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堂木、戒尺及其他(3)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私塾里,有一样东西最为常见——木戒尺。所谓戒尺,“戒”为警戒,“尺”为标准,误了标准,就要吃一記先生的木戒尺。打在别人手心,紧张在自己心里;打在自己手心,烙痛在自己心里。以打教子,在中华流传了两千多年,在古人的眼里,惩戒看起来是再普通不过的,身体的疼痛往往比说进脑子里的话要有用得多。
  这种“惩戒教育”在很多近现代学者身上也有掠影。鲁迅先生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他幼时的塾师寿镜吾——“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而邹韬奋先生也在年少时边背书边挨父亲的戒尺,他的母亲则在一旁哭着说“打得好”。可见这一把把戒尺,广存于学生记忆深处,每击响,脑中的神经就会紧绷一下,木戒尺犹如御者驯马之鞭,那是响彻在我们生命成长里的声音。
  但西学东渐,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一次又一次撞击我们古老的传统,戒尺及其他,在历史的舞台上败下阵来。读书学习不再是端坐在书桌前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背诵“床前明月光”,而是以做游戏等欢乐的形式展开,这种自由开放的西式教育,获得了现今社会的一致好评,提倡“快乐学习”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失去了木戒尺的先生们不再有师道的威严,尊师重道似乎只是存于“教师节”前后的“昙花一现”。学生对老师,目光里少了敬畏,多了无畏,流淌于我们血液中的那份为学的庄重,那份从三皇五帝到先师孔子的尊师重道,在渐渐黯淡。失去了木戒尺的老师们无奈于教学,粉笔写断了也写不进学生的心里,口舌说烂了也说不入学生的耳里。
  没有戒尺之声就没有惊醒,没有惊醒就难以有教育的烙印,在进一步学习西方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现在的教育,去找回戒尺,找回那本就属于我们的一声声回响?
  郑州七中的一位学生家长,在新学期学生大会上代表家长们说,“我把一件特殊的礼物——一把戒尺送给我们的老师。心有戒尺,行有所止,把教育孩子的权利交给老师,请老师放心大胆管理。作为家长,绝不护短,绝对配合。”人都有惰性,都想散漫,想自在,想随心所欲,但是,放任不受约束的结果就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从你的指缝中,从你的嬉戏中,从你的呵欠中,从你的恍惚中,从你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拖延中无声无息、不知不觉地溜走了。所以,教育应该严而有格。我们渴望宽松,渴望自由,但是我们要理清宽松和纪律的关系,扪心自问,若没有早晨起床刺耳铃声,你们会准时起床吗?若没有老师严厉目光的震慑,你们会自觉远离游戏吗?若没有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你们会健康成长吗?若没有惊堂木(法槌)一阵阵敲响,大老虎、小老虎都下山肆虐,红头蝇、绿头蝇到处乱飞,有我们的和谐社会吗?
  所以,作为学生,我也想把我心中的戒尺送给我的老师。
  学校:上海市莘庄中学
  导师:肖淑芳
其他文献
银杏叶子黄了,落了,它变成了风景。不管你怎么待它,它都以自己的姿态缄默着,不喧哗、不热烈,过一阵子,就默默地消逝在时光深处。  哲人康德却认为,审美判断是情感判断,客观的美是难以存在的。这也有道理。琴音再美,牛难以听出高山流水。  同样面对秋天,有人赞美,有人悲凄。  劉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豪气干云,意气风发,快哉快哉。而王勃叹道:“长江悲已
期刊
社科类文章,一定会有一个科学的论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点;为了论证观点的正确,作者会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论证。如果我们从逻辑关系上读文章,得出的结论可能比较准确。  就整体而言,社科文一般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进行论证。下面从“是什么”出发,我们来梳理《中医阴阳五行说》的内容与思路。  当这个结构图呈现出来时,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就完整的掌控在我们手中。我们会发现,整篇文章共分三
