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经营的六西格玛管理法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美国MOTOROLA公司创立了6sigma管理法,并获得了极大成功,包括GE、柯达、杜邦、HONYWELL等财富500强企业相继实施6sigma战略,6sigma为这些企业不但节省数十亿美元,而且还迅速提高公司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巩固了日益变化的客户关系。正如GE前公司董事长CEO杰克·韦尔奇所说:“6sigma已经像野火一样燃遍了整个公司,而且在改造我们所做的一切。”6sigma正改变着传统的商业习惯。6sigma这几年引入中国后,许多中国企业家对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不甚了解,出于职业的本能和好奇渴望了解6sigma,他们很想知道:什么是六西格玛管理?六西格玛真的能获得超额收益吗?如果要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步骤如何?策略如何?本文将逐一回答这些问题,让更多企业家有所认识。
  
  一、质量管理发展史的回顾
  
  20世纪,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各方面取得了无数重大成就,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纵观全球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企业的质量管理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形成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前。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人们开始了对产品的严格检验,并将质量管理的责任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进而由“工长的质量管理”又发展到“检验员的质量管理”。这一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是“专职检验”、“事后检验把关”。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形成于20世纪的30年代到50年代。193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的正式出版,以及随后道奇、罗米格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提出,开始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事后检验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移”。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历史进入50年代以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开始孕育。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费根堡姆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这可看成是质量管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全面质量管理过去的英文缩写是TQC,其“C”是“control”的缩写。由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风靡全球。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注重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全面、全方位参与管理”。
  20世纪60年代后,戴明、朱兰、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各国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创新。特别是日本,提出了全公司质量管理(CWQC),首创QCC团队质量改进方法,田口质量工程学、5S现场管理、TPM全面生产维护、QFD质量机能展开和JIT丰田生产方式等,归纳了“老七种”、“新七种”统计工具并普遍用于企业的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1979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出版了《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确立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和“零缺陷”理论。1987年是质量管理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ISO组织发布了其第一套管理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适应全球化贸易的质量体系认证由此拉开帷幕。1995年,日本科学技术联盟发布了《TQM宣言》,用TQM取代TQC,其中“M”是“management”的缩写,更加突出了“管理”,充分表明它已经不再局限于质量职能领域,而演变为一套以质量为中心,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TQM比TQC更加进步。
  
  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起源和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摩托罗拉是众多市场不断被日本竞争对手吞食的西方公司之一。当一家日本公司从摩托罗拉手中买走摩托罗拉在美国的一家电视机制造厂后,很短时间内摩托罗拉的这个电视机厂在日本人手里像变魔术一样,生产的电视机的缺陷率只是原来摩托罗拉管理下的二十分之一。在这个时期,世界上最早生产电视机的厂家摩托罗拉于1974年正式告别了电视机生产。在这之后通用电气也放弃了电视机的生产,甚至整个美国都放弃了电视机的生产。难道电视机市场已经饱和,已经无利可图了吗?显然不是。我们知道电视机的更新换代很快,新技术的不断置入使得顾客对其的需求也活力四射。就拿我国目前来看,电视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甚至城镇家庭已有几台。然而,其它的发展中国家的普及程度远不如我国,中国的电视机在国外还很走俏。中国的TCL彩电大量销往印度和越南就是很好的例子。日本的家电及小汽车在美国市场上也有其一席之地,卓越的质量,低廉的价格对美国企业造成致命打击。美国可以放弃电视的生产,但还敢放弃电冰箱、小汽车的生产吗?
  摩托罗拉公司曾一度在其服务的每个市场上都连遭败绩。顾客对摩托罗拉的不满和失望四处蔓延。运营成本持续攀高,导致利润令人沮丧。它丢掉的市场份额全都是被日本竞争对手抢走。摩托罗拉的经营体系由于不是针对顾客满意度而设计的,因此回应迟缓,而且回应方式通常也不旨在令顾客满意。摩托罗拉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未达到应有的水准。产品质量低劣,顾客遇到了太多意外的产品失灵。内部官僚系统孤芳自赏,很少考虑如何服务顾客。所幸的是,日本企业在市场上击败摩托罗拉的同时,也提供了如何更好经营运作的标杆,摩托罗拉公司派高层经理和主管去日本企业考察,他们发现,日本拥有全国性的员工参与和团队协作规划,专注于改进运作以更好地服务顾客。日本的企业做到了不仅运用员工所提供的劳力,而且发挥他们的才智和知识。从其顾客那里,摩托罗拉认识到自己必须变革所有运作系统,包括制造、服务、行政和销售,使之专注于全面顾客满意。从日本企业那里,他们则学习到:让公司所有员工集思广益是提高效率和士气的有效方法。日本企业还让他们认识到,简化设计会产生更高水准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1987年,当时摩托罗拉的通信部门经理乔治·费希尔(后来成为柯达的CEO)创立了一种质量管理新方法,这种革新性的改进方法就是6sigma方法。同时,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于1987年设立了马尔科姆·鲍得里奇国家质量奖。在摩托罗拉公司主席鲍伯·高尔文的支持下,6sigma方法在公司范围内得到推广。实施6sigma方法仅仅两年,摩托罗拉就获得了马可姆·波里奇国家质量奖。
  
