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把当前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背景作为思考的核心基础依据,论述了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和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师 音乐专业 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熊雄(1972- ),男,重庆南川人,重庆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重庆40800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49-01
1904年,清政府准奏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提出了在学校设立“乐歌”课,“学堂乐歌”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此后,我国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学堂乐歌”的兴起到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主张,再从音乐教育的困难时期,到以唱歌为中心的初创时期,然后到介绍、模仿外国音乐教学经验的发展时期,直至今日的“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及当代音乐教育观的确立,每个阶段体现了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并决定了每个时期的专业课程设置。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要根据对高师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来改革课程设置。
一、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要素
1.注重文化素养的养成。古往今来的伟大音乐理论家、演奏家、歌唱家极少是除了音乐专业知识,其他领域一概不越雷池的。如赵元任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同时在音乐上也颇有造诣,从由他创作的声乐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与音乐完全结合的美感。青主的著作《音乐通论》、声乐作品《我住长江头》鼓舞了当年许多热血青年高唱他的歌曲涌入抗日救国的洪流中,而青主同时也是德国柏林大学的一名法学博士。音乐专业知识不是天生就有,它来自人的探索,来自各学科知识的启发和融合。所以在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中,树立注重文化素养培养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2.树立“多元文化、跨文化”观念。音乐艺术应该是宽口径的,它需要多学科文化知识的积淀。在加拿大学校音乐教育中,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已成为音乐课程发展的两个核心元素,也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两个主导思想。音乐课程的设置从性质上划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即乐器及器乐合奏课、歌唱课及合唱训练课、音乐文献赏析、乐理知識,特别是“音乐文献赏析”课的开设,在分析音乐文献的同时可以辐射开来,学生从中涉猎许多相关的人文知识,使他们从小树立“多元文化、跨文化”观念。作为高等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广泛涉足古今中外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美术、戏剧等文献知识,同时还要深入社会,为艺术创作寻找丰富的源泉。我们必须认识到,具备“多元文化、跨文化”的学习观念才能使专业知识更为扎实,从而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才更为透彻,才能完整地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3.有意识强化文化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科整合能力。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点普遍较低这种状况,我们在学生的培养上应特别注意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大力加强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培养。从教材选择上来说,在充分掌握学生文化水平的基础上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在具体教学中,先提出音乐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关系所在,具体的音乐知识涉及文化的哪个方面等问题,使学生明白学习方向,然后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举例的方式,最终使学生获得自觉、独立地将文化知识整合到音乐知识的专业学习中的能力。
二、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的种类、唱腔、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并能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评述。聆听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它也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这无疑给高师音乐专业课程及教学带来了新的使命,增加和体现了课程和教学的“多元化”因素。根据《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笔者认为四年制本科课程设置思路应该是:首先确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总目标,明确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知识结构,然后根据培养总目标的需要确定课程的设置。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培养学生的总目标应该是:第一,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二,应具备用“多元文化”和“母语文化”的观念来充实和引导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能力;第三,有一定音乐文化理论知识的迁移能力,有一定的声乐、键盘、舞蹈、创作和演唱演奏技能。
三、对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1.增加多元文化科目。2004年在南京召开了“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因素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美国威斯廉大学郑苏教授在《面向挑战: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21世纪的新公民》中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音乐教育,中国应该培养具有全球文化意识的中国公民”,大会把文化多样性提升到了“全人类共同遗产的高度,认为文化多样性正如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那样对于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在其倡议书提到,“在教育和音乐教育方面,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已经成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也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建立,是音乐世界教育和世界教育在观念上的重要变化”;并指出,“为了适应新的全球文化的发展……倡议在中国高等音乐院校和普通大学开设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认为,“世界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发展是有益的,因此这种跨文化学习是值得提倡的”。