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交通船的阿翠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公租房,就像切豆腐一样,一块块的,大小不一,先到先得,分完正房、边房,再分天井边的厢房,分不到的,就在过道边临时搭建灶头,生火做饭。
  市民路12号是公租房。阿翠住在公租房上进左边厢房,厨房却在下进的右边厢房。我奶奶家的厨房在下进正问,为留出上街进出的边门通道。阿翠的厨房和我奶奶家的厨房各自切割出一个45°的角,让出作为居民进出的通道,两家的厨房门斜对着。
  阿翠在厨房门边角落里围了一个小篱笆,圈养了几只鸡,每天到了撒食喂鸡的时候就会放出,“咯咯咯”的吆喝声响彻天井,四处窜逃的鸡就会聚拢过来,围在阿翠脚边。每当这时,天井下过弄里做家务或休闲的邻居们就会你一句我一句地拉扯街坊的碎事,阿翠常常聊着聊着,就忘了赶鸡进圈。有时我奶奶会喊:“阿翠哎,鸡奔出去了,快抓鸡!”阿翠这才关上话匣子,去抓鸡,我很兴奋地去配合着围捕。几次以后,我开始喊阿翠为“咯咯鸡奶奶”,阿翠也应答得爽快,应我的尾声拖得可以穿过两重天井。阿翠的另一半,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咯咯鸡爷爷”了。
  阿翠姓郎,院里的人都唤她阿翠,或者郎阿翠,特别好听。可事实,阿翠的相貌远不及她的名字给人美的遐想,反而长得有些狰狞。那年初到老屋,阿翠闻声院里有小囡入住,急急回房抓一把大白兔奶糖,托着我的小手,往我怀里一塞,算是见面礼。那时的大白兔奶糖,可稀罕了,但阿翠的脸更稀罕,把我吓到傻愣。我捧著一路不断散落的大白兔,跌跌撞撞,躲到奶奶身后。阿翠远远地站着,两手不安地在衣兜前摩擦着,不停地对我奶奶抱歉道:“把小囡吓去了……”
  阿翠年轻时生病,脸部中风后出现口眼斜,整个面部往左牵扯得厉害,就是我们现在西医上说的面瘫。后来,也许面部治疗做过手术,当时医学不够发达,半边嘴唇到左耳的这段皮肤留下绞肉般的疤纹,嘴唇也斜着向外翻,永远合不上,把左侧的牙全部暴露在外,说话时口水四溅,不说话时表情僵硬不见笑脸,看起来很凶。小时候不懂病理,童话故事一直教育我们那一代,心地险恶的老巫婆才是这个模样。
  阿翠的病与她的职业相关。追问院里的长辈:“阿翠是干什么的?”长辈们回我一句:“撑交通船的。”讲的是梅城白话,我听不明白梅城话,一直到上了初中才知道,撑交通船其实就是航运公司,阿翠两口子是从事客船往返运输的工作人员。
  梅城在古严州时期,是南北东西水运交集之地,水陆客运十分繁荣。造了大坝后,由于交通发展趋势,陆路运输成了主流,水路重埠才一路滑坡。以前民间有种说法,天下最苦三种职业:撑船、打铁、磨豆腐,因为都是起早摸黑,收入低。阿翠老两口,一个是永康人,一个是义乌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落户在梅城。从阿翠唠嗑中得知,她家几代人的日子都是从起早摸黑过来的,辛苦是辛苦,但梅城航运业还是不错的,船员生活也挺滋润。印象里,撑交通船的阿翠家是大杂院里最早买上黑白电视机的人家之一。80年代初,对普通家庭来说,拥有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在街坊邻居中会很受欢迎,阿翠性格爽朗,待街坊邻居和善,加上干交通的,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院里的人茶余饭后总会聚集过去一边蹭看电视,一边聊闲事。
  我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阿翠家门口看电视,慢慢地和阿翠熟络起来,相处久了,便也没觉得阿翠可怕了。
  阿翠两口子感情是院里公认的好。那会儿,阿翠的子女都成家在外,老两口就这样在老屋里,上班、下班、喂鸡、小酒对饮……老两口相继退休后,我见他们最多的时候,还是在厨房。夏天,两人摇着蒲扇,就着小酒,从天亮吃到天黑。冬天在煤油炉上炖一锅小菜,两张骨牌凳围着炉子,互斟小酒慢悠悠地吃,慢慢地聊,日子也慢慢地过。我读高中那年,阿翠老伴儿生病先走了,她的脸上看不出悲伤,依旧一个人在老屋里进进出出。没多久,阿翠也追随老伴儿而去。
  搬离老屋之后,每当我路过市民路12号,马路上抬眼望进去就是阿翠家的厨房,眼前就会浮现退了休的阿翠和老伴儿的生活场景:每天自在对饮,饭后倚着椅背打盹儿,该养鸡的养鸡,该唱曲的唱曲……
其他文献
今天是父亲节,我是从女儿女婿发来祝福信息中得知的。这让我没有缘由地想起了我的父亲。  父亲生于1933年,六岁时就成了孤儿(爷爷去世,奶奶下堂改嫁,姑姑已出嫁),与一个我称之为六爹的长辈生活,直至长大成人,成家。父亲有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印象中父亲很是得意。父亲说他读了半年私塾,对于读书他非常推崇,也因了读私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父亲就被当时称之为“四清运动”的工作队选中,当时称为半边户,在乡里乡亲
期刊
