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养为亮点 守正创新有变化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8623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题,具有如下特点:考点稳定,立足理解评价;关注教材,倾向学以致用;稳中有变,聚焦核心素养。针对以上特点,复习备考可从以下方面着力:重视教材,涵养学科素养;建构体系,积累必备知识;总结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试题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对薄弱点,而在高考卷中,相关试题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分析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对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和复习备考具有重要意义。
  先来看一下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9.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分)
  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
  【参考答案】
  19.感伤   达观
  20.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喻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眺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一、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古代诗歌鉴赏题的特点
  相较于前几年的试题,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考点稳定,立足理解评价
  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一直都是以两题的形式考查:第一题立足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多采用填空的形式;第二题重点考查分析评价,采用问答的形式。考查的重点紧紧围绕“写什么”“怎样写”这两个中心。2017年以来,赋分一直都是第一题2分,第二题6分,共8分。2020年试题在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进行立体考查,在《202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中的能力层级为D级,涵盖“鉴赏评价”中“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两个考点。
  第一题考查两首诗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诗歌的情感主旨是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从自主命题以来,浙江卷在2010年之前考查诗歌情感的频率较高,每年有涉及,2010年开始不再单独设题,而是将相关内容融入其他试题。2020年再次单独设题。
  第二题考查技巧手法。从自主命题以来,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第二题,除了2006年考查思想情感外,其余均考查表达技巧。近五年设计的问题如下:
  2015年: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2016年: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2017年: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
  2018年: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
  2019年: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显然,表达技巧是考查热点。表达技巧知识点密集,且具有复杂性,考生答题时易于混淆,所以成为重要考点。
  (二)关注教材,倾向学以致用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命题原则是:“材料出自课外,但考点的内容根基在课内。”结合教材考查,既能考查学生掌握教材的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今年试题的第二题,参考答案提供的第一个角度是意象的运用。“意象”是我们鉴赏古代诗歌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以古代诗歌意象的诠释为突破口去欣赏诗词之美。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实验教材”)必修四中的李清照的《声声慢》,可谓意象运用的典型。参考答案提供的第三个角度是抒情手法的差异。诗歌是诗人用来传情达意的,抒情方式的鉴赏也一直是我们诗歌鉴赏的重点。实验教材必修四中的李煜的《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铃》等,都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结合的典范。所以说,试题基本都与教材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考查的是考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深化运用能力和对书本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稳中有变,聚焦核心素养
  “稳中求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总体原则。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贴近时代,注重价值引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我国在疫情暴发期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援助。日本舞鹤市政府驰援大连的物资,每一个纸箱上都书写着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巧妙地借诗传情。高考卷把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放进去可以说是“战疫”主题的巧妙入題,让我们感受到高考语文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特点。
  古代诗歌鉴赏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集中体现。今年的试题,就题材而言还是常见的送别诗,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能发现,王勃的《秋江送别》所抒发的是送别诗通常的伤离别之情,而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则跳出了这一窠臼,传达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达观。这种达观精神也是高考命题者所提倡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考语文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以文化滋养人,发挥了高考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正向指挥棒作用。   此外,今年的试题引进了诗话理论,这在高考语文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命制中属于首次。引进诗话理论,借用前人点评,能很好地拓展阅读视野,同时也拓宽了诗歌鉴赏试题的视角。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观点鉴赏评价作品,更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的考查,注重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比如第二题,参考答案提供的第二个角度,讲到了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相对关系。答题时,我们既可以联系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可以调动自己的诗词储备联系一下当代诗人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里的远与近,既是物理距离,也是心理距离。“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两种距离的悖反,道出了情感作用下的心理距离不同。考生若能把握这首诗的精神就有助于对王昌龄诗句的理解。这里,在“远”和“近”的辩证分析中,学生的思维得以锤炼。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再次出现了诗歌比较鉴赏。从自主命题以来的16年间,浙江卷共有5次考到了比较鉴赏(2005年、2007年、2012年、2014年、2020年)。比较鉴赏类试题,信息容量大,能很好地辨识考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表达能力。这对“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很好的引领。
