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来源 :心理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32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sense)器官。心理学研究表明,70% 以上的外界信息都通过人的眼睛来获得。在人际交往中,眼神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和表述情感的“秋波”。
  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依赖, 网络活动日益趋向于用眼睛来完成。这一方面造就了我们所说的一种经济模式——眼球经济;另一方面也使得网站使用者(用户)的“眼神(gaze)”成为网站界面设计者关注的核心。
  界面设计者一直都对用户使用网络时的心理活动感兴趣,因为他们想更好地让用户简单、高效地完成任务,并提高用户对网站的粘合度。人的潜意识往往通过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浮现出来。但是,眼睛这个器官本身很精密,记录它们的运动,比网站服务器自动记录人的鼠标点击要困难得多。所幸的是,在心理学领域,眼动仪已经广泛地用于各种实验研究。受其启发,眼动仪在界面设计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开始逐渐普及起来。
  一、眼动与眼动仪
  我们平时看东西的时候,经常意识到自己的视线其实在不停地四处游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眼跳(saccade)。眼跳保证眼睛所获取的信息处于不断的更新中。眼跳时间一般在几十毫秒,眼跳的距离有长有短。这种现象能够透露和解读用户在寻找目标信息时的行为过程。 图1记录的是用户在试图寻找信息时视线在网页不同部分移动的情形。其中距离不等的直线记录的就是用户的眼跳。
  除了各种直线外,图1中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这是另外一种常见的眼动行为:注视(fixation)。注视是指视线固定在某个点上的行为,这个点也被称为注视点。这种行为更通俗的解释就是“盯着看”。由于映射在眼球中的影像需要一定的大脑处理时间,所以一般意义上认为,只有注视的时间超过0.3秒才会被认为是一个合适的注视点。注视时间被认为是用户理解网站目标信息的过程。
  由于上述的眼动行为都是发生在1秒之内的瞬间, 所以记录这些行为需要特殊的精密设备。这种设备就被称为眼动仪(eye tracker)。目前,眼动仪的软硬件技术很成熟,并有多种型号以适应不同的使用情境(use of context)。在用户界面设计行业里,最常用的是图2中的桌面系列。
  图2 SMI眼动仪(来源:ISAR公司)
  如图3所示,眼动仪的本质是一台红外摄像机。它被嵌入或者安放在普通的显示器下面,就构成了一台眼动仪。设备会发射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波,眼睛吸收并反射这种光波。摄像机接受反射回来的光波并进行一定的数学计算和格式转换,就能在屏幕上定位眼睛所注视的位置。
  二、如何使用眼动仪研究界面设计
  眼动设备本身与其他人体信号检测设备如多导生理记录仪并无两样,是心理学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使用的工具。研究者仅需要对设备本身有较基本的认识即可。在界面设计研究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其建立在实验心理学、界面设计等学科上的研究逻辑。
  在界面设计研究中,大量采用各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其中最普遍采用的是问卷、访谈、使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ing)、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 但是这些并不能挖掘人类心理活动的全部。弗洛伊德(Freud)著名的“潜意识”理论、格林沃德(Greenwald)的内隐认知(implicit cognition)研究都支持人类心理有一部分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论断,而眼动研究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按照 ISAR的研究经验,眼动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应用到界面设计中,更适合于界面的草图(被称为线框图)(paper prototype)的设计改进。
  图4 1个简单的线框图(来源:ISAR公司)
  在网站上线之前,几乎每个主要页面都会由设计师给出类似的线框图。而懂得眼动测试技术的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发现网页草稿哪些地方会让网站使用者遇见诸如“这个方块是个按钮吗”“我怎么找不到登录的地方”等问题。心理学者在进行界面测试之前,都会对要测试的对象(object)作很多了解,以便制订针对性的测试流程。接着他们会邀请真实的用户来完成这些测试任务。测试完成后,用客观、直接的眼动数据将这些问题描述出来,使问题在设计早期就得到解决,从而节约项目时间和费用。
  三、眼动测试中的常用结果
  研究者可以从眼动测试的结果图片里,找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这些图片中,较为常用的有三类:热区图(heatmap)、注视轨迹图(scanpath)、兴趣区图(AOI,area of interest)。热区图中用户注视时间长短用颜色表示:红色时间最长、黄色次之、绿色最短;没有颜色的部分表示用户没有看过。注视轨迹图中用户所看图像上的彩色曲线代表注视点移动轨迹,其中彩色圆点大小表示注视时间长短。兴趣区图是可自主定义感兴趣的图像区域范围,展示数量化的眼动数据信息。
  图5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图,它由很多颜色组成。有颜色的区域代表有网站使用者关注到这个区域。没有颜色的部分,代表网站使用者没有注视过这些区域。不同的颜色代表注视的时间长度不同。热区图的灵感来源自地理学中的地形图,即把高度不同的地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
  图5 某网页的热区图(来源:ISAR公司)
  网页通常由好几个模块组成。不同访问目的的用户对各模块的关注情况不同。有些用户只关注自己的账户余额,登录查看一下,所以登录模块对他来说就很重要;而某用户则想寻找产品的细则条款,产品内容对他来说就很重要。如果这些用户关注的重点并没有出现在热区图上红色较为集中的区域里,这时候研究者就可以说“哦,这是个问题!”
