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本人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物理、理解物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驗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八年级物理“序言”时,让物理从学生的生活中走出来,使物理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像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置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创设故事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尽量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情趣,多应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来呈现教学的内容。如学习《磁场》一节引入新课时,教师讲:“在我国的古书《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却很迷信。有一天,宫外有位自称叫奕大的人求见,说是有宝物要献给皇帝。汉武帝一听,马上召见。只见奕大从怀中取出一对棋子,说这叫斗棋,放在一起争斗不已。汉武帝命人拿来棋盘,奕大把两只棋子靠近摆在一起,果然能够‘相距不休’。一会儿,奕大又换了个法子,两只棋又相互吸引不肯分开。这个玩意儿可把皇帝给逗乐了,他马上下令封奕大为‘五利将军’。”同学们,如果你是奕大,你会用什么来做那两只棋子呢?这样使学习的内容更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动画情境
  
  单靠一幅图、一段话是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的。而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促成认识活动的探索化、动态化和情感化。例如,在学习“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这节课时,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快知道磁场对电流会产生力的作用,并将磁感线方向、电流方向、导体运动方向等信息通过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一起传输给学生,使学生领会磁感线方向、电流方向、导体运动方向三者的关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四、创设实践情境
  
  教师应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根据家用电器的铭牌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五、创设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学生打开学习物理的窗口。为此,教师在教学前,可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时,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在跑的过程中脚下突遇障碍物会有什么感觉?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我们骑自行车时停止用力,自行车能否继续向前行驶等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六、创设成功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成功情境”,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自豪感和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获得满足。让每一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那么学生学习的过程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情感经历,使学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平时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就应考虑学生的基础分层布置,让每个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自豪,使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我成功的需要。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和新课标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提出了让教师成为导演,成为课堂的策划者,让学生成为演员,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探索.  关键词:教学模式 师导生演    案例:上一学年,学校新分配来一位很文弱的年轻女教师.从常例看,新分配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平均分与其他班级平均分相差五六分是很正常的.然而出乎全校老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应设计开放型作业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实验型作业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设计调查型作业以形成学生的合作意识,设计阅读型作业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设计观察型作业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 设计 能力 发展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传统教学中学生作业的设计有许多
打造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文的环境;创建和谐校园,离不开人文精神;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更离不开人文的“阳光”,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充满着文化和生活的气息,数学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起着人格教化的作用,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呢?一、做到把爱洒向学生,体现人文关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爱是
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师都在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一、分层教学,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要想让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分层次教学”,因为一个班中,学生的基础有好有差,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强有弱,班内分层教学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引入不仅是新、旧知识的纽带,承上启下的桥梁,更应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想像力,激励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关于如何进行新课的引入,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一、游戏趣味法课题的引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
传统模式下,教师的教案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教师根据教案组织教学时,学生的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是建立在对学习策略的掌握上,教师必须系统地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恰当的学习策略,很多教育专家都说,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如果我们不把学生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就不会有生成能力的可能性,学生能力既需要条件、机会,更
物理实验的教学,一直沿袭着过去的模式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由学生自己设计的带有研究性的内容。这种呆板的千篇一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和激情,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中学物理实验必须改革,刻不容缓!  新课程的提出就像一阵春风吹活了陈旧、乏味的中学物理实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新课程的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为此,《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一、自主学习——从“被动”到“主动”“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而言的。人是自觉能动的实践主体。这种自觉能动性,就是人的自主性。因此我们要考虑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学生数学作业的完成状况显得不堪入目,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虚”、“二繁”、“三无效”,“一虚”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更甚至抄袭他人作业,换
数学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表达的主渠道,也为发展学生数学表达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新课程呼唤着数学表达,广大教师呼唤着数学表达,广大学生更迫切地需要数学表达,从学术性数学状态转化为教育性数学状态,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也为学生的数学表达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倡导,为学生的数学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广大师生应抓住这难得的良机,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而努力奋斗。    一、发展学生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