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鹿鸣》伴我成长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oy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写诗歌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鹿鸣》杂志,看到里面还有诗歌,而且,这本杂志就是我们包头的,或许是本土情结的缘故,我的压力便小了,可胆子却会大些,所以,当时我就选择了几首自己认为满意的诗歌作品抄的整整齐齐,投给了《鹿鸣》编辑部。
  几年下来,我投了许多的作品,也断断续续收到过不少的退稿信,有的回信中,还有编辑老师对作品提出修改的意见,并说一些鼓励的话。但,竟然没有一首能够在《鹿鸣》杂志上发表。那时年轻,容易感情用事,好急,脾气也大,于是,在一天的夜里,我决定以后不再给《鹿鸣》投稿了。当然,心里也确实承认客观的事实,自己的作品还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平,还需要多读书,勤写作。
  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也许是生活在小县城的原因,我根本也看不到《鹿鸣》杂志,仿佛也把它彻底遗忘了。
  二00七年春天来了,我正忙着落实县里的植树造林任务。一天早晨刚上班,县委宣传部的一个熟人领着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进了我的办公室。熟人介绍说,这位是作家马宝山老师,他是来我县了解生态建设方面的情况,宣传部安排由林业局分管业务的你来接待,并根据马老师的采访要求,落实好具体的地点和人物,马老师要写一写固阳县的生态建设发展的成就。当时我很欣慰,立刻接受了这个任务。
  两天的采访结束之后,马老师要回市里了,就在他向我告别的时候,看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打印好的我写的一组诗歌。“这是你写的?”马老师问,“嗯,是我写的。”他看了一会儿说:“写的不错。” “自己瞎写,就是个爱好。”我很紧张。“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把这组诗歌带给《鹿鸣》杂志的编辑,让他们看看,能不能发表。我原来也是杂志社的编辑。”我简直不敢相信,站在我面前的竟然是大编辑,而且马老师的热情大方、平易近人这些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赶忙说“太感谢您了。”后来,我便知道了马老师是全国著名的小小说家,发表了许多在全国影响力很大的小小说。
  从那次由马老师的引荐开始,我陆续接触到了《鹿鸣》杂志社的编辑,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马端刚老师当时是《鹿鸣》杂志社的编辑,就是他第一次在杂志上发了我的一组诗歌。在发表之前,他与我见了面,给我指出了作品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的意见,我诚恳接受他的帮助。当我收到刊发我的作品的杂志时,心里甭提多激动了,马上给马老师打了电话,感谢他的热忱关心和耐心指点。如果没有马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我在《鹿鸣》杂志上发表作品的心愿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在马老师的鼓励下,我的创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马老师不厌其烦的修改我的作品,给我提供有关诗歌理论的书籍,推荐国内外的优秀诗人和他们的作品。我有幸还在《鹿鸣》杂志的“鹿鸣星座”专栏上发表了诗歌。
  后来,由马端刚老师推荐,我加入了包头市作家协会。二0一三年由包头市文联副主席白涛老师推荐,我又加入了内蒙古作家协会。
  出版一本自己的书,是每个写作者心中的梦想。《鹿鸣》杂志社的老师们就是让我梦想成真的人,在他们的多次修改和把关,终于在二00九年,我出版了第一部诗歌集《记忆中的花瓣》,二0一三年,又出版了散文诗集《光阴中舞蹈的笑容》。
  二0一三年,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杂志的地位和水平,《鹿鸣》杂志进行了全面改革,对于《鹿鸣》来讲,这次变化又是一次质的飞跃,在全国的纯文学杂志也有了较大的影响。我作为普通作者几次被邀请到了编辑部,参加了相关的讨论,杂志社还采纳了我提出的建议。《鹿鸣》改版后举办了许多次采风活动,我跟随本土作家深入到工厂、矿山、乡村、街道,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而且,我的部分作品还发表在国内的大型文学刊物上,有的作品还获了诗歌奖。
  正是有了像马宝山老师等文学前辈的厚爱,特別是有了《鹿鸣》杂志社编辑们的呵护,有了市文联各位领导的鼓励,我的文学创作才能取得了现在的成绩。我也常常想,在文学的道路上我是幸运的,而遇见那么多的挚友是美好的,我用深深地感恩表达我的一片真情,也一定会把这份宝贵的经历珍藏在心间,愿它的芬芳熏香我的人生。
