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扯皮、推諉……你的企業嚴重嗎?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uswu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企業的員工,都有幾項工作職責,多者可能達十幾項。管理完善的企業會規範員工的責任範圍,但是,隨著企業發展、組織橫向職能擴大、直線從屬層級增多,就會出現責任漏洞,俗稱為「三不管地帶」現象。
  如果您的企業經常聽到員工說「這事不歸他們管」、「不關我們的事」,你的企業就已經出現「三不管地帶」現象了。
  
  請看如下一則真實案例:
  
  A公司為體貼員工生活,給各個部門添置了微波爐,結果業務部的微波爐壞了很久,無人問也無人處理。某天中午,老闆發現業務部同仁都在吃冷便當,就問公司不是有微波爐嘛,業務部同仁齊口說壞了!老闆問壞多久了?同仁們說不知,好像壞了一陣子。
  老闆很生氣地把總務部經理找來興師問罪,說業務部的微波爐壞了一陣子,怎麼都沒處理?總務部經理回答說,那是公司透過福利委員會買的,「不歸他們管」。老闆馬上把福利委員會主任找來問微波爐的事情,福利委員會主任回答說,微波爐是去年年終公司以福利品方式發給各單位使用的,由各個使用單位負責保管,「不關我們的事」。
  老闆只好又回頭找業務部,表示微波爐應由你們自己負責保管。業務部回答說,我們負責保管,但我們不負責維修,也不會維修。最後,無奈的老闆只好自己打電話找外面的家電公司來維修。結果好笑的是,維修師傅檢查後說,微波爐沒壞呀,只是電源插頭沒插好。
  您的企業是不是也有類似場景發生?如果有,您可以當它為小事一樁,莞爾一笑了之。這樣的事,看上去既是管理小問題,也是大問題,全視老闆的態度而定,無從定論,只有造成企業巨大損失時,缺陷才會突顯。
  
  我們再來看幾年前發生的一個真實故事:
  