石桥水冷,每为众生时雨滂。  汪庄桥这座石桥,曾是村里男女老少爱去的地方。村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要吃水,都要在晨雾缭绕的清早或夕阳弥散的傍晚,用扁担挑着两只一路叮当作响的水桶,来到桥南的几级石头砌成的石阶上,弓下腰将系在扁担梢头的一只水桶“啪”的一声甩入水中,轻摇几下使清澈照人的河水灌人桶中,单手用力向斜上方猛地一提,一桶水便打好立在没水的石阶上,端端正正、碧波荡漾起来……腾出手再甩出另一只桶,
期刊
三丫是张娟的小名,今年12岁,在家排行老三,她是从苏州下放到我们生产队的,上初中一年级,与我同班。  三丫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扎着两个爬爬角辫子,笑声出来时,脸颊上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儿,比任何一个女同学都美。一次上作文课,老师出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次”,三丫写的作文成为范文被语文老师当堂朗读,她写了“我第一次见父亲哭’’,她在文中说她父亲在下放前是苏州市政府办公室秘书,“文革”开始时因“包庇”市
期刊
在看清朝题材的电视剧时,经常有犯人被流放到宁古塔,想必那是一个僻远荒凉的地方。没想到有一天,我旅行的脚步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停留,因为好奇,想看看这里是什么样的景象。  元月初的宁安是一片冰雪世界,白天零下十七八摄氏度,夜晚零下二十四五度。牡丹江已经结成厚厚的冰,孩子们在冰面上玩耍。我了解到江边有张闻天工作室旧址,决定前去参观一下。  工作室位于闻天街与新街路交叉口,是宁安现存唯一完整的清代晚期四
期刊
三十六年前,我还是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沈阳市人民政府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上,唯一的一个节目是我——(只有我一个小孩儿参加大会)为全体教师演唱了一首《党啊,亲爱的妈妈》。  当时是乐队伴奏,下面坐着一千多人,黑压压,场面怪吓人的。唱完下来,掌声响了很长时间。不知道是什么领导,反正有个爷爷还给了我一个大苹果。遗憾的是,这一幕没有留下照片。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姓赵的老师,她是被表彰的老师,还上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村里有一个羊倌,常常和我们不期而遇。  他白花花的胡子飘拂在胸前,胡子往下是凹陷的肚子,里面装了不少故事。别看他老,论辈分才是我的哥哥。他爱跟我们这些孩子玩,我们也喜欢听他没完没了地絮叨,《王贵偷锣》《淘气鬼》等等,现在我还能完整地复述出来。如果追溯师承,他该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几年后,老人死于火灾。他老眼昏花,打翻了煤油灯,把自己烧成一堆焦炭。我心里非常难过,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天
期刊
去年,陪同八十高龄的叔父去老家查看家谱。  家谱是大清光绪十三年修纂的。宣纸扉页里夹着一张红纸,蝇头小楷,书写工整。细看是两户宗家过继男孩子的凭据,下面的落款是当年在场见证人的名讳及时间。偶然间,叔父看到了祖父的大名,惊喜地指给我看。祖父我没有见過,家里人也很少提及。  祖父生于清末,病逝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当年的叔父才十来岁,孙字辈的后生中除了我的堂哥,其他孙子辈大多未出生。  关于祖父,家谱上没
期刊
文学创作属我第一爱好,第二爱好乃绘画。最近特别爱画牛,《老子出关》《牧归》《看看谁是真牛》等连画五六幅。昨天与友聊及,一扯到牛上他立即很情绪化,其双眼炯炯,声音激动:想想牛一生吃的啥喝的啥?到无力耕田时却被一刀戳死,杀了吃肉,骨头熬高汤,皮剥几层做皮衣、皮手套、皮鞋。有不少牛皮剥下来一看居然伤痕累累,烂得啥也做不成。怎么回事儿?原来是牛耕田时稍不随人意,便遭鞭子抽,没轻没重的。试看天下牛皮,哪张皮
期刊
鸭绿江断桥是一座有110年历史的12孔桥,其闻名于世,不是由于始建于清末的久远,而是20世纪50年代的那场战争。当年,那桥被轮番轰炸的美军飞机炸断,中方一侧仅残存4孑L桥身屹然不倒,故称“鸭绿江断桥”,至今,仍有万千弹痕。  那年,我出差到沈阳,办完公务又绕道去了一趟丹东。我站在鸭绿江大桥的这一头,远眺对岸,悉心倾听着滔滔江河的呼吸。那一头是朝鲜的新义州,仿佛很陌生,又仿佛很熟悉。我掏出手机给远方
期刊
儿子高博今天下午开着他新买的爱车回西安了。  望着车轱辘在交口河这坑坑洼洼的街道上颠簸而行,瞬间,眼畔上旋着一汪不争气的泪水,便傻呆呆地踌躇在街的那头。是啊,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在当地企业上班下班,有说有笑,欢欢实实地围在父母的身边,妈妈做好了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爸爸噙着老旱烟锅笑嘻嘻地给儿女们讲他们年轻时候的艰辛与浪漫,那种温馨,那种其乐融融,我感觉他们幸福得跟花儿一样。而自己的孩子在外面风风雨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