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与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测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出院后,产褥期内电话随访,观察组有抑郁情绪者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使其发展指向预期目标,能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护理干预预防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33【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04-02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3%[1],主要临床表现有焦虑和抑郁心境,疲倦、易怒、失眠、食欲下降、缺乏信心等,给产妇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不良影响,同时也给婴儿身心发育发展和家庭关系带来不良影响。为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本研究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6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104例,均为正常分娩初产妇,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正常,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宣教和基础护理,解答产妇一些相关的问题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宣教与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积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的相关专业知识,介绍目前关于产后抑郁的治疗方法,提升产妇的治疗依从性;针对产妇担心的问题,可及时请专科医师给予专业解答,消除产妇顾虑;针对产妇的各种心理压力,给予及时引导,促其树立男女平等观念,减轻产妇因生男生女带来的心理负担;重视心理护理,给予鼓励与安慰,使其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促进产妇树立积极的心态迎接分娩到来,使其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②帮助产妇尽快实现母亲角色的构建,针对哺乳姿势,母婴关系等给予专业指导,促其顺利哺乳;针对婴儿衣物、尿片的更换,洗澡、抚触等方面给予正确指导;鼓励产妇加强产褥期的保健与育儿专业知识,促进产妇实现母亲角色的顺利转变。③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积极主动与产妇丈夫及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家属对产妇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心,可允许家属陪伴分娩,缓解焦虑情绪,促进产妇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使患者感受到家人关心的温暖。④产后定期回访,针对产后抑郁症产妇多发于产后6周内的普遍规律,应加强产后及时、定期的回访工作,提供母婴健康体检,同时提供产后营养、产后运动、产褥期保健等专业知识指导,促进产后形体与健康恢复,加强产后情绪恢复的疏导等,使产妇能够从容应对产褥期的各种困扰。[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量表评分。两组产妇于出院前进行SDS(抑郁自测量表)与SAS(焦虑自测量表)测评,发现观察组产妇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测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产妇心理干预前后相关量表得分情况比较(X±S)
组别例数SAS值SDS值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5055.12±6.3451.71±4.2961.57±6.1253.86±6.54观察组5054.83±6.7240.86±5.3561.97±5.2243.22±5.632.2抑郁情况。两组产妇出院后,产褥期内电话随访,观察组有抑郁情绪者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两组产妇产褥期各阶段抑郁情绪发生率比较[n(%)]
组别例数3~4天 2周 4周 5周对照组5025(50.0)28 (56.0)20 (40.0)13(26.0)观察组503 (6.0)3 (6.0)2 (4.0)2 (4.0)3讨论
怀孕、分娩是自然的生命过程,也是一种应激。尤其是初产妇,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原因有激素的改变,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表现有产后角色转变的不适应,情绪不稳定、失落感等。产后抑郁是诸多产褥期精神障碍的一种,初期症状较轻,若不及时干预,产后2周内可能发展为程度较重的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产妇、新生儿的身心健康。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护人员对产后抑郁的正确处理率较低,不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 1/2[3],也说明妇保医护人员对产后抑郁的认识不足。我们更多的是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家屬健康教育存在缺位。目前发现产后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如果发现产后抑郁的患者,建议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提高转诊到位率和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使住院分娩产妇SAS,SDS评分与一般性护理产妇相比明显降低,QOL评分则明显升高,即可以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使其发展指向预期目标,从而证明了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参考文献
[1]朱翠萍.对产后抑郁症的预测[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5)230-231
[2]陈露露,周英.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0,29(8):319-321
[3]仇剑崟,王祖承,罗来敏,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临床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2001,1(34):219-221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护理干预预防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33【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04-02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3%[1],主要临床表现有焦虑和抑郁心境,疲倦、易怒、失眠、食欲下降、缺乏信心等,给产妇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不良影响,同时也给婴儿身心发育发展和家庭关系带来不良影响。为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本研究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6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104例,均为正常分娩初产妇,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正常,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宣教和基础护理,解答产妇一些相关的问题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宣教与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积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的相关专业知识,介绍目前关于产后抑郁的治疗方法,提升产妇的治疗依从性;针对产妇担心的问题,可及时请专科医师给予专业解答,消除产妇顾虑;针对产妇的各种心理压力,给予及时引导,促其树立男女平等观念,减轻产妇因生男生女带来的心理负担;重视心理护理,给予鼓励与安慰,使其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促进产妇树立积极的心态迎接分娩到来,使其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②帮助产妇尽快实现母亲角色的构建,针对哺乳姿势,母婴关系等给予专业指导,促其顺利哺乳;针对婴儿衣物、尿片的更换,洗澡、抚触等方面给予正确指导;鼓励产妇加强产褥期的保健与育儿专业知识,促进产妇实现母亲角色的顺利转变。③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积极主动与产妇丈夫及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家属对产妇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心,可允许家属陪伴分娩,缓解焦虑情绪,促进产妇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使患者感受到家人关心的温暖。④产后定期回访,针对产后抑郁症产妇多发于产后6周内的普遍规律,应加强产后及时、定期的回访工作,提供母婴健康体检,同时提供产后营养、产后运动、产褥期保健等专业知识指导,促进产后形体与健康恢复,加强产后情绪恢复的疏导等,使产妇能够从容应对产褥期的各种困扰。[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量表评分。两组产妇于出院前进行SDS(抑郁自测量表)与SAS(焦虑自测量表)测评,发现观察组产妇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测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产妇心理干预前后相关量表得分情况比较(X±S)
组别例数SAS值SDS值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5055.12±6.3451.71±4.2961.57±6.1253.86±6.54观察组5054.83±6.7240.86±5.3561.97±5.2243.22±5.632.2抑郁情况。两组产妇出院后,产褥期内电话随访,观察组有抑郁情绪者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两组产妇产褥期各阶段抑郁情绪发生率比较[n(%)]
组别例数3~4天 2周 4周 5周对照组5025(50.0)28 (56.0)20 (40.0)13(26.0)观察组503 (6.0)3 (6.0)2 (4.0)2 (4.0)3讨论
怀孕、分娩是自然的生命过程,也是一种应激。尤其是初产妇,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原因有激素的改变,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表现有产后角色转变的不适应,情绪不稳定、失落感等。产后抑郁是诸多产褥期精神障碍的一种,初期症状较轻,若不及时干预,产后2周内可能发展为程度较重的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产妇、新生儿的身心健康。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护人员对产后抑郁的正确处理率较低,不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 1/2[3],也说明妇保医护人员对产后抑郁的认识不足。我们更多的是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家屬健康教育存在缺位。目前发现产后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如果发现产后抑郁的患者,建议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提高转诊到位率和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使住院分娩产妇SAS,SDS评分与一般性护理产妇相比明显降低,QOL评分则明显升高,即可以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使其发展指向预期目标,从而证明了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参考文献
[1]朱翠萍.对产后抑郁症的预测[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5)230-231
[2]陈露露,周英.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0,29(8):319-321
[3]仇剑崟,王祖承,罗来敏,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临床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2001,1(34):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