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蔺”和“离石”圜钱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圜钱在铸币史上出现于战国晚期,圆形圆孔,面分有廓、无廓两类,背皆平素,形制应从古时玉纺轮、玉璧演变而来。它是我国古代货币从形制杂乱的刀、布向统一的方孔圆钱过渡的一种重要形式。
  “蔺”及“离石”圜钱据考均出自战国晚期之赵国属地。查《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蔺邑为战国赵地,在今山西离石县西;离石邑,今山西离石县。二邑相邻,史载秦赵两国常为之兵戎相见。《史记·赵世家》载:公元前351年,“秦攻我蔺”;又载,前328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前313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至秦昭王时,秦国大将白起也曾率兵攻占蔺和离石二城。
  赵国铸币为刀布并用,包括足布、圆足布、方足布和刀币,币文也见有“蔺”或“离石”字样。至于“蔺”和“离石”圜钱的铸期,则有两种说法:一为战国晚期秦、赵争夺此两地时赵国受秦国货币形制影响所铸;二为秦于228年灭赵后所铸。笔者倾向于前一种说法,则“蔺”及“离石”圜钱连同于有上述两种文字的尖足布、圆足布、方足布和刀币等,皆为赵国所铸,而铸此二币后不久赵即为秦所灭,故存世极为稀少。
  “蔺”字圜钱面文分左右两种,左比右少。面皆有外廓,背平素。民国时钱币大家郑家相曾说:“蔺字在右者,前谱已见之,在左者,始见于药雨此次之所得。近今(1943年)张季量出示一品,云是昔年得诸北方者,则蔺字在左者亦见矣。”足见此币珍贵。至于“离石”圜钱,至今见诸谱载或实物,也不过数枚而已。
  阁主所藏一对“蔺”字圜钱皆生坑美品,右“蔺”(图1)直径3.8厘米,重10.8克;左“蔺”(图2)直径3.75厘米,重10.05克。“离石”圜钱(图3)直径3.7厘米,重6.05克。此三币,阁主视为至宝。另有一枚极美之“济阴”圜钱,前些年因泉友渴求而割爱,至今仍痛惜不已。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中国瓷器艺术从六朝时期即开始大量向国外传播,其中极具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松纹作为中国艺术元素的一份子和其他纹饰一道对国外陶瓷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洲各国是最早接受中国瓷绘松纹影响的地区,早在元代,输出中东伊斯兰地区的青花瓷中就已经有了松纹出现。如图1就是现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元青花“三友图”碗,器型敦实、多层装饰,画风雄健有力,纹饰为极具中国文化意韵的松竹梅组合纹饰。中国最早的瓷绘“三友图”即
期刊
紫砂壶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传世的紫砂精壶如满天星辰,照耀着我国陶瓷历史的星河。历代制壶大师毕智穷工、技艺绝伦,以紫砂文化特有的气韵,昭示着我们民族的灵秀与辉煌。  清末民初,宜兴紫砂业经过清咸同年间的战乱,逐步走向复兴。当时有三位少年英才拜在宜兴紫砂业名师汪春荣(生义)门下,学习制作紫砂壶的技艺。他们就是近代制壶名家汪宝根,近现代壶艺大师吴云根,近现代花货泰斗朱可心。这三位同门师兄弟学艺时情
期刊
20世纪70年代末,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固始县抢救发掘了一批墓葬,其中一号墓规模较大,盗掘比较严重,其大件玉器多已被盗走,现存下来的也是极其珍贵的装饰品。计有璧、璜、龙佩、环、圈、珠、管、玉人、带钩等。多数为素面,也有少数雕刻有精细的花纹,特别是雕琢成人物和龙的形象之装饰品,姿态生动,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工艺精细,虽在地下被埋藏了两千多年,但其光泽多数仍晶莹光亮,充分显示出当时的琢玉工艺和抛光技
