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gong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缕天光,悄悄劃破黎明前的寂静,让我看清了小雨滴可人的模样。
  雨滴之外的静,让我想了很多,也走了很远。从前的惆怅寂寥,似狂风暴雨般躁动,让我时刻不能安宁,望不到远方的美好。眼前的平凡淡泊,如晨曦中的雨滴,缓慢而悠闲,于茫茫然中,有几分安逸和淡雅。这样的安逸,于我是好的,我享受这片刻安宁的妙处。
  身体不敢翻动,但心可以自由行走。从遥远走到眼前,再从眼前回到遥远。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心的洗涤和净化。人生似红尘,而红尘如我般烦乱,乱到不知清净是何物。这样的心境,不是我想要的,如眼前的晨雨。我想阳光明媚,走进风和日丽,对着远方轻轻地呼喊,但远方已然沉睡,似身边的爱人,徒留我如窗外雨滴在挣扎,在徘徊。
  雨滴如此匆忙,究竟想要干什么?我看着窗户上颗颗透明的水珠,却找不到答案。或许雨滴也不知道吧,只是风使然。我收回烦乱的心绪,让自己回到安宁的状态,如雨滴想回到大地一样。也许只有回到大地,这雨才算走完了自己的旅程,才算找到了归宿。
  一声叹息,发自心里,我却听不到,也不想让自己听到。这时,天渐渐地亮了,窗外的一抹翠绿,被晨雨冲刷得格外明净。偶尔有阵微风吹过,除了窗前雨滴被吹乱的身影,我却没有看到树的颤动,也许此时的树和我一样,安于享受风雨的飘摇,渴慕生命的嬗变。
  轻轻地,我下床来,走到窗前,想和眼前的雨打个招呼。连日的晴朗,早已让心干涸,不能再滋生翠绿。隔着玻璃,我抚摩着雨滴,一丝清凉袭上肌肤,缓缓进人心灵,让时光有了生命的味道。这一刻,我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那么静静地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前或动或静的雨滴。
  爱人醒了,看我站在窗前,奇怪地问道:“大清早的,你站在窗前看什么呢?”我回头望着爱人,笑了,“听雨啊!你也来听听。”爱人笑骂道:“神经!小心着凉!”爱人的唠叨,此刻犹如窗前的雨滴,让人百般受用,让人温润如这和煦的季节。
  渐渐地,天色大亮,早起的人们开始忙碌着。这中间还夹杂着大人的絮叨,孩子的哭闹声。眼前的喧嚣,让窗外的雨声变得若有若无。我也无心再去聆听,只好让自己回到忽略雨声的生活中来,说一些无趣的话,做一些麻木的事。这或许就是生活的常态,与窗外的雨滴和雨声是没有关系的。
  在我离开窗前的时候,特意回头望了它一眼。雨滴还在窗玻璃上,只是雨声慢慢地小了,渐渐地融人晨雾中,化为丝丝朦胧。然,它又仿佛长在我的心上,怎么也丢弃不掉。
  责任编辑:崔家妹
其他文献
寒假,吃过晚饭,天就黑了。我们叫上大双,悄悄摸到盐滩的水车旁,一起将水车从盐渠要口搬到平地处,系上粗绳子,串上扁担,前面俩人,后面俩人,扁担上肩,四个人不约而同一声“起”,水车就被抬了起来。  夜幕下,我们抬着水车,越过盐池,翻过潮河堤坝,穿过芦苇地上人们上班、捕鱼时踩出的小道,来到了那个已经结冰的大鱼塘的边上。冬天的夜好静,远处仿佛有落雁凄凄的叫声。我抓住水车拐把,不停地上下来回推拉着,鱼塘里的
期刊
线鸡,田村话叫“骡鸡”。  春末孵出的小鸡,到五六月份时阉割。师傅用工具一捆一夹,掰开嘴滴进二三滴水,拔去四五根毛,用小刀在腰部切一小口,再用丝线将两粒睾丸套出,然后,松夹解绳放行。线鸡这名儿,也是这样取的。四个月后临近过年,人们管这没了繁殖能力的大公鸡叫“骡鸡”。“四个月”是有原因的,从阉割到宰杀,不满四个月的,担心体内留有阉割毒素,满了的,叫好鸡,可以放心吃的鸡。  要想有只好骡鸡,也不易。母
期刊
