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z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体验性学习的含义,在实践中探索历史情景教学体验、动手操作性体验和社会考察参观访问体验等三种有效体验性学习的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体验性学习
  1.体验性学习的含义 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刘俊利先生在《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一文中指出:“体验式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一起构成当前中学历史学习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赵亚夫先生也曾多次呼吁中学历史教育要体验人的历史活动方式,指出“体验学习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是体验性学习?体验(experience):它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动词,作为名词,即在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作为名词,即经历某种过程。体验性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
  鉴于此,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我抓住新课改这一大好机遇,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将体验性学习引进历史教学课堂,结合初中生年龄、生理特征和自己的教学特征,进行了实践和创新,促进了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此方面的具体作法,就教方家。
  2.体验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2.1 历史情景体验教学法。历史情景体验教学法是指教师创设模拟历史场景或情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历史的体验和思维,激发求知欲和情感,培养各种历史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为每个学生提提供并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是这一教法的基本原则。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和体验情景,使学生在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参与。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语言描述或影视作品、多媒体手段等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情境。
  2.1.1 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历史情景。角色扮演是指师生将教学内容编写成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演练,而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体验和感受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
  例如我在讲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时,让学生编演了短剧《买布》:
  演员:一位齐国布商,一位秦国儒生。
  布景:几匹布和用纸做的刀形币、圆形方孔钱。
  齐国商人:(欢天喜地)太好了,国家统一了,再也没有那么多限制了,我想到那去卖布就到那去卖布。啊,我到新首都咸阳去卖吧,准能赚!
  秦国儒生:卖布的,我买一丈五的白布。
  齐国商人:好,一丈五的布,给你。
  秦国儒生:你骗人,这是一丈五的布吗?怎么这么短。
  齐国商人:你别血口喷人,我可是诚信商人,在我们齐国,一丈五就这么长。
  秦国儒生:算我倒霉,给你钱。(儒生拿出两枚圆形方孔钱给商人)
  齐国商人:这是什么钱,我不要!给我这种钱。(拿出刀形币)
  秦国儒生:可我没有这种钱。
  齐国商人:那你给我写一张欠条吧。
  (秦国儒生拿起毛笔在一张白布上写欠条,然后递给商人。)
  齐国商人:这是什么欠款,我一个字也不认识。(自言自语)唉,原以为国家统一了,再也没什么限制了,可我却发现麻烦越来越多了。
  (过了一年,还是在咸阳,儒生又碰上了商人)
  儒生:那有一个“隆昌布店”,我进去看看,哟,老板,原来是你呀 ,生意做大了,都有自己的店铺了。
  商人:哟,这不是一年前买布的年轻人嘛,当时因为度量衡、文字、货币的不统一,咱们闹的不欢而散,今天你要点什么?
  儒生:还是来一丈五的白布。
  商人:好,给你布,一丈五,一寸都不少。
  儒生:给你钱(拿出圆形方孔钱)
  商人:谢谢你,你走好,(指着“隆昌布店”的招牌说)你下次需要什么,别忘了到本店来看看。
  通过以上短剧,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度量衡、文字、货币的不统一,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度量衡、文字、货币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今天尽管各地方言不一致,但文字却始终是统一的,这与秦始皇统一文字有重要关系。
  实践证明,角色扮演方式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感受历史、体验历史的教学方式。它使师生、生生在多边活动、互相合作中,群体智慧得到互补、交流、碰撞和提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供学生表演的内容很多,如“商鞅变法”、“重庆谈判”、“文成公主”、“郑和下西洋”等。
  2.1.2 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情境。所谓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压缩的视频信号等多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将教学中需要展示的内容以多种媒体信息的方式制作成交互软件,储藏在计算机中,教师根据需要可通过其交互式功能,灵活地调用信息,历史教师可利用这一模式复现或模拟某些历史情境,使历史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娱乐性为一体,对学生体验历史情景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讲述《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中的宋词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的《声声慢》、辛弃疾的《破阵子》制作了与词的内容相吻合的一组组画面,并配上名家的朗读。讲课时,伴随着名家的配乐朗诵,一组组优美古典的画面依次出现,使师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仿佛让我们重新回到了那战火纷飞四分五裂的宋王朝,理解了苏轼有志报国、壮怀激烈的感慨,为李清照凄惨的晚年掬一把同情泪,为辛弃疾爱国主义和战斗思想喝彩。在这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中,使孩子们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审美观。   2.1.3 通过教师语言描述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情境。语言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课堂的主要媒介。教师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自己能够进入“角色”,用生动、优美、富于感染性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历史情景,与历史同悲同喜,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價值观的整体发展。如在讲唐都长安时,我借鉴了田铁鑫老师的做法: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唐乐,在轻柔、明丽、舒缓的旋律中,教师开始富有感情地讲授宫城、皇城、含元殿,接着叙述晴朗时节登高眺望,但见:巍巍长安,百十街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街道宽阔平直,两旁槐柏成荫,排水设施齐备。居民都被限制住在坊里,每坊2门或4门,晨起昏闭,由官吏控制,不得私开。如需购买商品,都仰仗东、西两市。
  中午时分,鼓声咚咚响过三百下,商业活动开始。东、西市顿时热闹起来。市场上除唐人外,还有许多远道来客。西域的胡人在贩卖甘甜的葡萄酒,波斯商人在买珠宝,买胡饼的胡姬跳起胡旋舞,罗带飘飘……
  但到日落之时,钲声鸣响三百下,东、西市逐渐安静下来,商行闭门,行人归家,各街各坊,关门闭户。一轮明月高高升起,银光撒满长安,长安城入睡了。只有巡夜马队的梆子声,不时打破人们的酣梦。而宫城内依然琴声瑟瑟,管弦铮铮……真是:宫殿巍峨街坊正,一带帝都锦堆成。泱泱大国何辉煌,盛唐天下起雄风。
  经过精心地剪裁、组合,盛唐长安的人和事,聚集在普普通通的一日之中。在音乐的配合下,教师细细地描绘唐都长安一日中可见的宫殿楼宇,帝王君臣,市坊街市,艺人客商。教师“带领”全班学生白天游历大明宫,走访东、西市,夜晚聆听长安城中的阵阵梆声和渺渺琴声,久远的盛唐似乎历历在目。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到长安城中的人在活动,由此感到盛唐的繁荣、盛唐的开放、盛唐的文明。学生思维活动中的感知、想象、联想,都被教师创设的历史情景激活了,师生在情感上处于共鸣状态。