  二、古代诗歌鉴赏备考策略
  针对古代诗歌鉴赏题的以上特点,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来复习备考:
  (一)重视教材,涵养学科素养
  诗歌鉴赏题出题范围非常广泛,但不管题目如何变化,所考查的许多知识点基本上在教材中都能找到对应点。因此我们应立足教材、夯实基础,高度重视语文课本中古代诗歌篇目的系统梳理,重点复习教材(包括选修教材)中经典的古诗词。在复习课内古诗词的时候,绝不可忽视课后练习的讲解。比如2018年考到的点染手法,《雨霖铃》一课的“文本研习”中就重点分析过。在复习时,我们也可以试着用课本中的古诗词设计高考模拟试题,或按高考试题的要求改编课后练习。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从课内、教材中学到的有关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与能力有效迁移到课外的诗歌阅读鉴赏中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二)建构体系,积累必备知识
  不少学生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至于当看到题目时,不能明确地分辨答题的方向,不知从何答起。所以,教师要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名词和术语,积累基本的鉴赏知识。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回答问题时就能有的放矢。比如表达技巧的复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建构知识体系:一是列出知识清单,厘清表达技巧的概念,做到胸中有“竹”;二是搭建鉴赏支架,面对考题,借助鉴赏支架,“左右逢源”地思考,拓宽答题思路;三是组织答题模板,落笔答题时,精选角度,按照答题模式精准作答。
  此外,诗体知识也不可忽略。对诗歌源流、诗词格律、古诗体裁和诗人诗风等诗体知识,学生要了然在胸。诗词鉴赏属于文学评论,因此学生还须具备一定的诗评知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的附录中有古代文论选段,如《典论·论文》《毛诗序》《诗品序》《人间词话》等的节选,值得关注。今年浙江卷试题引入的诗话理论,也要引起重视。
  (三)总结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如果说知识储备是应试的基础,那么答题技巧就是重新组合知识的手段。高考试题不仅要“会做”,还要“会答”。要答好古代詩歌鉴赏题,学生仅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不够的,还要具备一定的应试技巧。所以,平时的训练还应注意总结各类诗歌鉴赏题的解题规律,把握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熟稔各类题型的答题模式、答题思路及答案构成要点。比如“送别诗”“羁旅诗”“怀古诗”等不同题材的诗歌该如何分析,“形象类”“情感类”“表达技巧类”等题目该怎样解答。学生如果平时注意总结归纳并有效掌握这些应试技巧,再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就能在答题时激活内存,融会贯通。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叙述视角”的认识与运用是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写叙述类文章时面临的问题。《婴宁》作为《聊斋志异》这朵桂冠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其多元性立体化的叙述视角取得了“在限制中寻求突破”的效果,为这颗明珠增色不少,可作为学生写作叙述类文章的典范。   关键词:写作教学;叙述视角;《婴宁》  如何叙述能够更生动?怎样呈现主题才能更突出?这是高一学生在叙述类写作中面临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期刊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任务群主旨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分析,学习写景抒情类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讨,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并在学习中重新建构自己的人生观。  第七单元选取的五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体现了编者的匠心:一是选材丰富——有
期刊
孙老师这堂课主要以《鸿门宴》和《项羽本纪》四个节选片段及古今多首评价诗歌为内容,围绕项羽形象,让学生展开 “群诗文阅读”。  首先,我想到的是:群文閱读“群”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它肯定不是让学生“读了一篇”“再读一篇”,而是要让“群文”形成“群体大于个体之和”的学习意义,那么,文本之间必然要有一个或多个“关联点”,这个“关联点”能够“串起”众多文本。另一方面,这些文本的观点、内容、风格不应该“同
期刊
摘 要:准确理解文言虚词,是学生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而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契合高中文言虚词教学的实际。高中文言虚词的教学,可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出发,设计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言虚词;精准教学  一、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契合高中文言虚词教学的实际  准确理解文言虚词,是学生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这一方面由于虚词类型众多,基本功能在于语法和语气,学
期刊
摘 要:例文是为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服务的,在统编教材尚无明确例文类型设计的前提下,确定选文可以作为例文教学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弥补教材不足,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相应地,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本特质与所例知识、策略、技能的吻合度,并通过拓展教学素材,使得所例知识、策略、技能形成系统,以有利于培养适应汉语思维特点的成熟读者。   关键词:选文类型
期刊
摘 要:“实用性”“思辨性”“情境化”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突出的特点,写作时评文备考高考写作应时而热。从课改趋势看,鉴于新课标写作要求、高考命题趋势,我们要对时评文写作保持审势借鉴的态度;从学情看,不辨情境的泛化的文艺性感性写作仍然存在,时评文内容新鲜接地气、写法实用重思辨,作文备考可以取长补短;从作文评价看,方法、技巧、策略的泛滥使用,可能导致作文呈现万人一面的局面,进而产生审美疲劳,对此,
期刊
摘 要:从叙事的角度而言,《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以记录人物的语言为主,故事情节相对简略,呈现出“行简言丰,以言行事”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烛之武出征的话语准备——赢得信任,出使有名;烛之武游说的话语策略——陈述利弊,請君入瓮;晋文公退兵的话语效果——权衡利弊,假借仁义。   关键词:语用;叙事;《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再作传。《春秋》微言大义,语言极其简略。《左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许多课文蕴含了辩证思维规律,这些课文的教学,适合采用品读课文中与之对应的言语形式的策略,渗透辩证思维教育。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蕴含着量变质变的辩证思维规律,它表现在与之相对应的具体的言语形式之中。对此进行品读,就抓住了言语和思维的二重结构。   关键词:辩证思维;言语思维;教学策略;《走一步,再走一步》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许多课文蕴含了辩证思维规律,如梁
期刊
【课前准备】  提供阅读材料,并疏通字词,梳理内容。  阅读材料包括:  《项羽本纪》四个节选片段《功业初就》《鸿门宴》《项羽之死》《项羽本纪赞》。  九首诗词:唐代诗人胡曾的《鸿门》《垓下》《乌江》,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两首),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乌江亭》,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虞美人·赋虞美人草》,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教学实录】  一、导入  
期刊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意在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之道,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受,体悟正确的态度立场,掌握学习的方法路径,探索学习的意义价值。  围绕“思辨性阅读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