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与同行开展教学研讨时,有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理论课和技术原理课难度系数较高,教学设计难以出彩,课上讲得很累,但学生却不感兴趣。有些教师甚至把课堂搬回到教室专心讲授,可学生更是听得昏昏欲睡。显然,这些问题应该在改变教学行为上找对策。那怎样进行设计才能提升学生对理论课和技术原理课的兴趣?怎样开展教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些“有营养”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呢?
解决上述问题肯定有很多办法,在这里我和大家探讨一个方法,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把理论知识或技术原理问题化,把问题解决实践化——通过创设多种情境,把教材中以陈述为主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同时把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实践化,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只有有了问题,才能把教师的讲转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才能把看似难懂的理论知识变成可供学生思考探索的实践活动。下面我以《图像背后那些事儿》一课为例,阐析具体的教学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
《图像背后那些事儿》一课源于《信息技术基础》教材“3.3多媒体信息处理”中图像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图像基本概念、图像数字化原理和简单图像编辑处理。《图像背后那些事儿》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由于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强、有一定的思维难点,所以它是高中阶段难度系数较高的学习内容。要想让学生突破思维难点,更好地吸纳、消化知识,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我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整合、提升,把教材里以“是什么”这一陈述知识方式处理成“为什么”这一问题形式,通过问题引领并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实现知识内化。我设定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理解图像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和术语;通过对不同情境下产生的四个问题进行探究实践、分析讨论,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的体验和认知,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课堂教学
1.三张关联图像引出问题一
上课伊始,依次展现三张经过巧妙设计的关联图像,让每一张图像看起来都像是在前一张图像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然后问学生:“这三张图像的文件大小有变化吗?如果有,会怎样变化?”很多学生在我的“鼓动”下都认为图像文件大小变大了,也有学生认为没有变化但说不出所以然。当学生看到三张图像文件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时(如上页图1),问题“奇怪!图像文件大小为什么会相同呢”就自然跳出来。课堂在这样的认知冲突中徐徐展开,屏幕上出现这节课的标题——图像背后那些事儿。
教学阐析:这节课从一开始就以问题的触发为逻辑起点,学生的思维被问题激活、牵引,从而推动课堂逐步深入。具体上课时,也有一些班级的学生说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分辨率相同导致图像存储容量一样。这时要大声为学生点赞,同时也要激励这些学生继续和同学们一起探索图像背后的学问。
2.讲述图像基础知识解决问题一
图像文件大小为什么会相同呢?在这个问题驱动下,自然引出位图图像、像素、尺寸、分辨率等概念。学生这才明白:图像的大小与分辨率有关,由于三张图像的分辨率一样,即使图像的内容不一样,图像的存储容量也是一样的。接下来让学生查看三张新的图像的分辨率,让这些概念感性化,同时对比图像大小得出本堂课的第一个结论:分辨率越大,图像存储容量就越大。
教学阐析:学生只有通过体验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学生对图像很熟悉,但对图像的原理很陌生,当这些感性的图像通过一些科学的术语来解读时,学生会建立感性与理性的联结,形成新的意义建构。
3.四张关联图片引出问题二
解决第一个问题后,我再展示经过处理的四张图片,这些图片有相同的分辨率,但学生发现图片存储容量却不一样,而且差异性很大(如图2)。一个新的问题又撞击着学生:太奇怪了!为什么这些图像的分辨率一样,文件大小又不相同了呢?
教学阐析: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学生建立了初步认知。一个新的情境又打破了这种认知,产生了新的冲突和问题。知识从不完整到完整,又从完整到不完整,课堂一步步递进,推动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和实践。
4.实践研究解决问题二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对图片进行研究。“好动”的学生研究后发现四张图片除了“位深度”不同,其他图片属性都一样。难道是位深度导致图片大小不一样吗?那什么是位深度呢?我也不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理解。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后,我才讲解位深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每个像素在计算机中使用的位数就是“位深度”,图像的色彩越丰富,位深度的值就越大。同时让学生明晰1位(黑白2色、单色)、4位(16色)、8位(256色)、24位(224色、真彩色)中“位”与“色”的关系。
随后我让学生继续开展实践活动,在画图软件中把一张24位色图片依次另存为256色、16色和单色位图,并观察文件大小变化和色彩变化。经过操作、分析和对比,学生自然得出本课的第二个结论:相同的分辨率下,图像位深度越大,容量越大。同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认知24位色可以表示16.7兆种颜色,我结合Photoshop软件,讲解计算机RGB三原色模式,并让学生查看、填写特殊颜色的三原色。
教学阐析:有了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指导学生先学习研究,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教师再来点拨讲授,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也符合“先学后教”的理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质疑,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实践。
5.实践活动引出问题三
接下来给学生四分半钟时间,完成一个实践活动:在画图软件中略有创意地画一个分辨率为800×600的图像,然后以单色位图格式保存后提交,提交后查看其文件大小。
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开始“涂鸦”。他们很好奇:教师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都交上了他们的“涂鸦”作品。打开作品存放文件夹,他们发现:大家的作品文件大小都一样。但随即顿悟:分辨率和位深度一样,文件大小当然一样。当然由于分辨率设置出错或存储时颜色选错,也会有个别学生的文件大小与其他同学不一样,这样的错误刚好可以形成对比(如图3)。突然,大家惊奇地发现:这些正确的文件大小全都是59KB。又一个问题跳出来:由于分辨率和位深度一样,每位学生的文件大小一样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大小是59KB呢?
