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他们怕学习,不肯学,提起数学头就疼,但这是为什么呢?不妨请你想一想,你的学生是不是因为每天都在被动地学习数学,而不是主动地对数学感兴趣。为此,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就成了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那么,究竟该怎样摆脱这一困惑,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呢?下面,本人根据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民主、平等、融洽、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当这种好奇心发展为认识兴趣,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按照班级人数,给每一位学生编上座号,以便在练习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①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分析和讨论,总结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利用自己的座号数开始做游戏。游戏办法是,请座号数能被2整除的同学站起来,并从小到大读出自己的座号。②利用座号数认识偶数和奇数。先让学生站起来并一一说出自己的座号,看谁的座号能被2整除?请这部分同学坐下。教师帮助明确概念,这些是偶数,其余的是奇数。③学生通过探讨,总结出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还是利用自己的座号做游戏。④当学生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座号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同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站起来并读出自己的座号。通过学生的反应,教师很快判断出每个学生对此内容所掌握的情况。然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 、重视操作,活跃课堂气氛
动手操作、自注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有趣的挂图、教具演示等多种方法吸引学生,还要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只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我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动手折叠、动脑思考、动口说,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自己折出来的学具,在课堂上充当教具,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使所有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使他们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通过教具、学具的操作,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还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数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手脑并用”,他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在小学数学课上只有手脑并用,加强操作活动,才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我上《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出示红领巾、三角尺、时钟,让学生看角、指角;再拿出圆形制片,让学生折角、摸角;然后让学生用两个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摆弄大小不等的角;又通过图钉转换成“点”,两个硬纸条转换成用直尺画成的连接点的两条线,角的要素跃然纸上;最后把角的描述性定义成歌谣“一个角有个尖,一个顶点两条边,认真想仔细看,角的特征记心间”,学生边舞边唱,主动投入,兴趣盎然。学生在摆弄和剪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
五 、将数学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六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如:二年级教材《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在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的基础上,利用电教课件,使学生了解了“平均分”的两种方法,理解了除法所表示的两种含义:一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分成几份。美丽的图案,有趣的动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为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生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采用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进而想学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那么,究竟该怎样摆脱这一困惑,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呢?下面,本人根据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民主、平等、融洽、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当这种好奇心发展为认识兴趣,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按照班级人数,给每一位学生编上座号,以便在练习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①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分析和讨论,总结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利用自己的座号数开始做游戏。游戏办法是,请座号数能被2整除的同学站起来,并从小到大读出自己的座号。②利用座号数认识偶数和奇数。先让学生站起来并一一说出自己的座号,看谁的座号能被2整除?请这部分同学坐下。教师帮助明确概念,这些是偶数,其余的是奇数。③学生通过探讨,总结出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还是利用自己的座号做游戏。④当学生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座号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同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站起来并读出自己的座号。通过学生的反应,教师很快判断出每个学生对此内容所掌握的情况。然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 、重视操作,活跃课堂气氛
动手操作、自注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有趣的挂图、教具演示等多种方法吸引学生,还要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只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我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动手折叠、动脑思考、动口说,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自己折出来的学具,在课堂上充当教具,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使所有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使他们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通过教具、学具的操作,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还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数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手脑并用”,他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在小学数学课上只有手脑并用,加强操作活动,才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我上《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出示红领巾、三角尺、时钟,让学生看角、指角;再拿出圆形制片,让学生折角、摸角;然后让学生用两个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摆弄大小不等的角;又通过图钉转换成“点”,两个硬纸条转换成用直尺画成的连接点的两条线,角的要素跃然纸上;最后把角的描述性定义成歌谣“一个角有个尖,一个顶点两条边,认真想仔细看,角的特征记心间”,学生边舞边唱,主动投入,兴趣盎然。学生在摆弄和剪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
五 、将数学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六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如:二年级教材《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在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的基础上,利用电教课件,使学生了解了“平均分”的两种方法,理解了除法所表示的两种含义:一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分成几份。美丽的图案,有趣的动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为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生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采用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进而想学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