基于此,我们至少会得到几点启示:第一,基础音乐教育的“转型”需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第二,打破单一文化音乐教育的传统模式需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第三,多元文化的社会需要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第四,培养和国际接轨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需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以,笔者认为,在高师音乐专业学科课程的五大块内容(音乐专业理论及创作知识、音乐文化理论、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艺术实践)中应该增设民族“世界音乐”“音乐人类学”等几门课程,因为这些课程能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进而指导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这几门属于中心课程。
2.突出民族民间特色,增强“母语”意识。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家管建华先生给中国音乐做了较科学的界定:中国音乐属于地区性音乐风格的文化自主体系。通过这个界定,各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院应依托本地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优秀的民间资源,将其渗透到本科各专业课程教学中,紧密地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课程教学实际相结合,并把它有机地结合和运用在实际的专业教学中。因为高师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开设地域性民族民间音乐相关课程有助于他们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母语”情节。用管建华先生的话说就是:传统音乐在自身文化内部如得不到系统的传递,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势必面临断裂的危机。
3.增开实用性课程。目前我国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一直沿袭着西方19世纪末的音乐教育课程模式,音乐教育从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写作到音乐的表演、审美观等都几乎是西化了的音乐教育体系。由于内容和体系陈旧,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运用,如传统和声的学习比较枯燥且实际应用的效果不好,而受后现代“新实用主义”的影响,学生对没有应用价值的东西兴趣淡然。根据这个普遍规律,笔者主张开发实用性课程,把传统“和声”课改为“实用和声”或“钢琴和声”等,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宗旨。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精品课程《音乐创编基础》,该课程注重实际运用与理论讲解相结合,注重各门学科的互相联系和相互渗透,将和声学、曲式学、音乐欣赏、作曲、钢琴伴奏等传统教材中的精华与实用的理论综合地编入课程。该课程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对教材中的理论和经典乐谱的学习以及课内外的大量习作,学生能逐步掌握儿童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形成创造性、开放性的音乐思维和写作能力。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看,95%以上的中学音乐教师来自于高师音乐系,他们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并自觉地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来,争取快出成绩,出好成绩。
[关键词]高师 音乐专业 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熊雄(1972- ),男,重庆南川人,重庆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重庆40800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49-01
1904年,清政府准奏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提出了在学校设立“乐歌”课,“学堂乐歌”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此后,我国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学堂乐歌”的兴起到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主张,再从音乐教育的困难时期,到以唱歌为中心的初创时期,然后到介绍、模仿外国音乐教学经验的发展时期,直至今日的“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及当代音乐教育观的确立,每个阶段体现了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并决定了每个时期的专业课程设置。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要根据对高师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来改革课程设置。
一、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要素
1.注重文化素养的养成。古往今来的伟大音乐理论家、演奏家、歌唱家极少是除了音乐专业知识,其他领域一概不越雷池的。如赵元任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同时在音乐上也颇有造诣,从由他创作的声乐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与音乐完全结合的美感。青主的著作《音乐通论》、声乐作品《我住长江头》鼓舞了当年许多热血青年高唱他的歌曲涌入抗日救国的洪流中,而青主同时也是德国柏林大学的一名法学博士。音乐专业知识不是天生就有,它来自人的探索,来自各学科知识的启发和融合。所以在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教育中,树立注重文化素养培养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2.树立“多元文化、跨文化”观念。音乐艺术应该是宽口径的,它需要多学科文化知识的积淀。在加拿大学校音乐教育中,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已成为音乐课程发展的两个核心元素,也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两个主导思想。音乐课程的设置从性质上划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即乐器及器乐合奏课、歌唱课及合唱训练课、音乐文献赏析、乐理知識,特别是“音乐文献赏析”课的开设,在分析音乐文献的同时可以辐射开来,学生从中涉猎许多相关的人文知识,使他们从小树立“多元文化、跨文化”观念。作为高等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广泛涉足古今中外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美术、戏剧等文献知识,同时还要深入社会,为艺术创作寻找丰富的源泉。我们必须认识到,具备“多元文化、跨文化”的学习观念才能使专业知识更为扎实,从而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才更为透彻,才能完整地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3.有意识强化文化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科整合能力。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点普遍较低这种状况,我们在学生的培养上应特别注意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大力加强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培养。从教材选择上来说,在充分掌握学生文化水平的基础上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在具体教学中,先提出音乐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关系所在,具体的音乐知识涉及文化的哪个方面等问题,使学生明白学习方向,然后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举例的方式,最终使学生获得自觉、独立地将文化知识整合到音乐知识的专业学习中的能力。
