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由谁说了算?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开奖后,莫言这个名字便红遍大江南北,有关莫言文学作品的议论也一浪高过一浪。随便上“百度”一查,短短10天,诸如“莫言作品进语文教材”这类问题的条目竟达14万条之多。
  一、莫衷一是的争论
  莫言的作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值得中国文学骄傲的事。
  莫言的作品刚一红起来,立马就有人发出声音:让莫言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已经确定将莫言的作品《透明的红萝卜》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也表示,不要低估现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非常适合中学生读。”①诚然,莫言获“诺奖”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他的作品无可非议。“诺贝尔文学奖,代表的是该年度世界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莫言的获奖可以说是圆了几代现代中国文学家的梦,其作品应该得到推广和普及,而对当下的许多中学生来说,莫言和他的作品还相对陌生。因此,语文出版社决定把莫言作品编入高中语文读本,也算是顺应了时代潮流。”②
  也有人指出,“莫言被‘诺奖’认可的主要原因就是其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魔幻现实主义源自于拉美,是一种夸张、突兀、充满奇异想象力,甚至有些荒诞的描写手法。这种源自西方的风格不是所有人都接受。”③而且,莫言作品中存在一些性爱的大胆描写,一些暴力血腥场面的描写,这种鲜血和悲怆交织的残忍,历史与魔幻的狂欢,其实并不符合中学语文教材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统要求。即使是《透明的红萝卜》,也仍有相当的情色成分和男女情爱的大胆描写,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当然也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总而言之,莫言的作品该不该入选语文教科书,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否作为范文而被收入语文教材中去,是否适合中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应该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语文教材的内涵
  莫言的作品获得诺奖是中国文学界的大事,其作品中闪现的对人性的挖掘之深入细致是无与伦比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有了解其作品的需要。但是,“教材与一般文学作品有很大区别,不仅要看作品是否具有典范性,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还要看是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此前之所以没什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入选教材,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作品太过晦涩难懂,成年人都不爱看,更别说是中学生了。”④所以,在决定能否入选之前,我们必须了解语文教材范文的概况。
  (一)教材范文标准:榜样之文
  教材范文,必定要是榜样之文。何为“榜样”?这就与教材的“语文性”密切相关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⑤那么,语文教材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就必须承载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是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的榜样,必须文质兼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目标;“质”,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比如鲁迅的《祝福》,让学生掌握叙述人称转换、社会环境描写、倒叙手法使用,这就是“文”;让学生了解吃人的封建礼教,引起情感体验,这就是“质”。文质结合,才能成为语文课上的教学范文,才既能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同时,范文的“榜样”,更指语文“课堂教学”的榜样,也就是说,在一两个“四十五分钟”内,教师能够通过这个“榜样”,有效地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从文本的结构而言,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从字数而言,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教育教材语言分中心的统计,在四套通行的义务教育教材中,四套教材平均每篇课文约913个字符。⑥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范文字符取这个数字比较科学;当然,这仅仅是平均数字,还要考虑随着年级的递增字符数也应相应增加等各种因素。总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范文最高不宜超过2000字符,高中课本范文字符数可略高,至于文言文,最多取其一半。所以,入选的文章必须在结构上有整体性,篇幅符合教学要求,否则会让课堂教学重点过多而难以把握,破坏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范文的“榜样”,还指“学生摹写”的榜样,也就是说,学生学过范文后,其“初级阶段”能以范文为榜样,写出自己的文章,然后逐步走向写作的自由王国。因此,“榜样”之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或过低。
  (二)教材的选文来源
  了解了语文之“榜样”,那么如何遴选这些教材范文呢?
