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特点进行分析,探索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初步建构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构方法。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辅导站;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22-02
大学阶段是人生求知和个性发展的黄金时期,是自我意识由不成熟向成熟人生迈进的过渡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为学生一生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尽管各高校通过设立班级学生心理委员制度、班级心理月报表制度、开展新生心理适应专题讲座、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及档案工作、“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个别及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方面的工作都较好地为学生提供了一定心理指导与服务,但是在工作的力度和体系运作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对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初步构建进行探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
在对成都体育学院近三年学生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占了50%左右,有中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了10%以上,与其他各种资料所显示的结果[1][3]较为一致。另外,在心理健康测评回访中,每年均有5%左右的学生表示有过轻生的想法,需要进一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辅导。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断乳期的后期,个体社会化和成人化的过渡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相关,也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刺激增强等因素密切相关[2],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学习心理问题、情绪情感问题、恋爱与失恋心理调节、人际交往问题、挫折应对问题、互联网心理障碍问题、职业生涯发展问题、生命价值观探索问题等。由此可以看出进一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成才的重要保障。
由此,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如新生心理适应专题讲座、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及心理档案建立、“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学生心理委员心理月报表制度、团体心理沙盘活动、学生心理委员制度等。尽管如此,能影响到的学生也较为稀少,大部分学生仍对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主要原因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被动,心理咨询的工作特点导致只能针对少部分学生进行。因此为全面而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提出建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加强院(系)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在全校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积极普及、主动预防,主动干预。
二、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构
(一)建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必要性
建立院(系)建立心理辅导站,有如下几点优越性。
首先,院(系)心理辅导站人员熟悉本院(系)心理辅导对象状况,方便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并从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为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较少,班主任、辅导员、导生、学生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咨询员等在很多场合都可以充当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其次,院(系)學生群体相对固定,可以随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开展跟踪及指导服务;院(系)心理辅导人员也可以积极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并能很好地保证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时间。
再次,院(系)二级心理辅导工作更能发挥创新型开展特色工作。同一学院(系)的学生之间有大体相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出现的心理困惑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文科类学生容易在情绪情感上出现问题,而体育类学生则在情绪管理上容易出现问题。以院(系)为单位的二级心理辅导站可以在本院(系)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强工作力度,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测评、心理互动活动等特色活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可行性
在确立了建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网络这一思路后,我们进行了针对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有效问卷224份,其中男生74人,女生150人,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98%的学生认为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80%以上的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心理咨询,超过6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设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超过5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网络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对全校教师的访谈和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很有必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在院系设立二级心理辅导站。以上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在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需要深入普及,在各个院(系)建立心理辅导站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为广大师生所欢迎的。
此外,超过50%的学生希望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获得自我成长、自信、人际交往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恋爱指导、抗挫能力等心理指导与支持,这些对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构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在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或心理辅导的了解与认识呈现出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提供心理服务以及在院(系)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网络的需求也有差异。这说明,在建构二级网络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要深入调查,结合学生的专业差别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机制的探讨
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构建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势在必行。
1.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构模式
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立必须依靠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需要人、财、物到位。首先,辅导站人员队伍建设。各院(系)每学期均会在学生工作部的统一指导下完成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及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委员选拔与培训、班级心理月报表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相对完善的人才队伍。其次,辅导站条件设备的配置,根据各院(系)专业特点,自行配置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的设备,但应突出心理辅导站工作的独立性地位。在管理方式上,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接受学校心理咨詢中心的指导和管理,同时结合本院(系)的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独立开展活动。
2.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组成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缺乏,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指导老师不可能全部由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担任,而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就成为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首要工作重点。首先,院(系)应提高辅导员、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定期选派辅导员、班主任到校外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3.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基本职责
首先,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应参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各种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协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完成各项任务,同时,有计划地开展本院(系)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其次,定期组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针对本院(系)突出的心理特点开展团体心理沙盘活动。再次,通过深入了解,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并展开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4.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模式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应在学生心理问题发生之前进行预防性教育,而不是出了问题再进行补救性治疗。具体方法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积极提升其心理调适的能力,以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沙盘、专题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测试、心理素质拓展、心理游戏等形式开展工作。
以上是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开展的关于建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初步探索。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是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措施。但除了建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之外,我们还应继续用“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全校范围内最大限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科学、健康的人生观,提升心理素质,多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爱,陈勃.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易发事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2]薛玲,段海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二级网络的建构[J].德育工作,2005(S1).