二、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的种类、唱腔、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并能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评述。聆听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它也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这无疑给高师音乐专业课程及教学带来了新的使命,增加和体现了课程和教学的“多元化”因素。根据《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笔者认为四年制本科课程设置思路应该是:首先确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总目标,明确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知识结构,然后根据培养总目标的需要确定课程的设置。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培养学生的总目标应该是:第一,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二,应具备用“多元文化”和“母语文化”的观念来充实和引导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能力;第三,有一定音乐文化理论知识的迁移能力,有一定的声乐、键盘、舞蹈、创作和演唱演奏技能。
三、对音乐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1.增加多元文化科目。2004年在南京召开了“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因素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美国威斯廉大学郑苏教授在《面向挑战: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21世纪的新公民》中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音乐教育,中国应该培养具有全球文化意识的中国公民”,大会把文化多样性提升到了“全人类共同遗产的高度,认为文化多样性正如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那样对于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在其倡议书提到,“在教育和音乐教育方面,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已经成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也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建立,是音乐世界教育和世界教育在观念上的重要变化”;并指出,“为了适应新的全球文化的发展……倡议在中国高等音乐院校和普通大学开设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认为,“世界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发展是有益的,因此这种跨文化学习是值得提倡的”。基于此,我们至少会得到几点启示:第一,基础音乐教育的“转型”需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第二,打破单一文化音乐教育的传统模式需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第三,多元文化的社会需要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第四,培养和国际接轨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需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所以,笔者认为,在高师音乐专业学科课程的五大块内容(音乐专业理论及创作知识、音乐文化理论、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艺术实践)中应该增设民族“世界音乐”“音乐人类学”等几门课程,因为这些课程能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进而指导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这几门属于中心课程。
2.突出民族民间特色,增强“母语”意识。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音乐人类学家管建华先生给中国音乐做了较科学的界定:中国音乐属于地区性音乐风格的文化自主体系。通过这个界定,各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院应依托本地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优秀的民间资源,将其渗透到本科各专业课程教学中,紧密地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课程教学实际相结合,并把它有机地结合和运用在实际的专业教学中。因为高师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开设地域性民族民间音乐相关课程有助于他们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母语”情节。用管建华先生的话说就是:传统音乐在自身文化内部如得不到系统的传递,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势必面临断裂的危机。
3.增开实用性课程。目前我国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一直沿袭着西方19世纪末的音乐教育课程模式,音乐教育从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写作到音乐的表演、审美观等都几乎是西化了的音乐教育体系。由于内容和体系陈旧,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运用,如传统和声的学习比较枯燥且实际应用的效果不好,而受后现代“新实用主义”的影响,学生对没有应用价值的东西兴趣淡然。根据这个普遍规律,笔者主张开发实用性课程,把传统“和声”课改为“实用和声”或“钢琴和声”等,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宗旨。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精品课程《音乐创编基础》,该课程注重实际运用与理论讲解相结合,注重各门学科的互相联系和相互渗透,将和声学、曲式学、音乐欣赏、作曲、钢琴伴奏等传统教材中的精华与实用的理论综合地编入课程。该课程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对教材中的理论和经典乐谱的学习以及课内外的大量习作,学生能逐步掌握儿童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形成创造性、开放性的音乐思维和写作能力。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看,95%以上的中学音乐教师来自于高师音乐系,他们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并自觉地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来,争取快出成绩,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