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最美乡村梦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80后的城市姑娘,2009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医院工作的机会,选择了站上农村这方广阔的舞台。六年多的时间里,她在远教管理员的岗位上倾注汗水与智慧,用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圆了心中的那份“最美乡村梦”。她就是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李家园村的大学生村官章婷。
  愿做群众 “知心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诗中的农家美景就是今日李家园村的真实写照。驱车到李家园村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户户白墙青瓦的农家小院,其间绿树环绕、小桥流水,让人仿佛置身画中。“您好,我是这里的村官小章。今天刚好有一个茶叶合作社全体成员会议,请稍等我一会儿。”车刚停在村部,一位姑娘便笑盈盈地迎上前来跟我打起了招呼。不用说,她就是我此行要采访的章婷。跟随她来到合作社办公室,就看到一屋子的人正围坐在一起商量事情。向旁边的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之前章婷以茶叶合作社名义向市农林局申报的李家园老茶场更新工程项目批下来了,今天召开会议就是请大家共同商量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经过了一番热烈讨论后,章婷最后流利清晰地总结了茶厂改造的整体思路,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别看现在村民们对小章百般信任,想当初她刚到李家园村工作时,却没少听到冷言冷语:“这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一看就不能吃苦,估计也就是来这里镀镀金的。”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信任,她总是把委屈藏在心里。从为村民查询一则市场信息、复印一张身份证到为村民讲解土地政策、培训种植技术,通过这些点滴小事,她逐渐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渐渐成了大家眼中的自己人。
  勇当致富“探路者”
  李家园村辖区内有南山竹海和御水温泉两大国家5A级景区,但由于经营观念落后,村里的旅游生意每况愈下。为此,章婷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村民们走出困境。在一次远程教育培训班上,她偶然接触到了电子商务课程,便琢磨何不尝试将电子商务技术引入村里的旅游业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的包括行业统一管理模式、特色旅游项目经营等内容的电子商务实战技术。然而在推广时却因为大部分村民不懂操作导致经常出错,引发抱怨连连:“这样的东西我们根本学不了,既看不懂,又不会用。”看到这样的情景,章婷十分着急,便向市党员电教中心求助。市党员电教中心及时组织专家来到村里开展专题培训课程,并在章婷的协助下挨家挨户送技术上门。通过近一年多的学习,村民们慢慢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能。目前,李家园村依靠“互联网+”的经营模式,每年旅游经济总收入高达1.3亿元,还被评为了“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而这一成绩的取得章婷功不可没。
  甘为基层“服务员”
  “小章,今年我家的茶园比去年增产了不少,这多亏你提早通知我们做好了茶园的防寒防冻防治工作啊。这是我们茶场刚制作出来的茶叶,送来给你尝尝。一点儿心意,你可不能不要。”六十多岁的老潘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今年新茶刚上市,他就第一时间过来感谢章婷。原来去年全村约2500亩茶园遭受了霜冻,占全村茶园总面积的60%还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0多万元。茶农们那一张张愁容不展的脸深深刺痛了章婷的心。后来,她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搜集关于茶园防冻防寒的具体措施,并向市农林局咨询茶园统防统治的相关技术。每天奔波在田野与农林部门之间,用群众的话来说她可真是“熬红了眼,跑瘦了脸”。就这样忙碌了一个月,她终于找到了茶叶保暖增产的好办法,在今年避免了茶农再次遭受巨额损失。看着潘大爷给她带来的新茶,章婷的眼眸里尽是暖暖的笑意,在她看来这可不是“一点儿心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作者系江苏省溧阳市委组织部干部)
其他文献
明朝解缙在诗里描写梧州胜景道:“拍天二水通交广,耸日高城跨北山;茅屋竹筏依古濑,筒槽渔艇满江湾。”古城梧州坐落桂粤湘三省交界,北望帝陵,东接云浮,怀抱西江,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或许正源于此,当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落户梧州,也能得风气之先,上连中心,下接地气。近年来,梧州市利用远教平台开展的“走进站点、共谋职业”活动,就是围绕中心、凝聚地气的一个创新举措。  点式布局,瞄准就业需求  梧州市地接广东
期刊
