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干部交流挂职的实效性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ffh8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干部挂职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挂职干部目标不明确、派出和接收单位“两不管”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应从“选、培、管、用”四个环节入手,提高干部挂职的成效。
  在挂职干部的选定上,应坚持“组织选派”与“择优选拔”相结合。现有的挂职干部选派方法采取由上级组织部门向下分配名额的方法,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挂职干部积极性的发挥,也很难照顾到挂职干部与所挂岗位的匹配性。因此,挂职干部的选定,应变“单项选择”为“双项选择”。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由接受单位结合实际,研究提出挂职干部需求计划及挂任职位后报送组织人事部门,然后采取个人报名、单位推荐和组织提名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挂职推荐人选,再由组织人事部门从中择优选拔。在选拔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选拔标准,以保证挂职锻炼干部的质量。
  在挂职干部的管理上,应坚持“基层评议”与“全程监管”相结合。要使挂职既有助于挂职地的经济发展,又使挂职干部得到真正的锻炼,必须加强对挂职干部的监管和考核。因此,挂职干部的管理,应变“单项考核”为“多维评价”,建立挂职干部在基层工作绩效考核为主,派出单位全程管理和监控机制。一方面,请挂职地组织人事部门和所在单位对干部挂职期间的现实表现进行评议,同时引入挂职地的群众参与,避免考核走程序走过场的现象;另一方面,派出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派人下去了解挂职干部的情况,并定期同挂职地党组织交换意见和看法。上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进行考察,跟踪管理,把干部挂职期间的表现情况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在挂职干部的使用上,应坚持“挂职锻炼”与“交流任职”相结合。对挂职干部的使用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单纯的短期挂职会使挂职干部不能够安下心来做事,比较浮躁。但盲目地任用挂职干部又容易使挂职变相成为干部升迁的一种捷径。因此,干部挂职,应变“统一安排”为“通盘考虑”。对挂职干部的去留,要从有利于工作和事业的目的出发,量才使用。对表现优秀、政绩突出、本人愿意的,可由组织决定交流任职;对那些业务型干部,挂职期间表现优秀的,及时列入后备干部库,为派出单位储备人才;对一些发展潜力比较大、尚需磨砺的年轻挂职干部,可以延长挂职期或调整挂职职务,择机使用。
  同时挂职锻炼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要准确把握干部挂职锻炼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增强干部挂职锻炼的实效性。
  要健全完善科学有序的选派机制。一是要建立以需求调研为前提的干部挂职计划生成制度。把需求调研作为挂职计划生成的必要环节,多层次、全方位了解各单位对派出挂职干部、接收挂职干部的需求、建议,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干部挂职锻炼规划和计划,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规范选派工作程序。要突出选拔环节的程序性,规范运作机制,解决干部群众不知道“选什么人、如何选人”的问题,切实把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出来。要坚持把安排干部挂职锻炼与后备干部培养使用结合起来,使挂职人选以后备干部为主,形成明确的工作导向。三是要探索推行“双向选择”办法。在选派挂职干部之前,广泛了解派出单位、接收单位所推荐挂职干部的基本情况和要求选派的意向,实行专业对口、定向选派,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岗相适。
  要健全完善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是不断提高干部挂职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需要,也是防止“派出单位管不了、接收单位不愿管”等现象发生的要求。一是探索完善组织部门、派出单位、接收单位“三位一体”的挂职人员管理机制。总结先进做法和经验,制定统一的挂职干部管理制度规定,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纪律,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挂职干部动态跟踪管理。二是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制定科学的目标考核管理办法,逐步推行对接收单位、派出单位和挂职干部本人实行“三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三是突出抓好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要有计划地把挂职干部选派到矛盾多、困难大、任务重的第一线和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去,真正做到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干部,在艰苦环境中培养干部。
  要健全完善必要可行的激励机制。一是推进干部挂职工作应尽可能让其独立分管工作,保障权责一致。二是工作上要对挂职干部真正做到信任支持。接收单位要创造条件,让挂职干部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放手大胆地让挂职干部唱主角、独当一面。三是要统筹解决好挂职干部的实际问题。各级组织部门应经常性地了解挂职干部的表现情况,并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派出单位要对挂职干部原来负责的工作妥善安排,如遇干部调整应对其一视同仁、通盘考虑;接收单位应通过建立挂职导师制度、结对帮扶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传帮带工作,使挂职干部少走弯路,加快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民整体生活质量都有了基础的保障,更多的人开始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转向精神生活的需求。家长在这种社会形式的推动下,开始越来越关注教育问题。随着家长整体素质的提高,家长开始从传统的教育质量衡量模式中走出来,开始将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我国教育部门针对这一社会要求,从新世纪初开始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新课改从基础教育内容
期刊
【摘要】人人都渴望获得幸福。人类发展至此,已经不止在追求生活中的幸福感,工作作为人生命的三分之一,工作的幸福感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幸福观;历史探究  恩格斯说:“在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需加以证明的。”因此,“幸福”一直是伦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范畴之一。虽然没有一个关于“幸福”的统一的概念,但大多都认为幸福是人类
期刊
【摘要】“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意义非常重大。它既有利于儿童入学前后的学习和发展,也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小衔接”工作极为重要。  【关键词】幼小衔接;学习准备;能力培养  “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之间的衔接,也就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怎样才能
期刊
【摘要】本文对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功能、特征、研究意义做了介绍,继而通过我国特有国情,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提出建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并从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监督体系、在建立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对策  一、农村社会保障基础理论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对于社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儿童在没有进学校之前,一天到晚最亲近的人当然是父母,父母的言语动作,最是儿童所习见习闻的。就是进了学校之后,放学回家,还是和父母在一起。” 这说明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成了第一任启蒙教师,家庭也就成了第一学习场所。讲究卫生是一个孩子在涉世之初就要养成的好习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孩子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孩子的健康问题。婴幼儿时期又是多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的
期刊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需要班主任老师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大胆创新。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学会用爱心铺路,真情付出,去打动学生、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还应及时组织好多边教育,争取得到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协助、配合,目标达成一致,取得共识,才能让孩子们快乐求知,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心铺路;真情付出;理解学生;培养习惯;多边教育  小学班主任工作很辛苦,作为一名低年级班主任,我更能体会其
期刊
当你走进一间窗明几净,环境优美的教室时,你能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能在教室里喧哗,追逐、吵闹吗?不能。这些不良现象都会悄悄退去,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如何打造自己特色班级文化,浅谈自己的做法。  一、确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班级文
期刊
【摘要】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是必然选择, 结合本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并分析了目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具体特点,面对建设将遇到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未来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实施办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理念; 角色定位  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的21世纪,数字图书馆是当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延伸,数字图书馆通过将大量有价值的图像、文字、语音、科研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
期刊
【摘要】美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美育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本文探讨了美育心理学在我国的历史及产生,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美育;美育心理学;刘兆吉  美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研究美育过程中师生心理活动的特点、效应及其规律, 也就是探究怎样通过各种美的事物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欣赏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进而促进其品德、智力、行为和身
期刊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幸福指数,民生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等这些词汇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法治指数”这一概念走进人们的视野的时间却很短。本文将主要介绍什么是法治指数,并以无锡市法治城市创建评估指标体系为例来分析我国进行法治指数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法治指数,无锡市法治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我国应用  法治指数这一词汇最早诞生于社会指标运动之中,而真正成熟是在世界正义工程(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