  由于历史和审美的原因,优秀文学作品、名家名篇和经典这三者的交叉部分一向是教材范文遴选的主体部位。优秀文学作品、名家名篇和经典都属于“名篇”,它们之间虽有共同之处,但也各自有着其独特的“个性”,它们之间有交叉重合的部分,但是绝不能混为一谈。⑦但同时还必须注意,不是所有在这个范围内的作品都应该入选,更必须考虑到上文所提及的“语文”的因素。
  三、什么作品进教材,应由“语文”说了算
  再看莫言的小说。莫言是继承鲁迅之后,写农民写得最贴近底层、最细腻真实的。他笔下的作品,无论是《生死疲劳》里的地主西门闹、长工蓝脸,还是《丰乳肥臀》里的上官一家,抑或《檀香刑》里的赵甲孙丙钱丁,都代表了最现实的农民形象,充满了最底层农民的呐喊,虽然他们身上满是丑陋不堪的模样,甚至呈现的是肮脏的、乱七八糟的样子,但是在深挖人性这一点上,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无疑是极其鲜亮而成功的。可见,从文学造诣上来看,莫言的作品作为优秀文学作品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未尝不可。
  然而,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选教材,不取决于文学时尚风向标,也不取决于文学奖项,更不取决于专家领导的一时冲动。语文教材应该有“语文”之范,有“语言味”。
  首先,语文界早就达成广泛共识:课文要选取内容健康、文字规范的文本。
  其次,从范文应该适应“课堂教学”这个意义上说,莫言精彩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长篇小说,其内容都有很强的连贯性,历史与魔幻并存,如果只节选一部分内容放在课本里,不仅让学生难以体会文章的主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另外,莫言的作品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学积累,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不仅沉淀着他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也让乡土气息和魔幻并存。中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把握还处在初步的实践阶段,从“范文摹写榜样”的角度而言,起点就显得过高。一下子以这样高的起点为范本,往往可望而不可即,甚至画虎不成反类犬。
  因此,笔者认为,莫言的作品精彩与局限并存,但其过于激烈的言语和深刻的内涵难以达到通过“工具”渗透“人文”这一“语文”的特殊要求,反而会让中学语文教学难以驾驭。得了诺贝尔奖,并不能就此认定莫言的作品立刻适应了语文“范文”的需要。我们认为,莫言的大部分作品并不适合进入中学必修语文教材,即使可以进,也必须在作者同意的原则下对原文进行仔细的挑选和修改,使其符合“语文”的“范”,并不能凭一时的冲动。
  四、语文教材选文不能赶时髦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几乎每次教材文本的进出改动都会引起争议。其实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已经发表20多年了,如果确实优秀到了足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程度,那么,20多年来为何始终未能进入有关选材专家的法眼?定要等到现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才能选入教材?前倨后恭,“超速”入选教材,令人惊讶。如果说莫言的作品确实有“经典”之处,也符合教学的需要,过去选择有所遗漏,增选进去,未尝不可;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要顺势选取,我们的“语文”不就过于势利吗?
  回过头再去想想,因政治风向或其他原因而使有关文章跻身语文教材的例子难道还少吗?诸如一些大人物的文章和一些因政治的需要而临时上升的“名篇”。然而,这些“赶时髦”的产物,如今何在?让语文教科书范文变成了心血来潮或者社会风向的产物,审美价值及职业操守何在!
  同时,随着“莫言热”在国内持续升温,文坛歌舞升平,热力四射,一些出版部门只是期望能靠趁热打铁“经营”莫言来赚个盆满钵满。“作为语文教材出版者,语文出版社自然不甘落后,便不假思索地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促使教育部门及学校因热捧莫言、膜拜诺奖,而让高中生人手一册。因此,与其说是高中语文课本选修莫言作品,不如说是语文出版社在选修功利。”⑧更有甚者,大部分高中生并不关心莫言作品是否入教材,他们更关心的是莫言作品会不会是今后高考的热点阅读题目。⑨语文教材编写部门本着让学生了解莫言、了解他的作品的目的而让莫言的作品入教材,但在学生们的眼里,却只与考试的风向标相连,显得可笑。
  对莫言获奖,没有必要像打过鸡血一样亢奋。莫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让更多的中学生了解莫言,了解他的作品,十分必要。但要,让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感兴趣的途径,绝对不只是入选教材。除了课本,学生也可选择其他途径阅读莫言的作品。莫言的作品选入语文教材,学生会读;不放入语文教材,也会有很多学生去追着读。在语文考试与语文教材“脱轨”的现实下,莫言作品无论是否进语文教材,也都应该成为一个学生必须知道的文学常识。如何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后,给我国学生创造更大的阅读空间,回归读书本身的价值,才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
  我们认为,就目前而言,本着让中学生了解莫言作品的目的,可以适当挑选作品进入语文读本,引起学生阅读莫言精彩作品的兴趣,进而拓展到更广阔的语文阅读天地。
  ————————
  注释:
  ①周逸梅,田超,张晓鸽:《莫言作品将编入语文社高中选修读本》,《京华时报》,2012-10-14(13).
  ②《莫言作品进教材,支持or质疑》,2012-10-16 http://zuowen.juren.com/news/201210/337230.html
  ③王秒:《莫言作品入教材应慎之又慎》,沈阳日报,2012-10-15(11).
