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延续与创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齐白石和毕加索是20世纪世界画坛上两位特别耀眼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博采众长,融合了传统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毕加索以求新求变的创造力,开创了立体主义画派,显示出卓越的艺术才能。本文以齐白石与毕加索为典型代表来分析20世纪中西方绘画特点的异同。
  【关键词】:20世纪;传统;创新;中西
  自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后,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发生了些许改变,这些改变促使人们对艺术的发展渐渐采取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从而,涌出越来越多具有创新思想的艺术家们。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经历过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与以往任何时代的画家不大一样,齐白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身为“传统派”的一员,似乎与我们印象中的“传统派”不一样。相较于旧时的文人画家来说,齐白石出生于务农世家而不是出身于名门和文人世家,这样的出身注定了齐白石在价值观念与创作方面不尽相同。齐白石于1878年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在空闲时间,他以残本《芥子园》为范例,反复练习花鸟、人物画,并据此雕刻新的花样。1888年,26岁的齐白石开始学画师从民间艺人萧芗陔学习画肖像,后又与胡沁园学习诗文书画。1899年,齐白石向徐渭,朱耷,吴昌硕等大师学习绘画。在绘画方面,齐白石受陈师的影响颇大,同时也汲取了吴昌硕绘画的精髓,继承与发扬了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使中国绘画走向了新的巅峰。
  在中国的西边,有个热情的国度——西班牙。二十世纪西班牙的艺术家们经过战争的洗礼,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震动,无论是对人生,还是对艺术都有了新的艺术,新的思考。他们在探索新的表现形式的道路上寻找着新的艺术语言,其中帕勃洛·毕加索用其鲜明独特的绘画模式为西班牙美术创造了辉煌,标志着西班牙艺术发展走进了一个新的境界。回顾毕加索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毕加索在他求学期间曾努力的研究过学院派的绘画技巧以及传统的绘画主题。“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呆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中”毕加索曾这样解释过《格瓦尼卡》中奇特的意象。画面的左边一个妇女怀中抱着死去的婴儿,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所来;手持灯盏的女人,潜意识唤起人们心中自由女神像的形象;那个举起双手仰天惊叫的形态,与戈雅画中爱国者英勇就义的身姿十分相似;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则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几分相似。不难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综上所述,齐白石与毕加索两位中西方的绘画大师都良好的继承或发扬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
  从绘画的角度上来看,齐白石与毕加索两位大师都十分崇尚自然,从他们的画作中,不难看出他们对自然意趣的热爱。齐白石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中”,他善于花鸟画,下笔酣畅,墨汁饱满,力道如刀锋,尤其擅长虾蟹、蝉、蝶、鱼、鸟等极具自然气息生物,这些画作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他曾说过这样的话“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齐白石老先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绘画紫藤的时候,曾多次去紫藤园进行写生,细致观察紫藤的各种形态,以便在画作中更好地体现出来。提及齐白石,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他笔下的虾。为表现出虾的形神特征,齐白石不仅靠他小时候在河边玩耍时所注意到的虾的形态,他更是养了几只虾,每天观察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等。寥寥几笔,依靠墨色的深浅浓淡,便很好的表现出了虾的灵动与生命力。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两笔淡墨,虾的头部便变化多端。虾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由粗渐细的虾腰。正是由于这样的细致观察,齐白石笔下的每一件生物都充满着自然的气息。毕加索作为著名的现代派作家,更是经常独自一人带着画具走进大自然,进行写生,为自己的画作搜集素材。1936年商人安布鲁瓦兹·沃拉尔准备出版《大自然的故事》时,请毕加索为作品绘插图。毕加索所作的36幅版画,将大自然的生物用线条以及灰度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他们各自的形态,有保护鸡仔时鸡妈妈警戒的样子,有正在辛勤织网的蜘蛛,还有正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猎物的老鹰……一幅幅形象各异的版画,无不来源于毕加索平时对大自然的悉心观察以及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作品,毕加索曾这样表示“我的每一幅畫中都包含着我的血,这就是我画的含义。”尽管在玫瑰时期,毕加索的画作中往往表现出的是人情淡漠,细细观察却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作品已渐渐从之前的蓝色时期的忧郁气息中剥离出来,将关注点放在了和谐美与人性美上。
  齐白石将中国绘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的无与伦比,是中国绘画重新得到关注,并走向高峰。他在晚年所提出的“红花墨叶”画风,更是体现了齐白石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笔墨当随时代”,艺术的最大特征就是跟随时代。齐白石做到了,远在西班牙的毕加索同样也紧紧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毕加索积极的汲取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在各种艺术手法中都保持着自己个性,同时也能达到一种绘画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尽管齐白石与毕加索这俩位绘画大师都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并都十分热爱自然,深信生活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艺术灵感。但是这两位大师的艺术形式、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齐白石的画作既有工笔也有写意的作风,一般以花鸟草虫为主题。他的画作大多是信手拈来、随意而成,画面十分简洁大方。在造型方面,更注重神似,有时也会及其精细的描摹物象的细节,特别喜欢将简括大气的花卉与草虫在一张图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从他画风的发展来看,早年笔墨比较清爽干净,中期较雄浑肆意,到了晚年则更加出神入化,真率自然。在一幅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的作品中,齐白石在峡谷间的流泉中点缀了几只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整幅画面上并没有蛙,却通过小蝌蚪离开水的源头的画面使人仿佛隐隐的听见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这样绝妙的构思使这幅作品成为他晚年的杰作。再看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在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绘画的影响,他所创作的《亚维农少女》成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这幅油画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要转折,同时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开创了立体主义的先河。毕加索抛弃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作画仅仅追求作品的单纯化和几何形体化,用几何形的大色块去塑造人物形象,以某种非自然的秩序,组建了一个非典型的结构。
  在齐白石与毕加索这两位同时代的绘画大师的绘画中,也不难看出:中国的绘画更加注重的是物象的神态以及作品的情感表现力,而西方美术则更重视形的描绘和物体的再现性;另一方面,中国的绘画是以线条为基本形式,而西方更多的是以光和色来表现物象。这样鲜明的差异也就构成了中西方在美术方面的两大体系。
  不同的民族,必定有其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性格,心理素质、文化背景、风俗民情以及艺术观念等。但是这些画作终究是为了传承各自的民族文化,并用一种创新的姿态展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1] 紫都、王静编著.毕加索生平与作品赏析.
