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群体内的每个成员之间都会产生心理上和认知上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节奏和感情色彩及其表达方式,形成了一个班级的群体氛围。其中,对话型班级群体氛围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有助于培养轻松、愉快、自由的学习氛围。本文根据具体的实例,从如何倾听和怎样反思来谈谈对话型班级群体氛围的创设。
教室中该如何倾听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在这样的群体学习环境中,只在乎自己说,而不倾听别人说什么,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只有互相傾听才能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对于班主任如何倾听,具体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1. 听什么
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只听孩子说的内容,更应该去听孩子说话时的心情和想法。日常教学中,教师更多倾听的是学生口头描述的具体内容,关心的是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没有做到真正关心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心感受。从只关心学生说的内容转为去听孩子心里的世界,需要教师多一分耐心和换位思考的心理,比如:
老师:X同学,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X学生:老师,我不会。
老师:好,你坐下,请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这一段简短的对话代表了常见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如果老师在X同学说“不会”的情况下,继续鼓励他表达他“会”的东西,会比让他坐下更具有教育价值。这时,老师与X同学的对话会发生改变。
老师:X同学,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X学生:老师,我不会。
老师:没关系,就这道题,你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呢?
X同学:我知道了要求的问题,也知道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条件,另外一个条件还没找到。
老师:你读题真仔细,接下来的疑问你想找谁帮助你完成?
X同学听后,向四周看了看,找了举手的Y同学。然后X同学和Y同学一起完成了此题的解答。
这说明在对话时,多用鼓励性语言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增强了学生发言的信心。
这一段对话,是教师主动打破了师生之间有所保留的界限感。教师耐心引导,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达到“想啥说啥”的境地,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的群体氛围。师生对话,除了听对方的语言内容,还有一些非语言信息,如对方的眼神、目光等微表情或者是肢体语言。从这些“顺带的语言”中更能清楚地了解到对方的心情和想法。
2. 怎样听
对话过程不能轻易打断,要做到“听对方说完”,只有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一次性说完,教师才会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才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下面是我和我的一个学生C就下面题目的一段对话。
三年级一共有320名学生参加集体民族舞比赛,他们先排成人数相等的8列,再分成4个人数相等的方阵,每个方阵多少人?
对话前,我的答案(320÷8÷4=10人)和学生C的答案(320÷4=80人)出现了冲突,我直接让他按我的理解来订正,然后就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学生C:老师,这个题哪里错了?
我:请根据我的算式来思考,320÷8÷4。
学生C:算出来是10人,但10人也组不成方阵啊!
我:那我们不看结论,直接根据题意来理解。“先什么,再什么”应该表述的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步骤,就像“小明在A地,先往前走10步,再往后走6步,现在小明的位置在哪里”这道题一样,难道我们不看这先走的10步,而是直接去看往后走的6步吗?
学生C:那如果前面的8列是迷惑我们的呢?这题真心不严谨!
我:是不严谨,C同学的思考很周全,这点老师要向你学习!
然后C同学找了一个出题很严谨的例子,分享给我。
我:不严谨的题目以后会常遇见,但我们不要把它当成一种负担或者否定它,因为越是这样不严谨的题目,越是能促进我们思考。
我和学生C对这一次对话都深有感触,因为我们做到了互相倾听,并且,从只追求答案本身对错转向思考这道题所带来的教育意义。多一些这样真诚的对话和倾听,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只有相互倾听,师生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真正在这样的氛围里发光发热,获得健康的成长。
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
反思在创设对话型群体气氛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话反思就是指体验和思考对话过程中的思想、心理感受等,反思自己的对话技巧,反思自己在对话中的收获等。
有效反思的基本方式主要有自我反思和合作性反思两种。
1.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指的是通过收集多样化的对话材料,再现对话过程的方法,如反思对话日记、对话视频、对话经验等。
第一,探索行动式的反思。这指的是师生立足于对话实际,从对话问题出发,并根据双方的对话需求,使得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变单纯解决问题的过程为研究对话规律的过程,即先发现问题,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行动后对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进而发现新的问题,再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就在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成长,为创设对话型群体氛围积累经验。
第二,案例式的反思。这指的是运用一个典型的对话失败的案例来阐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经验教训。因为案例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把钥匙,因此,在记录相关案例时应该交代其发生的背景,分析其价值,尤其是当时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存在的困惑以及为此做出的决策等。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伴交流与分享,吸取有益的部分,完善自己的反思。
2. 合作性反思
有效反思的另一种基本方式是合作性反思,指的是教师与他人(同事、学生)就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研讨,如小组交流、师生座谈等,采用的方式有对比式、互动式、示范式。
第一,对比式反思。对比反思时,就同一个对话问题可以借鉴两位或更多其他同事的解决思路,然后再结合自己具体的解决办法进行一个对比和分析,从而丰富自己的反思内容,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找到创设对话型群体气氛的有效方法。
第二,互动式反思。这强调了参与和互动相结合,既可以向相关的教师请教和咨询,了解解决问题的理论化指向,并让其对反思的相关内容进行诊断;也可以直接与他人(同事或学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反思,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不断生成新的对话理念。
第三,示范式反思。这指的是班主任可以展示自己的反思体会,通过制作课件、编写剧本、画一幅画、写一首诗等形式呈现给其他教师和学生,并公开点评,对反思中的优点进行宣传,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建议。另外,班主任也可以让专家观看录制的示范对话录像,采用微格回放的方式,对展示中的精彩片段或不足进行回放,让观看者认真探讨,从理论角度总结其中的优点与短板,并积极出谋划策。
对话型班级群体气氛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顺应了现代化教育的改革要求,师生地位平等,真正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
教室中该如何倾听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在这样的群体学习环境中,只在乎自己说,而不倾听别人说什么,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只有互相傾听才能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对于班主任如何倾听,具体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1. 听什么
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只听孩子说的内容,更应该去听孩子说话时的心情和想法。日常教学中,教师更多倾听的是学生口头描述的具体内容,关心的是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没有做到真正关心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心感受。从只关心学生说的内容转为去听孩子心里的世界,需要教师多一分耐心和换位思考的心理,比如:
老师:X同学,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X学生:老师,我不会。
老师:好,你坐下,请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这一段简短的对话代表了常见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如果老师在X同学说“不会”的情况下,继续鼓励他表达他“会”的东西,会比让他坐下更具有教育价值。这时,老师与X同学的对话会发生改变。
老师:X同学,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X学生:老师,我不会。
老师:没关系,就这道题,你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呢?
