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信誉的自我重建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的一长串欺骗行为"的文章,揭露该报一记者在过去7个月里杜撰了36篇新闻报道。
  在接受《纽约观察家》独家采访时,杰森·布莱尔洋洋得意地说,他把一些"新闻界最优秀的人"都给骗倒了。
  27岁的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靠一台手提电脑和一部手机迷惑了读者和报社同仁。布莱尔所用的手段是伪造当事人的评论、编造现场场景,并从其他的报纸和通讯社中摘抄材料。当他不在现场时,他还会从新闻照片中摘选细节,制造出了他到过那儿,见到过某人的假象。从华盛顿郊区恐怖的连环枪击事件到亲人在伊拉克阵亡的悲痛家庭,布莱尔使用上述手段绘声绘色地伪造了近期美国充满感情的历史时刻。
  这些欺骗的远远不止是新闻界最优秀的人,对公众而言,失去的是对整个新闻业的信任。
  
  美国新闻业的艰难时刻
  
  最近世界网(WorldNetDaily.com)的一次调查表明,只有46%的美国公民认为《纽约时报》"非常可信",可信度比《华尔街日报》、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以及其他地方报纸都要低。
  这种信任危机已经波及到整个新闻业。
  今天的电视和报纸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就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深入、彻底的报道,比过去而言,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得到了更高的报酬,同时也更具备职业水准。然而,媒体的信任危机却日益加剧,假新闻已经成了新闻业的一种疾病。
  6月6日,雷恩斯和波伊德辞职,社论版头条以《时报的领导》:"杰森·布莱尔事件在时报内部产生的强大反省力量将在很长时期里持续下去,这种反省是健康的。一系列辉煌的成绩可能让我们太骄傲了,让我们以为将来这样的成功会轻而易举地继续来到。"7月30日,新任执行主编走马上任。《纽约时报》对这一事件的"反省"正在报社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时报在治理新闻造假的举措,无疑对美国乃至世界治理"假新闻"起到了参考作用。
  
  向公众更正与道歉
  
  在《纽约时报》的第二版,可以看到很大一个专栏,里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前一天报纸上出现的差错及更正。这就是该报著名的"更正"栏。
  为核实杰森过去所写的所有报道,《纽约时报》专门成立了一个由5名时报记者、2名研究人员和3名编辑组成的临时机构,进行了150多个采访,以甄别事实,并为失实之处向读者致歉。5月11日,《纽约时报》以《辞职记者留下长长的欺骗足迹》为题,用封面故事形式发表内部调查小组的报告,全文近14000字。
  《纽约时报》的"更正"(correction)栏,每天刊出,一年中只有很少的几天只有栏名没有内容;时报由A、B、C、D、E、F、G等几个部分组合而成,"更正"栏固定地放在第一个部分的第二页,即A2页,位于"新闻简要与索引"(Summary and lndex)的下面,保持它不变的和显著的位置。这样"它们能很容易地被找到","看……当日的更正成了时报职员和读者的一个消遣"。"更正"栏用来"处理对事实的改错",它不仅改正其新闻报道、文章、图表、图片注释当中的事实错误,也用来改正讣告、电视预告、广告当中的事实错误。
  《纽约时报》刊登了编辑部的道歉信,并提供了电子信箱,请求读者协助调查,举报布莱尔报道中的失实成分。时报为没有尽早发现雇员的欺骗行为感到遗憾。
  《纽约时报》7月14日又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刊登了一篇"超长"的更正。
  时报在关系最为紧张之时,仍然坚持用大版面刊出更正,不仅反映了他们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诚实的品质,同时反映了其更正制度的巩固性。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的角度,这都是一件令新闻同行刮目相看的事,《华盛顿邮报》、《FOX新闻》等同行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
  
  建立新闻实名制
  
  2002年10月华盛顿郊区爆发狙击手袭击事件,杰森·布莱尔由于熟悉当地情况而被借调全国新闻部。抵达马里兰6天后随即发表关于两名狙击手之一的约翰·穆罕默德的"令人目瞪口呆"的独家报道,登在头版,全部事实来自5名不肯透露姓名的执法人员,指出马里兰的联邦检察官迫于白宫的压力,不得不在穆罕默德就要招供之际要求调查员们停止审讯。联邦检察官和联邦调查局发表声明否认有关报道。
  引用匿名消息来源是这一报道没有被核实的原因。《纽约时报》要求编辑对稿件进行严格审查,将对考虑隐去匿名消息的新闻做出具体的规定。
  美国权威周刊《主编与发行人》批评《纽约时报》这次"翻车",与该报向来"严重滥用匿名消息"有莫大关系,并敦促该报从布莱尔丑闻汲取教训。社论指出,匿名消息有如"新闻业的鸦片",而某些报纸已染上"纵容使用匿名消息的毒瘾"。这也是美国报业的"通病"。社论提倡应该实施"新闻实名制"。
  
