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逐渐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迁移。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远远高于城市人口的数量。由此来看,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更应该受到关注。农村初中教师教学和管理的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探究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希望对促进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初中班主任逐渐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此,班主任有必要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究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在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的环境下,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教育部门的要求下,一些农村初中开始设置心理课程,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从农村初中生的角度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学业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也能完善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另外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能够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快乐。从整体的教学来说,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新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实施方向。然而现状就是农村学生和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还比较片面,缺乏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素质的反馈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意识比较突出,需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给出相应的对策。
二、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完善。在农村初中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从初中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转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初中生而言,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心理健康也应该被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中来,这样才能从“人”的发展角度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支持。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是多元化的,也就是说班主任的工作是十分复杂的,不仅要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发展核心素养。班主任在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始终要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班主任的教育任务在这里可以分为两层,其-是教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二是育人,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其次,提高班主任及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视程度。对于农村地区初中生的教育来说,班主任和家长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因素。班主任首先要树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通过课余时间多和班级中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注班集体中的日常动态,扮演班主任角色的同时,也要和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还要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形式,引起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二)把握学生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全面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学生面临的心理困境,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心理干预的方案。初中阶段正是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过渡期,学生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初中学生都会出现教师眼中的叛逆现象,其实这也是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所出现的正常现象,在初中教育期间,由于学习压力的逐渐增大,会对学生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或者是考试受到挫折、青春萌芽情感变化、同学之间不理解的因素,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出现精神抑郁的现象。例如,初一新生因其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有所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遇到升学后学习环境变化则会产生各种心理冲突,此时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则极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失常。针对此,教师就更应当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的不定性、变化性、波动性等心理特点,如果发现班级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矫治教育。必须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采取多种教学步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让学生时刻保持花样年华应有的良好心理状态。
(三)强调教师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目前在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专业教师的缺乏是一个十分严峻且现实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因此就必须强调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学校也要及时地转变教育理念,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基于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教师的作用,并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挖掘网络教育资源,基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构建更具现实意义的心理辅导课程。例如,利用视频短片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心理素质。班主任还应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同时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增进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逐渐对新的集体产生归属感,从而逐渐緩解心理冲突,走出心理困境。
结语
总之,在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农村初中班主任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 健康成长问题,只有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农村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意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才可以进一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健康成长,也为了使学生将来在社会中有良好的发展,初中班主任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邱影东.新时期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知识文库,2020(08):101-102.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积极心理学导向下乡镇寄宿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1904161 )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初中班主任逐渐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此,班主任有必要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究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在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的环境下,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教育部门的要求下,一些农村初中开始设置心理课程,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从农村初中生的角度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学业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也能完善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另外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能够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快乐。从整体的教学来说,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新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实施方向。然而现状就是农村学生和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还比较片面,缺乏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素质的反馈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意识比较突出,需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给出相应的对策。
二、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完善。在农村初中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从初中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转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初中生而言,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心理健康也应该被纳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中来,这样才能从“人”的发展角度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支持。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是多元化的,也就是说班主任的工作是十分复杂的,不仅要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发展核心素养。班主任在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始终要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班主任的教育任务在这里可以分为两层,其-是教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二是育人,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其次,提高班主任及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视程度。对于农村地区初中生的教育来说,班主任和家长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因素。班主任首先要树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通过课余时间多和班级中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注班集体中的日常动态,扮演班主任角色的同时,也要和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还要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形式,引起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二)把握学生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全面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学生面临的心理困境,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心理干预的方案。初中阶段正是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过渡期,学生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初中学生都会出现教师眼中的叛逆现象,其实这也是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所出现的正常现象,在初中教育期间,由于学习压力的逐渐增大,会对学生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或者是考试受到挫折、青春萌芽情感变化、同学之间不理解的因素,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出现精神抑郁的现象。例如,初一新生因其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有所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遇到升学后学习环境变化则会产生各种心理冲突,此时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则极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失常。针对此,教师就更应当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的不定性、变化性、波动性等心理特点,如果发现班级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矫治教育。必须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采取多种教学步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让学生时刻保持花样年华应有的良好心理状态。
(三)强调教师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目前在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专业教师的缺乏是一个十分严峻且现实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因此就必须强调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学校也要及时地转变教育理念,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基于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教师的作用,并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挖掘网络教育资源,基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构建更具现实意义的心理辅导课程。例如,利用视频短片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心理素质。班主任还应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同时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增进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逐渐对新的集体产生归属感,从而逐渐緩解心理冲突,走出心理困境。
结语
总之,在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农村初中班主任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 健康成长问题,只有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农村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意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才可以进一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健康成长,也为了使学生将来在社会中有良好的发展,初中班主任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邱影东.新时期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知识文库,2020(08):101-102.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积极心理学导向下乡镇寄宿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1904161 )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