9.总结本课知识结构
课堂最后,我总结并展现整个知识结构(如上页图5),同时把课堂开始时的标题“图像背后那些事儿”改为“图像背后的科学”。
教学阐析:课堂最后,把标题“图像背后那些事儿”改为“图像背后的科学”,这是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设计。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学生终于明白:原来我们熟悉的图像,竟有这么多有趣的科学奥妙。
课堂综述
教材上有这些问题吗?没有!教材上有实例分析吗?没有!教材上有图像计算公式推导吗?没有!但我们有能力通过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二次开发,对知识进行逻辑重构,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实践化。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以这些问题为串接结点,步步为营,多米诺骨牌式地依次生发四个问题(如上表),课堂在这四个问题的产生、化解、融合中,将图像的一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学生在亲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逐渐理解了位图图像、像素、分辨率、位深度(图像颜色)、图像格式等知识点,也建立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通过问题的渐次消融,一种相对完整、稳定的知识结构已被学生主动建构。
观点总结
周国平曾言:“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因此,无论是看似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还是深涩难懂的技术原理,只要教师把握教育和学习的本质,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学生就一定会愿意倾听、主动思考和积极实践。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解决实践化,是一种尊重学习本质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理念。用问题引领学生从知识的起点走到终点,用解决问题的过程推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把握教学内容,对理论知识的前因后果有清晰的认识,对技术原理的来龙去脉有精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钩连知识的问题链,让问题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推动知识建构的逻辑链和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引擎机,从而助力学生在认知冲突的土壤中生长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识。
亲爱的教师,您的课堂真的有“问题”吗?这是个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肯定有很多办法,在这里我和大家探讨一个方法,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把理论知识或技术原理问题化,把问题解决实践化——通过创设多种情境,把教材中以陈述为主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同时把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实践化,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只有有了问题,才能把教师的讲转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才能把看似难懂的理论知识变成可供学生思考探索的实践活动。下面我以《图像背后那些事儿》一课为例,阐析具体的教学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
《图像背后那些事儿》一课源于《信息技术基础》教材“3.3多媒体信息处理”中图像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图像基本概念、图像数字化原理和简单图像编辑处理。《图像背后那些事儿》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由于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强、有一定的思维难点,所以它是高中阶段难度系数较高的学习内容。要想让学生突破思维难点,更好地吸纳、消化知识,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我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整合、提升,把教材里以“是什么”这一陈述知识方式处理成“为什么”这一问题形式,通过问题引领并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实现知识内化。我设定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理解图像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和术语;通过对不同情境下产生的四个问题进行探究实践、分析讨论,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的体验和认知,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课堂教学
1.三张关联图像引出问题一
上课伊始,依次展现三张经过巧妙设计的关联图像,让每一张图像看起来都像是在前一张图像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然后问学生:“这三张图像的文件大小有变化吗?如果有,会怎样变化?”很多学生在我的“鼓动”下都认为图像文件大小变大了,也有学生认为没有变化但说不出所以然。当学生看到三张图像文件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时(如上页图1),问题“奇怪!图像文件大小为什么会相同呢”就自然跳出来。课堂在这样的认知冲突中徐徐展开,屏幕上出现这节课的标题——图像背后那些事儿。
教学阐析:这节课从一开始就以问题的触发为逻辑起点,学生的思维被问题激活、牵引,从而推动课堂逐步深入。具体上课时,也有一些班级的学生说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分辨率相同导致图像存储容量一样。这时要大声为学生点赞,同时也要激励这些学生继续和同学们一起探索图像背后的学问。
2.讲述图像基础知识解决问题一
图像文件大小为什么会相同呢?在这个问题驱动下,自然引出位图图像、像素、尺寸、分辨率等概念。学生这才明白:图像的大小与分辨率有关,由于三张图像的分辨率一样,即使图像的内容不一样,图像的存储容量也是一样的。接下来让学生查看三张新的图像的分辨率,让这些概念感性化,同时对比图像大小得出本堂课的第一个结论:分辨率越大,图像存储容量就越大。
教学阐析:学生只有通过体验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学生对图像很熟悉,但对图像的原理很陌生,当这些感性的图像通过一些科学的术语来解读时,学生会建立感性与理性的联结,形成新的意义建构。
3.四张关联图片引出问题二
解决第一个问题后,我再展示经过处理的四张图片,这些图片有相同的分辨率,但学生发现图片存储容量却不一样,而且差异性很大(如图2)。一个新的问题又撞击着学生:太奇怪了!为什么这些图像的分辨率一样,文件大小又不相同了呢?