  2.2 动手操作性体验。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所以动手操作,亲身参与实践是历史学科实施体验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木条、印石、橡皮、胡萝卜、刻刀、印泥等材料。上课时我让学生在所带的材料上刻上自己喜欢的字。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紧接着我听见学生的叹息声、惊呼声“哎呀,太不好刻了,太费劲费时了。”“天啊,我刻错了,有补救办法吗?”“李老师,我刻出来的字印在书上怎么是反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在学生的兴奋声中与叹息声中我开始讲课了。“同学们,你们在木板上刻出这么几个字,就感到这么不便。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4万多字),需要多长时间呢?要八九年时间,还不包括插图。再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在也派不上用场,造成巨大的浪费。于是活字印刷术就应运而生。”这节课就在体验的兴奋中开始了。课后我又组织学生体验了活字印刷术,诸如如何排版、收藏、重复的字怎样处理等问题应刃而解。再如讲远古时代的人类历史,对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冲满了神秘:粗糙的工具,简陋的房屋、凶猛的野兽……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两件石器,让每位学生尝试作为一个远古的人用它去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如削砍树枝、挖掘植物的根茎等,是学生转换角色去亲身体验一下,就可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团。进而从内心里感叹发明、制造工具的不容易和原始人生存的艰辛。通过不同时期生产、生活工具的对比,也回使学生体会到生产工具的先进与否对人类的生活、生存乃至社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而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2.3 社会考察、参观、访问体验。社会考察、参观、访问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指学生围绕某一特定问题,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进而作出分析,找出原因,发现规律,总结提高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识,理解、体验和感悟的学习活动。它使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逐渐深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例如讲《文化大革命》时,我曾发动全班同学访问自己身边亲身经历过文革的人,收回了45份访问报告单,要求每位同学在报告单上写下自己采访后对文革的印象。其中一份是这样写的:一个非常的时代,一个疯狂的时代,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一个不堪回首的时代,一个刻骨铭心的时代……
  当然,在实施体验性学习时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注重课前调查,了解学习对象的学习要求,为设计教学方案提供依据。2.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结构3.要注重贴近历史与生活,遵循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科学规律4.创设民主氛围加强会作交流5注重构建知识网络,深化历史知识,探寻历史发展规律6.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要适时适量而且这种模式较适宜在初中教学中采用。7.要会合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亚夫、张静等:《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赵亚夫 、齐俞华:《历史教学课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师大出版社
  [4] 刘俊利:《基于实践的研究性的学习反思》.《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
其他文献
如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沟通能力欠缺是非常普遍的现 象。独生子女的任性、不善交际,已成为令家长、老师及教育界人士 棘手的问题。沟通教育迫在眉睫,中学教育应该补上这一课。  所谓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理解自己的能力,二是别人理解自己的能力。两种能力的养成需要进行一些有计划的训练和辅之以必要的技巧学习。  1.开列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清单 经常设想一下,你需要在哪些情境中与人沟通:网络、学
期刊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我们知道,文學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的审美把握、艺术创造。读者与作家的审美认识过程恰好成反方向,作家是从生活到作品,读者是从作品到生活。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现文者披文以人情”(陆机《文赋》)。青年学生由于阅历浅,知识又有限,对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缺乏认识,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一个非常紧迫而又非常现实的重要课题
期刊
“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正式出现于美国学者斯冈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之后,反思性教学在世界教育研究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其理论和实践在我国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反思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和深入,方式也越来越多样。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反思?反思有什么意义?反思什么?又该如何进行反思呢?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曾子说过:吾日三省
期刊
一、引言  當今世界,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愈来愈短,在这样的科技信息化时代,人们必须要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发展和提高自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愈发显得重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成为了日愈重要的交流工具,然而,语言的学习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有限的课堂里,我们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我现在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几年来的数学教学,特别是任高一教学这一年,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凡是那些求知愿望强烈,对数学的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素质都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知道“积极性”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的根本。作为教师,我们只有调动学生的“数学积极性”,才会让学生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也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迈上一个新的
期刊
中学美术课水彩画部分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水彩画的方法步骤和基本技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范画、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方法:干画法第一次涂色干了后再涂第二遍色,这样重叠着色下去即为干画法。此法不流、不混,可以从容作画;缺点是表现力差一些。湿画法头次上色未干就接涂第二遍颜色,反复接涂下去即成。此法画时比较急,需要学生有控制水分、时间的能力,一般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之后运用
期刊
地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它不是一种机械运动,不可能有一种统一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可以有各种派系、各种模式,势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共同探索”。同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当中,立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读书、联想”的做法。  一、读书  读书有三道:眼到,口到,心到。  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占主导地位,而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最为讲究的首推提问设计。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
期刊
英语是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许多地方大规模地开展了“素质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实验结果证明,“目标导学”模式是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目标导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  英语“目标导学”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它借鉴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也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种模式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