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今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达雅”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严复提出的翻译主张,此翻译标准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极大地热议,既有人对此大加盛赞,同时也有人对此持非议态度,而时至今日,关于对“信达雅”的争议仍未休止。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来追溯“信达雅”的理论来源,分析“信达雅”三字标准的不足之处,进而来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严复的这一翻译思想。
  【关键词】:信达雅;中国传统译论;西方翻译理论
  一.“信达雅”的理论来源
  众所周知,“信达雅”是严复在自己的译著《天演论·序例言》中提出的翻译主张。但是严复的“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并非是独创性的,或者说是毫无理论基础的,这一标准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译论思想渊源。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是这样表述自己关于“信达雅”的概念的: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以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词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
  首先,关于“信”的标准,我们可以得知,严复取法于《易经》的修辞立诚,即写文章应该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因此,在翻译活动中我们可以将“信”理解为:翻译时应该表达出原作者的真正思想。
  其实在中国传统译论中,“信”的概念早已有之。支谶有“凡所出经,类多玄深,贵尚实中,不存文饰”, 维祗难有“佛言依其義不用饰,取其法不以言”,他们都在强调翻译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他事项的过程中首先强调译文要“信”(贵尚实中、依其义)的准则;后来,道安有:“按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鸠摩罗什有“以信为本”的思想,更是直接地表达了翻译要“信”的思想。由此可见,严复的“信”字标准是对中国传统译论思想的继承。
  其次,关于“达”的标准。严复的“达”来自于“词达而已”,在论语中的意思为:文辞或语言的表述明白畅达,由此可知“达”的意思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译文明白,译文通顺。
  达的标准是翻译活动中的必有之意,从“…则达尚焉”和“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中我们看出,“达”也是严复特别强调的一点。佛经译者维祗难在“其传经者,当令易晓…”中就已经强调了译文应该明白顺畅,而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则是通过对比“胡汉”语言的差异,强调为了译文的顺畅而“失本”的必要性。
  最后,关于“雅”的标准。从译例言中我们可以知道,严复“雅”的理论来源在于“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句话在论语中的意思为: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因此在翻译中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译文应有文采。
  “雅”是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传统译论中的一个概念,早在公元224年支谦和维祗难的文质之争就已经给“雅”的标准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之,“信达雅”是严复在吸收中国古代文论,佛教译经先贤的理论思想,总结自己翻译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提出的翻译标准。可以说,“信达雅”不仅仅是严复个人的翻译思想,它也是中国传统译论的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提纲挈领性的总结。
  二.“信达雅”的理论缺陷
  严复的三字标准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性不仅体现在理论来源上,而且也体现在自身的理论缺陷上。作为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以今天翻译学科体系建设的标准来看,严复三字标准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自身概念的模糊性和单薄性。虽然严复在译例言中对自己的翻译标准有过阐释,但是仍旧未能对“信达雅”三字给出准确的界定,尤其是“雅”字,包括鲁迅、瞿秋白在内的很多人结合严复的译文特点将其解读为古雅,即用古文,瞿秋白为此曾批评道:“(严复)译需信达雅,文必夏商周”,而郭沫若和很多现代翻译理论家则将其解读为文章应有文采,采用古文翻译只是实现“雅”的手段之一;单薄性主要体现在对“信达雅”三字的定义太过局限,以“信”为例,取法于“修辞立诚”的“信”字在译例言中仅体现在“辞”上,而忽略了形式、风格等方面“信”的因素。
  其次,缺乏体系性。这也是中国传统译论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传统译论大都以经验,心得体会的形式出现,不注重理论的建设,而“信达雅”也不例外。“信达雅”虽然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三字之间关系实质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但是在面对翻译理论体系建设的任务面前还是显得太过单薄,三字之下没有足够的范畴、概念和体系的支撑。
  三.如何对待“信达雅”
  随着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中国传统译论的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动摇,面对体系完整,规定完备的西方翻译思想,中国传统译论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失语状况,而与此同时,研究翻译理论的国内学者也日益将精力放在西方翻译理论上,传统译论则受到了极大冷落。
  虽然,从学科理论建设来说,“信达雅”的三字标准明显显得太过单薄,但是相对于西方翻译理论体系“信达雅”也有自己明显的独特优势:一方面,“信达雅”强调文本性,从翻译实践中来,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而西方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假设性的基础之上,难以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甚至后来出现学科交叉,将翻译学与女权主义,殖民政治等结合起来,导致其他学科借翻译之口表达自己的主张的倾向,以至于出现了“翻译研究的领域看似不断扩大,但在翻译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路途中,却潜伏着一步步失去自己位置”的危险;另一方面,“信达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洁性,“高屋建瓴,一语中的,直逼真理”,反观西方翻译理论有为理论而理论的嫌疑,过于拘泥于细节性的硬性规定,缺乏变通性。
  总之,中西翻译理论各有所长,“信达雅”自提出以来历经百年的争议而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足以证明其合理性。因此,作为今天的翻译工作者,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深入研究“信达雅”,不仅要知道信达雅是严复提出的翻译思想,而且也应该了解“信达雅”的“前世”和“来生”(林语堂的“忠顺美”,刘重德的“信达切”等都是对“信达雅”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其次,还应该正确对待西方翻译理论,借鉴其理论体系建设的经验;最后,立足中国传统译论的基础,将“信达雅”纳入到中国译传统论体系之中,用符合今天传统译论发展的要求去重新定义“信达雅”,丰富“信达雅”的含义,并用中国哲学、文论等之中特有的范畴,如言、意、气、形、神,名、实、道等,使其理论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罗新章,陈应年编.翻译论集[C]. 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
  王秉钦,王颉.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许钧. 论翻译[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辜正坤.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J]. 中国翻译,2001.
