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环,而实现这个目标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课文有机结合,真情演绎课文内涵,提升孩子们对课文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最佳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内涵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课文,要“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我对所教的课文,总是先通读几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熟悉掌握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特别是小学生表现得更加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如教学《泉水》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学生也毫无顾虑地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泉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泉水给人们送来了什么?……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要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认知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研究总结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认知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产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草》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通过引导学生看和体会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既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大学问,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就在于教师必须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与课文有机结合,提升孩子们对课文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要看他们是在多大程度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本文希望通过对高考电化学知识的复习设计的探究,提高二轮复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实效性 改编 反思 质疑能力  二轮复习是指在一轮全面复习后针对学生高考应考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复习。二轮复习是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复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  一、目前大多数学校高三化学复习的现状及从教中的困惑  大多数学校常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和实践家,其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成为今天世界各国教育者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当今中国教育界存在的诸多问题,半个多世纪前的苏霍姆林斯基其实已经研究得很透彻。今天的教育者刻意求“新”,不如努力“回归”。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认真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不禁汗颜。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犯了太多错误,走了太多弯路。智慧经典,大师指路,我们的历史教学理应正本清源。  一、“运用”: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让孩子们有亲身科学探究的经历,从中获取更多科学知识,增长才干,这便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乐趣?以下是我的几点见解:  一、在课堂上运用演示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1.首先让学生喜欢科学课。 
期刊
在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引用鲁迅与毛泽东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补充、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与理解,让他们徜徉于文学作品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一、使抽象的历史内容变得形象具体,加深感性认识。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历史人物、事件不能再现和重演,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文学作品恰恰具有这方面的优势
期刊
摘 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建设。我们如果能妥善地利用差异这一资源,那么差异不仅不会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阻力,而且还能转化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动力。教育只有适应这种差异性,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个性差异 资源利用 有效教学  学生个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施加影响。按照现代学习理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且是对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的教法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法。一个教法死板、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老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富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学生的。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
期刊
从小学到初中,知识本身对学生的要求大幅提高,但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发展与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错误。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暂时性结果。  本文拟对初
期刊
截止2015年,我已教书42年,除英语外,其他学科都上过,其中近35年均研究化学这门学科。这些年来,我认为上化学课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举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学生才容易接受;教师让学生弄明白问题后,要找与本课题接近的事例让学生判断,再让学生把知识迁移出去。  物理变化基本概念的教学: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就是物理变化。由于农村的孩子会把家里的包谷磨成面,这样举例子学生很熟悉,我就举这个例子。把包谷磨成
期刊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培养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目标,那就是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可以将数与形这两个重要的参量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可以使问题清晰化、简单化。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数形结合 思维培养  一、什么是数形结合  1 基本概念。所谓数形结合,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难免会遇到已知和未知找不到恰当地契合点的问题,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