  [2] 晨朋著.二十世纪西班牙美术.
  [3] 苏珊·伍德福德编著,钱乘旦翻译.剑桥艺术史
其他文献
【摘要】:三国时期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发展的后期,也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三国志》是反映这一时期史实和汉语面貌的重要语料。本文以《三国志·蜀书》部分为基础对其中复音词进行了穷尽式研究,从结构和语义角度对其分类探讨。该研究有助于展现《三国志》中的词汇特点,也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的材料。  【关键词】:《三国志》;复音词;构词方式;词性  《三国志》是一部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写的断代史
期刊
【摘要】:典故作为民族文化的基础,时刻代表着本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同时不断通过文化底蕴向外界传递着民族文化特点与人文精神。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促进英汉翻译技巧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英美文学;典故;英汉翻译技巧  典故随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被流传下,是民族文明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一个民族重要的语言文化。因此,如何将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准
期刊
【摘要】: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称呼语往往是传递给听话人的第一信息。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说话者应该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职业等一系列因素来称呼他。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商家与顾客间的称呼语是影响交易顺利进行的前提。本研究旨在调查商家与顾客之间的称呼语的使用与性别、年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期指导我们正确地运用称呼语,對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称呼语;商家;顾客;交际  1.前言 
期刊
【摘要】:版画是缤纷的艺术中一株独特美的艺术形式,艺术考古与艺术是息息相关的。通过研究,我们从中可以窥视到先民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情怀。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文物的观察,了解到中国古代版画发展历史和美的进程。  【关键词】:版画;印刷术  正文:  版画是缤纷的艺术中一株独特美的艺术形式,艺术考古与艺术是息息相关的。通过研究,我们从中可以窥视到先民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情怀。艺术考古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
期刊
【摘要】:黑白木刻是版画语言中发展得最为久远且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但由于他的直接性和纯粹性,对创作者的把握画面的能力要求更高,许多的艺术创作者都通过学习黑白木刻得到了启发。本文通过简述笔者在一次黑白木刻创作的经历,从外出写生收集素材到再创作延伸的过程,讨论对黑白木刻预言的自我认识。  【关键词】:黑白木刻;创作;延伸  在今年秋季过渡到冬季的十一月初,我与六月份一起参加过山西省晋中市灵石
期刊
【摘要】:壁画艺术是中西方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其中的秦汉壁画与古罗马壁画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中西方壁画艺术史上的两个辉煌时期,两者又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审美观念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秦汉壁画还是古罗马壁画,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表现方式,本身它们也承载着中西方民族的社会思想和观念形态。  【关键词】:秦汉;古罗马;壁画艺术;风格差异  
期刊
【摘要】:人物形象设计总的来说是一种视觉传达设计,指的是一种计划、规划和设想,故而人物形象设计的程序在总体上和其他的现代设计有共通之处:调研——寻找灵感来源——确定设计主题——进行视觉表达(妆容设计、发型设计、服饰搭配)。  调研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后期设计的方向与展开,其内容与充分度直接决定了人物形象设计的最终效果。  【关键词】:调研;人物形象设计;应用  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不同的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精神文化,更是人们在生活及生产当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载体。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音乐在社会生活当中也发挥了越加重要的价值及作用。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创建较好的音樂氛围,使其的心灵得以陶冶,人格得到提升,这对于新农村及新农民的建设及培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关键词】:音乐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策略  前
期刊
造型差异是中西方绘画的重要差异,尤其体现在工笔画与写实油画上。他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基于这一异同,本文以北宋画家林椿的花鸟作品与西方卡拉瓦乔的静物画进行对比,从中解析中西方造型的异同。  林椿是北宋时期的花鸟画家。本文为研究的方便,也为了尽量的减少争议,所以选出两幅幅较为广泛认可的林椿作品。分别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果熟来禽图》和《葡萄草虫图》。作为对比对象的西方作品
期刊
【摘要】:在家居设计元素中,传统文化元素是至关重要的组成之一的。家具装饰是多种多样的,新中式家具的设计中更是加入了多种装饰元素,比如是民族特性的图案、雕刻元素、吉祥造型等等元素,充分体现出装饰元素的多变性。正是基于装饰元素的多变性,才能够在传统装饰元素上继承与延续,本文浅析新中式座椅设计中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与继承,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