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快乐,说出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Y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区域作为一种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作为一种更自然的,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富有个性、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那种灌输式、强迫式和整齐划一的教育的不足,为幼儿口语发展搭建平台。
   一、借助主题区域游戏构建幼儿口语发展的平台
   (一)建构区域方案,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区域游戏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主题课程,关注主题目标下区域的设置、环境的创设,更能促使幼儿自主学习,大胆讲述。
   在学期即将开始时,我们会根据预设区域游戏内容,每个区域预设内容2-3种。如在主题活动“嬉水游戏”中,益智区预设了“沉浮游戏”,材料有木块、树叶、泡沫、铁球、纸张等等;这些预设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的感兴趣、生成的都是可以投放到区域中。如在“嬉水游戏”主题活动中“会变的水”,让孩子们了解水的三态,在冰块融化成水时,有的孩子说:“这水好冷哦”,“我的水怎么没你的冰”,“它们有多少度呢”?于是在我们的区域中增添了温度计,小杯子让孩子们去量一量水的温度。
   (二)创设区域环境,提供口语展示平台
   在对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努力建立富有多元化、整合性的活动情境,准备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操作材料。
   1.在语言区中,提供畅所欲言的舞台
   我们在阅读区中,根据主题为幼儿提供自制图书、环游中国飞行棋、天气播报、车轮转转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会获得各种感观的刺激从而产生相应感知,并且在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密切的相互联系接触中,有大量的运用语言的机会,从中可以学习理解他人语言,利用语言表达自己。如:在主题“好天气和坏天气”活动中,我们首先让幼儿收集有关好天气和坏天气的图片,以及坏天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的图片,他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一些知识经验,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们就有话说,在此基础上我们有为孩子创设了“今日我支持”栏目,让孩子们在“电视机”里模仿天气预报节目,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下,人人都想上台过一把主持人的瘾,即使班上有些内向、胆小的孩子们也不例外。。
   2.在建构区中,创设想象创造的空间
   我们的建构区中有着不同的积木,其中绝大部分是幼儿和家长一起进行加工、装饰的皮鞋盒积木,在周围张贴着幼儿设计的建筑图片,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情绪愉快、气氛友好的和谐语言环境,如:幼儿园,幼儿园是幼儿最熟悉不过的,所以对于里面的设施了如指掌,通过分工合作就能很好完成,但在完成过程中,幼儿间又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又需要幼儿自行解决,解决矛盾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语言能力机会。
   3.在美工区中,建立展示风采的窗口。
   幼儿在美工活动中,孩子对于自己的作品总是有很强自鉴性,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画的内容过程中,语言能力也就得到了一定提升。
   例如在主题“好天气和坏天气”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废旧材料:小纸盒、一次性桌布、塑料袋等等,让幼儿制作雨披、雨伞、雨鞋。在我们每周家长进区域的时间段里。妈妈、爸爸当“模特儿,孩子们是制作雨衣的工人。在完成后,老师请幼儿互相观察、交流、取长补短,让幼儿们自己互相评价他们的作品,为孩子们提供语言表现的机会。
   二、通过区域评价,展现幼儿口语风采
   每一次游戏过后的评价都是对此次游戏的一个情况反馈。例如在主题“美食街”活动中,孩子们用蛋糕盒泡沫切成小块,串在毛根上,当作羊肉串来叫卖、用橡皮泥裹上彩纸做成寿司,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成果,想跟同伴们一起分享,想得到大家的赞赏,那种想表达的欲望是多么的强烈。
   在活动中孩子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一起讨论并且给出对策,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这不但为幼儿更好地开展下一次区域奠定了基础,口语表达的能力也在分享交流成果中、讨论难题中充分得以发挥。
   三、开展家园沟通,丰富幼儿知识面
   在开展方案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口语过程中,其家庭参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通过家园之窗,家访,写字条传递信息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最近在开展些什么主题,这样家长也能在家创设与幼儿交流的环境,使家园教育协调同步。
   例如:在”和平和爱心”主题活动中,为了了解伊拉克战争的情况,许多家长利用看新闻的时间与幼儿讲述战争带来的灾难,伊拉克孩子的情况等,还有的家长纷纷剪下报纸上的图片与幼儿交流。由于家长的配合,每次活动中,幼儿都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事,使幼儿在心灵的沟通中产生共鸣.
   总之,指导幼儿获取语言信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我们还要加强幼儿园、家庭的密切合作,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实施,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和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最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常州爱儿坊幼儿学苑
其他文献
小班化是社会城市化进程留给广大农村学校的现状,如何利用这一新形势提高各科教学效率,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体验操作应用,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感悟数学的价值。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体验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操作就是在课程实施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
小学科学课程主要是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性的一门学科,适当接触科学知识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来说都是具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小学科学课这一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像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刚接触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到这些科学知识离自身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说目前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神秘的老人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穷苦而聪明的孩子,心生怜悯的老人决定送他一件礼物。老人把一个小石子点成黄金交给了孩子,孩子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点成金子,孩子继续摇头;老人把一整块岩石点成了金子,孩子还是摇头。老人不解地问:“孩子你到底要什么?”孩子说:“我要你那根能点金的指头!”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授人于渔才是硬的道理。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仿生过程:知道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过程与方法。  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单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合
卢梭曾说过:“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和诸多事物。”幼儿阶段是审美能力形成及发展的敏感期,是对其终身审美态度、兴趣、能力等培养的良好契机。我们必须利用周围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一、用美包围儿童,培养敏锐审美感知能力  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科学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亲身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曾宝俊老师认为,一堂精致的好课应该有三味:其中“科学味”是第一点,“科学味”是说在科学课上要像科学家那样真枪真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目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两大突出点。毋庸置疑,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没有深刻领会其中含义的情况下,我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了凡小学科学教学必有活动、必有探究。其实不单单是我受到了这种思维的误导,由于区里的优课评比是我所在的学校开展的,因此我很荣幸地听了我们区里其他五位非专业专职科学教师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可由此带来的道德冷漠也不容忽视。小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群体,然而他们中的一些却在成年“个人利益至上、功利主义”等的思想影响下日趋冷漠。 在小学德育中重视“利他”思想的弘扬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仁义道德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作用与价值。  一、“利他”德育的哲学基础  布伯认为,人只有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去关爱其他的人和物,超越了“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应该是“教”、“学”、“做”的三者统一,但“做”又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教师只有拿“做”来“教”,学生只有拿“做”来“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与“学”。反思性学习,是学生一种自主活动的体现,它是通过学生的“想学”、“坚持学”两种意愿来实现学习的跨越,因此如何通过“做”来“催发”学生的这两种意愿,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让学生在检验自己的活动经历中激活智慧,重构知识,在多方
分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分享对幼儿的将来是十分重要的。分享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能使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互相谦让、愉快交流、语言表达等。进入中班后,幼儿逐渐愿意与同伴合作,如果在中班能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进入大班后就能熟用分享的技能,融入各类集体活动中。   一、培养幼儿分享意识   1.在园开展有针对性的分享教育教学活动   分享意识的形成应该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教师应该通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