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叙述视角解读叙事散文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zhu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作者真实的现实感受和生活境遇的文学体裁①。与小说等叙事性作品相比,散文不需要刻画完整的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通过截取生活中的某个片段或某个侧面,以表现作者的独特体验和思想为最终的落脚点。散文以抒情见长,但有的散文特别是叙事散文则普遍存在着叙事因素。散文的叙事归根到底是服务于抒情主体的情感表现。“叙事散文或侧重于叙事,把叙述事情作为重点,文章着眼点放在叙述的过程上,通过对某些生活片段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侧重于写人,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或者几个片段来写人,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散文。”②从叙述视角走进叙事散文,是读者解读文本意蕴和作家情感的一条重要途径。接下来,本文就以邹韬奋《我的母亲》为例,基于叙事学理论,尝试从叙述视角的角度解读文本。
  一、 第一人称叙述,关注文本“空白”
  叙述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①。热奈特从“聚焦”的概念出发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类型:其一,零聚焦叙述,叙述者>人物,叙述者对人物无所不知,可以随意地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處挖掘隐私;其二,内聚焦叙述,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作为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只叙述这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其三,外聚焦叙述,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以冷眼旁观的局外人身份对人物的言行见闻进行叙述,视野小于人物所知道的。叙事散文一般是采用内聚焦视角进行叙述,即第一人称叙述。
  吴伯箫先生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③可见,散文注重写实性,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散文中呈现的多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选取第一人称叙述最能直接表现作家的内心世界。在叙事散文中,叙述者“我”或等同于作者自我,或是故事中的人物。《我的母亲》一文中叙述者“我”就是作者本人。选择这种叙述视角,从读者的角度看,读者直接把作者的心灵作为对象来体验、感受和认识,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和情感上的共鸣。从作者的角度看,第一人称叙述是一种限制视角,叙述者是事件中的一个人物,参与事件的过程,作者视角受到人物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人物“我”所不知道的内容,只能呈现“我”视野领域内的见闻感受,给文本留下很多“空白”。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那里面包含着某些“空白”,只有读者才能填补这些“空白”。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发现潜在问题,引领学生浸入文本,与文本对话,领悟未言之意。
  《我的母亲》第二个片段重点刻画母亲的“哭”。教师在解读这段文字时,更多地停留在母亲形象的分析上,归纳出母亲是一个情感丰富、有同情心、循循善诱、有文化有才能的人,却往往忽视了一处细节:“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看到母亲哭得“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能明白母亲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吗?从“莫名其妙”“无缘无故”两词可以看出,当时的“我”并不明白母亲痛哭的原因。究其原因,是母亲的情感体验与“孤女”“义妇”的情感体验相同或相似而产生共鸣,在本质上她们都是一类人,即封建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女性。这一点在原文多处可以得到佐证。比如,《我的母亲》选入教材时有删减,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还记得,父亲一天到晚不在家里,大概是到‘官场’里‘应酬’去了,家里没有米下锅;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母亲在家里横抱着哭涕着的二弟踱来踱去,……当时不知道这就是穷的景象,只诧异着母亲的脸何以那样苍白,她那样静寂无语地好像有着满腔无处诉的心事。”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家中一贫如洗,生活举步维艰。又如,第四个片段中写道:三个孩子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经常收到外面的一些女红来做。”可见,母亲的劳苦。回到最初的问题,母亲为“孤女患难”“义妇含冤”痛哭,不仅仅是因为“情感的丰富”,更是为自己而哭,为自己艰辛的生活和苦难的命运而哭。所以,这一片段我们还应读出“我”对母亲苦难命运的悲悯和对母亲的惋惜之情。
  二、复调式叙述,体味文本内涵
  以回忆往事为题材的叙事散文中时常存在着复调式叙述,即过去时和现在时两种时态、儿童和成人两种视角两种话语系统,作家在“过去的‘童年世界’与现在的‘成人世界’之间出与入”④。一方面,童年“我”正在经历当时发生的事,囿于经验和心理等因素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比较浅显、稚拙。另一方面,成人“我”担任叙述者,“成长为成人的‘我’已经摆脱了当初的稚拙与蒙昧”,成人“我”的视角“打破了儿童‘我’在叙述时所造成的单一单调、近乎原初的画面,由一种叙述的中断和旁观的需求而从情绪之中跳出来,进入回忆、进入沉思和解剖。”⑤ “我”表现出的赞美、歌颂、同情、憎恶等情感态度渗透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理性认识,借助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使文本主题达到反映社会、时代精神风貌的深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文本叙述特点,带领学生探寻文本深层意蕴。
  在《我的母亲》一文里,作者回忆了关于母亲或温馨或苦难的“前尘影事”,以儿童视角“重新进入童年的存在方式,激活(再现)童年的思维、心理、情感,以至语言”④。比如,五六岁的“我”会对母亲的挥泪痛苦感到“莫名其妙”。八岁的“我”会对母亲同意我夜里起床陪陪她感到出乎意料;看到母亲深夜在灯下为“我”做鞋时心里感到“说不出的内疚”,于是想出用陪陪母亲来减轻内心不安的法子。这部分文字带读者走进作者童眸眼中的母亲,刻画了母亲慈爱、善良和辛劳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和童年“我”对母亲的情感。但由于童年“我”对母亲的情感体验还不够深刻,而且文本要表达的主题也不止于此,所以教师还应注意到文中成人视角的叙述价值。
