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行卡点巡查,步履匆匆。罗选富围着自己的“老伙计”转了一圈,用脚使劲蹬了蹬轮胎,然后上车拍了拍方向盘上的“江淮”标志,轻声说:“兄弟,今天又得大干一天,你可要坚持住啊!”
点火、挂挡、起步、加油……皮卡车驶出村委会所在地炊烟袅袅的村寨,又一路颠簸冲进无头无尾的群山。
边疆的路,尽是坚硬和颠簸,有数不清的碎石子和转不尽的弯道,皮卡车行驶在曲折蜿蜒的山路,车轮底下传来“咔嚓咔嚓”声,左右侧车窗和车顶不时被枝杈打得“嘣嘣”响。山路很窄很弯,也很险。刚驶过一个弯道,又转入另一个弯道,坐车的人很累,开车的更是辛苦。
我仔细打量着眼前驾驶位上这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皮肤黑红,眼睛布满血丝,皮肤的颜色,是每天紫外线的强烈照射所赐,眼中的血丝,来源于战疫的压力。
基层工作不好干,甚是辛苦、操心。我这个由组织选派到基层任职的驻村干部深有体会。战疫当前,对于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是一次“大考”。不仅要考“勤”,看你的勇敢、担当、责任心。还要考“能”,考你的执政能力,考你的科学精神,考你的发现和掌握疫情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本事。即使是最底层的村组干部,常常是在“白加黑”、“五加二”、“夜总会”的忙碌紧张中度过,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作为一个拥有18.8公里边境线、31块界碑、12个边境疫情防控卡点的边境行政村,如何发挥好卡点作用?如何督促卡点值守人员更好履职?在罗选富看来,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跑。
从一个卡点,驶向另一个卡点,穿过一个弯道,又转入另一个弯道。一人一车,寂寞旅程。罗选富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往返卡点、村寨的路上,这一年多来,27个村小组、18.8公里的边境线,自己具体跑了多少次,罗选富已经记不清楚,但是皮卡车仪表盘的数字却真实的记下了他青春碾压过的痕迹——67584公里。旅程是寂寞的、枯燥的,即使再苦再累,可每次看到卡点宿营地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墙上张贴的“疫情不退、我们不退”“镇守边关、使命必达”等标语,他的心底总升腾起热血奔涌的激情。
车轮疾驰。翻越一个土坡时,一块拳头般大小的石头突然从山上滚下溜到左侧车轮下,车身剧烈颠了一下,整个人腾空而起。罗选富感觉屁股离开座位有一秒钟,赶紧死死按住方向盘,稳住方向。从险境脱身,罗选富长长舒了一口气。他向着窗外一瞥,车在山间跑,云在身边绕,一种胜利的快感油然而生。
带好一支队伍比开好一辆车更不容易。一水难成海,众流汇成洋。罗选富始终致力于把一支队伍攥成一个拳头,发挥好班子整体合力。2021年1月,35岁的罗选富全票当选天保村委会党委书記兼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即面临疫情大考。新官上任三把火,罗选富的“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自己家。他依规通报处分了本家一位在卡点值守期间饮酒的亲戚,劝导打消了自家人不参与守卡的念头。带头给村干部立规矩、树正气的罗选富,让村民重拾了对村“两委”的信心。
接下来干什么呢?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斗的打响,他了解到家乡许多年轻人到外地打工,种地缺少劳动力,许多土地等待流转。他决定带领群众发展树番茄和魔芋产业。憧憬美好未来,罗选富兴奋的眉宇间流露出一个年轻人的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
车窗外是金黄色的田野,沐浴着阳光的一片片苞谷地,在阵阵暖风中像山底下不远处的盘龙河水面翻腾着的一层层欢乐。望着这丰收在即的场景,罗选富疲倦的脸上荡起的笑容比山野花还要灿烂。那是于寂寥中孕育幸福、于艰辛中发现甜蜜、于坚守中获得满足的奋斗的青春。
入夜,返程。连续一天的驾驶,罗选富有些疲惫,话也少了。停车上厕所的间隙,他才想起来给妻子发了一条信息报平安。妻子很快有了回复:“注意安全。”这时,罗选富才发现妻子已经先后给他发了6条信息。为了不让她担心,罗选富边解释边安慰:“别担心我,我也就是来回巡视一下……”“你不用说了,我懂!”看着妻子简短的回复,罗选富心里着实感动。“很感谢她。我们虽然在县城买了房子,但是聚少离多,她掰着手指头跟我算一天见了几次面。不过她是真的支持和理解我,总鼓励我要好好干,不要让她失望。”望着远处宁静的村庄,罗选富的话语里柔情无限。
又是一阵沉默,罗选富没有让眼泪掉下来,“有一些人问我,当村支书有没有正式编制,到底值不值。想了想也没啥值不值的。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我只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回轮到我沉默了。鼻子一酸,我转过头不敢再看他。
车上的音乐响起“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这个夏天,人到中年的罗选富,一如当年那个追风少年,通过一场疫情的自我挑战,展现了他心中的信念,也他对生活、对梦想、对家国情怀、对人性光芒有了全新的感受。
皮卡车在黑夜中疾驰。他在边境疫情防控线上来回奔跑的身影,将成为青春永恒的记忆。
【作者简介】胡献浩,男,1985年5月出生于河南舞阳,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云南日报》《含笑花》等媒体发表诗歌散文、新闻作品、电视新闻960余篇(条)。曾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オ奖”,报告文学《我为祖国守边关》荣获2009年“全军首届军旅好新闻”一等奖。