  注视轨迹图也是一种常用的图片,特别是在观察用户的目标搜索过程时。图6表明,用户在寻找信息时,基于经验和认知会对其位置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当网页的位置设计违背了用户的预期时,用户眼睛的轨迹就会出现迷惘的移动。图中红色方块是用户的点击行为,用户的视线移动由左下往右上移动。这说明,用户视线最初是在左下方的,但是当预期元素出现在右上方时,视线跳跃着移动到了右上方。用户视线穿过的无用空间对用户寻找目标构成了障碍和时间浪费。
  图7的兴趣区是设计者特别关注的区域,例如登录框、广告图片、客服专区等。这一区域会有若干设计可能,不同的设计让用户投入的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是不同的。所以,兴趣区图可以给出更多的指标,对不同设计孰优孰劣的评价给出参考。
  图7 兴趣区图(来源:ISAR公司)
  四、结束语
  眼动测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这里仅作简介。读者可以藉此略微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是如何被应用到界面设计的。如果想深入了解更多的细节,例如被试数量、眼动测试中的定标(calibration)、回视(revisit)、唐德斯(Donders)减法反应时逻辑与眼动测试的关系等,可参考:
  http://www.useit.com/eyetracking/methodology/
  http://eyetracking.me/wp-content uploads/2009/ 05/tobii_ shanghai_slides.pdf
其他文献
清晨的阳光下,本应该去上学的琳琳每个细胞感受的都是“丧”的信息,只能无力地躺在床上。此时此刻琳琳与他人、世界,甚至自己完全隔离。她觉得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失去了连接。外界传来的任何声音都好像在另一个世界,让她无法做出任何反应。  两个月之后的某一天,琳琳却又觉得世界无比美好,精力极度充沛,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她雀跃着和同学笑著边走边说,妙语连珠,活脱脱是一个幽默、风趣的阳光女孩的样子。  不论是琳
期刊
双相障碍的治疗目标  双相障碍是一类多维度的情感障碍,包括了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抑郁和亚临床抑郁发作,也包括无症状状态(缓解期)的发作间歇期。从临床病程看,双相障碍是可以自行“痊愈”的疾病,然而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痊愈”的只是临床症状,而生物学特质仍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目前学术界认为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就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  鉴于双相障碍病程的特点
期刊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部分需要我们严阵以待,那就是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之所以谈辅助不是主导,是因为精分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它的治疗方式首选是药物。因为只有通过药物,患者的分裂程度才能被有效控制,过高的焦虑降低,心理咨询也才有可能参与进来。  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会非常谨慎。因为精神分裂的特点就是过度幻想,这让精分患者往往无法分清想象和现实。所以相对意识清晰、可以深入探索内心的神经症类来访者,精神分裂还
期刊
摘要: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是指能让用户参与或能互动的新型在线媒体,它使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成了多对多的“对话”方式。通过分析社会化媒体中消费者的行为变化,深入探讨了在这一背景下营销心理的新特点,据此提出相应的营销心理技术的构思,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营销心理技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营销心理技术  社会化媒体(social me
期刊
刚满6岁的小欣,今年九月在家人的祝福和期待中开启了她的小学生活。可没想到,开学没多久,她就对上学没了新鲜劲,早上开始赖床,嚷着不想去学校。去了学校也没精打采的样子,总是嘟着小嘴,也不怎么和同学一起玩。老师问她怎么了,她总说自己不舒服。妈妈带去医院看了,但医生又说没什么事。每天放学看着别的孩子都欢蹦乱跳的,而小欣总是耷拉着小脑袋,一副不开心的样子,爸爸妈妈很是担心。后来经过学校心理老师的提醒,才知道
期刊
小茹是被老师带着来到咨询室的,她的头始终低着。班主任告诉我:“这个学生成绩优异,还是班长,管理能力比较强。刚才她在办公室已经哭了一场,现在情绪平复了一下,但还是一直很消沉。我建议她来咨询室。”引导小茹坐下之后,我问她:“小茹,老师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小茹保持沉默,过了段时间,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我得了抑郁症。我觉得我最近的情况跟网上描述的都挺像的。”初步心理评估,避免标签效应  听到小茹这句
期刊
在心理辅导工作中,我关注到:很多孩子在聊到成长经历时,或多或少都存在曾经被欺凌或正遭受欺凌的情况。这些欺凌经历都隐藏在校园看不到的隐秘角落,有些不被老师和家长关注;有些虽被关注,但因家长或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当,给被欺凌的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心理困扰。  小浩(化名),男,高一,因打架事件被学校处分。在与心理老师的交流中,小浩自述初中阶段个子不高,长得瘦小,那些“霸王”式的同学就经常关起门跟他打架,小浩大
期刊
这是一个来自一名女研究生的在线求助,她采用的是小程序文字咨询的方式,我们在一起工作了50分钟左右。她从慢慢整理语言、回复很慢,到加快回复,转被动问问题到主动问问题。她自述与宿舍里同学的关系不是很融洽,可能是因为自己工作了一年才读的研究生,比同班同学大一点,也感觉可能是家庭里的复杂关系和事务,她不能帮上忙,她非常自责,经常情绪失控而自己打自己。换位思考,对方需要什么  因为文字中透露出危机信号,我就
期刊
社会工作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达到有效的社会心理功能的一门应用科学。该工作可为陷入困境的个体或群體提供服务,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倡导社会正义、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促进社会团结。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精神卫生及其相关领域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是围绕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所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
期刊
还清晰地记得:2005年11月5日,正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对我说:“妈妈,你笑起来真好看。我喜欢听你笑,更喜欢看你笑。妈妈,一看到你笑,我心里就特别踏实。可是,妈妈,我一看到你板着脸、漫不经心的样子,或是对我发火,我心里就发毛,是不是我又做啥错事了……”孩子的一席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学过教育心理学的一名教育工作者,还真是有些愧疚。你会爱孩子吗?  父母爱儿女,这几乎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俄国著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