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宁可倒下去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un7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草人立在麦田里时,总像一个奇怪的隐喻。
  第一次产生这个念头时,我十三岁,在镇上念初中,每天上学时都要经过一大片麦田。金色的麦田里,稻草人安静地伫立着,从它的背后依次延展出麦穗、鸟群、天空和群山——万物生长,而它是一切的起点。
  我将这一幕写在了我的小说中,装进信封里,寄到杂志社,最后石沉大海。可我依然在写各种稚嫩的故事,然后把它们变成信封里的梦,最后把自己变成收发室外的稻草人。群鸟衔着嘲笑声自我的头顶掠过,而我站在那里,踮着脚尖,守望了自己的整个少年时代。
  后来,我告别麦田里的稻草人,升入了市里的高中。那座城市很大,大得看不到起点,仿佛一个没有根基的巨兽。我在其中度过了无数岁月,极少创作,常常失眠,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一个人爬到八楼的天台,踩着人间灯火发呆。
  那时候我想,自己把写作作为绳梯,究竟想要抵达哪里呢。
  我太慌乱了。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我总是前瞻后顾,顾此失彼,最后被裹挟于人流中,面容模糊,却又天真地想要以笔为剑,发出自己的声音。可是当我的作品真的被发表时,我又觉得自己聒噪愚蠢,不配被任何人听见。
  一切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未来世界的人们,将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自私和被動,他们的文化成了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真理被淹没在无聊和烦琐之中。”
  以笔写我心固然很好,可是始终易得,初心难守。
  写作七年,我认识的许多作者都曝出了抄袭,其中一位是我高中时很仰慕的人。她的故事布局、行文都与另一位作者别无二致,而她的回应仅仅是“游戏解压之作”,姿态之高,完全无关痛痒。唯有我念及自己之前熬夜看她作品的那些日子,如鲠在喉,几欲落泪。
  世事纷扰,守望的稻草人便显得格外愚蠢,格外孤独。
  去年回老家,一个人去登山,途经了一大片麦田。田野中,孤零零的稻草人已经几近腐败,身后是开得正盛的紫红花朵,像是小小的铃铛别在细瘦的腰间,寂静又绚烂,一片片仿若红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真是幽深冷寂的诗,美丽中带有淡淡的哀愁,一如漫长而寂寂的人生。
  可是,对于稻草人而言,他们宁可倒下去,在地里腐烂,变成黏糊糊的、腐臭的残渣,也不要成为鸟架子——那才是真正的羞辱。
其他文献
1.孤独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叫优茗,优茗在十几岁的时候,爆发过一次叛逆期,和那些抽烟喝酒逃课的叛逆相比,优茗的叛逆简直太保守了,伤害值却不低,原因很简单,她自闭了。  那时学校和家长普遍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优茗自己也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好理解为学习压力太大。  她每天都很孤独,哪怕身在乌泱泱的人群里做课间操,自己也像是孤身一个人。很难集中精神看书,上课不敢和老师目光对视,不敢和同学说话,直到
期刊
作为清朝皇帝之一,道光既不是开国之主,也不是亡国之君;算不上昏君,但也鲜有作为。可谓存在感极低,平庸中的平庸,似乎无法作为后世茶余饭后的谈资。  说起道光其人,只隐约记得他是个极为节俭的皇帝。道光继承皇位之前就是个很勤俭的皇子,即位之初,他便发表了《御制声色货利谕》,这是表达他节约理想的宣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义轻利,不蓄私财;二是停止各省进贡;三是不再增减宫殿楼阁。  道光曾言:“百
期刊