点火、挂挡、起步、加油……皮卡车驶出村委会所在地炊烟袅袅的村寨,又一路颠簸冲进无头无尾的群山。
边疆的路,尽是坚硬和颠簸,有数不清的碎石子和转不尽的弯道,皮卡车行驶在曲折蜿蜒的山路,车轮底下传来“咔嚓咔嚓”声,左右侧车窗和车顶不时被枝杈打得“嘣嘣”响。山路很窄很弯,也很险。刚驶过一个弯道,又转入另一个弯道,坐车的人很累,开车的更是辛苦。
我仔细打量着眼前驾驶位上这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皮肤黑红,眼睛布满血丝,皮肤的颜色,是每天紫外线的强烈照射所赐,眼中的血丝,来源于战疫的压力。
基层工作不好干,甚是辛苦、操心。我这个由组织选派到基层任职的驻村干部深有体会。战疫当前,对于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是一次“大考”。不仅要考“勤”,看你的勇敢、担当、责任心。还要考“能”,考你的执政能力,考你的科学精神,考你的发现和掌握疫情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本事。即使是最底层的村组干部,常常是在“白加黑”、“五加二”、“夜总会”的忙碌紧张中度过,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作为一个拥有18.8公里边境线、31块界碑、12个边境疫情防控卡点的边境行政村,如何发挥好卡点作用?如何督促卡点值守人员更好履职?在罗选富看来,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跑。
从一个卡点,驶向另一个卡点,穿过一个弯道,又转入另一个弯道。一人一车,寂寞旅程。罗选富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往返卡点、村寨的路上,这一年多来,27个村小组、18.8公里的边境线,自己具体跑了多少次,罗选富已经记不清楚,但是皮卡车仪表盘的数字却真实的记下了他青春碾压过的痕迹——67584公里。旅程是寂寞的、枯燥的,即使再苦再累,可每次看到卡点宿营地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墙上张贴的“疫情不退、我们不退”“镇守边关、使命必达”等标语,他的心底总升腾起热血奔涌的激情。
车轮疾驰。翻越一个土坡时,一块拳头般大小的石头突然从山上滚下溜到左侧车轮下,车身剧烈颠了一下,整个人腾空而起。罗选富感觉屁股离开座位有一秒钟,赶紧死死按住方向盘,稳住方向。从险境脱身,罗选富长长舒了一口气。他向着窗外一瞥,车在山间跑,云在身边绕,一种胜利的快感油然而生。
带好一支队伍比开好一辆车更不容易。一水难成海,众流汇成洋。罗选富始终致力于把一支队伍攥成一个拳头,发挥好班子整体合力。2021年1月,35岁的罗选富全票当选天保村委会党委书記兼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即面临疫情大考。新官上任三把火,罗选富的“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自己家。他依规通报处分了本家一位在卡点值守期间饮酒的亲戚,劝导打消了自家人不参与守卡的念头。带头给村干部立规矩、树正气的罗选富,让村民重拾了对村“两委”的信心。
接下来干什么呢?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斗的打响,他了解到家乡许多年轻人到外地打工,种地缺少劳动力,许多土地等待流转。他决定带领群众发展树番茄和魔芋产业。憧憬美好未来,罗选富兴奋的眉宇间流露出一个年轻人的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
车窗外是金黄色的田野,沐浴着阳光的一片片苞谷地,在阵阵暖风中像山底下不远处的盘龙河水面翻腾着的一层层欢乐。望着这丰收在即的场景,罗选富疲倦的脸上荡起的笑容比山野花还要灿烂。那是于寂寥中孕育幸福、于艰辛中发现甜蜜、于坚守中获得满足的奋斗的青春。
入夜,返程。连续一天的驾驶,罗选富有些疲惫,话也少了。停车上厕所的间隙,他才想起来给妻子发了一条信息报平安。妻子很快有了回复:“注意安全。”这时,罗选富才发现妻子已经先后给他发了6条信息。为了不让她担心,罗选富边解释边安慰:“别担心我,我也就是来回巡视一下……”“你不用说了,我懂!”看着妻子简短的回复,罗选富心里着实感动。“很感谢她。我们虽然在县城买了房子,但是聚少离多,她掰着手指头跟我算一天见了几次面。不过她是真的支持和理解我,总鼓励我要好好干,不要让她失望。”望着远处宁静的村庄,罗选富的话语里柔情无限。
又是一阵沉默,罗选富没有让眼泪掉下来,“有一些人问我,当村支书有没有正式编制,到底值不值。想了想也没啥值不值的。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我只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回轮到我沉默了。鼻子一酸,我转过头不敢再看他。
车上的音乐响起“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这个夏天,人到中年的罗选富,一如当年那个追风少年,通过一场疫情的自我挑战,展现了他心中的信念,也他对生活、对梦想、对家国情怀、对人性光芒有了全新的感受。
皮卡车在黑夜中疾驰。他在边境疫情防控线上来回奔跑的身影,将成为青春永恒的记忆。
【作者简介】胡献浩,男,1985年5月出生于河南舞阳,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云南日报》《含笑花》等媒体发表诗歌散文、新闻作品、电视新闻960余篇(条)。曾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オ奖”,报告文学《我为祖国守边关》荣获2009年“全军首届军旅好新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