[3]曾永辉,钟向阳,魏剑波.高校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初步探析[J].社会工作教育,2010(12).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辅导站;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22-02
大学阶段是人生求知和个性发展的黄金时期,是自我意识由不成熟向成熟人生迈进的过渡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为学生一生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尽管各高校通过设立班级学生心理委员制度、班级心理月报表制度、开展新生心理适应专题讲座、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及档案工作、“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个别及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方面的工作都较好地为学生提供了一定心理指导与服务,但是在工作的力度和体系运作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对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初步构建进行探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
在对成都体育学院近三年学生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占了50%左右,有中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了10%以上,与其他各种资料所显示的结果[1][3]较为一致。另外,在心理健康测评回访中,每年均有5%左右的学生表示有过轻生的想法,需要进一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辅导。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断乳期的后期,个体社会化和成人化的过渡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相关,也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刺激增强等因素密切相关[2],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学习心理问题、情绪情感问题、恋爱与失恋心理调节、人际交往问题、挫折应对问题、互联网心理障碍问题、职业生涯发展问题、生命价值观探索问题等。由此可以看出进一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成才的重要保障。
由此,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如新生心理适应专题讲座、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及心理档案建立、“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学生心理委员心理月报表制度、团体心理沙盘活动、学生心理委员制度等。尽管如此,能影响到的学生也较为稀少,大部分学生仍对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主要原因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被动,心理咨询的工作特点导致只能针对少部分学生进行。因此为全面而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提出建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加强院(系)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在全校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积极普及、主动预防,主动干预。
二、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构
(一)建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必要性
建立院(系)建立心理辅导站,有如下几点优越性。
首先,院(系)心理辅导站人员熟悉本院(系)心理辅导对象状况,方便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并从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为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较少,班主任、辅导员、导生、学生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咨询员等在很多场合都可以充当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其次,院(系)學生群体相对固定,可以随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开展跟踪及指导服务;院(系)心理辅导人员也可以积极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并能很好地保证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时间。
再次,院(系)二级心理辅导工作更能发挥创新型开展特色工作。同一学院(系)的学生之间有大体相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出现的心理困惑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文科类学生容易在情绪情感上出现问题,而体育类学生则在情绪管理上容易出现问题。以院(系)为单位的二级心理辅导站可以在本院(系)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强工作力度,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测评、心理互动活动等特色活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可行性
在确立了建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网络这一思路后,我们进行了针对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有效问卷224份,其中男生74人,女生150人,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98%的学生认为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80%以上的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心理咨询,超过6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设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超过5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网络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对全校教师的访谈和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很有必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在院系设立二级心理辅导站。以上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在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需要深入普及,在各个院(系)建立心理辅导站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为广大师生所欢迎的。
此外,超过50%的学生希望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获得自我成长、自信、人际交往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恋爱指导、抗挫能力等心理指导与支持,这些对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构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在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或心理辅导的了解与认识呈现出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提供心理服务以及在院(系)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网络的需求也有差异。这说明,在建构二级网络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要深入调查,结合学生的专业差别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机制的探讨
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构建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势在必行。
1.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构模式
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立必须依靠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需要人、财、物到位。首先,辅导站人员队伍建设。各院(系)每学期均会在学生工作部的统一指导下完成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及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委员选拔与培训、班级心理月报表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相对完善的人才队伍。其次,辅导站条件设备的配置,根据各院(系)专业特点,自行配置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的设备,但应突出心理辅导站工作的独立性地位。在管理方式上,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接受学校心理咨詢中心的指导和管理,同时结合本院(系)的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独立开展活动。
2.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组成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缺乏,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指导老师不可能全部由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担任,而院(系)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就成为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首要工作重点。首先,院(系)应提高辅导员、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定期选派辅导员、班主任到校外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3.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基本职责
首先,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应参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各种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协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完成各项任务,同时,有计划地开展本院(系)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其次,定期组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针对本院(系)突出的心理特点开展团体心理沙盘活动。再次,通过深入了解,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并展开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4.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模式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应在学生心理问题发生之前进行预防性教育,而不是出了问题再进行补救性治疗。具体方法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积极提升其心理调适的能力,以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沙盘、专题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测试、心理素质拓展、心理游戏等形式开展工作。
以上是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开展的关于建构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初步探索。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是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措施。但除了建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之外,我们还应继续用“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全校范围内最大限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科学、健康的人生观,提升心理素质,多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爱,陈勃.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易发事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2]薛玲,段海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二级网络的建构[J].德育工作,2005(S1).
[3]曾永辉,钟向阳,魏剑波.高校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初步探析[J].社会工作教育,2010(12).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