  ④⑧《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教材》,西安日报,2012-10-16(8).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1年版。
  ⑥周美玲,苏新春:《四套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的用字状况调查及思考》,《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版。
  ⑦王家伦:《教材选文一定要名篇吗?》,《中学语文》,2009年第2期。
  ⑨《学生不关心教材是否有莫言,更关心是否成高考题》,济南时报,2012-10-18.
  [作者通联:苏州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某地一个煤矿塌方,五名矿工被困在井下。他们挤在一个很狭小的空间,黑暗潮湿、空气稀薄。挺过了两天,仍然没有被搭救的迹象,他们开始绝望。一个老矿工告诉其他四位年轻矿工,自己是十多年前一次大矿难的幸存者。那次,他没有吃的,没有水,没有灯光,熬过了八天,终于被解救出来。此时四双眼睛突然闪现出光芒,他们开始平静下来,相互鼓励,企盼营救。经过几天的坚持,最终他们获救了。许多时候,
(一)    【评议论文】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  【原文提要】中小学语文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负有重任。当前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学科定位不明确;从教材编写到具体教法上,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考试评价不够科学。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解决好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课文的选用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改变讲解语文课
我国台湾省2009年学科能力测验(相当于大陆高考)是台湾2006年实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以来的第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其中的国文考科。既维持了学科能力测验的命题精神,又体现了台湾新课改的理念。相比较于大陆高考语文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文言文与语体文试题比例大致相当    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于2007年9月公布的《学科能力测验国文考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台湾《考试说明》)规定:“命题
于漪老师,当代语文教育家。长期以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始终与时代同步。她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锐意创新,在扬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的完整性建构”为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具有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特征的语文教育观。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观,在批判中继承了过去,在创新中开辟了未来,为21世纪中国语文教学的改革打开了新的局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纵观于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评议文章】刘徽《机智地教学:循着学生的线索——评介日本学情卡教学模式》,原载《当代教育科学》第10期。   【内容提要】学情探测在日本具体化为学情卡评价,是档案袋评价的日本本土化运用。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学情卡全
已经读了不知多少关于母爱的文章,可当自己欣赏的眼波流淌在《纸船》和《金色花》的字里行间时,感动的航母还是淹没在了冰心打造的情感海洋里,文字中那富有生命质感的线条深深浅浅地牵扯着那不设防的心灵之网,此时,无所适从的思绪如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裹卷了整个意境的世界。  作者在广阔的大海上细腻地伸展着她那思念母亲的情感触角,她总是留着留着一张张纸,这纸是为装载她对母亲遥远的思念而留下的,是为装载作者心头那沉
“功夫在诗外”,原是陆游给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诗的大意说:他初作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领悟到作诗更应该注重内容、意境。由此可知,所谓“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一个作家作品的优劣,是由其阅历、见解、识悟所决定的,更是由其才智、学养、操守、精神等形而上的东西所决定的。只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格物致知的探索、血肉交融的感应、砥砺磨淬的历
不管承认不承认,初中语文被边缘化了——尽管在中学里,语文仍然被称之为主课。  不知从何时起,在语文学习方面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多上一节课与少上一节课无所谓,甚至多上或少上一个月、一个学期也无所谓。多上少上看不出来,还不如不上,省得浪费时间。这种“共识”越到高年级越明显。这也许就是导致中学语文被边缘化的最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普遍都非常重视呢?大概是: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
纪传体文学巨著《史记》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其最重要原因是它具有高超独到的写人技巧。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其中的名篇,虽为二人合传,但不难看出太史公对蔺相如情有独钟,极尽写其之能事。尤其是衬托手法独具匠心,无论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还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腻的刻画,都是为了衬托蔺相如这位大智大勇的爱国英雄。  本文的主角是相如,这从开头对二人身份的叙述中即可看出,一个是“凭
听很多人说,最喜欢的中国古文名篇是《兰亭集序》,集艺术美和思想性于一体,实在难得。笔者自己也是王羲之的崇拜者,常常惊叹于他绝妙的书法艺术和不俗的人生旨趣,更惊叹于他在文学天地的独树一帜和在哲学领域的深沉思辨。  一般说来,序言只是一种应用文体,很难达到高深的艺术造诣,但当代人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古人却能做到?最起码王羲之就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千古至文,这是为何呢?在写“序”等应用文体方面,古人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