  三、6sigma管理的成功经验
  
  摩托罗拉从实施方法的1987年到1997年,销售额增长5倍,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带来的节约额累计达140亿美元;股票价格平均每年上涨21.3%。公司主席鲍伯·高尔文说过:6sigma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关于文化的东西,是一种行为规范。
  美国的的通用电器(GE)1995年导入6sigma管理,从打破平静的第一年起,效益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98年底的收益是7.5亿美元,1999年底的收益是20美元,预计到2010年公司的收益将达到150亿美元。CEO杰克·韦尔奇说过:6sigma是我们曾尝试过的最重要的管理培训方法,它胜过到哈佛工商学院就读,也胜过到克顿维尔进修,它教会你一种完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美国的霍尼韦尔公司1998年导入6sigma管理,当年公司的生产力提高了6%,毛利率也创记录地达到了13%,公司的市场价值每年增长27%,到1999年公司在这一年就节省了6亿美元。公司一位负责人说:6sigma管理不仅仅是一些数字,它是我们采用各种可能的手段,锐意创新,追求完美品质的决心宣言。
  现在几乎所有的财富500强的制造型企业都陆续开始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战略,ABB,柯达,西门子,诺基亚,中国的海尔、联想等。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在质量领域领先全球的日本企业也在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了向6σ进军的旅程。尤其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通用电气之后,所有公司都将6σ战略应用于组织的全部企业流程的优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制造流程。6σ质量控制策略不仅应用于生产制造业和所有服务行业,它更是一种关于质量的管理哲学。
  
  四、6sigma实施步骤和策略
  
  企业实施6sigma管理需要按DMAIC即定义、量测、分析、改进、控制(简称DMAIC)步骤进行:
  六西格玛管理几乎整合了所有的现代管理工具和方法:(1)管理工具有电子商务和服务,ERP,精益生产,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战略性业务同盟,作业管理,组织结构重构,JIT准时制等。(2)统计工具有质量功能展开(QFD),显著性检验,实验设计(DOE),田口方法,统计过程控制图(SPC),方差分析(VOA)与回归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多变量分析,TQC新、老七种工具等。
  6σ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它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必须要实施6σ战略,因为实施6σ战略是一项高额投入,长期超额回报的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企业内部组织中已经存在一个非常良好的管理机制,整个企业在不断改进,并且取得很好成效,在这种情况下要实施6σ战略,必须首先考虑6σ是否能够和有必要取代原有体系,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使用原有体系就可以了。
  根据国外大公司推行6σ质量计划的经验,成功地实施6σ质量计划须综合采用以下策略:
  (1)公司高层管理者强有力的推动;(2)建立基于客户驱动的质量指标和考核方式;(3)全员参与,建立跨职能小组,发扬团队合作精神;(4)坚持连续改进;(5)采用并行工程,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尽量并行和集成;(6)建立与供应商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鼓励和帮助供应商实施6σ质量计划;(7)建立面向应用和解决质量问题的6σ质量改进培训计划。
  
  五、6sigma在我国推广前景的展望
  
  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家对这一外来管理理念仍处于观望之中,几乎还没有全面导入6σ的企业出现。6σ要求数量化的方式去描述问题,解决问题,而中国企业界文科式的思辨思维对量化管理具有天然的屏障。6σ质量策略是建立在统计方法与技术上的一种管理哲学,推广和实施6σ需要实践者具备一定的统计基础和统计学思想,而这些也正是中国企业家最为缺乏的东西,能吃透6σ实质者甚少,因此,企业管理者本能地排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众多中国企业把目标瞄准了世界500强,认识到巨大差距,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壮大是对每个企业家的挑战,中国企业唯一的对策是迎头赶上,尽快展开6sigma的学习和实施,现在许多中国优秀的企业如春兰、TCL、联想、澳柯玛等正实施或即将实施6sigma项目,我们可以完全预料,当中国企业提升基本管理水平之后,在寻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选择6σ管理将成为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商务”,其核心仍然是商品交换。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处理都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实现,而物流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除少数商品和服务(如各种电子产品、软件、咨询服务等)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其它大多数产品仍要通过物理方式的实体传输过程来实现物流。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
近几年一部分优秀的民营家族企业在企业规模扩大后,选择了股票上市的道路,并形成规模不小的上市公司“板块”。民营家族企业在走上股票上市的道路后,如何对战略作出调整,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又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发展道路,将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动态环境下实现高成长。    一、民营家族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1、家族式企业的优势。家族企业与普通企业相比,其优势在于:首先,家族企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其可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完善现代国家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一、对职业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迅速接轨,当今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是取决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力,取决于技术转化为标准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能力,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成为合理、有效的贸易保护措施。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为技术标准的竞争,推进标准化,大力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实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
陕西省目前国有资产大约有1000多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近一半,但整体使用效率不高,缺乏活力.国有资产如何有序退出,是当前企业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及时开发生产新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是陕西省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国有控股的多元化焦化企业,隶属于陕西省国资委.总资产3.4亿元,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达三亿元.主要生产设施有60万吨洗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务必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企业管理工作也需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笔者通过所在单位的改制经验,深感只有职工创新意识的提高,才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才能使企业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促进新发展。企业要围绕生产和经营工作,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首先,企业只有实现管理创新,才能建立起“产权明晰、
2004年,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区抢抓机遇,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组织区内涉农企业加快生产,扩大规模,积极开拓市场,工业经
延安石油机械厂,这个上世纪70年代初由北京内燃机厂援建的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过辉煌,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也饱尝了停产、半停产和持续亏损的辛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