以前的牙科不像现在这样兴隆,以前的牙医也不像现在这样找钱。  老街上有家姓钟的牙科诊所,祖上有拔牙镶牙的手艺,钟老先生在街上开了“钟氏牙科”。那时有钱人都喜欢镶个金牙什么的,钟老先生活儿做得细,附近几个县的人也来找。可惜钟老先生寿短,把手艺传给钟先生后就归西了。钟先生经营牙科没几年,就不让搞个体了,收起木匾进了公家医院,当了口腔科主任。  钟先生的儿子小钟,看多了父亲拔牙镶牙的事,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期刊
我带着发丝上柳叶的幽香走出土院, 一脚跌入了田野的幽香里。我看见风,穿着透明的长得没边儿的衣裙,悠悠地荡过来,宽大的袖口藏着玄妙的色彩,它剔透、纤细的手指,刚划过一片片的油菜地,油菜花就金达达地开了;风又用雪白的指尖,碰了碰田垄上的几株梨树, 梨花就开出了雪的颜色;风没有忘记把我身边的桃树给摸了,桃花就粉艳艳地开了。风笑嘻嘻地把各种香味一股脑儿地送给了我,香得我直晃脑袋,晃得花枝儿上的桃花瓣儿飘落
期刊
与一座城的牵手之约  城际与城际之间,连接着气势汹汹的高速。  广州南沙和佛山三水,立体的沈海高速让我做一次滑翔。  绿叶、花香和清露,轮胎、尘埃和声浪,让那些缥缈的人无处遁形。  西南水韵、三桥蹈浪、文塔览胜,老木船、蛋家人、咸水歌。我的脆弱被一个个人文景观轻易击中。我要化为一棵树、一只鸟、一潭水、一尾鱼……在淼淼氤氲中,通向蔚蓝,抵达澎湃。  鸣翠的鸟,无法啼出一支相爱的歌。而三江汇聚,冲积平
期刊
小时候,我在三台山下的八坊村生活,  村子也算是个大村子,有三个生产队,近百户人家,都是耕田种地的农民。  罗倩家有三姐妹,她是老二,她的母亲叫莲姨,父亲叫罗厚德。夫妇俩好想生个男丁,可惜生了三女儿罗美后,莲姨就再也没怀孕了。三个女儿当中,罗倩长得如花似玉最动人,左邻右舍的人碰见莲姨,都赞叹她家有罗倩这个大美女,平嫂見到莲姨, 就打趣地说:“莲姨,你的罗倩长得这么美,将来注定要嫁给有钱人的。”莲姨
期刊
常记得小时候唱的那首童谣:“ 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盆火。秋天里,西风多, 吹熟庄稼吹熟果。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  孩子时光,对风满怀好奇,困惑,风似乎总是来无踪去无影,飘忽不定。  “究竟是东风的威力大,还是北风的威力大?”上学路上,伙伴间叽叽嚷嚷,常为风争吵不已。  “当然是东风,你看东风劲吹,把冬衣一件件褪去。”有人说。“不对,是北风。刺骨的
期刊
我四岁时高烧了几天,忽然就不能走路了,很快又全身瘫痪,只有嘴巴和眼睛能活动,连翻身都需要母亲帮助。当我被确诊患了小儿麻痹症并且病情很严重时,当意识到我再也不会站立起来时,被绝望压顶的父亲止不住地失声痛哭,任谁也劝不住。所幸经过到处医治,我终于能够坐着小板凳挪动了。可能是想到我这一生将会失去很多欢乐,本来就宠爱孩子的父亲更让我感受到了不一般的父爱。有次去太原给我治病, 父亲特意抱着我逛街,他说:“俺
期刊
晚上散步,经过一条河流。  河不宽阔,潺潺流水的那种。两岸垂柳蓬勃,树荫硕大。在“呱唧、呱唧”的蛙鸣声里,夹杂着一两声悠扬的虫鸣。  忽然,就像是演唱会的过门曲一样,一阵清脆的声音从树冠上传出来,先是一只蝉,然后是两只、三只……越来越多的蝉加入进来,好像是从笛声,变成了二胡、大小提琴,然后就是合奏了,任是不管不顾的, 就那样弥漫开了。  那蝉声,一会儿婉转低扬,一会儿高亢激越,一会儿如“大珠小珠落
期刊
我七岁那年秋天,母亲对父亲说,她想把外婆接到家里来住,外婆一个人在家没什么事,也够孤独的,请她过来可以照看我们姐弟四个,父亲满口答应了。我听见母亲说要去接外婆来家住,可高兴了,我和姐都闹着要母亲快点儿去接外婆过来。  父亲在村里当支书,母亲当妇女主任, 他们整天在村里忙,我们姐弟四人在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衣服脏了也没人洗,家里一团糟,家里太需要一个能照顾我们的人了。  瓜子洲离排村有 40多里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