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8省(自治区、直辖市)6~11岁儿童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血压升高的关系。
方法采用分层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0年9至1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我国8省为抽样框,抽取18 920名6~11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血压值以Korotkoff音开始(K1)出现时为收缩压,Korotkoff音消失(K5)为舒张压。血压升高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等于同年龄、同性别和身高者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通过父母自填问卷获得儿童出生体重和高血压家族史等信息。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低、正常和高出生体重三组儿童身体测量指标和血压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出生体重、目前体重指数对儿童期血压升高的影响。
结果6~8岁和9~11岁组男童可见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随出生体重分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仅6~8岁组男童的腰围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其余各指标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8岁和9~11岁组女童可见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和舒张压水平随出生体重分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在调整年龄、高血压患病家族史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高出生体重男童和女童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相对风险OR值分别为1.23(1.06~1.43)和0.89(0.71~1.10);增加调整儿童当前体重指数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高出生体重男童和女童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的OR值分别为1.06(0.90~1.24)和0.73(0.58~0.91)。低出生体重组与正常儿童相比,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的相对风险无统计学意义。6~11岁男童和女童当前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发生血压升高的相对风险分别为1.16和1.20倍。
结论6~11岁儿童血压升高与其当前体重指数密切相关,而与出生体重无明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