地开“源”扩流,才可使已弱化为涓涓细流甚至有干涸之虞的素材之河日渐丰盈,碧波荡漾。  可供挖掘的“泉眼”,
在当今社会人才激烈竞争的年代,一个人要想很好的表现自己,需要具备很好的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进行生活、工作和交际所必备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人重要的外在的表达能力,它主要指人们使用语言和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念、思想和情感、意志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的一门课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方法和技术的改进,创造出适合学生进行交流的氛围,增加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欲
在一次班主任培训中,南京郭文红老师在报告中提到班级日志,让笔者豁然开朗:让班级日志与作文训练并肩同行。  班级日志,对于班主任来说是“班宝”,学生第一天写,第二天在全班念,既可以实行舆论引导,更可以自我扬新。然而,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何尝不是作文训练的资源宝库,既是学生素材的积累,更是阶段训练的基础。如何结合班级日志扎实有效地进行作文训练呢?  一.教会学生留意观察身边人和事,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