其他文献
【摘要】:黑白木刻是版画语言中发展得最为久远且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但由于他的直接性和纯粹性,对创作者的把握画面的能力要求更高,许多的艺术创作者都通过学习黑白木刻得到了启发。本文通过简述笔者在一次黑白木刻创作的经历,从外出写生收集素材到再创作延伸的过程,讨论对黑白木刻预言的自我认识。  【关键词】:黑白木刻;创作;延伸  在今年秋季过渡到冬季的十一月初,我与六月份一起参加过山西省晋中市灵石
期刊
【摘要】:壁画艺术是中西方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其中的秦汉壁画与古罗马壁画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中西方壁画艺术史上的两个辉煌时期,两者又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审美观念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秦汉壁画还是古罗马壁画,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表现方式,本身它们也承载着中西方民族的社会思想和观念形态。  【关键词】:秦汉;古罗马;壁画艺术;风格差异  
期刊
【摘要】:人物形象设计总的来说是一种视觉传达设计,指的是一种计划、规划和设想,故而人物形象设计的程序在总体上和其他的现代设计有共通之处:调研——寻找灵感来源——确定设计主题——进行视觉表达(妆容设计、发型设计、服饰搭配)。  调研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后期设计的方向与展开,其内容与充分度直接决定了人物形象设计的最终效果。  【关键词】:调研;人物形象设计;应用  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不同的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精神文化,更是人们在生活及生产当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载体。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音乐在社会生活当中也发挥了越加重要的价值及作用。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创建较好的音樂氛围,使其的心灵得以陶冶,人格得到提升,这对于新农村及新农民的建设及培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关键词】:音乐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策略  前
期刊
造型差异是中西方绘画的重要差异,尤其体现在工笔画与写实油画上。他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基于这一异同,本文以北宋画家林椿的花鸟作品与西方卡拉瓦乔的静物画进行对比,从中解析中西方造型的异同。  林椿是北宋时期的花鸟画家。本文为研究的方便,也为了尽量的减少争议,所以选出两幅幅较为广泛认可的林椿作品。分别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果熟来禽图》和《葡萄草虫图》。作为对比对象的西方作品
期刊
【摘要】:在家居设计元素中,传统文化元素是至关重要的组成之一的。家具装饰是多种多样的,新中式家具的设计中更是加入了多种装饰元素,比如是民族特性的图案、雕刻元素、吉祥造型等等元素,充分体现出装饰元素的多变性。正是基于装饰元素的多变性,才能够在传统装饰元素上继承与延续,本文浅析新中式座椅设计中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与继承,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传
期刊
【摘要】:齐白石和毕加索是20世纪世界画坛上两位特别耀眼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博采众长,融合了传统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毕加索以求新求变的创造力,开创了立体主义画派,显示出卓越的艺术才能。本文以齐白石与毕加索为典型代表来分析20世纪中西方绘画特点的异同。  【关键词】:20世纪;传统;创新;中西  自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后,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发生了些许改
期刊
【摘要】:想要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可以利用拥有数量多的知识分子的高校。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呈现出了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大的特征。除此之外,高校学生毕业之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辐射较为广泛。那么国民的素质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丰硕果实的结出就因此能够得以实现了。本文对大学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文化;传
期刊
網络软件翻译质量研究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的公共文化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党的十八大中曾明确提出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目标,即在2020年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建成。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作出了进一步的指示,即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协调机制的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本文就现存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