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乱一片是秋思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959907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叶子黄了,落了,它变成了风景。不管你怎么待它,它都以自己的姿态缄默着,不喧哗、不热烈,过一阵子,就默默地消逝在时光深处。
  哲人康德却认为,审美判断是情感判断,客观的美是难以存在的。这也有道理。琴音再美,牛难以听出高山流水。
  同样面对秋天,有人赞美,有人悲凄。
  劉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豪气干云,意气风发,快哉快哉。而王勃叹道:“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本来就想家,漫山黄叶又随风飞,心里的悲意更加深重了。
  一样风景,两种感受。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哀愁。
  风越来越大了。在向冬天迈进的日子里,寒意开始肆虐着北方。
  夜色中,于微弱的灯光下,拾起一枚银杏叶。金黄、素净,如一个干净的灵魂。它在轮回吗?
  不由得想起父亲来。老人家逝世很多年了。他在世的时候,每逢秋天,会带着我爬到山林中捡茶子,下到稻田里捉泥鳅。湘西山中树木多,枫叶红了,其他树木青翠着,红绿相映,端是美好。父亲于采摘茶子之余,常采了茶泡(茶树上的一种果)给我吃。我爬在树上,一边摘茶子,一边享受山果的美味,何其快乐。稻子已收割了,草垛散落在田地里。大片大片的田野,空旷、悠远、寂寥。我跟在父亲身后,看父亲熟练地从田里将泥鳅翻出来,捉住,扔到我提的小篮里。时光很慢,很温馨。
  父亲在哪里呢?如今,夜空里,有寒星闪闪。父亲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里吧。
  叶子落了,明年还会长出新的叶子。父亲没了,就真的没有了。人生没有轮回。想起这些,心中涌起了一股淡淡的痛。
  1920年10月,北京金秋。瞿秋白在做去俄国学习的准备。前途茫茫,未来不知在何处。有一天,他去城南访友,出来时天已经黑了。
  他回忆:“正是秋夜时分,龙泉寺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满天黑云如墨,只听得地上半枯的秋草,飕飕作响。那条街上,人差不多已经静了,只有一星两星洋车上的车灯,远远近近的晃着。远看正阳门畔三四层的高洋房,电光雪亮的闪着……”
  这样的文字,看上去只是一种客观的描摹,但细细读来,别有情致,引人心里一阵一阵的惆怅。
  清初的大词人纳兰容若要直白一些:“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词很多人解读过,说他在怀念亡妻。且不去考证他在怀念谁。单通过字面意思,就可看出他在怀念往事,心情严重不怿。这个金黄色的秋天,在他的心里,大抵是不可爱的。情深不寿。容若不到三十一岁就去世了。正值人生盛年,可叹也!那些秋意浓浓的词句,透露出了他早逝的信息。
  康德是一个智者。客观的美,一到我们心里,就投上了我们的色彩。
  金黄的银杏构建了金秋的图景。
  路人,各式各样的路人,停下来,掏出相机、手机,取景、拍照。他们想把这秋光留在自己的影像里。留得住吗?在时光机还没有发明之前,不得不承认一种事实:时光是不可逆的,也是无敌的。留住在影像里的秋光,固化成一种记忆。可是,它毕竟已经消逝了。留在那里的,只是一种幻像。你不能触摸到你的昨天。今日之我,已不同于昨日之我。
  无奈,却是事实。秋光,亦如是。
  诗人看到秋天,像刘禹锡那么乐观的,可还是少。马致远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少年的时候,我曾将这小令读了又读。只觉美得不可描绘。
  而今呢?——到了“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么?经历过一些沧桑,但还不至于吧。
  秋思乱飞了。
  其实,叶生叶落,秋来秋去,又干卿底事?
