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胰腺”随身带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情较为严重的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这不仅是一件“不胜其烦”之事,而且难免会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患者终日思想负担很重,常感度日乏味。如今,出现了一种 “人工胰——胰岛素泵” 新技术,能帮助糖尿病患者脱离困境。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胰腺能根据人体的生理需要因“时”制宜地分泌胰岛素,使血糖保持正常范围。如空腹状态下,它能昼夜不停地分泌微量的胰岛素,阻止空腹血糖升高;进食后,它能立即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使血糖在餐后恢复正常;尤其在紧张、愤怒、创伤、剧烈运动等应激状态时,血糖会暂时升高,胰腺也能应急增加胰岛素分泌,使血糖恢复正常。而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不具有上述功能。
  “胰岛素泵”,能模仿正常胰腺的分泌功能,使患者完全恢复病前的无忧无虑状态,形同常人。


  “胰岛素泵” 体积小(约Bp机大小)、重量轻(约100克),是高度智能化及个性化的精密医疗仪器。它何以这么神奇?因为它能按照使用者事先给予的指令,昼夜不停、一丝不苟地将极微量的胰岛素精确地输入患者体内(剂量可小到每小时0.1单位),进餐时又能根据需要与指令增加胰岛素的输入,维持全天血糖平稳,患者不再需要打针,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及自由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故又称为“人工胰腺”。使用时,先消毒局部皮肤,再将与泵连接的导管一端的细小针头(内径只有0.4毫米)插入皮下(图1箭头所指处)。每隔2~4天更换一个穿刺部位,以避免局部出现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当泵内储药器(内含300单位胰岛素)的胰岛素输完后即需更换新的贮药器及导管、针头。由于该仪器有防水功能,故患者使用时可以照常洗澡、游泳(图2),在旅行、登山等运动时,泵可根据重新设置的指令,自动减少胰岛素的输出量,使用者就不会发生低血糖。但是,“胰岛素泵”不会自动感受血糖,所以使用前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血糖的测定结果,给泵予以正确的输出指令,让“胰岛素泵”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胰岛素泵”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如价格较昂贵(6万元),外出旅行还需准备较多的备件,如电池、胰岛素、储药器、导管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决定使用前,应该在“胰岛素泵”给自己带来的利、弊之间做出选择。
其他文献
“嗨,小妞,我可想死你了!”露茜在“怀春”聊天室刚一露脸,那个叫梅森的家伙就急不可耐地“窜”了出来。在网上,他们已经相识了三个月。  起初,露茜是在无意间登录这间小屋的,没过多久,那个梅森就盯上了她。露茜并不讨厌他,因为梅森声称自己是个英俊小伙,对于14岁的露茜而言,这点相当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梅森风趣的谈吐和丰富的知识,显然“比那些男生强多了”。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梅森总是将话题有意无意地
期刊
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HBsAg阳性的人(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病人)何时才能够结婚或怀孕,婚后生活特别是性生活中又应注意些什么等,的确很有讲究。  慢性乙肝可以由急性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演变而成。慢性乙肝病人的体内不仅含有乙肝病毒,而且肝脏仍在发炎,至少有一项肝功能不正常,并有食欲不振、容易疲劳等症状。由于婚后美满的性生活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而慢性乙肝者进行性生活肯定会有不
期刊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长期耳流脓,听力减退,是耳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表面上看,它似乎是一种普通的局部性疾病,但有时它会演变成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例如,耳流脓突然自行停止,或者突然流脓量加大,并伴有耳痛、头痛、发热,此时,患者应立即到医院看急诊,让医生明确诊断。如果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便要及早手术治疗,避免拖延时日,因为这两种并发症危及生命。  我们知道,使用滴耳剂是治疗化脓性中耳
期刊
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他的吃喝便成了父母的头等大事,  他的大便自然也就成了进食情况的“晴雨表”。然而,有些孩子的大便没有规则,经常出现便秘,且久治无效,最后经过医生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并且需要手术治疗。家长非常着急,不知胎里怎么会带出这种病来。  结肠是人体消化道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便就在此形成。通过结肠不断收缩、蠕动,将大便移至直肠并最终排出。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孩子因其某段结肠缺乏应有的神经节
期刊
一天晚上,老冯突然出现腹胀,伴有一阵阵绞痛,还呕吐不止。老冯平时身体一直很好,他以为是得了胃肠炎,可是自行服药后,疼痛和呕吐仍然没有减轻。家人急忙送老冯去医院,医生询问了病史,并给他仔细作了检查,最后诊断为肠梗阻,决定立即手术治疗。手术中,医生发现在老冯小肠末端有一块坚硬的结石,牢牢地卡在肠管内,阻塞了肠腔引起梗阻。医生成功地取出了结石,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后,老冯恢复得很快。这天,喜爱刨根问底
期刊
你的亲人做完手术回到病房,您应该为他做些什么呢?  手术后,病人的体质很虚弱,加之麻醉作用尚未消失,即使病人已经清醒,残余的麻醉药物仍在体内起作用,自身的保护性反射很差。此时倘若家属缺乏经验,很可能导致病人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那么,家属应该怎样看护好自己的亲人呢?  1. 随时观察病人呼吸是否平稳,因为呼吸道梗阻是全身麻醉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常见的梗阻原因有:①舌后坠造成分泌物阻塞
期刊
人们常说的“蛀牙”,在医学上称为龋病,是引起牙痛最常见的原因。它是口腔中的细菌与食物残渣(尤其是含糖物质)相互作用,形成黏性物质附着在牙齿上逐渐腐蚀牙齿所致。最常见于成人的下颌第一磨牙和儿童下颌第二乳磨牙。起病多始于咬 面的窝沟,邻面次之。  ●龋病发生后,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小病会酿成“大疾”。龋病刚发生时可见牙齿咬 面的窝沟处或邻面处有黑点或黑线(图1、2),此时家人或自己能从镜中窥见,即
期刊
人们生病后第一个念头是该吃什么药治疗。在药物中,抗菌药的应用最频繁,出问题也最多,带来的危害也最大。如果大家能按抗菌药的功用特点,规则用药,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规则供读者参照应用。    首剂加倍    抗菌药的作用对象是细菌,如果开始剂量按常规剂量给药,由于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排泄是同时进行的,因而常不能使药物在体内及时达到杀灭或抑制致病菌的浓度,所以首剂应加倍,即第一次服药的剂量
期刊
不少中老年朋友常有这样的经历:平时牙齿好好的,每当进食过冷、过热或酸、甜食物,或者刷牙时,总有一颗或几颗牙齿会产生一种难言的酸痛,当停止进食或刷牙后,酸痛感立即消失。这到底是不是病?该不该治疗?  其实,这些朋友得了一种牙科常见病——牙本质过敏症,俗称“牙齿过敏”。我们知道,人的牙齿牙冠最外面包裹着一层坚硬致密的组织——牙釉质,也叫珐琅质,其内部是坚硬程度稍逊的牙本质,牙本质内则包含神经、血管等软
期刊
在存在心血管病高危因素或已有心脏病情况时,如何安排性生活,尤其是万艾可上市后,哪些心血管病患者可以用万艾可治疗,一直是患者和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  2000年初,美国权威泌尿外科、男性科、心血管科专家召开会议,制定了心血管病患者性行为指南。在该指南中,心血管病根据疾病危险度分为低危级、中危级和高危级,患者的性行为应按分级情况合理安排,必要时需进行心功能状态测评后决定。    低危级——可进行性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