  德國銀行十分鐘的悲劇
  2008年9月15日上午10點,擁有158年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消息同一時間瞬間傳遍地球的各個角落。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資訊如此明朗的情況下,德國國家發展銀行(KFW)2008年9月15日10點10分,居然按照外匯交易SWAP協定,通過電腦自動付款系統,向雷曼兄弟公司即將凍結的銀行帳戶轉入了3億歐元。毫無疑問,這3億歐元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轉帳風波爆發後,德國社會一片譁然。銷量最大的《圖片報》在9月18日頭版標題中,指責德國國家發展銀行是迄今「德國最愚蠢的銀行」。
  調查員事後詢問了銀行各個部門的數十名職員,幾天後,調查員向國會和財政部遞交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並不複雜深奧,只是記載了被詢問人在這十分鐘內各忙了些什麼——
  首席執行官烏爾里奇·施羅德說:我知道今天要按照協議約定轉帳,至於是否撤銷這筆巨額交易,應該由董事會討論決定。
  董事長保盧斯說:我們還沒有得到風險評估報告,無法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
  董事會秘書史里芬稱:我打電話給國際業務部催促風險評估報告,可那裡總是占線,我想還是隔一會兒再打吧。
  國際業務部經理克魯克表示:星期五準備出國參加seminar合作報告,我得專心處理一些報告方面的聯絡工作。
  國際業務部副經理伊梅爾曼說:忙於其他事情,沒有時間去關心雷曼兄弟公司的消息。
  負責處理與雷曼兄弟公司業務的高級經理希特霍芬說:我讓我的部屬有權限上網流覽新聞,一旦有雷曼兄弟公司的消息就立即報告,現在我要去客戶那開一個重要會議了。
  職員施特魯克表示:10點03分時,我在網上看到了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的新聞,馬上就跑到希特霍芬的辦公室,可是他不在,我就寫了張便條放在辦公桌上,也發了簡訊到他手機,他應該會看到的。
  結算部經理德爾布呂克說:今天是協定規定的交易日子,我沒有接到停止交易的指令,那就按照原計畫轉帳吧。
  結算部自動付款系統操作員曼斯坦因強調:德爾布呂克讓我執行轉帳操作,我什麼也沒問就做了。
  信貸部經理莫德爾說:我在走廊碰到了施特魯克,他告訴我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消息,但是我相信希特霍芬和其他職員的專業素養,一定不會犯低級錯誤,而且這非我職責範圍,「這事不歸他們管」,因此也沒必要提醒他們。
  公關部經理貝克認為: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已經是鐵的事實了,我想跟烏爾里奇·施羅德談談這件事,但是上午要會見幾個克羅地亞客人,等下午再找他也不遲,反正不差這幾個小時。
  總結這個案例,這家銀行上到董事長,下到一般職員,沒有一個人是愚蠢的,執行人員腦袋也沒進水。可悲的是,「停止交易」這個關鍵指令卻在這間大公司沒人做,造成巨大損失。在德國銀行每個人都以為任何人都能做的那個工作時,竟然沒有一個人去做,最後,當沒有人做那件每個人都該做的事時,造成企業損失,事後每個人都在責怪某些人。
  德國國家發展銀行要執行停止交易這事有這麼難嘛!應該不難,只是企業太大,涉及的部門和員工太多,當「不關我們的事」心態的員工多了,及組織內出現責任漏洞時,人人都覺得這件事應該有人做,但事實上卻沒人做。
  「事事有人做」是一句管理学中簡單的道理,卻被多數企業淪為口號。
  如企業隨時關切、盤點員工職責,就可避免出現「三不管地帶」,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其他文献
胡錦濤:中俄貿易2015年將提高至1000億美元  國家主席胡錦濤6月17日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宣佈,中俄兩國將在2015年前把兩國貿易額提高到1000億美元,2020年提高至2000億美元。  中國是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2009年雙邊貿易為600億美元,預計2011年能達到700億美元。  胡錦濤說,「應當支持和推動20國集團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他表示,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平台
期刊
陸資赴台投資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創業工作。赴台陸資該如何肩負起這項重任呢?如何逐利、為民?    大陸開放台商投資20多年來,這股「活水」為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台灣經濟發展儲蓄了很大力量。20年後,陸資赴台拉開了兩岸雙向投資序幕。但由於開放領域和項目不多,以及社會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大陸企業還沒有真正形成「陸資現象」。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表示,陸資赴台投資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創
期刊
與大陸一直採取各種措施吸引台商相比,台灣對陸資採取的「能堵則堵、能防則防、能限則限」的政策,用馬英九的話說,叫做:「開放大陸資金還是會非常有限,政府會走一步再觀察一步,不會馬上做很大的開放,也不會門戶洞開」。    近兩年,不少大陸經貿訪問團入台考察、採購,變相帶動台灣經濟發展。但與表面的熱絡相比,大多數團隊對具體考察事宜都選擇了低調回避。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是基於商業保密,更重要的是表明大多
期刊
隨著美國近來唱衰中國在美國上市企業以及做空人民幣因素影響,有越來越多的分析人士及企業家對大陸樓市未來走勢持負面看法。但是,大陸很多地產開發商基於房地產與地方經濟關係,皆不相信大陸樓市會大幅縮水。類似情況也出現在香港,猛漲一輪後的香港樓市,目前也處在市場博弈和人為變奏階段。  房屋是民生政策的重中之重,樓市上升或者下跌,都會直接影響百姓生活。一個地方樓市的上升或者下跌,既取決於市場需求,也取決於市場
期刊
「一個蘋果引發的血案」使蘋果公司一以貫之的市場運作技巧  ——「饑餓營銷」再一次引起了公眾的注意。    「哇塞!你能弄到一部白色iPhone4。」在北京的三里屯店門口,排隊來買iPad2的馬克拿著一部白色iPhone4,已經數不清多少次得到這樣的讚揚聲。「很多朋友都特別羡慕我。」馬克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自己擁有一部iPhone4或iPad為榮。  2011年5月6日,蘋果第二代平板電腦iPad
期刊
大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集團)於2010年3 月15日與台灣美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灣美齊科技)簽署「資產買賣契約」,通過京東方集團下屬子公司併購台灣美齊科技相關電腦顯示器及電視機業務以及與之相關資產。雙方於2010年8月31日簽署「交割備忘錄」,透過簽署備忘錄雙方確認原先簽署之「資產買賣契約」所約定的交割先決條件業已完全滿足,或經主張該交割先決條件之一方聲明放棄。京
期刊
島內的政治環境錯綜複雜,民進黨的無賴和挑逗性格,會使得陸企赴台投資異常謹慎。對大陸投資者來說,赴台投資計畫勢必要做長遠規劃。    台灣方面開放陸資赴台以來,大陸赴台投資的企業雖然沒有大規模、大企業,但也越來越多。從開放陸資的一開始,島內輿論就呼籲當局須務實處理陸資問題,這種呼籲不論是正面的鼓舞或是側面的敲擊,對於台灣執政者來講都會形成無形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放不開手腳,邁不開大步」的政策。
期刊
【案例重現】  一個占地超過50畝的大型國道服務區,在修建完工兩年之後,依舊只能孤零零地矗立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307國道一側的山坳裏,等待著遙遙無期的運營許可。本該盈利豐厚的投資專案卻最終將投資方逼到了危險的懸崖邊。  「當初太過於相信地方政府做出的口頭承諾了,這是一個徹頭徹尾失敗的投資,想說後悔都沒有力氣了。」武漢投資商宋瑞峰言語中夾雜著憤怒與無奈,焦慮地在狹窄的房間裏不停來回走動。他一面憂心
期刊
【案例重現】  2011年4月28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正式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其侵犯了華為的資料卡、LTE專利和商標權。中興又被告了,一個月之內,中興在歐洲先後陷入了兩場知識產權訴訟。4月1日,愛立信在英國、德國、意大利三國起訴中興侵犯其2G和3G手機技術專利。與應對愛立信的訴訟類似,中興選擇在大陸對華為進行反訴。4月29日下
期刊
「通路為王」。話雖如此,但與管理工廠比起來,在大陸建立通路,依然讓許多台商望而卻步。「太難了!在大陸做通路,就像是要橫跨歐洲、美洲和非洲,差別實在太大!」  大陸的通路建設有哪些吊詭之處?如何靈活因應,成功佈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通路網路?      2010年年末,來自法國的零售業巨頭家樂福和大陸速食麵市場的「霸主」康師傅結結實實的打了一仗。「家樂福和康師傅『斷供門』事件顯示了現代零售商和通路商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