  (选自《名家散文》)
  【推荐语】 “我们站在古人站过的那些方位,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文化的真实步履就落在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余秋雨《〈文化苦旅〉序》),落在这银杏叶上。客观的美难以存在,银杏依然是银杏。而客观的美一到我们心里就投上了我们的色彩。或快哉,或悲意,或温馨,或惆怅。这一切皆源于活化石一般的银杏群体生命可以轮回,而人的个体生命时光不可逆转。这篇文化散文由眼前的银杏引发诗思,将诗情投注、激活于书页上安睡的诗文,以连接、穿透古今的秋思文化,呈示自己的文化观点——审美判断是情感判断——美是一种客观的品质,有了人类情感的参与,客体的文化生命之美便得以轮回。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需要媒介,这个媒介,广义来说是指能够实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凭借,狭义上可理解为教材。由于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文选型教材,因而媒介即一篇篇课文。根据对话理论,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与选人教材‘文本’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带有解释性质的对话过程”,这里所用的概念是“文本”而非“课文”。综观近年中小学语文界,“课文”见弃而“文本”概念被偏爱的现象愈发明显。那么,所谓的“文本”与“课文”有无关系?或
期刊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在分析文学作品时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风格综合理解的一种鉴赏方法。如辛弃疾,他的经历注定了他的作品以“爱国”为主线,所以在鉴赏他的作品时,用“抗金救国”“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来概括思想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准确的。但人是复杂的,一个人一生的创作也是复杂的。辛弃疾一生的所有创作不可能都表现爱国情怀,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的是热爱田园自然的感情,《清平乐
期刊
高考试题从不是“明日黄花”,更不是食之无味的“鸡肋”,而是一座“富矿”,认真研究分析高考试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学与备考工作大有裨益。综观2017年高考三套语文课标卷,不难发现其命题呈现出“抓软肋”“聚盲点”“重思辨”“接地气”四个显著特点。现结合试卷,作简要分析。  一、抓“软肋”,丰富阅读内容  1.丰富阅读文体  当下的语文教学,存在“重必修,轻选修”的现象。尤其是阅读教学,“文体失衡”,具体
期刊
据说清代才子纪晓岚小时候读书淘气,塾师石先生上课时,他在墙上挖一洞,蓄养了一只小山雀,后被石先生发现,并在墙上书一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纪晓岚再去喂鸟,见鸟已死,看见墙上的上联,知是先生所为,心中很是委屈,于是对出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大为光火,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下联形式上逐字逐词与上联对仗十分工稳,且平仄也相对,非常符合先生平时教学生课对的要求。但下联中“石先生”乃人称,与上联的“砖
期刊
什么是小说?著名作家冯骥才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说,小说类似于一个人正在路上走,冷不防被人推到水中。此语道出了小说故事的可读性和情节的独特性,要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作家李德霞的小小说《三棵树》,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却也在标题上设置了悬念:谁的“三棵树”?围绕“三棵树”,作品刻画出哪些人物?谁是主角?“三棵树”富含怎样的意蕴?  一、《三棵树》托起了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丫头”无疑是小说中
期刊
初夏使岛屿有一种肉体上的兴奋。  在花开到烂漫肆无忌惮的季节,掉落在地面上的花瓣,混合着湿热的雨水,被炎烈的日光蒸晒,发出一种熟透的香味,一种熟透开始腐烂的气味。  风沉重地垂挂在每一个慵懒不动的树梢。花叶在腐烂中释放的香味混杂着使人晕眩沉溺的毒素。  所以,岛屿的夏季,在蒸氳着湿热的密林和繁茂的草丛里,有彩色斑斓的蜥蜴,呼吸着奇香如毒的腐烂,试图使一个夏季都只是困倦、慵懒,都只是肉体官能上肆无忌
期刊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也没辙。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个喜鹊窝。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  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一个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
期刊
2017年高考实用文的考查特点是:人物传记淡出,新闻调查成为热点。全国课标卷三套试卷均考核了新闻调查。专家预测,新闻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重要的文体之一,还应是2108年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其主要考核的内容是:信息筛选与整合,统计图表的分析,观点的对比,对事件的看法和建议等。从考查的能力层次上来说,其考查仍然是围绕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能力层次进行。  新闻从大范畴而言属于记叙文,但又有自己鲜
期刊
一、“同中写异”的心理描写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李白的这两首诗都写“月夜”及其“寒冷”,相似的题材本来很难写出人物的“志”或心理差异,但他偏偏能“同中写异”,从相似的题材中写出不同的心理。同是写月夜寒冷,《静夜思》中写的是“霜冷”,《玉阶怨》中写的是“露冷”。一般来说,霜较露更
期刊
叙曰[1]: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小大之有所总萃[2]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3]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余年,仲尼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余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以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俗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逮至汉武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雖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