期刊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启动的文化经济职业岗位培训项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此次启动的职业艺术品鉴定师培训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培训取得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以便持证上岗,使之职业化,继而规范艺术品市场的鉴定。  这一职业培训对眼下鉴定学的人才断档状况也是一个广羊补牢的可喜之举,理应鼓与呼。  但问题是,艺术品鉴定尤其是古今书画真伪的鉴定,是一项涉及学科十分广泛且知识积累过程又是
期刊
编者按:越窑,作为我国最早形成的青瓷窑系,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工艺与技术直接影响了浙江其他窑系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南北方及周边国家的青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关于越窑的研究,也历来是古陶瓷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浙江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馆长孙海芳先生多年来孜孜不倦地钟情于越窑青瓷的收藏与研究,他所收藏的越窑青瓷“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品质之精,等级之高,堪称集越窑之大成”(朱
期刊
盒是一种容器,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盛化妆品的油盒、粉盒、胭脂盒,存放铜镜的镜盒;装药的药盒,装茶末的茶盒,还有装香料的香料盒,装食品的果盒和文房用品的笔盒、印泥盒等。越窑在唐代即已开始大量烧制瓷盒,此后各代均有烧造。越窑瓷盒造型千姿百态,釉色温润优雅,装饰丰富精美,使用功能齐全,至今令人赞叹不已。现将孙海芳先生收藏的部分越窑青瓷盒介绍与广大读者共赏。    唐青釉素面粉盒  撝本10.5厘米 高6.
期刊
春陵江发源于永州市蓝山县大麻乡人形山,北上流经桂阳,入湘江、洞庭湖,自古以来为桂阳进出货物的惟一航道。  瓦窑,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樟市乡春陵江畔。听老人讲,瓦窑是烧造菜坛、米缸之类瓦器的土窑,以其窑名直呼村名。“瓦窑村”为古时货物集散地,是樟市乡的古墟场。上世纪60年代因修建欧阳海灌区,瓦窑村已移民耒阳。      2007年3月31日,正是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季节,我和两位瓷迷探知春陵江水位自去冬
期刊
我国瓷器收藏界中流传着一句名言:“北耀州,南龙泉,南北名瓷,永世流传。”这其中北耀州就是指现在陕西省铜川市以黄堡镇为中心,包括上店村、立地坡、陈炉镇、五华村等前后经历了七个朝代七百多年时间的陕西名窑——耀州窑。  耀州窑是我国宋代著名民间瓷窑之一,她以高超的刻花制作工艺,丰富的造型,诱人的色釉著称于世。如能得到一件耀州窑的完整器物,会让每位瓷器收藏的爱好者兴奋不已。  我本人也是一个耀州瓷器收藏爱
期刊
(鄉宁)方鴞  商代晚期酒器,通高41厘米,宽25.1厘米,重9.1千克。器身为长圆形,束颈、鼓腹,口沿上有一对高耸的伞状立柱,四足为三棱锥状,器盖微拱呈弧形,盖上有一立鸟形钮。器身纹饰可分为三段:口沿下饰一周三角蝉纹,颈部饰一周龙纹,腹身饰大兽面纹。器内铸铭文一字。该器器形宏大,纹饰繁缛,铸造精良。    鴞卣  商代晚期酒器,高24.2厘米,宽21.5厘米,重3.40千克。该器造型十分奇特,为
期刊
几年前,笔者在成都古玩市场上,集得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名家张志汤一粉彩小品花鸟四方瓶(如图)。    此粉彩小品花鸟四方瓶,高仅13.1厘米,口径3.5厘米,瓶腹部最宽处为7.2厘米,足径4.5厘米。四方瓶口,向下逐渐扩张,至瓶腹部最宽处后,又渐内收至浅圈足,四方底足。正背各为一粉彩花鸟图案,正面花鸟图案左上题款为“志汤写”及一印章。两侧各有五言诗文一句:“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花。”“明年纵相见,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