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乖!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有一天,你的孩子对你说:“爸爸,有个人来电话,他说你知道他的电话号码。”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恐怕你就会意识到,是应当给孩子讲讲电话那些事了。  第一件要教给孩子的,是要让他懂得电话不是玩具。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部玩具电话,与其让他拿着玩,不如从一开始就教他如何正确有礼貌地接电话。你和他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分别扮演打电话的一方,让孩子逐渐懂得什么才是符合礼仪的电话语言。如果你在这个方面用心训练你的孩子,
期刊
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关系,孩子对色彩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是快乐还是忧伤。家长们请细心观察,你的孩子是什么颜色?  “黄色孩子”具有直觉的外向性格,最有创作倾向。幼年时他们喜欢自己一个人玩,他丰富的想象力会把玩具赋予任何角色。长大后这种孩子适合做各种有趣的工作。  “紫色孩子”生活在丰富的内心世界里,他总是疲于应付情感中和愿望里的矛盾。他很敏感,容易激动。他极力给周围人留下好印象,同时
期刊
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当好父母,最基本的是要给孩子两样:根和翅膀。  ——大卫·埃尔凯特(美国心理学家)  虽然有国家和文化的差异,但如果说父母应该给孩子最基本的两样东西是根和翅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也会认同的。但我们理解的根和翅膀又是什么呢?  根,就是给孩子安全感。而安全感在为数不少的父母眼里就是富足的物质生活,就是有个有权有势的爹可以拼,是有个要什么给什么的妈可以炫耀。翅膀,是给孩
期刊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去逛街,一向好奇的孩子指着路边电杆上一个大变压器问我们:“那个是什么?”当时我正在想着另外一个问题,以为她指的是大树,就随口回答了她,哪知孩子马上就说:“爸爸说错了,那个是电(变)压器,(她当时发音还不太准)知道不?”这一下让我和妻子都同时大吃一惊:一是小家伙的记忆力太厉害了,才教了一回的东西就记住了,二是她居然会逗我们玩儿了,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发现了孩子的这个小“秘密”,我
期刊
家庭生活中有一个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即一个家庭的男人要在外面打拼,挣钱养家、养孩子,而女人则主要负责家务和养育、教育孩子。且不说妈妈在养育孩子和教育孩子方面有相当多的误区,更严重的问题是,相当多的父亲和母亲不知道父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亲尽早参与子女的养育、教育,能使孩子奠定  性别意识和性别认知的基础。孩子在与父亲和  母亲直接接触中,会感受到男性与女性不同的
期刊
经常听有些家长说“不听话,医生会打针”,很多孩子因此一看到“白大褂”就嚎啕大哭,更难说接受打针了。我儿子从未这样做,相反,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个化解“白大褂”阴影的办法—— 与医生为友。  我们家住在学校的西面,学校东面的村诊所里有一名夏医生。我们平时谈话时经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夏医生对小朋友特别好,小朋友生病了很难受,夏医生都会想办法帮助他。  我们没事的时候,常带着儿子去夏医生的诊所里“参观
期刊
儿子两岁半了,一直跟婆婆睡,近来他变得越来越粘人,睡觉时张眼不见婆婆,便会大哭不止。婆婆总向我抱怨:“瞧你儿子,像502胶水似的粘着我,我快被烦死了。”  她抱怨孩子粘人,殊不知这和她平时对孙子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婆婆总爱和儿子开玩笑:“成成呀,奶奶明天回老家去喽,再也不来了。”儿子自小由她带大,和她感情深厚,自然担心她一去不回来。于是,这个玩笑的结果是,无论婆婆走到哪里,他都要跟到哪里,他害怕
期刊
中耳炎,是临床上常见且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此病多发于小孩,对孩子的危害要较成人严重得多。所以,父母对患中耳炎的孩子要格外用心。  前些日子,杭州市某医院耳鼻咽喉科李主任接诊一位5岁的男孩,他被妈妈抱进诊室一直哭闹不止,嘴里不停地嚷嚷着:“妈妈,耳朵里有虫虫在咬我,好痛。”李主任仔细查看了孩子喊有虫子在咬的耳朵,很快就确诊孩子是一个中耳炎患者。  八成儿童中耳炎由感冒引起  一直
期刊
祥子是日本的一位全职主妇,她家有三个男孩:5岁的老大,3岁的老二和还不满1岁的老三。祥子每天在家务和育儿中周旋,忙得团团转,让她最头疼的事就是带孩子去超市购物。  只要带孩子去超市,老大就会缠着妈妈买赠送贴纸或者小玩具的食品。商家很会做生意,用成本低廉但是很受孩子们欢迎的附加小商品吸引他们购买。老大小的时候,祥子会告诉他“妈妈没有钱”,并且打开空空如也的钱包给孩子看。这招刚开始挺管用,老大看到妈妈
期刊
刚到韩国首尔时,我们常带孩子去公园玩,与韩国家庭相处得也渐渐多了。很快,我就发现了韩国的父母对孩子远不如我们中国父母那么关心。中国父母对孩子盯得紧。他们通常不离孩子左右,一边呵护孩子,一边给予他们各种指导:“不要坐在地上,这里不干净。”“哎呀,沙子怎么搞到脸上了!”“滑梯是从上往下滑的,不要从下面爬上去。”而韩国父母则大都是一副悠闲自得、气定神闲的样子。他们有的坐在椅子上看书,有的和其他父母聊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