  建立畅通的决策渠道
  
  在杰森事件中,执行总编雷恩斯宣布辞职,同时辞职的还有对丑闻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主管编辑杰拉尔德·波伊德(Gerald Boyd)。
  当天的社论写道:"有时,他们并不是自己所面临的事件的罪魁祸首。但当领导人继续要求保持已经变味的领导权的时候,这会侵蚀他或她曾领导过的组织的精神。一个伟大组织的利益永远比那些掌管他们的人更加重要。雷恩斯先生和波伊德先生深知这点,所以他们选择了离去。"7月30日,《纽约时报》新任命的执行主编比尔·凯勒(Bill Keller)正式行使他的职责。
  有人认为,该报为了提倡"种族多元化",在起用布莱尔时降低了考核记者的标准,以至于一名年仅27岁、未完成大学学业的高中生从实习记者一蹿而成为报道全国性新闻的主力记者。报社内有人指责雷恩斯袒护布拉格这位阿拉巴马州同乡。时报内部反映,上下级之间沟通渠道不畅通,正是这个问题导致布莱尔得以长期留在报社并委以国内新闻报道的职务,"我听到有许多人说希望基层记者们能够向上与高层进行更多好的沟通,而不是只由上级向下发命令。"解决道德难题不可能主要依赖于行为规范守则、上级指示,还要依赖于有主见的思考、同行间的讨论以及有效的决策程式。《纽约时报》组织了由助理编辑主任阿伦·西格尔(AllanSiegal)领导的一个专门委员会,成立了一个由3位名人组成的小组。该小组7月底公布了他们对杰森事件的调查报告。报告建议对编辑室进行全面改革,设立高级编辑(ranking editor)这一职位,监督报纸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保证任务分配更加公开化。7月31日,这一建议得到了凯勒的采纳。
  
