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课堂导入是一堂好的政治课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课堂导入要注意五个转变,即由“客体”到“主体”、由“感性”到“理性”、由“远”及“近”、由“过去”到“现在”和由“他人”到“自己”。
关键词政治课堂导入;课堂效率;转变
所谓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的切入口和教学内容的联结点,也是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手段。教学过程各环节构成的联系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驱动的。“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课堂的导入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大有文章可作。好的导入方式,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让课堂活起来,师生和谐地“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政治课在形成学生的理论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有导向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政治课教材具有教学内容相对枯燥、课堂导入方式单调(大多为复习旧课后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特点,因此广大中学政治教师就更应该在钻研教育规律、研究教学法上狠下工夫。笔者是一位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线教师,认为好的的课堂导入是影响政治课堂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政治课堂导入除了我们该遵循的针对性、启发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外,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政治课堂导入还要作到五个转变。
一、由“客体”到“主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中抹杀学生主体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鉴于此,新课标明确要求中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政治课导入时,同样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
传统观念认为,课堂导入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因为是教师在执行“导”这个动作,这种观点忽视了“导”的对象,把学生作为导入这一环节的客体,这完全置学生于局外,更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所以,我们既要考虑到是在“导”一课堂,但还得考虑一下是在“导”谁。所以在课堂导入上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那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社区问题或学生明白的重大社会问题等作为中介,并在情境设置、语言组织等方面予以精雕细琢,方可造就成功的导入。
二、由“理性”到“感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政治课堂导入采取的是:先给学生一个关乎本堂课的理性结论,然后就顺着该结论进行新课的授课,其结果是枯燥的说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导入的效果必然不够理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由感性直观到理性抽象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政治课堂导入也必须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认知规律,即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情境的展示,给学生以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对新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再升华为理性知识。下面,我们比较一下《把握规律》一框题的两种导入方式:
① 师:我们知道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又是运动的,运动又是怎样的?
生:运动是有规律的。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规律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动画《拔苗助长》
师:同学们想一想其中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生:它告戒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师:对。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把握规律》这一框题的内容。
显然,第二种方式更胜一筹,其原因在于它为知识的学习增添了形象性、直观性和美感倍增的生动性,也无形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遵循着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论原则,通过对动画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升华提炼成一般的结论,形成理性认识。
三、由“远”及“近”
在聆听某些老师的政治课时发现,他们用于新课导入的材料从空间上课是远在 “千里之外”的事物,教师讲得口若悬河,但学生感觉在云里雾里,最后当老师进入新课时,学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效果当然不够理想。笔者认为选择政治课堂导入的材料从空间看最好是距离短的身边的事物,因为中学生感兴趣的是生活中的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我们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述《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时,我的新课导入是:以读报的形式,给学生报道了刚刚发生的我市公安局长兼市政法委书记叶某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数千万元,最终东窗事发被依法逮捕的事件。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显得非常兴奋,也对叶某的行为深恶痛绝,我因势利导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启发,学生马上回答说政府要依法行政,由此自然导入新课。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对叶某的行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其作为本市高级政府官员的行为感到耻辱,也对政府为什么依法行政、如何依法行政提出了很多意见,课堂效率很高。
四、由“过去”到“现在”
历史素材固然可以作为我们政治课堂导入的材料,但比较而言,新鲜事物作为导入素材的效果更好,因为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这启示我们在中学政治课堂导入时,选材从时间的角度看要选择“现在”的材料。这里的材料很多,如国际国内大事、身边的热点问题。如讲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导入新课时我利用课件展现了刚刚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群众坚守生命、武警官宾抢救伤员、全国各族人民支援灾区的幻灯片,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起了了学生的极大关注,然后我引导同学们思考从中认识到了什么,学生认真思考,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对热点问题的引入和讨论,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待到讨论遇到困难,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就及时导入新课。
五、由“他人”到“自己”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相对而言,人们关心自己胜于他人,中学生盖莫能外。这启示我们选择导入政治课堂的材料最好能与学生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或现实的、或意识中的),而非与他们毫无瓜葛的事物。因为前者可以将学生置身于与自我利益攸关的情境之中,使其不得不给予极大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创造性也发挥出来了,导入效果高了,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如在一堂公开课上,一位年轻的教师在讲述《公司的经营》时,课堂导入是:
师:“同学们想不想赚钱,发大财?”
生:“想”
师:“那怎样才能赚大钱呢?”
生:“开工厂,办公司。”
师:“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办一个'甜在心'馒头公司,赚大钱。”
通过上述导入,水到渠成,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接下来的授课中,学生为了让自己的馒头公司红红火火,学生们积极思考,想尽各种办法,出了很多“点子”,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要求,让一堂政治课具有更高的效率,我们在政治课堂导入这一环节需要做仔细的思考,来一些转变。
参考文献
[1]《主体性教学论》:和新学,甘肃教育出版社,兰州,2000.
[2]《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改革新论》:彭隆辉、孙继儒,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3.
[3]《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扬惠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北京,2007.
[4]《教育心理学》:岑国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2006.
