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终会找到河道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说
  我很喜欢读书,常常也乐于写点儿什么。别人都说我以后会成为文学家,这让我汗颜,毕竟,我连“文学”的概念都没有,也从来没发表过任何文章。更残酷的现实在于,我父母很反对我走这条路,甚至早已替我规划好了将来——考大学时必须报考理工类专业,好就业,有前途。好吧,其实我也不是太难过。我无意中在表姐家看到一本名为《神坛在左,华为往右》的书,知道作者就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生,而她照样让心里的文学种子钻破土层,并且开出了花。所以,我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她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文学梦”的。(程媛)
  编辑说
  其实无数例子都说明:“理工科”从来都不是文学的坟墓。甚至可以说,写作这件事本身,跟你的出身和成长,跟你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存在对立关系。就像你所提到的作家末末,作为一个理工科女硕士,并在华为做了八年多的研发工作,文学不照样对她不離不弃?当我们联系她,想让她把自己的“写作之路”分享给爱好写作的中学生朋友时,她很爽快地答应了,这大概就是怀揣文学梦的人之间的心灵默契吧。如果你想从她身上找到更多的能量,可以到她的“末末书屋”继续寻找。
  “妈妈的眼角有一道浅浅的鱼尾纹”,这是我最早的写作记忆。小学二年级,北方乡下空荡荡的院子里,除了我,还有一头猪、一群鸡、一只叫“狐狸”的花斑土狗、很多鸟,以及供鸟栖息的大树。我搬了一把大椅子和一张小板凳出来,写有生以来的第一篇作文——《我的妈妈》。
  以前没有写过作文,但我看了不少别人写的。我家里有《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希腊神话》《三百六十五夜故事》《唐诗三百首》等,这些书我读过很多遍。我想用诗意的方式把妈妈写得美美的,于是在记忆里搜索与妈妈有关的段落,然后就找到了“鱼尾纹”这个美丽的字眼。“美丽”,是因为我没有见过鱼。后来老师狠狠地夸赞了我。
  那个时候的暑假极其漫长,薄薄的一本暑假作业,三两天做完,然后就什么事也没有了。一个又一个悠长的午后,太阳炙烤着大地,泥土冒着热气,庄稼、树木都蔫蔫的,虫子躲在软塌塌的草下午睡,我也不用出去拔猪草了。我百无聊赖地把家里仅有的几本书又翻看了一下,实在无趣,就把母亲收集起来用来糊天花板的旧报纸摊开来,先看副刊,再看时政。在报纸上汲取的“营养”,被我写进了作文里。老师说我的作文立意高,有思想。
  现在想想,我当时写得肯定不咋地,只是在全村人都不读书看报的环境里,我知道的比别的孩子稍微多一点而已。那个年代当学霸还挺容易,没人总结过套路,没人刻意用功。现在的孩子在我那个年龄,不知道已经生吞活剥了多少书。凭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我师生情”就能让老师拍手叫好的年代已经远去。
  小学六年级,我到城里读书,遇到了一位很特别的语文老师。她要求我每天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如果说以前写作文是无意识的,那么现在必须变成有意识的行为。因为要每天写,所以最要紧的是得知道写什么。一开始,我参照《优秀作文选》写同题作文。连这个也写完以后,我开始观察自己生活的那方小小的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天地,比如窗外的一棵树,下雨天路上花花绿绿的雨伞,等等。
  到了初中,学校正好办了一本文学刊物,我就成了常驻作者。写到这儿,我想到一个问题——究竟是因为要写作文,所以我开始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还是因为我本来就多愁善感,所以看到了很多常人不入眼的东西?必须承认的是,这种观察和想象的拓展,让我陷入了一种对生活不切实际的认知中。我通过想象营造可能,大道理说起来一套一套,知而不行,典型的“行动上的矮子”。而且我的动手能力奇差,实验课一向是同伴动手我动嘴。
