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草人立在麦田里时,总像一个奇怪的隐喻。
第一次产生这个念头时,我十三岁,在镇上念初中,每天上学时都要经过一大片麦田。金色的麦田里,稻草人安静地伫立着,从它的背后依次延展出麦穗、鸟群、天空和群山——万物生长,而它是一切的起点。
我将这一幕写在了我的小说中,装进信封里,寄到杂志社,最后石沉大海。可我依然在写各种稚嫩的故事,然后把它们变成信封里的梦,最后把自己变成收发室外的稻草人。群鸟衔着嘲笑声自我的头顶掠过,而我站在那里,踮着脚尖,守望了自己的整个少年时代。
后来,我告别麦田里的稻草人,升入了市里的高中。那座城市很大,大得看不到起点,仿佛一个没有根基的巨兽。我在其中度过了无数岁月,极少创作,常常失眠,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一个人爬到八楼的天台,踩着人间灯火发呆。
那时候我想,自己把写作作为绳梯,究竟想要抵达哪里呢。
我太慌乱了。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我总是前瞻后顾,顾此失彼,最后被裹挟于人流中,面容模糊,却又天真地想要以笔为剑,发出自己的声音。可是当我的作品真的被发表时,我又觉得自己聒噪愚蠢,不配被任何人听见。
一切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未来世界的人们,将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自私和被動,他们的文化成了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真理被淹没在无聊和烦琐之中。”
以笔写我心固然很好,可是始终易得,初心难守。
写作七年,我认识的许多作者都曝出了抄袭,其中一位是我高中时很仰慕的人。她的故事布局、行文都与另一位作者别无二致,而她的回应仅仅是“游戏解压之作”,姿态之高,完全无关痛痒。唯有我念及自己之前熬夜看她作品的那些日子,如鲠在喉,几欲落泪。
世事纷扰,守望的稻草人便显得格外愚蠢,格外孤独。
去年回老家,一个人去登山,途经了一大片麦田。田野中,孤零零的稻草人已经几近腐败,身后是开得正盛的紫红花朵,像是小小的铃铛别在细瘦的腰间,寂静又绚烂,一片片仿若红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真是幽深冷寂的诗,美丽中带有淡淡的哀愁,一如漫长而寂寂的人生。
可是,对于稻草人而言,他们宁可倒下去,在地里腐烂,变成黏糊糊的、腐臭的残渣,也不要成为鸟架子——那才是真正的羞辱。
第一次产生这个念头时,我十三岁,在镇上念初中,每天上学时都要经过一大片麦田。金色的麦田里,稻草人安静地伫立着,从它的背后依次延展出麦穗、鸟群、天空和群山——万物生长,而它是一切的起点。
我将这一幕写在了我的小说中,装进信封里,寄到杂志社,最后石沉大海。可我依然在写各种稚嫩的故事,然后把它们变成信封里的梦,最后把自己变成收发室外的稻草人。群鸟衔着嘲笑声自我的头顶掠过,而我站在那里,踮着脚尖,守望了自己的整个少年时代。
后来,我告别麦田里的稻草人,升入了市里的高中。那座城市很大,大得看不到起点,仿佛一个没有根基的巨兽。我在其中度过了无数岁月,极少创作,常常失眠,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一个人爬到八楼的天台,踩着人间灯火发呆。
那时候我想,自己把写作作为绳梯,究竟想要抵达哪里呢。
我太慌乱了。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我总是前瞻后顾,顾此失彼,最后被裹挟于人流中,面容模糊,却又天真地想要以笔为剑,发出自己的声音。可是当我的作品真的被发表时,我又觉得自己聒噪愚蠢,不配被任何人听见。
一切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未来世界的人们,将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自私和被動,他们的文化成了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真理被淹没在无聊和烦琐之中。”
以笔写我心固然很好,可是始终易得,初心难守。
写作七年,我认识的许多作者都曝出了抄袭,其中一位是我高中时很仰慕的人。她的故事布局、行文都与另一位作者别无二致,而她的回应仅仅是“游戏解压之作”,姿态之高,完全无关痛痒。唯有我念及自己之前熬夜看她作品的那些日子,如鲠在喉,几欲落泪。
世事纷扰,守望的稻草人便显得格外愚蠢,格外孤独。
去年回老家,一个人去登山,途经了一大片麦田。田野中,孤零零的稻草人已经几近腐败,身后是开得正盛的紫红花朵,像是小小的铃铛别在细瘦的腰间,寂静又绚烂,一片片仿若红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真是幽深冷寂的诗,美丽中带有淡淡的哀愁,一如漫长而寂寂的人生。
可是,对于稻草人而言,他们宁可倒下去,在地里腐烂,变成黏糊糊的、腐臭的残渣,也不要成为鸟架子——那才是真正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