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中传播中国信息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XIAOFENG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能通过对“美”的报道,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关注,让我们的对外传播达到最佳的效果,应该是一件乐事。
  2007年12月1日,来自北京的张梓琳成为了第一位戴上世界小姐桂冠的中国人。时值中国奥运年前夕,加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外界对中国的关注正逐步升温。作为世界小姐,集美丽、优雅、智慧于一身,再加上是来自中国北京——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张梓琳受到的关注就格外多。意识到美丽的世界小姐将会成为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一个积极正面的美丽符号,《中国日报》在张梓琳担任世界小姐的一年中组织了系列报道,让更多的读者通过她的美丽和智慧,以及她对众多慈善活动的参与所表现出来的爱心,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和好感。然而,这个系列报道始于一个错失的报道机会。
  2007年11月的一天,我的一位同事、来自英国的编辑JULES指着刊登在《中国日报》上的一则广告对我说:“这会是个有意思的故事,也许我们可以派个记者去。”广告的内容是关于第57届世界小姐的总决赛。
  由于近年来国内各地选美活动过多,很多人对选美报道已经产生审美疲劳,其中就包括我。所以,对于JULES的提醒,我当时并不以为然。世界小姐的总决赛规格相对比较高,但是也早已过了它的鼎盛时期,而世界范围内的女权主义觉醒也让这个有着多年历史的活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了。况且,这些面貌娇好、身材一流的美女们,可能头脑比较简单,不会有什么值得深挖的题材吧。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回复JULES道:“恐怕很难挖出有深度的故事来。不过新闻版一定会进行图片新闻报道的,因为照片肯定比较赏心悦目。”
  JULES并没有马上被说服。他认为,从西方媒体的角度来看,美女效应一直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则,对于《中国日报》的读者自然也会发挥作用。然而,由于总决赛临近,我们已经错过了注册采访证的最后期限,而且当时参赛的中国小姐还没有引发媒体太多的注意力,最终报社没有派文字记者去。
  然而,在12月1日的世界小姐总决赛中,来自北京的中国小姐张梓琳征服了在场所有评委和观众,荣膺2007年世界小姐冠军,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世界小姐总决赛的冠军。这一结果既出乎我们的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中国即将进入奥运年,一位来自中国的世界小姐似乎恰逢其时,对于世界小姐选美活动本身也是最好不过的宣传了。
  众多中外媒体都在显要位置对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世界小姐进行了报道。《中国日报》在头版以图片新闻的形式进行了报道。但是,由于现场没有我们的文字记者,《中国日报》没有能立刻组织起关于张梓琳更详细的报道。等到我们意识到这个题材的重要性,开始组织采访时,张梓琳已经在世界小姐组委会的安排下,踏上了前往伦敦履职的道路,采访变得困难起来。
  记者林淑娟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取得张梓琳的电邮地址和她母亲的联系电话,又通过互联网找到了张梓琳的大学同学。在获得大量一手材料后,我们的整版报道终于在12月7日见报,并配有多幅首次发表的照片。
  文章介绍了这位世界小姐的成长历程,披露了她在舞台上的从容镇定和生活中的开朗性格来源于多年的体育训练和比赛。从这篇报道中读者还了解到,这位仿佛受到上帝特别宠爱的女孩其实生活在普通中国家庭,她的成功和她自己的努力不可分割。
  文章同时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日报》的环球在线中文网进行推广,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和引用,获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此后,《中国日报》又多次对张梓琳的世界小姐行程进行了报道,向读者介绍她对北京奥运会的期盼、担任奥运火炬手的兴奋,以及奔走于世界各地参加的慈善活动、在不同的国家和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中国女性的美丽和善良。
  2008年12月14日,张梓琳为获得第58届世界小姐称号的俄罗斯小姐戴上桂冠,圆满完成了她一年的世界小姐任期。一年中,她不仅履行了世界小姐的职责,也承担了来自中国民间的形象大使的角色。作为全国性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也追随她的脚印,为对外传播留下了美好的印记。在Google上搜索Zhang Zilin,相关英文新闻报道逾17万条,比上一年度的捷克世界小姐的新闻报道数量多出近两倍,相信这其中一定有我们的贡献。
  回顾一年来的选题策划和报道,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1.对外传播要善于从国际话题中寻找中国角度。