在我27岁的时候, 我辞去了一份非常有挑战性的职业——企业管理咨询,转而投入一份更加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教育。我来到纽约的一所公立学校,教七年级学生的数学。 和别的老师一样,我会给学生们做小测验和考试,会给他们布置家庭作业。当这些试卷和作业收上来之后,我计算了他们的成绩。  让我震惊的是,智商的高低并不是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之间唯一的差别。一些在课业上表现很好的学生,并不具有非常高的智商。而一些
期刊
在埃及,出行可选的交通工具不少,可是每一种都有满满的“槽点”。埃及有我体验过的最糟糕的公交系统。  在埃及的头一年,我热情满满地到处去玩,但是到了第二年我就蜕变成了“家里蹲”,距离大于两公里的活动就不想参加了。  埃及的铁路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拥有铁路的国家之一,而如今埃及的铁路运输却变得落后且效率低下。最近听闻埃及已经在修建高铁,可惜在我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恐怕是体验不到了。  我住在亚历山大港,埃
期刊
一  再次听到你的消息是在四年后,我在沿海城市读完大学,又在南方小城短暂实习后,兜兜转转,还是又回到了这座喧闹的北方城市。正是七月盛夏,这座城市没有聒噪的蝉鸣,也无潮湿的空氣。向窗外看去,钢筋水泥、柏油地面折射着夏日毫无保留的阳光,让我觉得连记忆都恍惚了起来。  一直沉寂的高中群,因为有人提议聚一聚而再次活跃起来。你少见地在群里回了句:有时间。我犹豫许久,将回复删了又打,却又在发出去之前删掉了。我
期刊
那时我们中的哪些人将会被留下——  衰老,恍惚,口齿不清——  却乐意谈论我们死去的老朋友?  谈啊谈,像一个老旧的龙头在滴水。  于是那些年轻人,  满怀恭敬,和感人的好奇,  会发现他们自己  已被回忆打动。  被恰好提起的这个  或那个名字,和我们一起做过的事打动。  就像我们也曾充满敬意,但又好奇  而兴奋地,听着有人在我们面前  谈起那些了不起的先辈。  我们中的哪些人将会  对他们的朋
期刊
雷蒙德·卡佛生于1938年,如果活到2020年,他也才82岁。对有些人来说,在世界总体和平的岁月里,如果生活规律,身体得宜,能平平安安活到82岁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但诗人卡佛只活到1988年,50岁就死了。不清楚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总感觉他有什么预感,或者已经得知自己身患重病,于是写下这样一首诗畅想未来。假如2020年来临,我们该如何回忆自己的诗歌?  这首诗是以向友人倾诉的口吻写的。他说,我们中
期刊
城市里的精灵  我很小的时候,不知为何就学会了“鼠妇”这个词。但真正对鼠妇产生认识,是在初中的生物课上——一个培养皿用纸盖住一半,放入鼠妇之后再置于光下,结果鼠妇全部躲到了有纸挡住光的那邊。  鼠妇一直生活在我们身边。不管你家住单位的家属大院还是胡同大杂院,鼠妇都会是记忆的一部分。  我对它的记忆是20世纪90年代路灯温暖的颜色。  夏天的路灯下总有人围在一起打牌或者下棋,两人下棋十六个人支着,再
期刊
在谈李新勇的《一个险些够着的梦》之前,我想先聊聊近日读的李道新的电影自选集。  “现在总爱想起十五六岁在家乡小镇上寻觅的日子:那是一个又矮、又黑、又瘦的农村少年,单薄的身体淌过寒风,停留在一个小小的书摊旁。”这是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的自选集《光影绵长》里的一段话。作为电影学博士,他谈到幼年失怙,苦难的岁月里唯有残缺书卷和露天电影能够“让贫瘠的心灵短暂地沐浴在梦幻的阳光之中”。但他不哀怨,不退缩,不认
期刊
你幻想过拥有超能力吗?力大无穷,无须开口就能交流,拥有多个分身……你相信吗?这些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奇妙能力,你我或许也能拥有。日本科學家、东京大学系统信息学专业教授稻见昌彦所著的《超人诞生:人类增强的新技术》,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未来。  稻见昌彦是一位关注科幻作品、从科幻作品中获取发明灵感的科学家。作为一位科幻迷,他受《攻壳机甲队》的启发,利用光的回反射和投影技术发明了“光学迷彩”,这被《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