作者简介:
吴爱孙(1975-),硕士学历,现任教于广东省仁化县仁化中学 。
关键词政治课堂导入;课堂效率;转变
所谓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的切入口和教学内容的联结点,也是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手段。教学过程各环节构成的联系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驱动的。“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课堂的导入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大有文章可作。好的导入方式,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让课堂活起来,师生和谐地“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政治课在形成学生的理论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有导向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政治课教材具有教学内容相对枯燥、课堂导入方式单调(大多为复习旧课后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特点,因此广大中学政治教师就更应该在钻研教育规律、研究教学法上狠下工夫。笔者是一位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线教师,认为好的的课堂导入是影响政治课堂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政治课堂导入除了我们该遵循的针对性、启发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外,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政治课堂导入还要作到五个转变。
一、由“客体”到“主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中抹杀学生主体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鉴于此,新课标明确要求中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政治课导入时,同样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
传统观念认为,课堂导入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因为是教师在执行“导”这个动作,这种观点忽视了“导”的对象,把学生作为导入这一环节的客体,这完全置学生于局外,更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所以,我们既要考虑到是在“导”一课堂,但还得考虑一下是在“导”谁。所以在课堂导入上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那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社区问题或学生明白的重大社会问题等作为中介,并在情境设置、语言组织等方面予以精雕细琢,方可造就成功的导入。
二、由“理性”到“感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政治课堂导入采取的是:先给学生一个关乎本堂课的理性结论,然后就顺着该结论进行新课的授课,其结果是枯燥的说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导入的效果必然不够理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由感性直观到理性抽象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政治课堂导入也必须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认知规律,即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情境的展示,给学生以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对新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再升华为理性知识。下面,我们比较一下《把握规律》一框题的两种导入方式:
① 师:我们知道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又是运动的,运动又是怎样的?
生:运动是有规律的。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规律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动画《拔苗助长》
师:同学们想一想其中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生:它告戒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师:对。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把握规律》这一框题的内容。
显然,第二种方式更胜一筹,其原因在于它为知识的学习增添了形象性、直观性和美感倍增的生动性,也无形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遵循着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论原则,通过对动画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升华提炼成一般的结论,形成理性认识。
三、由“远”及“近”
在聆听某些老师的政治课时发现,他们用于新课导入的材料从空间上课是远在 “千里之外”的事物,教师讲得口若悬河,但学生感觉在云里雾里,最后当老师进入新课时,学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效果当然不够理想。笔者认为选择政治课堂导入的材料从空间看最好是距离短的身边的事物,因为中学生感兴趣的是生活中的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我们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讲述《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时,我的新课导入是:以读报的形式,给学生报道了刚刚发生的我市公安局长兼市政法委书记叶某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数千万元,最终东窗事发被依法逮捕的事件。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显得非常兴奋,也对叶某的行为深恶痛绝,我因势利导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启发,学生马上回答说政府要依法行政,由此自然导入新课。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对叶某的行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其作为本市高级政府官员的行为感到耻辱,也对政府为什么依法行政、如何依法行政提出了很多意见,课堂效率很高。
四、由“过去”到“现在”
历史素材固然可以作为我们政治课堂导入的材料,但比较而言,新鲜事物作为导入素材的效果更好,因为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这启示我们在中学政治课堂导入时,选材从时间的角度看要选择“现在”的材料。这里的材料很多,如国际国内大事、身边的热点问题。如讲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导入新课时我利用课件展现了刚刚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群众坚守生命、武警官宾抢救伤员、全国各族人民支援灾区的幻灯片,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起了了学生的极大关注,然后我引导同学们思考从中认识到了什么,学生认真思考,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对热点问题的引入和讨论,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待到讨论遇到困难,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就及时导入新课。
五、由“他人”到“自己”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相对而言,人们关心自己胜于他人,中学生盖莫能外。这启示我们选择导入政治课堂的材料最好能与学生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或现实的、或意识中的),而非与他们毫无瓜葛的事物。因为前者可以将学生置身于与自我利益攸关的情境之中,使其不得不给予极大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创造性也发挥出来了,导入效果高了,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如在一堂公开课上,一位年轻的教师在讲述《公司的经营》时,课堂导入是:
师:“同学们想不想赚钱,发大财?”
生:“想”
师:“那怎样才能赚大钱呢?”
生:“开工厂,办公司。”
师:“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办一个'甜在心'馒头公司,赚大钱。”
通过上述导入,水到渠成,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接下来的授课中,学生为了让自己的馒头公司红红火火,学生们积极思考,想尽各种办法,出了很多“点子”,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要求,让一堂政治课具有更高的效率,我们在政治课堂导入这一环节需要做仔细的思考,来一些转变。
参考文献
[1]《主体性教学论》:和新学,甘肃教育出版社,兰州,2000.
[2]《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改革新论》:彭隆辉、孙继儒,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3.
[3]《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扬惠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北京,2007.
[4]《教育心理学》:岑国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2006.
作者简介:
吴爱孙(1975-),硕士学历,现任教于广东省仁化县仁化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