其他文献
这辈子能够记住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日子  树上的叶子谁知道那一页写满了风的故事  这世界能够留下什么花什么草什么味道  那么多的颜色谁知道哪一种最神奇飘渺  只有一个日子像一把钥匙会打开千万把锁  只有一个时刻像一匹神马会踏过万千烦恼  纪念日是一个芝麻开门的阿里巴巴秘诀符号  消逝的人和故事会在每个时刻回来与你拥抱  纪念日就是一片云彩和一只鸟在天边环绕  每一丝风每一滴雨都會在星空把霓虹展开  纪
期刊
我开始相信,因为一段机缘或是一句话或是某一个动作,便会改变你的生活轨迹。  我身边的同学朋友一直不确定,我,一个学化学的理科生,在生命走进中年的时候,开始了写作,一点一点坚持了10多年,连我也不相信。但,一张张稿费单证明我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时候,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么多年,坚持的事情,于我有多大的改变。  在我的改变中,《鹿鸣》是绕不开的,与《鹿鸣》的编辑老师更是有着一份密切。  记得第一次在《鹿鸣》上
期刊
爬在被窝里的父亲,就着旱烟,掰指头:就是228个人。父亲的一只眼闭着,眼角是一行被烟熏出的泪,另一只眯缝着。母亲问:数玉娥没?父亲说,她也算人里头的数儿?玉娥住在村东头,五个哥,她嫁了男人,为二哥换来了男人的妹子。男人大她十几岁,五大三粗,满嘴黑牙。一张嘴,先看到的是牙屎。一年后,玉娥在一个夜里失踪了。村里比我小的管玉娥叫玉娥姐,小一辈的叫玉娥姑。村里人认亲。两百多人,盘根错节都是亲,七大姑八大姨
期刊
1982年,20岁的我怀着年轻的文学梦,心跳怦怦,第一次给《鹿鸣》投稿。写中国女排在获得第九届世锦赛冠军,大学生们挤在学校大礼堂观看闭路电视直播,激动得热泪盈眶,之后回到宿舍里激情澎湃、欢呼庆祝的场景。  大约过了两三个月,突然有天在学校,收到了《鹿鸣》编辑的回复函。在接信到拆开的几秒钟,仿佛是我时光隧道里最漫长的期待,那剧烈的心跳,连自己都能听见。双手颤抖着拆开信函一看,是漂亮的毛笔手写体。时隔
期刊
《鹿鸣》创刊500期了,要出纪念专号,四月份《鹿鸣》的两位中青年编辑郭盛、马端刚请我和另一位退休老编辑李同振先生吃饭,席间向我们布置了任务,嘱我们两个老家伙写点回忆文章,说我们是《鹿鸣》化石级别的人物,再不写,哪天“哏”了,许多《鹿鸣》曾经的往事就带走了。想想也是,我都退休十一年了,李先生更比我退得早,我们写点回忆性质的文字,应当属于“抢救性发掘”了。怎奈年事已高,记忆力不济,加之多年不动笔了,写
期刊
梅开窗前:  冬日暖阳。  今天零下10°。我站在窗边,看见大雪一朵一朵碎下来。雪和细雨冰冻了空气。蔬菜顶着雪团,挤挨在菜地里。雪白的田野,交错的阡陌有稀稀的人影在晃动。窗玻璃蒙了白白的水汽,蜿蜿蜒蜒,冰结了一层霜花。我抬头看看日历,是2018年1月4日。这是严冬最冷的一天。安徽、江苏、山东、湖北等省,普降大雪。江西部分地区雨夹雪。  我想起了,在五年前,也是这一天,大雪覆盖了南方,山梁、河滩、屋
期刊
上小学时正值文革,只有半天课。一个个下午的大好时光可以肆意挥霍。闲得无聊时就喜欢翻翻家中的“箱底”,搜罗点故事填充一下空闲的时光和大脑。家中除了一盘炕就是两个板箱,所以,翻看我妈的老包袱也是乐趣,从那里可以看到我妈年轻的影子。先是抽出我爸和我妈的结婚证书——一张很有质感和光度的纸,看着我爸我妈的名字用端庄的毛笔字并肩排列在两行印刷体字前面,下面的大红印章让人肃然起敬。周边是由麦穗、齿轮、花朵组成的
期刊
那个黄昏,距今天已经过去四十多个年头了。可是,至今仍然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那是一个夕阳变得殷红,又像烧红的炭火似的黄昏。刚刚穿上绿色军装的我,踽踽独行在一条乡间的土路上。  上午,我们被批准入伍的农村青年们,在公社大院内,脱下了身上的粗布棉衣,统一换上了军服。带兵人员召开了一个大会,中午吃了顿“忆苦饭”:晒干的红薯叶子,掺点杂面蒸熟,放在一个大大的铝盆里,每个人必须吃掉一大碗。下午又是集中训话
期刊
打樱桃的旺季在农历的六月底或七月初,也是我们中学生放暑假的日子,我们正好赶上了采摘樱桃的时机。从地理的角度来讲,北山距离我们二脑包大队近,山体多石头,植被稀疏,植物稀少。只在平缓的地带或山坳里生长着一些旺盛的狼毒根和蒿丛,以及一些不知名字的野草,北山上樱桃灌木丛偏少。南山距离陈家渠和磴口大队近便,山势高大,重峦叠嶂,草木旺盛茂密,漫山樱桃树一簇簇,一丛丛。远远望去,山体呈青黛色,云山雾罩的,让人一
期刊
房东又一次打来电话,说下午的时候还会有第二波人来看房。叫我尽快地收拾好东西,越快越好,尽早地搬离。时令已经进入了12月份,北方最冷的季节。2015年12月份,我抱着用床单包裹起来的碗筷,离开了这个在这里居住了两年之久的老旧小区。搬回了职工宿舍,一个仅有8平方米的双人间。这是我在这座城市感受到最大的一次恐慌。 编辑打来电话的时候,是这个雾色昏沉的午后。整个城市被深冬的雾霾所覆盖。编辑老师先是向我核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