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化的环境保障探索与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0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之所在,是民族特征与文明进步的永恒追求。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民族民间文化保障机制,才能有效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本文以课题研究形式将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进行实践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文化;保障;研究
  
  
  当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越来越被重视,我校作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学校,充满着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只有对这些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生存环境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这些民间艺术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之下拥有生存空间。因此,我校以《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作为校园文化研究课题,予以实现民族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
  “民族民间文化”其内容和规定范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文化实践中,“民族民间文化”是长期以来使用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内容上,它包括民族民间流传诗歌、音乐、舞蹈、戏曲、绘画、说唱、谣谚、剪纸、皮影、刺绣、编织、印染、服饰、首饰、雕刻、工具、器具、建筑、标识以及特定的文化区域场所等等。在形态上,除了有形物体,还包括无形的依附个人、群体存在的口传文学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能、传统民俗节庆、传统知识、特定文化场所或空间等非物质形态部分。
  二、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性质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受不沿海、不沿边地理条件的限制,显得相对封闭,虽然现代经济较为落后,但传统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族习俗、民族饮食、民族传统体育等却得到较好的保存和延续,构成了民族民间丰富完整的文化资源,具有特殊性,一是群体风格、智慧、感情、艺术造诣和生活价值观具有群体观念。二是技艺能力,多为口头流传、无文字记载,在历史长河中有可能传承、发展、变异或消失,不确定成分较大,具有动态特征。三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群体智慧结晶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将会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态度。四是具有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延续性。五是文化资源具有反复利用特点。
  三、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环境危机
  20 世纪90 年代农村打工热潮的掀起,将农村多数民族青年涌向城市。为了能尽快溶入城市生活,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本民族文化接受汉民族文化,由此带动并引发地方民族青年对汉文化的崇拜,汉语、汉族服饰无形中在民族地区成为了城市文明的象征。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民族民间文化,都是本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民间文化是在民族社会生态环境里孕育而生的。区别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和服饰,一个民族的消亡最初也是从语言和服饰开始的。我们这些一些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民间文化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濒临失传。
  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障机制
  (一)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机制
  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就应该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普查是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在普查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范围和地域范围的民族民间文化档案,以政府职责,民间团体等形式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予以规范,便能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名族文化。
  (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
  有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档案的保存机制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那些濒临消亡部分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是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核心,在普查基础上,根据文字、图片、拍摄纪录片、录音和存档等历史文化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使其由直接知识转化成间接知识,存入国家、民族知识库与智力库中,使后人从这些文献资料中汲取养料,丰富其想象力,开拓其创造力。传承是对保护的一种积极补充,可以通过培养和保护传承人的方式使那些重点的急需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存活和传承下去。同时,为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对那些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应给予“民间艺术家”荣誉,对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地区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我们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课题,就是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课堂,将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在学生心灵深处种植民族文化的种子,确保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代代相传下去。
  (三)民族民间文化的利用与开发机制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只有在流传中发展才有生命力,对传统技艺和民族艺术形式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扩大传统技艺的影响和展现民族艺术的活力,合理利用本身就是一种鲜活的、有效的保护。国家行政手段保护的是民族民间文化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民族文化要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就必须坚持对民族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科学保护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面对浩大纷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保证、正确指导和统筹管理等行政保护,同时,也需要恰当借助产业运作的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这个巨大的竞争空间,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要开发利用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就必然要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审美情趣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的纯正性,又要符合现代市场动作模式,以开放的心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走文化产业化道路。在开发利用时,要保持民族民间艺术原貌和文化原生态,要体现其积极、健康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实质。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课题,注重提炼区域民族文化核心内容,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使之既具有本土性、民族性,适应少数民族追求现代化的主观意愿,又在民族民间文化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适应更广泛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民族民间文化整体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由文化生态环境的民间文化特性决定的,其内涵、形式、功能是该民族精神情感的衍生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同源共生、声气相通的文化共同体。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学校应予以更多的保护。
  (五)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保障机制
  为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经费、机构、人员、政策优惠、专家咨询机构等保障机制,要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之路。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之所在,是民族特征与文明进步的永恒追求。我们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课题,其实质就是保护我们自身的民族生命。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创造和熔铸既既有丰厚历史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丰富群众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使民族民间文化获得更广阔空间,获得崭新意义上的传承和交融。
  
其他文献
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动手动脑,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观察生物体和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能力。观察是获取知识的门户。敏锐、精细的观
期刊
【摘要】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书面表达相对滞后,形成了“听到书面表达学生心烦,考试书面表达空白”的现象。因此,我们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低起点、小步子、容量适中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耐心的帮助学生获得一点一点的进步,并增加其自信心和增强其意志力,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英语的学习习惯并一点一点的提高它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词汇;阅读;仿写;书面表达;训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如何把小学生培育好,不能有半点差错。他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需做好邃密的筹备工作,要把筹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教学设计,才能自如地上好课。年夜量的实践证实。凡优异教师在上课前,都很当真地做好筹备工作,有的一再改削教学设计方案,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良多都成了青年教师进修参考的材料。而案例剖析更是教师总结经验,不竭反思,不竭前进的路子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剖
期刊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形式。”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为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教学,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那些能给学生足
期刊
【摘要】艺术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学校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基层单位的总负责人,担负着班级的教育、组织、领导、管理等任务,执行以及实施学校的每一规章制度,保障学校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班主任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把关者,需要紧密联系各科任教师及与学校、社会、家庭保持良好沟通。所以,如何有效地做好班主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说明在学生管理上需要善
期刊
【摘要】现在的课堂,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课堂上一些细节,殊不知这些细节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教育细节,关注学生成长,用心去发现,用爱去引导,用责任去教学。  【关键词】课堂;细节;学生成长       前言  当前我国新课改的重点就是培养和塑造具有创新和实践双重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自己,什么样的学生才是人才
期刊
【摘要】略读教学是精读教学的延伸。略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准确地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所以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关键词】中高段;略读课文;独立学习;主旨;实施建
期刊
【摘要】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小皇帝,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不能有一点闪失,磕破点皮,或者撞点淤青出来,家长都会很心疼,当然了自己的孩子都是宝贝,舍不得也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心疼要疼在心里,不能再面上表现出来。打架,是孩子们之间常见的事,抓伤了皮,打疼了腿,有时候是因为某个小事大打出手,有时候是因为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疯闹。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该怎么对待孩子的这种现象。  【关键词】打架;还手;和谐
期刊
【摘要】启发式教学教员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可以大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着重阐述了启发式教学在应用写作课程中运用的优势以及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应用写作;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员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员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古诗词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我国原有的教法存在教师文言知识欠缺、课堂形式单一等缺陷,不能满足现今的教学需求。笔者从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得到灵感,主张在古诗词课堂上为学生学习创造实践机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以绘画、歌唱的形式引入吟诵这一实践形式,从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实践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力求让学生从能力层面习得古诗词的审美、鉴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