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ia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朗读更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学生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朗读时间不足、目的不明等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朗读的时间不够足。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二)是朗读的目的不明确。在讲解课文前,一个学生读了一段,另一个学生读下一段,男同学读一段女同学读一段,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三)是朗读方法机械。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
  (四)是只求形式不求实效。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3—4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没有起到朗读的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一)保证朗读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朗读时间节点。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没有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足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多留给学生进行朗读,让花俏形式的小组讨论让位给朗读。
  (二)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使得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比如《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向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小学生的好奇感自然会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既扩展了训练面,又使学生投入到情境中,激活学生的读书欲望,提高朗读的效率。
  (三)注重朗读与理解相融合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位教师在上《春》一课时,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比如在上《鸟的天堂》一课时,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首先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此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就更深了。对上下文有了较深的理解,才能提高朗读的效果。
  (四)把握精选练点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五)寓多种形式于朗读之中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等等。
  但要注意三点。一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二是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三是注重朗读形式的不同环节。各种形式的朗读作用有所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朗读的形式,让他们各尽所能。
其他文献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十分必要,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十分有利。学生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由原本在教师的督促下学习,或在家长的监督下被动地学习,变为自愿地、有计划地、独立地主动学习。学习的性质由“假学习”变成“真学习”。这样一来,假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养成,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会大大变样,学生学习的进步将会逐步、稳步提升。然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非一件容易事。  通过我在教学实践不断摸索,
期刊
创新就是创造,创造力是人的创造性心理特征最高水平的社会作用的反映。为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转变教育观念,狠抓英语基础教育,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中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是我们势在必行的重要教学责任。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求我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英语课程改革
期刊
[摘 要]:文言文在初中语文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很多学生对其总是望而生畏。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文言文呢?首先应分析原因;其次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原因 兴趣 积累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中考分值比例中占到了15%以上,但文言文的教学并不乐观。文言文的课堂上大都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做最忠实的听众和观众,勤快一点的学生会拿起笔记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习作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重要的途径,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认知水平 语言交际能力 练笔 开卷有益  习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习作则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感受和表现生活的学科要求。可是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
期刊
学生的数学作业是检查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是激发学生认知情感,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检验教学的一把尺子。所以,为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质量,应制订相庆的策略。这不仅能促进教学效益提高,而且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下面略谈几点策略。  1、“作业规范呈示”策略  笔者借鉴教学教育家顾冷沅的学习过程“呈示方式”这一名词,变换并取名为“作业规范呈示”策略。学生平时的作业习惯属行为类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将信息技术以整合方式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将是二者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和困境,以及我校的信息化进程情况,提出了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并对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角色进行定位,详细介绍了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的实施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 整合  一、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
期刊
一、小学生作文难的现实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生作文内容的现实表现。  1、虚假成分多。大话、空话、假话连篇,缺少心里话,缺少真实情感。学生对编造作文内容习以为常,把作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脱节。或者从现成的作文材料中东拼西凑,把别人的文章生搬硬套过来,甚至整篇抄袭,或者在考试前背诵作文来应付考试等,不一而足。  2、缺乏独特感受,千篇一律。从作文立意、选材到成文,模式化严重。例如写自己的亲人,总
期刊
2006年3月27日,《楚天金报》登载了一篇《八成学生不爱学语文》的文章。内容是:武汉市武昌区楚才实验中学对7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你对语文学习是否有兴趣?”22人回答“没有”,39人答“一般”,回答“有”的仅有9人。谈及不感兴趣的原因,有36人认为是课文“离生活太远”、“枯燥无味”、“说教性太强”······  2006年11月27日,《新闻晨报》又发表一篇《语文教材不合学生口味》
期刊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家认为在三年级以上开设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一直以来都把课外阅读的起步定在三年级后。那么?我们能否也可以在低段开展课外阅读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发现在低年级不仅可以很好地开设课外阅读,还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面对刚
期刊
[摘 要]:从高中教育转型至初中教育,就犹如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知所措。根据以往见到的情况,让我决定先从音标开始。本文先阐述音标教学的重要性,然后详细记录了音标教学的过程和策略。即:利用字母让学生接触音标,通过让学生读音标写单词予以巩固,利用音标读句子。训练学生运用音标记单词,教会学生查字典等。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年,今年却要开始教初中英语,有点紧张,有点茫然,不知该从何下手。然而,在高中英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