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弥儿》对话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sm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平实而不做作的言语中似乎带我游历了一番教育的真实,更是让我在繁乱的思绪中抽离一丝头绪来反思当下的教育,她就是——《爱弥儿》。在文中论者将结合自身的儿童美术教学经验,浅谈认识与感悟。
  关键词:爱弥儿 美术学科 美术教学 认识与感悟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聪颖的小孩,多年以后,你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张晓锋老师抛给我们的种种质疑,不免令我们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当我们把所谓的“美”的本领交给孩子们时,他们会受益吗?儿童美术教学又该以何种姿态来演绎?若是想追根溯源式的解决关于美术教育的诸多疑问,不妨从《爱弥儿》这本名家经典中寻求答案。
  一、使儿童成其为儿童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把自然教育分为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卢梭都悉心了解、观察与体会,真正做到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把孩子看做成孩子,使儿童成其为儿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儿童来说,美术就像是儿童的朋友,无论他们遇到高兴、快乐还是兴奋,抑或是忧愁、惶恐、挫折,他们都可以依赖于画笔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从一张画面呈现的线条、色彩、构图中,我们可以跟随孩子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个时刻的他有着怎样的想法与状态。而在当今这个功利化的社会里,有多少老师和家长都在追求画面的“像”而忽略了儿童画中的“意味”。当儿童还没有到达一定的形体把握与写实能力时,就以高标准的姿态予以要求他们,最终孩子的画便成了机械的复制品,就如同我们的孩子失去美妙的童音而讲着一口老练的“大人话”一样,儿童成为成人的缩小版,这难道不是美术教育的悲哀?
  记得毕加索曾经说过:我一生都在向孩子学习;齐白石也说,天真烂漫是吾师。可见,儿童画面的这种“真”是如此的难能可贵。当孩子的真情流露以美术语言的形式呈现到我们面前时,恰恰是需要家长、教师、学校甚至是全社会来共同保护的。使儿童成其为儿童,为孩子留一方净土——我想在纷繁的社会中这也是我们唯一能够为他们做的!
  二、寓教始于自然
  要深入了解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因为这也是教育的先决条件。而究竟他们需要什么?美术教学到底要何去何从?
  罗素与华格曼做过的一项实验,据统计在接受鸟造型的提示后,有63%的儿童丧失了他们最初对鸟所具的感性认识,从而变为定型反应。孩子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视觉经验与情感储备的。当儿童想表现一种物体的时候,无论是喜爱还是憎恨或是其他,他们都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画面中,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物我的关系。从这种关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情感的宣泄与表现。但倘若是循规蹈矩的按照一张早已准备好的轮廓线去描画时,这种原有的创造力也就不复存在了,甚至更为可怕的是儿童会丧失表现的独立性而依赖于他人,画面再也不可谓之情感表达的工具了。
  面对大自然,我们是那样的渺小。或许在美术教学之最初,即儿童懂得用笔表达自己情感的那一天,就应该遵循大自然的教导 。面对他们的疑惑,我们做的更多的应是唤起他们对自然事物的真切感受,而不是握着他们的手画出一个所谓的形。大自然可称之为我们真正的老师。当然,卢梭口中的这个自然并不单单是指向自然界学习,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应遵循人的自然的天性。
  在《爱弥儿》一书中,其精髓更是凸显了自然教育的思想,即“让自然说话”——即尊重兒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适时、适量、适当地进行教学,既不超越其需要,也不能忽视其能力。我想这也就是我们美术教师所努力追求与想要达到的境界。
  三、视觉引领教学
  大自然是吾师。教会学生学会在自然事物中寻求答案,这是视觉引领的开篇。在此过程中,他收获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标准答案,伴有的将会是在求知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快乐。真正的去观察感触生活中、自然中的事物比围坐于课堂之上的学习显得更为重要。若是孩子喜欢去表现一个从未见到过的事物,就带他去观看真实存在的那个它是怎样的;若是有机会与条件,不妨试试听觉、视觉、触觉等诸多感官共同作用,从多种角度进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收获到的将是独有的一种真实的体验,影响他的会是深远,而不会像课堂内所学的知识,纸上谈兵,终浮于表面。
  在美术教育的王国里,每位儿童的内心情感与表达方式都是唯一的,而且必须是唯一的。卢梭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他的形式去指导他”。所以我们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去引领与尊重孩子的视觉感受和表达。
  踏入工作岗位后的我,少了当初的那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魄,却多了一份小心与谨慎。社会在变,美术教学也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与《爱弥儿》对话,似乎使我在满是雾霭的十字路口上,隐约找到了方向。希望更多的美术教师能汲取正确的教育思想润泽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良心反思自己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让·雅克·卢梭著 李平沤译.《爱弥儿论教育》上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
  [2]【美】罗恩菲德著 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5.3.