期刊
余师冯佩琛先生,数从南来。道经某地,失其名,至辄迂道[1]而过之,亦未暇诘其故。己亥仲春,自粤东罗定回辙,将赴京,复由其处,御夫则扬鞭径过,不再趋避。先生因微叩之,笑曰:“旧传斯地有女鬼,颇能为祟,故避之。比年嫁去矣,经行固无害。”先生益怪而询之,御指路侧一古冢答:“鬼居此中,衣色绯,被发吐舌,面颜无血色。每遇行旅一二人,辄出现,人恒弃其辎重而奔。如是者数年,殊不知其何怪。客岁有某者,未稔里居,中
期刊
《萤窗异草》本是《聊斋志异》的“仿制品”之一。虽说是仿作,但其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聊斋志异》众多仿作中的精品。《假鬼》则是其中的精品之一。下面,笔者仅从三个方面略谈《假鬼》的独到之处。  娴熟的叙事技巧。《假鬼》一文不长,仅九百来字,但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章以“余师冯佩琛先生”开头,一下子便抓住了读者的心——这是关于作者老师的故事,肯定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读头。且
期刊
我平时不太玩微博,偶尔发点小见闻,不定时,不定量,水性杨花的。至于留言私信更是偶尔偶尔,难得去看:因为多的是广告,看着不爽,受愚弄的感觉。昨天人困马乏,做不来正经事,没事找事,去翻阅留言私信,除了广告,倒是也领到了不少读者的心意。其中有条私信,是山东淄博的一位中学生留的,告诉我:今年他们中考的语文试卷里,阅读理解题用了我在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里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这位考生认真地问我:您在给儿子的
期刊
一个和暖的春日下午,我骑着自行车经过望湖宾馆楼后的一处拐角。那儿有一块小小的空地。  我刚从北方回到这座家乡的城市,这几年杭州的街道经历了太多的改造,已变得让我认不出来了。庆春路拓宽以后,竟然在以往十分拥挤的这个小街口,留下了一块形状显得很优美的自然三角地。  然而,那一刻,吸引了我视线的却不是那块空地,而是空地上的人。黑压压的人群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人墙,后面的人踮起了脚尖,仰着脖子,密集的目光都
期刊
有种气场叫作威严,有种显摆叫作威风,似乎离了一个“威”字,人们就不会“顺从”。  威不够时,权威们又在器物上打主意,于是便有了惊堂木、戒尺以及其他。  也不知是哪位想出了惊堂木这玩意儿。古代官员升堂一拍惊堂木,只听得“砰”的一声,全堂肃然,紧接着威武声、杵棍声似雨连绵。这样做本是想吓吓犯人,以图震慑。怎奈,犯事的胆子都不小,往往倒是普通百姓先被吓了个半死。试想,能罔顾律令的,又怎么会觉得法律有权威
期刊
专家学者南向坐,持宝者三人北向立。持宝人身前的珍宝台上分别摆放着不同的宝贝。一根八寸长、四寸宽的惊堂木,一把尺余长的戒尺,一块巴掌大的醒木。本次竞宝已进入持宝人“夸宝”环节。  只听那惊堂木“啪”的脆响,声响顺着台阶滚落堂下,重重敲在了东西两厢人们心上。待那响声落下,其中一人便开了腔,“我这惊堂木它承载的是自古以来的法,是人们之间的情。每次拍响,都可惊人心、动人魄。身边的这俩家什哪有我的这等声响?
期刊
作家的创作半径:作家的创作半径是以读者的需要为圆心,基本上不受什么制约,特别不受材料真实性的制约,而以作者的想象为半径,划一个半径无限长的圆圈。  白描是艺术中最简练的手段:绘画是线条和色彩的艺术,白描则是这艺术中最简练的手段,它舍彩色而用墨,而墨色又简到只剩下细细的线条,白纸黑线已经减到不能再减了。平时,人们越要突出一件事(为实用而不是为好看)就越要用最简洁的手法、最简单的色调来处理。围棋是黑白
期刊
那段时间,连最简单的食品都受到诡计和掺假的威胁。没有哪一天报纸不提到在市场上又有惊人的发现,奶酪是用塑料做的,蔬果类含砷杀虫剂的浓缩比例比所含的维他命还要高。  马可瓦多每次在公司或咖啡馆听到别人说这些事情,就觉得好像有一头骡子在胃里面踢腿。在家里,当他太太买完菜回来,以前那些让他雀跃不已的芹菜、茄子,还有杂货店粗糙多孔的面包,现在却引起他的恐慌,就如同有敌人潜入了他的住家。  “我要尽我所有的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