X同学:我知道了要求的问题,也知道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条件,另外一个条件还没找到。
老师:你读题真仔细,接下来的疑问你想找谁帮助你完成?
X同学听后,向四周看了看,找了举手的Y同学。然后X同学和Y同学一起完成了此题的解答。
这说明在对话时,多用鼓励性语言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增强了学生发言的信心。
这一段对话,是教师主动打破了师生之间有所保留的界限感。教师耐心引导,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达到“想啥说啥”的境地,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的群体氛围。师生对话,除了听对方的语言内容,还有一些非语言信息,如对方的眼神、目光等微表情或者是肢体语言。从这些“顺带的语言”中更能清楚地了解到对方的心情和想法。
2. 怎样听
对话过程不能轻易打断,要做到“听对方说完”,只有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一次性说完,教师才会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才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下面是我和我的一个学生C就下面题目的一段对话。
三年级一共有320名学生参加集体民族舞比赛,他们先排成人数相等的8列,再分成4个人数相等的方阵,每个方阵多少人?
对话前,我的答案(320÷8÷4=10人)和学生C的答案(320÷4=80人)出现了冲突,我直接让他按我的理解来订正,然后就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学生C:老师,这个题哪里错了?
我:请根据我的算式来思考,320÷8÷4。
学生C:算出来是10人,但10人也组不成方阵啊!
我:那我们不看结论,直接根据题意来理解。“先什么,再什么”应该表述的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步骤,就像“小明在A地,先往前走10步,再往后走6步,现在小明的位置在哪里”这道题一样,难道我们不看这先走的10步,而是直接去看往后走的6步吗?
学生C:那如果前面的8列是迷惑我们的呢?这题真心不严谨!
我:是不严谨,C同学的思考很周全,这点老师要向你学习!
然后C同学找了一个出题很严谨的例子,分享给我。
我:不严谨的题目以后会常遇见,但我们不要把它当成一种负担或者否定它,因为越是这样不严谨的题目,越是能促进我们思考。
我和学生C对这一次对话都深有感触,因为我们做到了互相倾听,并且,从只追求答案本身对错转向思考这道题所带来的教育意义。多一些这样真诚的对话和倾听,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只有相互倾听,师生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真正在这样的氛围里发光发热,获得健康的成长。
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
反思在创设对话型群体气氛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话反思就是指体验和思考对话过程中的思想、心理感受等,反思自己的对话技巧,反思自己在对话中的收获等。
有效反思的基本方式主要有自我反思和合作性反思两种。
1.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指的是通过收集多样化的对话材料,再现对话过程的方法,如反思对话日记、对话视频、对话经验等。
第一,探索行动式的反思。这指的是师生立足于对话实际,从对话问题出发,并根据双方的对话需求,使得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变单纯解决问题的过程为研究对话规律的过程,即先发现问题,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行动后对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进而发现新的问题,再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就在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成长,为创设对话型群体氛围积累经验。
第二,案例式的反思。这指的是运用一个典型的对话失败的案例来阐述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经验教训。因为案例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把钥匙,因此,在记录相关案例时应该交代其发生的背景,分析其价值,尤其是当时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存在的困惑以及为此做出的决策等。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伴交流与分享,吸取有益的部分,完善自己的反思。
2. 合作性反思
有效反思的另一种基本方式是合作性反思,指的是教师与他人(同事、学生)就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研讨,如小组交流、师生座谈等,采用的方式有对比式、互动式、示范式。
第一,对比式反思。对比反思时,就同一个对话问题可以借鉴两位或更多其他同事的解决思路,然后再结合自己具体的解决办法进行一个对比和分析,从而丰富自己的反思内容,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找到创设对话型群体气氛的有效方法。
第二,互动式反思。这强调了参与和互动相结合,既可以向相关的教师请教和咨询,了解解决问题的理论化指向,并让其对反思的相关内容进行诊断;也可以直接与他人(同事或学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反思,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不断生成新的对话理念。
第三,示范式反思。这指的是班主任可以展示自己的反思体会,通过制作课件、编写剧本、画一幅画、写一首诗等形式呈现给其他教师和学生,并公开点评,对反思中的优点进行宣传,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建议。另外,班主任也可以让专家观看录制的示范对话录像,采用微格回放的方式,对展示中的精彩片段或不足进行回放,让观看者认真探讨,从理论角度总结其中的优点与短板,并积极出谋划策。
对话型班级群体气氛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顺应了现代化教育的改革要求,师生地位平等,真正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