  我为什么会记得这些陈年旧事呢?有些是扎根在记忆里的,而大部分是我写在日记本上的,它们一直被我保留着。现在看那些文字,我会脸红。别误解,日记本里没有初恋没有暗恋,那绝对是一个有为少年又红又专的成长历程。至于脸红,是因为幼稚。彼时的我,居然那么直白地叩问生命的意义,那么纯粹地上升到奋斗与奉献的高度。
  高中时代的写作是停滞的,两个原因:一是目标明确,要高考,显然作文已经是长项了,没有必要再精进,精力都用在补短上了;二是高中的作文题目激不起我太大的兴致,为高考练笔,都是议论文,总分总的格式。虽然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第一次看我的作文激动地打了个满分,在教室连说几遍“太好了”,然后把作文本送到其他学校传阅,但是仔细想来,那段时间我还真没有写过学业以外的文章。
  至于大学,我长时间沦陷在复杂的工科课程里面,只是在那些满心悸动无处安放的时候,才把作业本翻到背面,即兴地写点儿什么,然后投给校报,换来十块钱稿费,和室友饱餐一顿雪糕。另一些不能见人的,就在周末的晚上拉上床铺的帘子写在日记本上,大都是安抚和倾诉,谈不上文学性,只不过打着青春的旗号,所以终究也是动人的。
  一直到离开校园走上职场,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写作会有什么关系,它不过就是我们求学路上的一个科目,分量还不重,我完成得稍微好一点而已。我从来没想过要读中文系,没想过要从事文字工作。在肤浅的偏见里,作家是贫寒的,技术才能安居乐业,而技术这东西不需要天赋就可以解决温饱,可以在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里干“高精尖”的事情,过上“高大上”的好日子。我趋向于这种看得见的稳稳当当的光鲜。
  所以,我从来不敢说我热爱写作。如果心中有真爱,肯定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而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冲动。我只能说自己是个文学爱好者,是一个一直以来都喜欢读书的人。不管是那些无所事事的寒暑假,还是陷在题海里的高中时光,又或者是在华为工作期间,读书都是我最好的休憩方式。只要几天没读书,我心里就空落落的。读书,就像平常生活中被打开的天窗,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并感到满足。
  彻底离开校园后,我开了博客,用途依然是排遣,这是我工作以外的树洞。对我而言,把心事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种惯性。我陆陆续续写了十来万字。这种记录有其共性,我力求用文学的形式表达,而不是单纯的流水账——这或许就是我和写作这件事的连接点吧。但是真正的文学表达,是要把作者自己剥离开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直到写《神坛在左,华为往右》这本书,才算是真正的文学创作,才真正实现了自我隐退。写作的河流到这里,终于有了河道,不再恣意蔓延。
  很多人对我说: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说,不要刻意去寻找,很多时候,那些你所喜欢的,可能就在你最平常的生活里,只等着你去发现。为了说得更明白,我梳理了自己走上写作之路的过程。写作,又或者说是文学,原来如此深地纠缠在我的成长当中,只是我之前选择了视而不见罢了。
  但我心里更确信的是,即使把爱好当成职业,痛苦也是一直伴随着的。每一件事情,实现的过程都是艰苦卓绝的,不同在于结果,在于开花结果那一刻的喜悦,它会带给你愿意为下一次的痛苦坚持的动力和滋养。而这种自我选择的痛苦会让你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一  再次听到你的消息是在四年后,我在沿海城市读完大学,又在南方小城短暂实习后,兜兜转转,还是又回到了这座喧闹的北方城市。正是七月盛夏,这座城市没有聒噪的蝉鸣,也无潮湿的空氣。向窗外看去,钢筋水泥、柏油地面折射着夏日毫无保留的阳光,让我觉得连记忆都恍惚了起来。  一直沉寂的高中群,因为有人提议聚一聚而再次活跃起来。你少见地在群里回了句:有时间。我犹豫许久,将回复删了又打,却又在发出去之前删掉了。我
期刊