  世界小姐的评选是国际性话题,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共有106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了此次世界小姐桂冠的角逐,本次大赛通过电视媒体向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进行直播,近20亿观众观看了这次大赛的盛况。而这场盛会的场地就设在海南三亚,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小姐代表13亿中国人参赛,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角度。在这些方面提前做好功课,即使最后的桂冠没有落在中国小姐的头上,从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也已经可以做不少文章。
  2.对外传播应该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同时要善于塑造和发掘新的、能够代言中国形象的现代中国人。
  对外传播讲究通过真实、生动的人的故事来传达信息。让中国的国家形象丰满起来,不仅要靠伟人效应,更多地要依靠凡人效应。成为世界小姐,张梓琳从普通人变为名人,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名人,从而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言人之一。因此,通过对她这样一位现代中国女性的报道,可以让西方读者看到中国在方方面面的变化和进步,感受到现代中国社会的脉搏,摈弃关于中国各种陈旧的、落后的看法,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3.对外传播要注重报道的频次和规模。
  由于国外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现象和人物的陌生,想要通过对这些现象和人物的报道来传达多元和精彩的中国社会,往往会因为读者对话题的不熟悉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把握一定的报道频次和规模,提升题材的知名度,通过对新的现代中国文化、时尚标志的塑造,让读者增进对中国的了解。
  4.对外传播应该注重当代的报道。
  中国历史固然辉煌,然而还是当代发生的题材更能提起大多数读者的兴趣。通过对第一位来自中国的23岁世界小姐的报道,西方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尤其是当代中国由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及其与世界潮流的接轨。
  5.对外传播一定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喜好,调整心态,多从读者的角度选取报道选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是读者喜闻乐见的题材,就应该充分挖掘。看似肤浅的题材,也可以从中找到解读中国社会的符号和潮流。同时,报道要超越单纯的美女模式化报道,不能媚俗,格调要高。
  (作者系中国日报社特稿部记者)
  附《中国日报》对张梓琳的整版报道:《祖国使我如此美丽和自信》2007年12月7日
  
  祖国使我如此美丽和自信
  
  “究竟怎样的一个女人,才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她,直到她最终登上中国小姐的席位,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小姐的总决赛。
  (作者:林淑娟,中国日报特稿部记者)
  在世界小姐颁奖典礼刚刚结束的第三天,新当选的中国首位世界小姐张梓琳就离开举办地海南三亚,动身前往伦敦开始履行她作为世界小姐一年任职期间的义务。
  12月4日凌晨,当她抵达香港转机伦敦的时候,她那高挑的身材,甜美的笑容很快被机场里过往的乘客认出。很多人纷纷上前向她祝贺。登机后,刚好当天航班免费发放的报纸——英国最有名的《每日电邮报》——头版头条登的就是她当选的消息,她得奖以后微笑着向观众挥手致意的照片极为醒目。乘务员一下子认出她,并随即给她多拿了两份报纸,供她保存留念。
  到达伦敦的时候同样是当地时间的清晨。据随行的世界小姐新闻官员史蒂夫讲,在机场海关进行检查的时候,当海关人员问她来英国的目的时,梓琳将手中的报纸一展,然后用英文答道:“I am Miss World. (我是新当选的世界小姐。)”其实当她绽开她那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时,那位官员就已经认出她了。没费过多的口舌,梓琳在工作人员的祝贺声中顺利通关。
  在接下来大约一周的时间里,张梓琳将在伦敦首次以世界小姐的身份参加一个为儿童慈善组织募捐的盛大活动。同时,她还将为伦敦当地一份最大的杂志拍摄时装照片。
  在这之后,她将会回到北京。这将是梓琳于11月初前往三亚参加决赛,获奖后一个多月以来首次回到她的故乡北京。作为世界小姐的她,今后一年的行程将遍布全世界,有可能是南非,也有可能是欧洲,主要是为贫困地区的儿童募捐,当然还包括尽可能多地参与2008北京奥运的公益活动,如她在决赛的最后机智问答所说的那样,“用我的美丽和能力为奥运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张梓琳妈妈的老家在石家庄。当时为了照料方便,梓琳就降生在姥姥家,几个月后便又由她妈妈带回北京,在北京长大。从小就高人一头的她,在体育方面特别出色,尤其擅长和喜欢100米跨栏和三级跳远。
  生性开朗的她也非常喜欢运动,8岁就开始专门的体育训练直到她20岁离大学毕业只剩一年。在这12年中,她获奖无数,其中就包括第十届北京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100米跨栏冠军。作为体育特长生,梓琳的学习成绩却一点也不差。相反地,她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加上人缘好,小学的时候就当了好几年的大队长。
