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参加北京画院主办的纪念崔子范先生逝世一周年座谈会,听到著名画家王培东的一段发言,颇受启发。他说,当年他到北京画院工作时,多方拜师求教,以求自己的绘事有所长进。有一段时间,他既临仿齐白石先生的大写意花鸟,又向王雪涛先生学习小写意技法。有一天,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向时任画院领导的崔子范先生请教,崔子范先生对他语重心长地说,齐白石先生与王雪涛先生是大名家,都可以学,但起步阶段同时向彼此画风差异很大的两位画家学习,并不合适,两种风格和技法相互会“打架”。这段话对王培东后来的学习、研究和创作颇有助益。
传统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是程式化的艺术,对初学者来说,要入其室奥,必须先向古人学习,努力研习其程式化的表现语言,如笔墨、章法等。中国画的各种基本笔法、描法和染法,在《芥子园画谱》这类指南读物中,均有所交代。除了学习这些基础性的技法外,还要拜师和临仿具有鲜明个性风格大师的一些作品,这一步对艺术家未来的成长道路至关重要。绘画拜师须专一,如梨园习戏一样,不能既习老生,又学花旦,也不能既学梅派,又练程腔。所选拜师的对象不仅应该是仰慕已久的大家,而且要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兴趣爱好,尽可能选择其艺术情趣、格调与自己心灵有内在呼应的老师。否则,就可能产生如崔子范说的“打架”现象。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写意水墨,各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创精神,但在初学期间同时师从他们两位大家,临仿他们的作品,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被动。不如专心师从其中一位,获得较为深刻的体会,进而掌握其奥妙,更为实际和有效。
对初学者来说,开始师从一家,或选择一位大画家的作品作为自己临仿的对象,目的是为了不在丰富的水墨画遗产和众多大师各有个性特色的精湛技巧前面乱了方寸,但这决不意味初学者的硏学对象只能局限于一家一派,相反,视野还是要开阔,要多看多思考,在专攻一家的同时多体会各家之长,只是先要把一套功夫练好、练熟,之后再图新的拓展。
不过,即使在学习技法阶段,也需记住历代大师所告诫的,“师迹”是起步,“师心”才是目的,要注意细心学习老师的创造精神。至于要有所拓展,一定要虔诚地师法自然,根据观察和研究客观对象的内心感受,努力表现自己的真性情。为此,对原来学到的技法、技巧有所取舍,逐渐摆脱老师的影响,就是势在必然了。这时,博采众长就更为重要。要做到博采众长,必须有见识和胸襟,真正认识到“法派不同,各有妙诣……惟其能知他人之工,则己之所造也深矣。”(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从师法一家到博采众长,便可能走向“放笔直扫”的自由创造天地,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不再仿某家、法某派,做到如石涛所说的“书与画天生自有一人职掌一人之事”,不傍依他人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传统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是程式化的艺术,对初学者来说,要入其室奥,必须先向古人学习,努力研习其程式化的表现语言,如笔墨、章法等。中国画的各种基本笔法、描法和染法,在《芥子园画谱》这类指南读物中,均有所交代。除了学习这些基础性的技法外,还要拜师和临仿具有鲜明个性风格大师的一些作品,这一步对艺术家未来的成长道路至关重要。绘画拜师须专一,如梨园习戏一样,不能既习老生,又学花旦,也不能既学梅派,又练程腔。所选拜师的对象不仅应该是仰慕已久的大家,而且要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兴趣爱好,尽可能选择其艺术情趣、格调与自己心灵有内在呼应的老师。否则,就可能产生如崔子范说的“打架”现象。齐白石与王雪涛的写意水墨,各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创精神,但在初学期间同时师从他们两位大家,临仿他们的作品,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被动。不如专心师从其中一位,获得较为深刻的体会,进而掌握其奥妙,更为实际和有效。
对初学者来说,开始师从一家,或选择一位大画家的作品作为自己临仿的对象,目的是为了不在丰富的水墨画遗产和众多大师各有个性特色的精湛技巧前面乱了方寸,但这决不意味初学者的硏学对象只能局限于一家一派,相反,视野还是要开阔,要多看多思考,在专攻一家的同时多体会各家之长,只是先要把一套功夫练好、练熟,之后再图新的拓展。
不过,即使在学习技法阶段,也需记住历代大师所告诫的,“师迹”是起步,“师心”才是目的,要注意细心学习老师的创造精神。至于要有所拓展,一定要虔诚地师法自然,根据观察和研究客观对象的内心感受,努力表现自己的真性情。为此,对原来学到的技法、技巧有所取舍,逐渐摆脱老师的影响,就是势在必然了。这时,博采众长就更为重要。要做到博采众长,必须有见识和胸襟,真正认识到“法派不同,各有妙诣……惟其能知他人之工,则己之所造也深矣。”(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从师法一家到博采众长,便可能走向“放笔直扫”的自由创造天地,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不再仿某家、法某派,做到如石涛所说的“书与画天生自有一人职掌一人之事”,不傍依他人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