教学阐析: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学生建立了初步认知。一个新的情境又打破了这种认知,产生了新的冲突和问题。知识从不完整到完整,又从完整到不完整,课堂一步步递进,推动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和实践。
4.实践研究解决问题二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对图片进行研究。“好动”的学生研究后发现四张图片除了“位深度”不同,其他图片属性都一样。难道是位深度导致图片大小不一样吗?那什么是位深度呢?我也不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理解。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后,我才讲解位深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每个像素在计算机中使用的位数就是“位深度”,图像的色彩越丰富,位深度的值就越大。同时让学生明晰1位(黑白2色、单色)、4位(16色)、8位(256色)、24位(224色、真彩色)中“位”与“色”的关系。
随后我让学生继续开展实践活动,在画图软件中把一张24位色图片依次另存为256色、16色和单色位图,并观察文件大小变化和色彩变化。经过操作、分析和对比,学生自然得出本课的第二个结论:相同的分辨率下,图像位深度越大,容量越大。同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认知24位色可以表示16.7兆种颜色,我结合Photoshop软件,讲解计算机RGB三原色模式,并让学生查看、填写特殊颜色的三原色。
教学阐析:有了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指导学生先学习研究,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教师再来点拨讲授,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也符合“先学后教”的理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质疑,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实践。
5.实践活动引出问题三
接下来给学生四分半钟时间,完成一个实践活动:在画图软件中略有创意地画一个分辨率为800×600的图像,然后以单色位图格式保存后提交,提交后查看其文件大小。
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开始“涂鸦”。他们很好奇:教师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都交上了他们的“涂鸦”作品。打开作品存放文件夹,他们发现:大家的作品文件大小都一样。但随即顿悟:分辨率和位深度一样,文件大小当然一样。当然由于分辨率设置出错或存储时颜色选错,也会有个别学生的文件大小与其他同学不一样,这样的错误刚好可以形成对比(如图3)。突然,大家惊奇地发现:这些正确的文件大小全都是59KB。又一个问题跳出来:由于分辨率和位深度一样,每位学生的文件大小一样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大小是59KB呢?
9.总结本课知识结构
课堂最后,我总结并展现整个知识结构(如上页图5),同时把课堂开始时的标题“图像背后那些事儿”改为“图像背后的科学”。
教学阐析:课堂最后,把标题“图像背后那些事儿”改为“图像背后的科学”,这是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设计。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学生终于明白:原来我们熟悉的图像,竟有这么多有趣的科学奥妙。
课堂综述
教材上有这些问题吗?没有!教材上有实例分析吗?没有!教材上有图像计算公式推导吗?没有!但我们有能力通过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二次开发,对知识进行逻辑重构,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实践化。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以这些问题为串接结点,步步为营,多米诺骨牌式地依次生发四个问题(如上表),课堂在这四个问题的产生、化解、融合中,将图像的一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学生在亲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逐渐理解了位图图像、像素、分辨率、位深度(图像颜色)、图像格式等知识点,也建立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通过问题的渐次消融,一种相对完整、稳定的知识结构已被学生主动建构。
观点总结
周国平曾言:“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因此,无论是看似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还是深涩难懂的技术原理,只要教师把握教育和学习的本质,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学生就一定会愿意倾听、主动思考和积极实践。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解决实践化,是一种尊重学习本质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理念。用问题引领学生从知识的起点走到终点,用解决问题的过程推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把握教学内容,对理论知识的前因后果有清晰的认识,对技术原理的来龙去脉有精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钩连知识的问题链,让问题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推动知识建构的逻辑链和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引擎机,从而助力学生在认知冲突的土壤中生长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识。
亲爱的教师,您的课堂真的有“问题”吗?这是个问题!