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舞台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neng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在我市已全面实施。作为富有历史责任感和追求专业精神的美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按照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改变师生交往的方式,共同营造新的课堂环境,从而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尖、忽视人文知识积累的陈旧思想的束缚,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调整自身单一的知识结构,全面平衡文化素质,面向未来,成为最具活力的教育创新实践者。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转变角色是新课程要求教师的基本理念。教师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改变以往美术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是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对于小学美术学科来说,学生不容易感兴趣。所以,如果想让学生喜欢美术,就必须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这样,美术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首先,教师应更新观念,选准课改的突破口,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长期以来,教学已经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灌输为中心的格局,结果导致:一、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不能独立创作一幅作品;二、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技能不会运用,教学效率低;三、整节课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情感互动。种种这些教育弊端,如果长期实施,不仅养成不了好的教学习惯,还会严重扭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彻底失去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师应怎么做,才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注重趣味教学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人们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我们现在很多欣赏课,教师习惯一幅接一幅的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最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却神色漠然。于是许多老师感叹:欣赏课难上啊!笔者在一次市美术基本功大赛上,有过亲身经历,当参加比赛的教师知道要上的是一堂欣赏课时,便不再高兴。
  新课标也建议:“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情和认识。”其实美术欣赏课完全可以让学生说,老师总结。
  举例:《走进博物馆》
  教师出示一些作品,让学生欣赏。学生边欣赏边谈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自由欣赏,思考一下: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看了这件作品你有什么启发?说一说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学生回答:
  1.喜欢《司母戊方鼎》这件作品,它很大气,纹路也很漂亮。
  2.我还是喜欢《铜马》,跟真的马一样。
  3.我不喜欢《二虎噬猪扣饰》这幅作品,两个动物都不太像。
  4.我喜欢《二虎噬猪扣饰》这幅作品,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先民强悍的生命、丰富的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
  师:同学们谈得非常好,再请同学们欣赏一些资料。
  学生在自由发言中不知不觉收获了书本以外的知识,而这节课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不正是欣赏课要达到的目的吗?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地增加了,学生也兴趣十足地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得到了转变,变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
  二、注重评价教学
  新课标这样建议:“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现代社会,可谓日新月异。我们这些在上个世纪接受教育的教师,如今要用自己的“一桶水”来装满学生的“一碗水”感觉越来越困难,有时学生新颖的想法让你自愧不如。这时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做一名学习的参与者。
  举例:《画汗衫》
  在学生充分欣赏、交流汗衫设计图片后,学生们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汗衫。这时,老师请学生各自介绍一下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
  学生回答:
  1.我设计的汗衫稿样,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2.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3.我可以用废旧纸张拼出汗衫……
  选一位“小老师”站在讲台上边说边做,讲台下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此时,老师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当“小老师”遇到困难时,老师只需适当地给予一些帮助。
  在课堂中,学生会互相交流,并毫无保留地把彼此制作汗衫的方法告诉大家,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作品和意外惊喜。事实证明,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注重展示教学
  新课标中这样阐述:“美术活动表现评价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加以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当一节课上到作业展示和课堂小结环节时,可以采用个人、小组、团体等方式进行评价。每个人都可以当“评委”,互评优劣、长短。我国教育先祖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激烈的评价声中,学生一定能够学到一些知识,并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在此过程中,老师则可坐听“百家争鸣”、当“嘉宾”,在适当时候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引导。
  举例:《标志》
  教师将学生设计的作品,在教室的四周展示,并请学生谈一谈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可以谈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谈别人的作品。
  学生回答:
  1.他的标志作品太模糊,缺少主体的图案。
  2.我的作品,色彩搭配的要和谐一些……
  3.蓝色、红色、白色对于他的作品来说更适合些。
  4.我觉得我现在充满了自信,因为我设计了一件令我非常满意的标志。
  ……
  学生的回答是如此的自然、丰富、生动、真实。教师对他们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给予了评价,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总而言之,教师在这场变革中,如果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扮演的角色,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自己从学习的替代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那么学生一定能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义务课程数学标准十分重视数学课堂的构建。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为兴趣而学”。现行一年级数学教材在编排时,十分突出了学生的“看”、 “想”、 “做”。下面,我就如何构建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的“趣学课堂”谈谈几点实践做法。  一、“看一看”, 让学生趣学在情景中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说,进行正规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小学的品德课教学的“真”源于何处呢?品德教学的课堂要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鲜活的世界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当前的一些思品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只局限于书本上所陈列的知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质疑精神,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善于鼓励、呵护学生
经过九年系统的语文学科学习,大多数聋生毕业后写出来的句子仍然语序颠倒,词不达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沟通交往。聋生说、读、写的能力低是摆在聋校语文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人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聋生学语言亦如此,唯有通过自身的语言实践,加强读、说和写的训练,才能形成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一、读得充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  存在着语言障碍的聋孩子有可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吗?其实尽管聋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在自己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积极地挖掘快乐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也尽量实施快乐的英语教学,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教学语言丰富化、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评价激励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乐学环境,使学生在英语课中“乐”起来,以乐激趣,以趣促学。  一、教学语言丰富化,使学生笑着乐  1.声音语言  呆板、单一的语调以及浑浊的声
故事教学法在外语学习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课文为例对英语故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意义  故事教学法满足了新课标理念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使用故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得英语课堂更加丰富。故事教学法是在考虑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融入其中,学生在听故事的
有三位老师教孩子画苹果:  第一位走进教室说:“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然后再画……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  第二位老师手里拿一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我可以拿到大家面前,大家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然后,教师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  第三位老
“生成”就是经过教师与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精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1.捕捉错误,把握生成  新课标的阅读目标中提到: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
课改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由此可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并使学生充分消化吸收,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得向课堂要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认为充分有效的教学准备更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关键
综合性学习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重点不在语文知识以及语文能力,而是着力于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利用、需要和开发。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紧紧依托语文教材,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学生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语文教材结合起来,在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中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达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