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自主性越来越得到强调,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对课堂教学带来的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感到困惑。要不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面对主体性强的学生教师到底要不要管,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才不是妨碍学生主体的发展?在备课中如何渗透新理念,在课堂中如何体现新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备课;教学;自主学习
为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通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我们的教学数学观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在备课中渗透新理念
1.素材的选择要符合现实而且有意义。由于教材编写具有时代性,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根据那个年代学生的条件及当时社会对各方面人才需要的要求不同,教材编写的内容及要求只符合一定时期的使用。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好的教材经若干年后也会滞后的。因此,我们手中的教材有些编排顺序、准备题、例题、呈现方式及例题的情境已不能适应我们今天的学生学习了。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在基本不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他们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2.教材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收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揭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备课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教材的呈现形式。因为,教材的编写是根据知识的结构展示其发生、形成、发展的顺序。而我们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不一定适应教材中的呈现顺序及呈现方式。
二、在课堂中体现新理念
1.创设没有精神压抑的学习环境。
(1)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里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
(2)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恰当地组织教学,教师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2.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由于开放式教学过程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教师要尽量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更多有思维空间。
3.设计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题。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同学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或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三、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设情境、因材施教,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根据教材创设情境很关键,以境激情,以最好的境、最深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才能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需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相信学生,以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成绩为主,培养信心使之愿学,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参与的开始。
2.开拓学习视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教与学必需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要使“师”(教)与“生”(学)“情”与“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场景来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上应不断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亲切的教态和委婉的语言是亲合力突出的表现。教学语言多用“你能……吗?”“你的解题思路很好,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解法吗?”等等这类比较婉转又有鼓励性的话。另外课堂中的练习多采用同学之间互相点评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相互点评中共同进步。还有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参与,多发言、多讨论、多竞争、多评价。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他们会学。要注意培养他们养成自学——听课——反思——巩固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多担任引导启发者的角色,渗透化归转化、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当学生能解决某个新问题时不要立足于表面,注意培养学生深化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回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懂得解完某个问题并不是目的。若就此了结,往往会失去更为宝贵的东西,从而获得更有益的启迪,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知识网络结合点处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学生真正会学。这些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的学习和探索非常重要。这样,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就会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会在这种自主性的学习中逐步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学生也会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学习中逐步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实现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书越来越难教”,这时我们一线老师的共同感慨,如何体现新理念,需要教师自我否定,“扬弃”习惯的教法,这时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处在试验研究的初始阶段,没有标准可依,没有模式可仿,又谈何容易?感性地走近学生,学生是一个猜不完的谜;理性地研究课堂,课堂是一个解不完的结。我们只能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才能找到更合适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备课;教学;自主学习
为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通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我们的教学数学观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在备课中渗透新理念
1.素材的选择要符合现实而且有意义。由于教材编写具有时代性,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根据那个年代学生的条件及当时社会对各方面人才需要的要求不同,教材编写的内容及要求只符合一定时期的使用。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好的教材经若干年后也会滞后的。因此,我们手中的教材有些编排顺序、准备题、例题、呈现方式及例题的情境已不能适应我们今天的学生学习了。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在基本不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他们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2.教材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收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揭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备课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教材的呈现形式。因为,教材的编写是根据知识的结构展示其发生、形成、发展的顺序。而我们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不一定适应教材中的呈现顺序及呈现方式。
二、在课堂中体现新理念
1.创设没有精神压抑的学习环境。
(1)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里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
(2)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恰当地组织教学,教师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2.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由于开放式教学过程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教师要尽量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更多有思维空间。
3.设计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题。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同学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或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三、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设情境、因材施教,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根据教材创设情境很关键,以境激情,以最好的境、最深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才能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需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提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相信学生,以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成绩为主,培养信心使之愿学,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参与的开始。
2.开拓学习视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教与学必需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要使“师”(教)与“生”(学)“情”与“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场景来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上应不断渗入学法指导,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互动中教师亲切的教态和委婉的语言是亲合力突出的表现。教学语言多用“你能……吗?”“你的解题思路很好,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解法吗?”等等这类比较婉转又有鼓励性的话。另外课堂中的练习多采用同学之间互相点评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相互点评中共同进步。还有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参与,多发言、多讨论、多竞争、多评价。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他们会学。要注意培养他们养成自学——听课——反思——巩固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多担任引导启发者的角色,渗透化归转化、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当学生能解决某个新问题时不要立足于表面,注意培养学生深化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回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懂得解完某个问题并不是目的。若就此了结,往往会失去更为宝贵的东西,从而获得更有益的启迪,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知识网络结合点处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学生真正会学。这些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的学习和探索非常重要。这样,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就会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会在这种自主性的学习中逐步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学生也会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学习中逐步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实现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书越来越难教”,这时我们一线老师的共同感慨,如何体现新理念,需要教师自我否定,“扬弃”习惯的教法,这时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处在试验研究的初始阶段,没有标准可依,没有模式可仿,又谈何容易?感性地走近学生,学生是一个猜不完的谜;理性地研究课堂,课堂是一个解不完的结。我们只能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才能找到更合适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