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创作与教学创新研究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古人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当代师生对于山水画的创新与传承乃至发扬与传播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传统的山水画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依然是临摹与写生,然后再转变至创新的过程,这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已经开始捉襟见肘。
  关键词:山水画 创新 传统 艺术 文化
  作为国画里重要的一部分,山水画早在南北朝时就成为独立的学科,算起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拥有如此长久的历史积淀,在历代书画家的创作实践下,山水画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体系。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习山水画莫过于临摹好的作品,然后进行写生训练,最后演变为创作,甚至在当今的中、高等教育模式中,对于山水画的教学或者师生自我的艺术创作都摆脱不了这个影子。
  一、山水画创作中的常用方法
  (一)临摹
  山水画在创作上讲究一个临字,即“临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儿童普及教育还是高校深入学习,临摹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有人说传统山水画要讲创新,所以不能再用传统的学习方法,这是大错特错的。临摹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无论处在哪个时代,临摹对于绘画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山水画的临摹中,通常是指“师法古人”。从业界普遍的认识上来说,学习古人的名作通常是以传统为主,所以一般在筛选临摹对象时,其标准是很严格的。中国山水画最为杰出的时代莫过于宋元時期,因而学习者往往多以高雅格调的宋元作品为主要学习对象。临摹是对山水画笔墨手法等技巧的掌握,同时沉淀心性,给后期的写生与创作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写生
  除了临摹以外就是写生,也就是常说的“师造化”。师造化对应的是师古人,前期临摹学习,中期将临摹中学习到的能力运用到写生中去。而山水画的创作核心必然是山水,所以写生的对象当然是以自然之物象为主。通过对所要描绘的自然之象的观察,将写生者的观察力与塑造力进行提升。其实写生就是一个从眼见到心知的过程,或者说是从视觉到传达的一个演变。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的,如果说技法上可以通过学习几个出效果的创作手法,那短期内还是容易见效果的。但这种认知则需要长期的观察、总结才能具备,它要求绘画者对生活拥有一种真实的体验,将生活中的感触用写生记录下来,从而为将来的创作积攒可用的素材。
  二、山水画的教学创新
  正如艺术是一个民族历史形态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山水画的绘画形态除了承载国家文化的意志,同样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体现。所以传承山水画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发扬,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但弘扬文化,人是少不了的因素。最近几年,艺术扩招在逐年增加,但真正在高校中选择中国画的学生却寥寥无几,所占比例也不过在整个艺术学生中占据十分之一左右。中国画专业学生少,山水画学生更少,因为在中国画的门类中除了山水画还有工笔画。所以在眼下培养一批具有新观念的山水画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带领学生临摹与写生
  培养学生重在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教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今天的山水画教学若想吸引学生前来主动积极学习,或者说是想让山水画的教学工作有突破性的进展,那就要将山水画教学工作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相结合,要站在传统文化的高度来考虑。山水画的教学与山水画的创作原理是分不开的,在创作中讲究临摹与写生。
  (二)传授艺术文化
  在当下的山水画教学中除了以上两大核心部分外,还有对艺术文化的传授。任何时代的名作绝不仅仅是技法上的高超,更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精神与情感的表达。这也是当代浮躁风气下最紧缺的部分。绘画如同做学问,要有耐心、有恒心,不可随波逐流,要沉下心来去钻研、去思考,而支撑这种学习的就是“干净”的内心和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欣赏一幅名作要了解作者作画的背景故事,从而举一反三,对那个时代的一个大背景进行了解,然后结合绘画表现,去体悟作者对画面的布局与处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讲解与艺术相关的知识,还要对历史、哲学、地理等知识进行相应的讲解。这就要求当代的艺术教师不能只是艺术教师,艺术教学不能仅是艺术教学,而是要不断深造,拥有丰富的文化宝库。
  三、结语
  新时代的背景下,山水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将造型能力与绘画意境传授给学生,更要对传统文化甚至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讲解,如此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山水画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山水画语言有所认识,进而才会一点点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与自我精神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费毓龄.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概论[J].社会科学,1984(07).
  [2]侯令.美术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韩林德.石涛与画语录研究[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张馨月,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山水画创作与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期刊
摘 要: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是一部关于汉字的经典之作,在文字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就《文字的分化和合并》一章,从两个方面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是关于汉字的合并与分化问题,二是关于同源字、同源词问题。  关键词:《文字学概要》;分化与合并;同源字;同源词  作者简介:杨立杰(199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青岛大学2016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  [中图分
摘要:米芾提倡“尚意”书风,仇视法度,提倡张扬的个性,集古出新。先是效仿唐人书法,后临摹晋人法帖,刻苦钻研,综合晋唐时期各家之长,最后书写出自身风格。他的书风具有鲜明的个性,提倡注重个人精神与书法的结合。  关键词:米芾 个性 精神 书法  米芾诗中云:“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同。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他将苏轼等人提倡的“尚意”书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历代历朝的人对米芾的
摘要:布依族服饰在学前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可以让学前儿童在布依族服饰文化的教育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对自然界正确解读和热爱,增强布依族学前儿童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增强其他民族学前儿童对布依族服饰文化的热爱,共同促进地区的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  关键词:布依族服饰 学前儿童 思想教育价值  学前儿童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黄金
摘要:本文以著名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贡布里希重要的著作《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为立论,阐述个人创作中具有规律性、装饰性的表现形式中体现的秩序感。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说明秩序感理论,第二部分是与个人创作的结合。  关键词:秩序感 装饰性 贡布里希 创作  秩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规律性,是事物存在、运动、变化、发展的有序性。秩序感的理论基础是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赫
电脑音乐由于其综合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一直是高校音乐教育里不断摸索的难点学科.为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双创”的鼓励,发挥电脑音乐在“互联网+”时代中的重要作用,对高校
摘要:建设国际旅游岛,明确地向我们勾勒了一个国际性旅游大都市的宏伟蓝图,如何体现所谓的国际化、世界性、民族性?笔者认为这绝非仅仅是向外界被动地敞开我们的怀抱,这需要我们树立一种敢于面对、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对海南旅游工艺品的研究与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用新技术、新材料,从民族审美特性中提炼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现代造型设计思维与制作方法;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在保留地域民族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合理、适
摘要:美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育人的内在涵养,陶冶人的性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对于教学设备、教学场景、教学方法都具有极高的要求,单纯的课堂教学不仅枯燥,而且无法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真正的美术。  关键词:美术 教学观 兴趣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效率的提高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不仅语、数、外等应试科目如此,音、体、美
摘要:内心音乐听觉培养作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强化学生的声音思维活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在做一件事情前会通过大脑进行思考,在大脑中想象的过程便是内心思维活动的过程。内心音乐听觉是通过整个心智去“想声音”,尽管在想象的过程中,没有实际的音响产生,但有助于提升内心音乐听觉效果及质量。  关键词:视唱练耳 教学 音乐  音乐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艺术形式,是雅俗共赏艺术形式中的重要組
摘要:平面广告以及摄影艺术的产生,都略晚于绘画,因此在绘画中盛行的各类图形元素对于平面广告和摄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视觉形式与文化语言的联系进行分析,同时探析图形元素布局在广告摄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为了解广告摄影,提升广告摄影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广告摄影 摄影教学 图形元素  一、引言  图形元素主要分为点、线、形状以及肌理等,这些要素在广告摄影教学过程当中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