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11岁儿童血压升高与出生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h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我国8省(自治区、直辖市)6~11岁儿童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血压升高的关系。

方法

采用分层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0年9至1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我国8省为抽样框,抽取18 920名6~11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血压值以Korotkoff音开始(K1)出现时为收缩压,Korotkoff音消失(K5)为舒张压。血压升高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等于同年龄、同性别和身高者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通过父母自填问卷获得儿童出生体重和高血压家族史等信息。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低、正常和高出生体重三组儿童身体测量指标和血压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出生体重、目前体重指数对儿童期血压升高的影响。

结果

6~8岁和9~11岁组男童可见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随出生体重分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仅6~8岁组男童的腰围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其余各指标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8岁和9~11岁组女童可见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和舒张压水平随出生体重分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在调整年龄、高血压患病家族史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高出生体重男童和女童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相对风险OR值分别为1.23(1.06~1.43)和0.89(0.71~1.10);增加调整儿童当前体重指数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高出生体重男童和女童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的OR值分别为1.06(0.90~1.24)和0.73(0.58~0.91)。低出生体重组与正常儿童相比,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的相对风险无统计学意义。6~11岁男童和女童当前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发生血压升高的相对风险分别为1.16和1.20倍。

结论

6~11岁儿童血压升高与其当前体重指数密切相关,而与出生体重无明显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患者血浆微RNA(miRNA)的表达及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的40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13例,中位年龄0.75(0.52,1.90)岁,其中严重脓毒症16例。选取20例手术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和15名健康儿童分别作为SIRS组和对照组,通过实时荧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早期经MRI诊断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早产儿MRI的演变,以及MRI分型与近期神经发育的关系。方法2009年3月到2010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经MRI确诊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44例为病例组(A组),并根据病灶的数量、形状、分布,分为点状损伤组(A1组)、簇状损伤组(A2组)及线状损伤组(A3组),所有病例均在14 d内完成初次MRI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其中有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1 d~2岁。患儿术前均行MRI检查。结果4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高位肛门闭锁的15例,占34%,直肠盲端位于耻尾线(PC线,耻骨直肠肌环水平)上方,直肠盲端与肛门窝距离为(29.12±2.35)mm;中
期刊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配方乳喂养过程中胃潴留及达全胃肠道喂养之间的关系,了解ELBWI配方乳喂养的胃肠道进程。方法本组43例ELBWI,参照改良的加拿大新生儿协会推荐的早产儿喂养策略从出生后第2天开始配方乳喂养,逐步增加奶量至完全胃肠道喂养,记录整个过程的胃潴留量和潴留物性质的变化,完成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和完全自主
目的比较三种无创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RDS早产儿107例,给予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39例)、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35例)、同步双水平气道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