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的音乐鉴赏公共课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这一课程的教学遭遇到较多的困难。分析音乐鉴赏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教学模式,使高校音乐鉴赏课焕发新的光彩。
关键词:音乐鉴赏;公共课;教学困境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教育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目标是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吸收中外优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多元化的文化,大力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设了多种公共艺术课,这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些高校的音乐鉴赏课教师教学过于专业化,学生根本听不懂教师的授课内容,导致选修的人数减少,影响正常开课。为此,本文将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
一、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音乐鉴赏教育遭遇困境主要是由于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由赫尔巴特原创,经过苏联教育人士改造传入我国。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对其进行调整,逐渐形成现在的模式。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普遍被使用。该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理论的深入剖析和系统教學,向学生传授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构建知识框架。该教学模式围绕“三中心”进行,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教学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即“学生听、教师讲”的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过分重视教师的角色,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中任何一部分的缺失对教学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主要采取的是“传递—接受”的模式,尽管其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知识,但是这始终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是中心,课堂教学是中心,教材是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这一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教学范围内。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很少,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学生的个性被严重制约。
2.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忽视能力的培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是我国高校重要的教学目标。高校的音乐教学采用“传递—接受”的模式,简单地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唯一目的。这必然造成学生的参与性大大降低,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弱化了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只重视音乐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法。教学既是学习认知过程,同样也是情感的一种传递,认知和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高校的音乐教育采取“传递—接受”的方式,仅仅重视知识的认知过程,忽视了有效的情感传达,重视学生智商的培养,忽视了对情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难以满足学习者的情感需求,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高校音乐鉴赏公共课的突围
针对“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存在的种种不足,教师可以主动采取“情境—陶冶”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生积极的情感调动起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成长。采用“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中的不利因素,要实现两个重要转变:
1.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并重。“情境—陶冶”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和教师共同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从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转变。“情境—陶冶”模式重视音乐鉴赏公共课的特点,注重展现音乐教学的文化性,教学中突出审美知识的学习,注重研究音乐与历史的关系,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音乐鉴赏;公共课;教学困境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教育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目标是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吸收中外优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多元化的文化,大力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设了多种公共艺术课,这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些高校的音乐鉴赏课教师教学过于专业化,学生根本听不懂教师的授课内容,导致选修的人数减少,影响正常开课。为此,本文将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
一、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音乐鉴赏教育遭遇困境主要是由于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由赫尔巴特原创,经过苏联教育人士改造传入我国。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对其进行调整,逐渐形成现在的模式。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普遍被使用。该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理论的深入剖析和系统教學,向学生传授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构建知识框架。该教学模式围绕“三中心”进行,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教学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即“学生听、教师讲”的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过分重视教师的角色,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中任何一部分的缺失对教学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主要采取的是“传递—接受”的模式,尽管其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知识,但是这始终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是中心,课堂教学是中心,教材是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这一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教学范围内。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很少,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学生的个性被严重制约。
2.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忽视能力的培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是我国高校重要的教学目标。高校的音乐教学采用“传递—接受”的模式,简单地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的传授是教学的唯一目的。这必然造成学生的参与性大大降低,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弱化了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只重视音乐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法。教学既是学习认知过程,同样也是情感的一种传递,认知和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高校的音乐教育采取“传递—接受”的方式,仅仅重视知识的认知过程,忽视了有效的情感传达,重视学生智商的培养,忽视了对情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难以满足学习者的情感需求,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高校音乐鉴赏公共课的突围
针对“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存在的种种不足,教师可以主动采取“情境—陶冶”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生积极的情感调动起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成长。采用“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中的不利因素,要实现两个重要转变:
1.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并重。“情境—陶冶”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和教师共同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从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转变。“情境—陶冶”模式重视音乐鉴赏公共课的特点,注重展现音乐教学的文化性,教学中突出审美知识的学习,注重研究音乐与历史的关系,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