其他文献
摘要:借助文学经典,由课内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读单篇到整本书,厚积薄发。同时引导学生从报纸、新闻、网络等渠道来关注社会生活,从而获取素材。写作技能从构思立意,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都要进行分析指导。写作从说说到日志先激发兴趣,再进行片段作文到大作文的写作升级训练。  关键词:泛阅读 勤练笔 个性化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期刊
通过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对情境教学有了一点简单的体会。就现代教学论的观点而言,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精神,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進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情境教学要获得成功,功夫
期刊
之所以用了这么一个题目,是基于我校王校长提出家文化建设之后,自己对这个家文化建设进行过深深的考虑和探索,家的内涵是什么,用什么形式来体现,思考了一段时间,觉得既然是家庭就要有爱,就要温暖、温馨那么爱的形式怎样来体现呢?最终还是选择了我当时接新七年级的方式,拥抱!  本学期开学之初,学校安排我做九一的班主任老师,虽然三年前有过做毕业班,特别是C班的班主任的经验,但是我依然不敢有一点的掉以轻心,因为稳
期刊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强调主动学习与反思相结合的历史课程改革理念。在课改中,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现状,通过以疑引路,以情激趣,以练反思三者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學习,合作学习形成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确保学生自主性,合作性的学习落到实处。  一、
期刊
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抒发情感,把语文课堂当作自己的乐园。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觉得要让学生把课堂视为自己的乐园,可從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平等关系,让学生“活”起来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着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气氛变得平等、民主。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凡事采用商讨、探究的语气,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沟通,营造出和谐、友善
期刊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只有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倍“作为生活概念,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对“倍”的理解实际上是对除法意义的拓展,就像“比多少”是对减法意义的拓展一样。理解了“倍”的意义,就能理解除法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平均分问题,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主题情境图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期刊
内容提要: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教学要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需从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强调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为基础地理教育提供发展前景。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融感情、知识、能力于一体,调
期刊
摘要:有效的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操作活动,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且会帮助学生顺利建构知识,不断提高动手能力。操作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兴趣盎然,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有效 操作活动 恰当的内容 目标明确 有效的指导 引发思考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期刊
今年我担任九年级五班的班主任,虽然当了十五年的班主任,但从未像今年一样亚历山大,学校管理工作需要做好,重组的火箭班需要从头抓起,每一样都不能有丝毫懈怠,但我深知教育好火箭班的每一个孩子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最热心也是最喜欢做的一项工作。我一直用阳光、自信、智慧三大法宝守护着孩子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去管理我的班级。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抓“思想”,咬定青山不放松  “思想”是每个人的
期刊
说起作文教学,学生普遍感到有点头痛,因为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感到非常棘手的事。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能采取了这样或那样的方法,但往往收效甚微。当前,作文教学中,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顽症。学生作文认识肤浅,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文理不通等问题随处可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合理使用教材,读写结合,做好课内阅读,写好练笔作文  语文教材是语言文字的经典之作,更是进行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