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农村教育十余年,来到城小两年,我一来就有人告诉我,城里的孩子不比乡下孩子,条件优越、调皮难管教,你要有心里准备,一来我接任三(3)班班主任的工作,两年里我有乐也有苦,有喜也有忧,有得也有失。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领头雁,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而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工作,在工作中,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不断总结过去工作的得失,探研新的工作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想素质是学生的灵魂”。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灵魂的引路人、手术师、护花使者。班级管理“柔”和“刚”都必不可少,该“刚”则“刚”,因为我们必须维护校纪班规的尊严。该“柔”则“柔”,因为教育需要我们去感化心灵,触动灵魂,以境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记得我接手班主任不到一个星期,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王辉与班里另外一个男生闹矛盾,却把怨恨强加在与他闹矛盾的男生的好朋友刘敏身上,他与几个要好的朋友下午放学后对刘敏施加不礼行为。据了解,王正辉是个聪明、能干的学生,自从和其他大学生一起混,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还经常旷课、骂人、打架、不交作业,当时我第一反应是“请家长”,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提高嗓子说:“说你家长的电话号……”等了半天没有反应,我抬头看他,他由刚才傲气的面孔变为了仇视的面孔,攥紧着拳头,我震撼了: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竟然有这样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我想他唯一怕的肯定是家长给的皮肉之苦。沉默了几分钟,我开口了:“王正辉,老师知道你现在知错了,也知道你很聪明,你曾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那时老师夸奖你,同学们好羡慕你呀!你发展成这个样子,难道是你希望的吗?你真的想做这样的学生吗?你就准备这样迎接你的新老师吗?他低下了头,我把握时机,接着说,现在新的学年开始了,你长大一岁了,老师知道你会痛改前非,努力学习,重造自我,做一个合格的学生的……”听了我的话,他满脸泪水,哽咽着,他没说什么,只是深深地鞠了一躬,离开了办公室。一天以后,我抽屉里放着王辉的字条:老师,我知道错了,给您添麻烦了,你能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我很感激,以后我会慢慢改掉我的恶习的。看到他的字条,我很欣慰,是因为我教育方法的改变起到作用。
  在工作、生活上,我以人为本,用无私的爱,抚慰学生的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常常被学生用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但是换个角度,让教师来理解这句话,它所表达的内涵则是:只要是我的学生,我就应该关心他。去年,我班转来一个很文静但脸上有一大块胎记的女生——李开,几周的相处我观察到她与别的女孩不一样,整天闷闷不乐,从不与人说话,老是低着头,给我的感觉是她很自卑,心里压力很大。一天,她父亲找到了我,说到她的情况:在原来的学校上学时,虽然她脸上这样,但大家彼此了解,所以没有人嘲笑她,现在来到新环境,很多学生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更有甚者,用侮辱性的语言恶语相伤,这些让她感到受到了歧视,心理压力很大。对此我才认识到我的班主任工作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细致。于是,我马上召开主题班会“学会尊重他人”,会上我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尊重他人”的认识。经过这样的教育,班内的同学变得更有意识地去尊重他人。经半年的努力,她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学习成绩还在全班冒了尖。
  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单调,枯燥乏味。针对学生心理上的困境,我要求学生参加班级兴趣小组,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为了巩固效果,我在班内举行“每天一句英语口语,每天一张书法练习,每天一句名人名言”活动,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体验了意志的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情,愉快自己的身心,真正做到劳逸结合,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发展。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班成果累累。是的,对于学生的每次转变,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我都很珍惜,并大加鼓励和赞赏。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心理,经常找孩子谈心,教诲他们少比聪明,多比勤奋;少比优秀,多比进步。在他们的心中我是个说话算数的“老班”了。
  力量在于目标,核心在于尊重,重点在于氛围,关键在于疏导,成果在于巩固,我没有感觉到城里的孩子难管,只要你时时刻刻用你的真心,用你的爱培育,用心浇灌,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就能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发自内心,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这是我担任班主任的感悟。愿自己是一片绿叶,给学生予生机,即使枯萎也毫无怨言。
其他文献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孔子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化,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故此,语文教学应以成就思想、丰富心智、提高灵魂、锻铸人格为基础。语文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将其
期刊
有点理性的人都应该承认,写字和做人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偏偏是我们的某些教育者硬生生的把二者拉扯到一起:“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还当成响亮的口号,醒目地写在学校的墙壁上,更有甚者还当成办学特色,向人大张旗鼓地介绍,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说通的,又是怎么让人相信的?  写字的形式与道德教化并非简单地关联和对应,看二者有无内在的联系,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套用一下可知:“因为能堂堂正正写字,所
期刊
义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76页教材倍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倍的知识,感到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教学中,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让学生在摆、画、看、说、拍、跺等方式中,由一个几、几个几引入,过渡到倍,逐步渗透理解体验倍的含义,构建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  一、动手操作、感知认识、迁移知识  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1个几,几个几是多少入手,先让学生摆出一个正方
期刊
现今的孩子,均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所以上幼儿园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孩子摔倒了不肯自己爬起来反而哇哇大哭;看见五颜六色的小动物积塑、木珠就忍不住往嘴里送;倒着爬滑梯而被上面急速滑下的孩子踢伤了脸、手;课问喜好满教室奔跑、追逐而常常摔倒、撞伤……究其原因,家长只重视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却根本不重视孩子动手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许多孩子现阶段能够完成的事,却都由成人包办好了:孩子摔
期刊
有效课堂离不开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 在我国古代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人享用终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容易把人引入歧途。新课堂模式下,要实施有效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完善人格的目的。教学中能顺利完成高效课堂教学流程,与我们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分不开的,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那么在有效课堂
期刊
按照教学要求,教学初中该文言文精读课文一般l-3学时,难度大点的3学时;略读课文一般安排1学时。可是大多数教师都不能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文言文教学时效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大致可甩“苦慢差累”四个字来形象,即:教得累、学得苦、进程慢、差。那么,文言文该怎样教学才会教得轻松,学得快乐,进程快,效果好呢?  一、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
期刊
重视孩子的学科成绩、智慧品质,轻视身心发展、道德修为的现象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其实,并不是学校不想重视德育工作,而是面对当今社会种种负面价值影响时,特别是高分数要求时,传统德育相对显得无力、无奈、无为。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初期,他们的是非、善恶、荣辱判断能力正在起步阶段,意志品质也正在起步阶段,这时如果弱化了道德教育以后是很难弥补的。、  我们脚下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有着丰厚的
期刊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解读和诠释,我认为幸福就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虽然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是我认为也正是这一线的教学工作成就了我的幸福。我的幸福来自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  解读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我在学生时代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十分敬仰。当步入教坛时,我就决心把教育工作当做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来做。虽然每天过着早出晚归的日子,我依旧无怨无悔,因为我对教育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样的需求下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来丰富图书馆的形式,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来提出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必要性和相关内容。  【关键词】图书馆;多元化;建设;发展  最早研究多元化主题的是美国学者安索夫(H. I. Ansoff) 。他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多元化战略》一文中强调多元化是“
期刊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受自身、家庭及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心理负担过加重、学习效率低下,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结果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意识。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项附加的教育,而是一个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笔者在多年来的数学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到了把心理健康知识与数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