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创新中学素质教育,始终是教师心头的一桩难题。眼下,现行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素质方面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钻研之余也感到力不从心。
关键词:烙饼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思考
一、由烙饼引发的思考
在前些日的教研交流会上,刚从北京新课程培训归来的历社科组长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烙饼的故事,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与反思。故事说到,有一个儿子嫌妈妈烙的饼不好吃,妈妈听了生气地说:“我都给你们做一辈子饭了,你还想怎么着?有的吃就不错啦!”这时候的妈妈还没细想为什么她烙的饼不好吃。后来,她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进而研究起这做饼的学问来。“是啊,你说我怎么就烙不好饼,人家是怎么烙的呢?”“我烙不好,人家烙得好,可能是用的锅不一样?”为了验证猜想,她出门时开始留心卖烙饼的店铺,可她注意到外面专门卖烙饼的人用的也是平底锅,和她在家用的没啥区别。她不甘心地又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才发现“人家烙饼时加的油很少,而且中间用毛刷加油。这样做不油,还不容易糊锅。火不要急,也不用老翻它。”领悟了其中“秘诀”后,她觉得这其实很简单,也没什么了不起。但重要的是,她很享受这个探索的过程,而儿子也开始夸她的饼做得好吃了。她不仅收获了成就感,还学会了烙饼。学烙饼尚且如此,教学探索又何尝不是呢?
二、创新教育时不我与
身处21世纪,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社会竞争都急需大量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而优良的教育恰恰应时所需。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科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其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激烈竞争的合格人才。
作为该科教师,如何烙好“教学”这个饼,把学生培养成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教师也要像那位妈妈一样不断地思
考探究。
三、烙好“教学”这个饼需要一步一步来
在教学中,像那位妈妈一样,教师也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当旧方法不适用时,及时接收学生反馈,进行反思。
除转变思想外,烙好饼也需要掌握“秘诀”,即讲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正确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而“教无定法”,教法因教材和教学对象而异。如,讲授《多样的地形》这一课时,笔者采用了“主体性课堂教学”方式,以自然风光图片将学生引入课堂,以古筝乐为背景创设情境,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随后以“提示主题、阅读课文、综合概括、情感感悟、反馈巩固、课堂延伸”开展课堂。而“聊天教学法”“假设教学法”等的采用更能将课堂变得生动。教学过程理应是积极有趣的互动,一个享受的过程,而非知识输出和接收的传输站。
而这也进一步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课堂上寻求与学生间平等的合作关系,起到点拨和承转作用,而非领导、灌输的“权威”。例如,在讨论问题时可以通过暗示、引导来激发思想灵光,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激励他们发言。记得在十年前的一次深圳市新课程培训会上,资深记者李建平曾说过,教师应起到这么一个作用:“捕捉亮点,点拨偏差,让失误得以矫正;引发争议,让思维擦出火花;削枝除叶,让质疑抓住主干;拨动琴弦,让情感得到熏陶;尊重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满足表现欲望,让生命释放活力。”
而烙好一块饼来,选材也很重要。如果用死面,那即便技术再娴熟,饼也会因干硬而口感不佳。因此,将学生培养成“活面”,让课堂成为活水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一书中说,“这些年来,我一直苦苦思考:为什么他们学不会我们教的东西呢?我已经找到答案了:因为我们是在教,我们是在试图控制他们的思想。”而这正是中国当下基础教育的现状,太多的老师在“教”,都把学生教得没了兴趣。因此,教师的“教”要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学时应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强调合作意识。如课前让学生收集材料、课上观察分析、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评价、共享思维成果。学生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他们经过思考分析得来的,而不再是从书本或老师直接得来的呆板知识。
再回到课程本身,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涵盖面广,还面临着学科交融带来的知识整合。受此冲击,“传统的教育模式”因为不能承载新时代对它的要求,濒临淘汰。这便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挖掘课堂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等实现提升。另外,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丰富生动教学方式的采用也能吸引学生积极、自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但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如何更好地烙好这个饼”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笔者坚信课改的道路或许坎坷,但前方一片光明。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中学)