  建立新闻监察制
  
  7月30日,《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凯勒第一天走马上任,他在对全体职员的备忘录中说,到今年秋季,时报要聘一位"公众编辑"(Public editor)或者新闻"监察员"(ombudsman)。"准许对我们的报道发表争论,并保证其独立的不被检查的评论见诸报端。"
  这个有着152年历史的报纸,过去一直是在公众的视线之外寻求自我监督,"公众编辑"或"监察员"这一职位的出现,代表了一段历史的结束。
  《华盛顿邮报》的监察员迈克尔·盖特勒写道,编辑比记者更应该对报纸发表的内容负责。强势的编辑和发行人固然重要,不过,假如他们的记者和其他编辑因此不敢挑战他们,或者读者的投诉无人听取,他们的势力、目标和政策就会遭到削弱。
  《华盛顿邮报》却有着《纽约时报》所没有的行政监察员制度。《邮报》雇用相当独立的行政监察员在报社内部代表读者而存在的,即使是报社老板也不能开除他,也不能命令他写什么,而且必须为他在报纸上保留部分空间。如果读者写信陈述他们的不满,行政监察员收到后会展开调查,然后针对诸多信函或针对某种不满做出回答。一旦查明错在《华盛顿邮报》,他就会写文章清楚地指明《邮报》出了错。
  目前全美有30多家报社聘请了新闻投诉专员。
  普利策奖评委盖·特立斯(Gay Taylese)说过:"我希望你们把新闻当成一次婚姻而不是一夜风流。"《纽约时报》的发展史和在这里走出来的报界精英,应该可以看成是这句话的注解,这应当成为所有新闻从业者的道德思考。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记者团到日本和德国采访,呈现在记者们眼前的是遍地废墟、满目疮痍。许多记者据此采写了一般化的报道,但有两个记者写出了不一般的新闻。其一,一位记者在日本看见几位可怜兮兮的儿童蜷缩在废墟的石桌边晨读。他认为由此可见日本的希望,便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其二,一位记者在德国的断壁残垣里发现一个罐头盒中插着一束采来的鲜花。于是采写出一篇《废墟上的鲜花》的消息,预见一个国家会像花一样再度
期刊
看上去像一个文静的村姑    初次见到江雪,我很难认定她就是那位曾在两三年间连续写下《全国首例性骚扰案波澜再起》、《枪下留人——死刑在4分钟前停止》、《夫妻家中看“黄碟”》、《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等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风云人物。瞧她,一身远离时尚、淡对潮流的朴素服饰,两个总搭在胸前的普普通通的小辫儿,白皙的脸上架个近视眼镜,乍一看酷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这种风貌在当今的国际大都市
期刊
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近日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部门报刊征订工作》的通知,强调党报党刊的订阅数量要合理确定,不得层层加码。除规定用定额管理的公费订阅外,个人订阅党报党刊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不得采取组织和行政手段强迫个人订阅,党报党刊所办子报子刊不得随党报党刊搭车发行。  通知要求,各报刊主管单位和报刊社要对2004年报刊征订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不符合两办文件规定和本通知要求的
期刊
下雪之前,天变黑了,变暗了。接着,下起了雪。刚开始,一片小雪花飘飘扬扬地落下来,好像在探路,好像在空中跳舞,又好像是开领兵的先头部队。渐渐地,雪花变大了,变多了,成群结队鹅毛似的雪花忽忽悠悠地在空中飞来飞去。有的落在楼顶上,有的挂在树枝上,还有的落在地面上。这时,假如你独自站在雪中,雪花就会毫不客气地飞落在你的头上、衣服上……过一会儿,洁白的雪就会把你装扮成一个雪人,好玩极了。  雪后,不但空气十
期刊
在金秋丰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四个"中国记者节"。  今年的记者节,同前三年又有一些不同,那就是今春肆虐的非典对我们全民族形成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如同前些年遭遇的全民抗洪战斗一样,我们广大的新闻工作者胜利地经受了这次"抗非典"的严峻考验,原本就有的"人民记者爱人民"、"愈是艰险愈向前"等等新闻工作者职业的人格的本质特色,又一次得到了更加突出的彰显。  我们用实践向世人证明:我们无愧于我们神圣的社会
期刊
2003年10月,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伯特·默多克先生作客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名嘴”王志就一系列中国观众感兴趣的问题,与他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通过节目,默多克先生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特殊感情,他说道:“我觉得中国对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她有非常非常悠久伟大的文化。我们希望了解这个文化,了解这个国家,我已经爱上了中国。”当被问到他为中国观众带来什么样的礼物时,默多克先生说道:“我希望带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已经把党报推向了市场,不少地市级党报在发展中感到阻力重重,举步维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更加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地市级党报的出路、发展趋势和她的定位等问题,更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从近年来办报的实践看,我认为,地市一级党报她的根本出路在于平民化。    认清形势,找准位置,以办平民报为突破口推进地市党报新闻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党报在市场上生存的压力
期刊
人们都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可南阳油田精蜡厂的陈来宝师傅正是在这不惑之年走上了写作之路的。这不,前不久,他又从郑州领回了《河南工人报·太阳周刊》发给他的优秀评报员奖。对陈来宝师傅来说,真可谓是写作路上乐陶陶。  说起陈师傅的写作之路,自有一番坎坷。两年前,陈师傅从机关转到车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车间支书让他写写广播稿、新闻稿,这下可犯难了,从未写过文章的陈师傅当时连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都搞不懂,一向
期刊
最近结合学习中央关于新闻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神,集中阅读了6月份的《汴梁晚报》,并两次到开封对该报做了专题调查研究。我们觉得《汴梁晚报》在"三贴近"方面,特别是把笔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成效是很明显的。    一、从版面看"三贴近"    《汴梁晚报》是开封日报社出版的,周六刊,星期日无报。4开,16版。6月
期刊
1989年2月,我被派到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工作,直到1993年6月回来,在中东呆了4年多的时间。回来以后,就有个想法,我已经50出头了,应该考虑一下以后怎么办。我当时就想,既然已经在新华社干这么多年了,那就去中国新闻学院吧,给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界培养接班人,同时把自己这一生的新闻经验好好地总结一下。可是,新华社对外部当时就跟我说清楚了,说"你这个人,任何部门要都不给,必须要留下来"。于是我又留下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