那时我们中的哪些人将会被留下——  衰老,恍惚,口齿不清——  却乐意谈论我们死去的老朋友?  谈啊谈,像一个老旧的龙头在滴水。  于是那些年轻人,  满怀恭敬,和感人的好奇,  会发现他们自己  已被回忆打动。  被恰好提起的这个  或那个名字,和我们一起做过的事打动。  就像我们也曾充满敬意,但又好奇  而兴奋地,听着有人在我们面前  谈起那些了不起的先辈。  我们中的哪些人将会  对他们的朋
期刊
雷蒙德·卡佛生于1938年,如果活到2020年,他也才82岁。对有些人来说,在世界总体和平的岁月里,如果生活规律,身体得宜,能平平安安活到82岁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但诗人卡佛只活到1988年,50岁就死了。不清楚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总感觉他有什么预感,或者已经得知自己身患重病,于是写下这样一首诗畅想未来。假如2020年来临,我们该如何回忆自己的诗歌?  这首诗是以向友人倾诉的口吻写的。他说,我们中
期刊
城市里的精灵  我很小的时候,不知为何就学会了“鼠妇”这个词。但真正对鼠妇产生认识,是在初中的生物课上——一个培养皿用纸盖住一半,放入鼠妇之后再置于光下,结果鼠妇全部躲到了有纸挡住光的那邊。  鼠妇一直生活在我们身边。不管你家住单位的家属大院还是胡同大杂院,鼠妇都会是记忆的一部分。  我对它的记忆是20世纪90年代路灯温暖的颜色。  夏天的路灯下总有人围在一起打牌或者下棋,两人下棋十六个人支着,再
期刊
在谈李新勇的《一个险些够着的梦》之前,我想先聊聊近日读的李道新的电影自选集。  “现在总爱想起十五六岁在家乡小镇上寻觅的日子:那是一个又矮、又黑、又瘦的农村少年,单薄的身体淌过寒风,停留在一个小小的书摊旁。”这是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的自选集《光影绵长》里的一段话。作为电影学博士,他谈到幼年失怙,苦难的岁月里唯有残缺书卷和露天电影能够“让贫瘠的心灵短暂地沐浴在梦幻的阳光之中”。但他不哀怨,不退缩,不认
期刊
你幻想过拥有超能力吗?力大无穷,无须开口就能交流,拥有多个分身……你相信吗?这些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奇妙能力,你我或许也能拥有。日本科學家、东京大学系统信息学专业教授稻见昌彦所著的《超人诞生:人类增强的新技术》,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未来。  稻见昌彦是一位关注科幻作品、从科幻作品中获取发明灵感的科学家。作为一位科幻迷,他受《攻壳机甲队》的启发,利用光的回反射和投影技术发明了“光学迷彩”,这被《时代》
期刊
稻草人立在麦田里时,总像一个奇怪的隐喻。  第一次产生这个念头时,我十三岁,在镇上念初中,每天上学时都要经过一大片麦田。金色的麦田里,稻草人安静地伫立着,从它的背后依次延展出麦穗、鸟群、天空和群山——万物生长,而它是一切的起点。  我将这一幕写在了我的小说中,装进信封里,寄到杂志社,最后石沉大海。可我依然在写各种稚嫩的故事,然后把它们变成信封里的梦,最后把自己变成收发室外的稻草人。群鸟衔着嘲笑声自
期刊
二月:两个季节的忧伤  这个早晨没有月亮。天还没睡醒,路很黑。  青青没想到,春天握住冬天的时候,风却比深冬更冷,微微有些潮湿,像她的心情。  老树依然伸着光秃的胳臂,等待它的叶子从大地归来,显得孤独憔悴。青青从树下走过,很慢,甚至有些艰难。她看见远处教室的灯亮着,比太阳还暖,友好地向她招手。和所有开学的场景一样,同学们吵吵闹闹,充满活力,但青青除外。  她明知道自己不属于这个班了,却还是忍不住走
期刊
母亲在楼下催着我快些,清明节,我们该回老家给姥姥扫墓了。  透过车窗,窗外的树影已飞快溜走,就好像那段时光也在我的记忆深处悄悄溜走。与姥姥生活的大多数回忆早已模糊,可一到荷花快开放的时节,犹如迷路的孤狼听到狼群的吼声就能回到狼群,我的记忆也被唤醒。  姥姥坐在摇椅上看着我在她身边跑来跑去。我喜欢与她玩捉迷藏,时常在她的左肩拍一下,又躲到右边,如此反复。我让她猜猜是谁,她总是不厌其烦地配合着我,说着
期刊
南京这个六朝古都,我生于斯长于斯,在数不清的人文风物中,我最钟情于它的巷子。或许你会问我,南京的巷子有什么特别的呢?无非白墙黛瓦,和所有城市的巷子一样,充斥着市井气。  不,不是的。我也见过北京的巷子。如果把北京的巷子比作海洋,那么南京的巷子就是行于山川中的溪。海洋存在至明与至暗,海面平静温和,浪花闪着金光,眼前的视野是如此开阔明丽,往往会隐匿住深处的暗礁。巷子迎着光的一面亮得近乎灼眼,背着光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