  《我的母亲》中成人视角的叙述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成人“我”对母亲的情感表达。比如,第一个片段写了母亲背“我”观灯这件事,当时作者只有两三岁,在“半睡半醒”中经历了这一切,稚嫩的脑袋自然不能体会什么是母爱。随后,文本以成年“我”的视角还原了当时的情形:“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当时的母亲希望“我”醒来背“我”去赏灯,和其他孩子一样能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热闹,又生怕吵醒熟睡中的“我”。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时间让作者读懂了这份细腻、体贴、周到的母爱。又如,第三个片段写母亲因“我”挨打流泪,十岁的“我”已经能够感受到母亲内心的痛苦。“如今想起”,成年的“我”仍十分感恩和怀念母亲的慈爱。另一类是成人“我”对儿童视角的深化。比如,文章结尾段落写道:“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这是作者对母亲一生的概括。母亲去世时才二十九岁,正是生命中灿烂的年华。是什么原因导致母亲早早地离开人世?因为劳累,因为贫穷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位为家族生下三男三女的母亲,这样一位慈爱、辛劳、有才能的母亲,社会却给了她怎样的待遇?文章开头写道:“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可见,在封建家族中,母亲的地位竟然低微到连获得名字的权利都没有!母亲的一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母亲的缩影,更是身处封建社会的劳苦女性的缩影。删减前的原文结尾进一步写道:“我也觉得,像我的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作者正是在对母亲的深情怀念中,对母亲的惋惜和遗憾中,表达了对埋没人才干的封建社会的批判与控诉,寄寓了对一个时代女性苦难命运的理性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⑥叙述视角是切入叙事散文文本的一条重要途径。叙述视角理论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文本意蕴,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注释: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17,272
  ②孙丽曼.叙事学理论在初中叙事散文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
  ③博德岷,董味甘.散文名作欣赏[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1
  ④钱理群.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J].文学评论,1997,(3)
  ⑤程德培.当代小说艺术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300
  ⑥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学府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其设计恰当与否关乎整堂课的成败,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核心的内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力求通过助学系统加大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区分度,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渗透着自主学习理念,强调学生利用教读课文所学方法进行举一反三式阅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自读课文的功能缺乏深刻认识,对助读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缺乏了解,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雷同性和盲目性,应
【课前准备】  1.阅读教师印发的材料或自己查阅相关书籍,了解荀子的有关情况,尤其是荀子的主张。  2.在已经初步形成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尽量扫除文字障碍,反复诵读课文,弄懂文章的观点。  【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晓劝学之意,明劝学之理。  【教学难点】  探究本文
一、导入:轻拢慢捻,启悟学法  1.启发学生语文学习要有单元意识  让学生合上课本,然后抛出两个问题:①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②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2.读法点睛:从无疑处发现问题  激疑: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选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册第二单元,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
【评议样本】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  【原文摘要】21世纪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应该转移到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上来。在课程层面,可以从“定篇”“语文知识”(广义的)和听说读写能力等多个角度进行内容观照;在教材层面,我国语文教材的选文可以鉴别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功能类型,不同功能的选文呈现不同的课程内容,要求采
小说篇目的教学内容,一般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确定。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除了两处明显的环境描写,落脚点就在人物、情节上。至于情节,本文围绕于勒叔叔这一线索人物展开,通过菲力普一家子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可以简练地概括为“赶于勒、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因此,老师们会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作为小说的教学重点。   然而,笔者认为,过于重视“小说情节是什么”而忽视“情节是如何被构思和叙述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基础性地位表明了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应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特征,课堂教学过程应呈现为以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行为为主体样态的课堂形态,课堂教学效率应以语言文字运用质量的提高作为根本标准。  阅读教学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的实现要在对整篇文章切分与组装、分析与综合的理解的具体语言学习实践情境中,通过对文章中具体的字、词、句的语言形式、风格、特征等微观品味来呈现。本文以
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言”“文”关系如何处理,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大问题。本文所评议的两篇论文,对于文言文与文言文阅读的特殊性问题,对于文言文阅读的着眼点问题以及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落脚点”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对于一线长期让人深感困惑的问题,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解答。对于我们廓清认识,实施文言文
无论教学何种类型的文本,都应该既准确界定该文本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内容,又最大可能地落实该文本的教学价值,还需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三方面要求,概括而言,即“三度语文”主张的“丈量语文的宽度”、“拓展语文的深度”、“营造课堂的温度”。  以此三方面的教学诉求为标准,审视当下的文言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便可发现,相当数量的课堂,普遍性存在着问题设置过于随意、
上世纪30年代以来,被誉为白话“美文”的《荷塘月色》一直被选为语文教科书的重点课文,不仅因为它写得漂亮而缜密,而且因为它为现代语体文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文风。从具体可操作的角度反思与调整这篇散文的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下面介绍笔者对《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升格过程。  原有目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掌握“袅娜”等26个词语。  2.初步感知《荷塘月色》的美。  3.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