时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众多“微”媒体正日益风起云涌。如何让这各路“微”媒体为基层党建创新出力?营口市站前区紧贴实际、敢为人先,在全市率先开创了“站前区远程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全力打造信息化、灵活化、便捷化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充分激发出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活力。  “微课程”随身助学习  一说起政治学习,似乎总离不开“找准日子、召集党员、念念文件”那常规的老一套。集中学习固然是必须的,但若只拘
期刊
柳江古镇的朗风雅月映照着青羌文化的历史辙印,瓦屋老山的奇闻胜景传诵着道教发源地的优美传说。四川省洪雅县因曾为春秋时期纵横家、智者鬼谷子的潜修之地而闻名。时至今日,工作在这里的远教人承袭先贤的智慧与韬略不断书写出洪雅远教的新篇章。  “沈有准”  开拓的思路如同明亮的航灯,指引着远教之船乘风破浪;创新的点子仿佛精妙的先手,谋划出远教棋局的方寸江山——这就是洪雅远教的掌舵人、远教中心主任沈健。他最爱说
期刊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安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远程教育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创新“远程教育+”学用模式,打造功能化远教,进一步拓宽远程教育服务领域,提升干部群众致富能力。  建立“远程教育+智慧终端”便民学用模式。探索远程教育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的应用,开发“海陵先锋”微信公众号、“海安组工手机报”等移动客户端,每周推送一期,内容包括上级领导涉组工作言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基层组织工作动态、学用工
期刊
她聪明睿智、从容果断,她的故事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在辽西的大地上缓缓流淌,在繁华的城市中蜿蜒荡漾。她高举起远程教育惠民富民的旗帜,指引着社区群众创业致富的梦想。她就是辽宁省建平县红山街道红山社区党委书记、远教管理员张亚茹。  愿做一颗“螺丝钉”  2008年,张亚茹刚刚来到社区就担任了支部副书记兼远程教育管理员。虽然之前就懂得怎么操作电脑,但对远程教育她却一窍不通,实际接触以后更是发现这项工作并不
期刊
都说这了上年岁的人啊就应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时不时跳跳广场舞的日子也称得上安逸。可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津浦村,有一位马老太却不想过这份安逸日子,而是在远程教育的帮助下,辛辛苦苦创办了一家花木种植合作社,带领乡亲父老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你说这马老太厉害不!  马老太全名叫马明銮,今年都七十多岁了。自打十多年前从街道办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她就寻思着:“人退但心可不能退,还得继续为乡亲们办点实
期刊
“打竹板,笑微微,咱夸夸年轻有为的李凤雷。别看凤雷他岁数小,勤劳致富可不是吹。想当初,他名牌大学毕了业,放弃省城的高薪水。咦?为啥啊?他眼光投向了新农村,投身农业把家回。小伙子带头来致富,老百姓小康路上紧跟随。”这是一段流传在辽宁省建平县小塘镇十里八村的快板书,其中赞扬的主人公就是小塘镇凤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凤雷。  这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离开了人们眼
期刊
在新媒体大发展的影响下,简单一点,已是纪实类电教片的一条重要路径。以往,并没有简单纪实这样一个概念,但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通过制片实践探索简单的纪实手法。不过,纪实说简单其实不简单,所以即使简单的纪实,也肯定简单不了,其中会面临很多矛盾、很多难题。我在制作《姐弟村官创业记》这部纪实短片时,就无数次面对表达主旨和追求简单之间的矛盾。  主题简洁一点  如今的纪实类电教片,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将主题设定
期刊
如何能将基层党务尽在掌握中?面对这一提问,湖北省应城市给出了有力的回答——2015年,应城市委组织部针对本地农村实际,将视频监控系统引入了应城市组工网、应城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创建“村务在线”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只要点击屏幕,基层党组织就“近在眼前”,党务工作开展情况自然也了然于心。  实时监督盯好岗  近年来,应城市委组织部通过明察暗访、走访群众了解到,有些村(社区)的群众到党群中
期刊
为丰富党员教育形式,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以先进党员干部事迹为题材拍摄了一批党建专题片,以真实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的标杆、做的楷模,营造了对标争先的良好氛围。  找准方向,塑造典型。建立制片题材上报制度。各基层党委将优秀党员干部事迹定期上报,上报题材全部纳入题材库。在全面掌握基层优秀党员事迹情况的基础上,选取和挖掘了全国优秀教师李汝启、大学生村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