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息的中国梦:从大同社会到共产主义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land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2.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3.感受先贤今哲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重点难点】
  跳出书本联系现实,体会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儒家学说思想是不是对中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小?多数人回答:是。那么,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真的在当代中国已经没落了吗?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学生讨论回答,师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道之行也》,希望能够回答这一系列问题。
  (屏显:千年不息的中国梦——从大同社会到共产主义)
  二、初读课文
  1.齐读课文。梳理个别词语。
  2.简介《礼记》。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礼记》这本书。《礼记》是四书五经之一,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祭祀、职位以及重要事件的标准化礼仪流程,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古代中国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比如我们学过的《周亚夫军细柳》,其中有一句“介胄之士不拜”就是源出于此。
  三、研读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本文四句话分为三部分并说一说主要内容。
  学生先讨论发言,然后教师总结“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努力工作,人人安居乐业。
  2.研读第一句。
  (屏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句。
  师:“天下为公”后用冒号可以吗?
  (屏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可以改成冒号,因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在具体解释何为天下为公。也就是说理想社会具备两个特征: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研读:大道。
  学生再次齐读第一句话。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翻译:最高的政治理想得以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共有的。“之”,无意义。
  师:请大家看下面的材料。
  (屏显材料一,指名读:
  道,理之者也。——《韩非子》
  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董仲舒传》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韩愈《原道》)
  师:道,是中国文化哲学中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复杂的词语。说它简单,因为每个中国人都能意会;说它复杂,因为其内涵和外延无比广泛。我们今天选择呈现的是和本文内容相关的政治哲学的内容。在中国古典政治学的范畴里,道,意味着“治”,治理,天下大治。那么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呢?我们来看一看这八个字: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研读: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学生再次读第一句话并结合注释翻译:(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师:通假字“与”通“举”,选举。
  师(追问):这八个字是从哪两个方面讲解理想社会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社会层面(选贤与能)和个人层面(讲信修睦)。
  指导学生背诵第一句话。
  引导学生发现古今理想社会的共同之处。
  (屏显材料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目标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諧
  社会结构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行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师:请大家看看课文的第一句话和我们熟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一下,有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学生讨论回答。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节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是不是越来越小呢?我们可能不能给出具体量化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儒家文化在今天绝对不是小学生背诵“三百千千”而已。
  5.研究第二句和第三句话并分析其主要内容。
  学生齐读第二句、第三句话。
  师:这里有两处词类活用,很重要:亲其亲、子其子。谁能联系课下注释翻译第二句?
  生:所以人们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屏显材料三:
  春秋 孔子:泛爱众而亲仁。
  战国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西汉 贾谊: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宋代 张载:民胞物与。
  近代 孙中山:博爱。)
  师:看了这些材料,我们很有感触。博爱,是全世界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全人类一致追求的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应有之义。若能推己及人,仁爱为怀,那么,人与人之间便能和谐相处,社会便能进入“和而不同”的美好境界。
  师(追问):那么,怎样实现大同社会?文中哪句话可以用来简单回答?
  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师:物尽其利,人尽其力。我们的先辈就是秉承这样朴素的思想努力地生活,努力地建设,薪火相传,将我们中华文化延续了五千年。今天的我们该怎样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添砖加瓦?我们再来看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齐读。   (再次屏显材料二)
  6.研读“天下为公”。
  教师:现在我们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爱国者,努力建设国家呢?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回顾:天下为公。
  7.研读第四句话。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大同社会遥不可及吗?有可以量化的指标吗?孔子梦想中的大同社会最终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齐读最后一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教师(追问):嗯,不关大门也是大同社会的考核指标之一。那么看来我们只要稍微努力一下,把防盗门拆掉、防盗窗拆掉,社会主义就能建成,共产主义就要实现了哦!孔子的要求不算太高啊!但是,儒家的终极理想真的如我们看到的字面一样简单吗?