  与世界小姐结缘开始于2003年。当时世界小姐总决赛头一次在中国三亚举行,而年逢19的她已是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的一名大二女生。同时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她也已经从事兼职模特一年,并已于当年获得中国小姐大赛十佳选手称号,以及新丝路全国模特大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出于职业关系,张梓琳对世界小姐的比赛极为关注,进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小姐,代表中国同全世界其他佳丽一起站在世界小姐的舞台上。
  但个性坚韧、做事认真的她并没有让这念想一闪而过,相反地,她暗自努力。在丝毫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同时,到2006年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中国十佳模特。只是有一点她一直不敢确定:“究竟怎样的一个女人,才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她,直到她最终登上中国小姐的席位,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小姐的总决赛。11月9日,她在博客当中写道:“昨晚,106位佳丽盛装出席Miss World 2007 Welcome Dinner,当听到主持人念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姐’的时候,真的是忍不住的心潮澎湃。你们知道吗?在舞台上的笑容,很多时候是出自职业修养而非内心感受。但是在昨晚,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光荣与骄傲。”
  据她的大学同学玄武成反映,大学期间的张梓琳很刻苦,为人很随和,一点没有傲气和架子,加上开朗的性格和靓丽的外形,大家都和她交好。另一个来自杭州的同学白官军回忆说,大学期间,张梓琳很喜欢和舍友去学校附近的五道口服装市场逛街,“远远地就能望见她了,她就属于特抢眼的那种”。
  另外,她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得不错,尤以英语最为突出。张梓琳把这归功于在大学当老师的妈妈。受她影响,梓琳从小就一直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对她来讲,模特做得再好,学习不能丢。她解释说,一方面,模特行业是个青春饭,她得为以后的生活着想;另一方面,她坚信充盈的知识积累能给她特别的自信。
  在世界小姐最终结果宣布以后,当她绕着舞台,迈着她那极为擅长优雅的模特走步向观众挥手致意时,很多观众惊讶于张梓琳的镇定从容。但她妈妈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在她看来,经过12年无数的体育锻炼和赛事洗礼,她女儿早已能够做到宠辱不惊。
  对此,张梓琳有更深切的体会。她说:“体育其实既简单,又深奥。在所有的比赛当中,选美也好,模特比赛也好,都没有比体育竞赛更为直白的。赢就是赢,输就是输,成绩就摆在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没有更明白的道理。”
  在博客里,她更清楚地道出了自己与体育运动的不解之缘:“我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一份经历,虽然我未曾成为过职业运动员,运动成绩也算不上出类拔萃。但这12年中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成就了我与体育运动的不解之缘。更重要的是,这与众不同的运动经历赐予我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使我拥有了平和的心态,可以让我在现在这个略带浮华的社会中坦然地面对竞争与挑战。我想,这些或许将令我受益终生吧……”
  因为她与体育运动的不解之缘,因为身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张梓琳一直有个奥运情结。很长一段时间,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奥运火炬手。
  她说:“其实当不当火炬手并不是最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参与其中。”
  当上世界小姐之后,她在这方面的很多想法都可以实现。为此,她说:“如果问我当上世界小姐最开心的是什么。我说,那就是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本期我们选取新加坡《海峡时报》的《中国农村的“现金牛”——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农村市场》和香港《南华早报》的《昂贵的医疗费用令穷人不堪重负》作为重点案例。作者分析了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外资银行如何抢滩中国农村市场和境外媒体聚焦我国新医改方案及他们的关注点。    不是上海、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甚至连中国的二线城市都算不上。就是它们——这些中国偏远农村地区,吸引了外国顶级银行。外资银行在中国乡下设
期刊
2008年6月3日至8日,应英国雅仕贺公司和伦敦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邀请,苏州昆剧院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访英,参加由该剧院举办的中国演出季。这是中国古老剧种昆曲第一次以商业运作方式正式登上英国舞台。连续6天两轮演出受到当地观众欢迎,上座率达9成。《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等英国各大主流媒体均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昆曲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韵味”,《牡丹亭》是一出“融合