关键词:烙饼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思考
一、由烙饼引发的思考
在前些日的教研交流会上,刚从北京新课程培训归来的历社科组长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烙饼的故事,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与反思。故事说到,有一个儿子嫌妈妈烙的饼不好吃,妈妈听了生气地说:“我都给你们做一辈子饭了,你还想怎么着?有的吃就不错啦!”这时候的妈妈还没细想为什么她烙的饼不好吃。后来,她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进而研究起这做饼的学问来。“是啊,你说我怎么就烙不好饼,人家是怎么烙的呢?”“我烙不好,人家烙得好,可能是用的锅不一样?”为了验证猜想,她出门时开始留心卖烙饼的店铺,可她注意到外面专门卖烙饼的人用的也是平底锅,和她在家用的没啥区别。她不甘心地又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才发现“人家烙饼时加的油很少,而且中间用毛刷加油。这样做不油,还不容易糊锅。火不要急,也不用老翻它。”领悟了其中“秘诀”后,她觉得这其实很简单,也没什么了不起。但重要的是,她很享受这个探索的过程,而儿子也开始夸她的饼做得好吃了。她不仅收获了成就感,还学会了烙饼。学烙饼尚且如此,教学探索又何尝不是呢?
二、创新教育时不我与
身处21世纪,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社会竞争都急需大量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而优良的教育恰恰应时所需。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科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其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激烈竞争的合格人才。
作为该科教师,如何烙好“教学”这个饼,把学生培养成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教师也要像那位妈妈一样不断地思
考探究。
三、烙好“教学”这个饼需要一步一步来
在教学中,像那位妈妈一样,教师也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当旧方法不适用时,及时接收学生反馈,进行反思。
除转变思想外,烙好饼也需要掌握“秘诀”,即讲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正确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而“教无定法”,教法因教材和教学对象而异。如,讲授《多样的地形》这一课时,笔者采用了“主体性课堂教学”方式,以自然风光图片将学生引入课堂,以古筝乐为背景创设情境,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随后以“提示主题、阅读课文、综合概括、情感感悟、反馈巩固、课堂延伸”开展课堂。而“聊天教学法”“假设教学法”等的采用更能将课堂变得生动。教学过程理应是积极有趣的互动,一个享受的过程,而非知识输出和接收的传输站。
而这也进一步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课堂上寻求与学生间平等的合作关系,起到点拨和承转作用,而非领导、灌输的“权威”。例如,在讨论问题时可以通过暗示、引导来激发思想灵光,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激励他们发言。记得在十年前的一次深圳市新课程培训会上,资深记者李建平曾说过,教师应起到这么一个作用:“捕捉亮点,点拨偏差,让失误得以矫正;引发争议,让思维擦出火花;削枝除叶,让质疑抓住主干;拨动琴弦,让情感得到熏陶;尊重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满足表现欲望,让生命释放活力。”
而烙好一块饼来,选材也很重要。如果用死面,那即便技术再娴熟,饼也会因干硬而口感不佳。因此,将学生培养成“活面”,让课堂成为活水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一书中说,“这些年来,我一直苦苦思考:为什么他们学不会我们教的东西呢?我已经找到答案了:因为我们是在教,我们是在试图控制他们的思想。”而这正是中国当下基础教育的现状,太多的老师在“教”,都把学生教得没了兴趣。因此,教师的“教”要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学时应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强调合作意识。如课前让学生收集材料、课上观察分析、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评价、共享思维成果。学生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他们经过思考分析得来的,而不再是从书本或老师直接得来的呆板知识。
再回到课程本身,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涵盖面广,还面临着学科交融带来的知识整合。受此冲击,“传统的教育模式”因为不能承载新时代对它的要求,濒临淘汰。这便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挖掘课堂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等实现提升。另外,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丰富生动教学方式的采用也能吸引学生积极、自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但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如何更好地烙好这个饼”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笔者坚信课改的道路或许坎坷,但前方一片光明。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