  (屏显材料四:“盗”“贼”)
  师:认识这两个字吗?盗:私利物也。从[欠] (流口水),[欠] 欲皿者。贼:从戈,用戈(武力)毁则(准则,法则)。盗,最原初的意义甚至是起了坏心思就叫“盗”。贼,最初不是指小偷,也不是后来很多文字学家说的“以戎取贝”,而是指用武力破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什么要解释这两个字?请看屏幕——
  [屏显材料五:世界近年来的战争。
  1991年海湾战争
  1991年索马里内战
  1992年波黑战争
  1993年索马里战争
  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争
  1999年科索沃战争
  2001年阿富汗战争
  2003年伊拉克战争
  2011年利比亚内战
  ……
  正在進行:叙利亚战争(屏幕出示图片:叙利亚的孩子——世界欠他们一个童年)。]
  教师:看了这些文字和图片,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触。限于时间,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做过多的分析。但是课后大家可以去请教一下政治和历史老师,去了解一下这些战争的起源,认真思考我们周边的世界为何会有霸权主义横行。回过头来再读一读《大道之行也》,相信你会有更多的不一样的体会。
  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以贯之的理念。“大同世界”理论随着时代进步也一直在发展,不但对中国,同时对于世界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四、总结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所谓“道不远人”“百姓日用即道”,那些说起来貌似很空洞玄虚的理论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正在并且将持续地、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今天的我们必须追随历代仁人志士思考:国家的未来和我们的责任。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我们也该时时刻刻记着这句话!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过分强调知识本位,忽视文章美育和德育的问题。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正在摧毁学生对古典文学、文化的兴趣。针对当前文言教学中的问题,笔者以执教《岳阳楼记》为例,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咬文嚼字品文言之美  朱光潜先生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
期刊
一、立足丰富资源,启迪学生思维  1.在古人的诗句中感受春天。  这节课从背诗开始。“今天是个下雨天,关于春天的诗句,你能背出几句呢?”肖老师的一个话题,引出了学生脑海里关于“春天”的诸多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些诗句不仅引燃了学生的记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为下面的授课做了铺垫。  2.在教师的
期刊
一、探究新知  1.情境体验。  (1)播放视频,假设“国际乒乓球大赛将在本地设赛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用“抽扑克牌”游戏来确定观看比赛人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抽扑克牌”游戏:有3堆扑克牌,每堆10张,其中:①中全是红色的,②中是5红5黑,③中全是黑色的,每组选1人上台抽5次,每次抽后放回。谁抽到的红牌最多?从这个游戏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初步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里的“语言文字运用”与语用学中的“语用”有共通之处。语用学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语用教学,即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语用”,指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借助不同语境来解读文本极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否实现“语用”是关键,而实现的途径就是建立教师、学生和文本之
期刊
主持人语  “今天,你被‘推门’了吗?”某段时间,这句问候逐渐成为一线教师间的流行语。“推门”,指的就是各级教学主管部门轰轰烈烈开展的“推门听课”活动。对于“推门听课”这一课堂监管策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教学监控的价值和意义,优化学校管理,发挥“推门听课”的正向效能。  摘要 实施包括“推门听课”在内的教学监控应该以激发教师成长为基础,以促进学校健康协调发展为宗
期刊
韩雪屏在《言语知识新视点》一书中说:“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质上是一种言语教育,应当属于语用研究的范畴。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的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规则系统,但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去研究语言,而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去进行交际的言语能力。”教师如果能够灵活运用语用学理论去指导课堂,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就会使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有“语文味”。  2018年5月,在薛城
期刊
摘要 日常语文教学中,师生“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明确“随文写作”的定义及特点,探讨“随文写作”的价值与意义,研究“随文写作”的实施路径,是推动写作教学的有益尝试。  關键词 初中语文 单元作文教学 “随文写作”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可是,日常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
期刊
摘要 “推门听课”要成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必须对听课的铺垫预设、内容选择、方式节奏把握、评价反馈四个方面进行认真的前期准备和规范化操作,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发展,形成以生为本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推门听课”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监控  “推门听课”原本是教育管理者为了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了解真实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强调的是在教师没有准备的前提下进入课堂观察真
期刊
【案例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习得多少为评价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教”的本质在于指导“学”:一为学生,促进学生自由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二为学习,“教”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三为会学,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活动,习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获得思维发展和多种审美情绪的体验,并最终成为“自我维持的终身学习者”。  统编语文教材中“自读课”的出现,意味着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现行教学中,笔
期刊
工作室由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增光领衔,共有成员10名,分别来自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5所中学。工作室成员坚守“文字润心灵,书香厚底蕴”的信条,让阅读润泽生命,用智慧引领人生;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追求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快乐、幸福地学习语文,因语文而彰显青春活力。同时,工作室教师紧紧围绕语境中的文本细读,引领学生浸入文本,潜心揣摩语言,悟情、悟理、悟道,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