期刊
路透社是当今世界的三大通讯社之一,也是首屈一指的世界财经信息提供者。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沧桑之后,今天的路透社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发展简史    英国的路透新闻社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通讯社之一。其创始人路透于1848年在伦敦正式成立了路透新闻社。最初,路透社只发一些商业消息,编成手抄的路透社快讯出售给银行、公司、交易所,逐渐在欧洲各地建立了通讯网。经过不懈的努力,1858年,路透社通过免
期刊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首轮对话将在美举行    2009年6月,中国与美国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首轮对话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2009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伦敦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期间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期间就中美双方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达成了一致。    “中德科教年”活动将同时在两国举行    2009年6月,“中德科教年”活动将分别在两国举行。在中国沈阳
期刊
在图书市场发达的欧美国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兴的“听书”市场已渐成气候,出版业的一场“有声革命”正迅猛来临。图书和期刊的音频化,如同上个世纪初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是技术发展为人类带来的势不可挡的文化革命,它为传统阅读提供了新的、广阔的空间。  网络听书市场的领头羊,英国最大的网络听书供应商Audible公司市场总监克里斯-麦克奇在近年的听书出版联盟(APA)会议上曾建议说:“每个出版商都应该抓紧
期刊
最近各大媒体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全面、深刻、生动地呈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如30年标志性人物、30年标志性事件、30年各行各业的建设成就,还有30年的反思等。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新浪等商业网站都做了专题,以大量的篇幅讲述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的故事。与30年相比,互联网来到中国的时间还不足一半,但它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却是不可小视的。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请她回顾
期刊
近来,美国一些政府高官妄称中国等国家高储蓄率和贸易顺差要对金融危机负责,认为是这些原因制造了美国房地产泡沫膨胀。这是一种逃避责任、混淆视听,这是一种寻找“替罪羊”的做法。  国际金融危机的病根在哪里?中国受到哪些威胁?我们的机遇在哪里?从亚洲金融危机,到今天受美国金融风波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是怎样起着从“定海神针”到“稳定之锚”的作用,也希望能从金融危机中,看到中国经济的走向和发展。    国
期刊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2009年3月28日—4月1日在无锡和台北举行,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开幕式当天,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古杰布在大会发言中“出人意料”地使用英语进行演讲,此举“震撼”四座,新华社记者敏锐地在“第一时间”紧紧抓住这一“突发事件”,迅速对十一世班禅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进行解读,时效领先于其他境内外媒体,对国际舆论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  在佛教论坛开幕当天,所有媒体记者都已提前获悉
期刊
财经评论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世界进入全球化之后,人们对于经济规律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国经济政策对全球政治、文化、国际交流都是通过哪些方式产生影响,也正在成为普通大众阅读的兴趣。公众对阅读财经评论的渴求,成为当前财经评论数量不断增多、花色品种不断创新的重要支撑。假如说全球资讯传播中哪天失去财经评论,每日新闻传播必将失去色彩。  财经评论所
期刊
一、英国出版业的市场规模与零售格局    根据英国政府制定的标准产业代码分类,在目前的英国国内出版市场上共有图书和报纸期刊出版商7700余家。其中,图书出版商2720家,报社540家,期刊出版商2086家,其他出版商1500余家,报刊代理机构880余家。英国出版商协会(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的相关统计数字表明,作为英国最具活力的文化产业之一,2007年英国图书出版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